(一)用作介词1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和”“跟”“同”等。如: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 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退秦师) 与2相当于“给”“替”。如: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二)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如: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论)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三)用作动词1给予、授予、赠给的意思。如: 则与一生彘肩。 (鸿门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2结交、亲附的意思。 如: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六国论)4等待如: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3赞许、同意的意思。如: 吾与点也。 5参加,参与,读y 如: 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 (四)通假现象 1.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恐怕要责备你了)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通“举”(五)用作复音虚词【孰与】【与孰】 表示比较与选择, 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如: 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