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基础知识手册.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031353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肥基础知识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土肥基础知识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土肥基础知识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土肥基础知识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土肥基础知识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土肥基础知识手册第一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1 土壤的概念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和母质层的区别表现在于形态、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矿物学特性等方面。由于地壳 、水蒸气、 大气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土层有别于母质层。它是矿物和有机物的混合组成部分,存在着固体,气体和液体状态。疏松的土壤微粒组合起来,形成充满间隙的土壤的形式。这些孔隙中含有溶解溶液(液体)和空气(气体) 。因此,土壤通常被视为有多种状态 。土壤是位于陆地表层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多孔物质层。2 土壤的物质组成2.1 概括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

2、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2.2 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2.3 有机质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 0.52.5%,耕层以下

3、更少,但它的作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 85%90%以上。2.3.1 腐殖质的特点和作用 (1) 作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腐殖质既含有氮、磷、 钾、硫、钙等大量元素,还有微量元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以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2)增强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 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吸水保肥能力很强,一般粘粒的吸水率为 5060%,而腐殖质的吸水率高达 400%600%;保肥能力是粘粒的 610 倍,(3)改良土壤物理性质 腐殖质是形成团粒结

4、构的良好胶结剂,可以提高粘重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气性,改变砂土的松散状态。同时,由于它的颜色较深,有利吸收阳光,提高土壤温度。(4)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腐殖质为微生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能量,又能调节土壤酸碱反应,因而有利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5)刺激作物生长发育 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激素,对作物生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促进细胞分裂,从而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残留的根茬。许多社队采用柴草垫圈、秸秆还田、割青沤肥、草田轮作、粮肥间套、扩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越种越肥,产

5、量越来越高,应当因地制宜加以推广。2.4 微生物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 和原生动物等。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也很大,1 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1 亩地耕层土壤中,微生物的重量有几百斤到上千斤。微生物越多,土壤越肥沃。2.4.1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1)分解有机质 作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只有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烂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作物利用;并且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2)分解矿物质 例如磷细菌能分解出磷矿石中的磷,钾细菌能分解出钾矿石中的钾,以利作物吸收利用。(3)固定氮素 氮气在空气的组成中占 4/5,数量很大,但植物不能

6、直接利用。土壤中有一类叫做固氮菌的微生物,能利用空气中的氮素作食物,在它们死亡和分解后,这些氮素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固氮菌分两种,一种是生长在豆科植物根瘤内的,叫根瘤菌,种豆能够肥田,就是因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里的氮素;另一类单独生活在土壤里就能固定氮气,叫自生固氮菌。另外,有些微生物在土壤中会产生有害的作用。例如反硝化细菌,能把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放到空气里去,使土壤中的氮素受到损失。实行深耕、增施有机肥料、给过酸的土壤施石灰、合理灌溉和排水等措施,可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发挥微生物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2.5 土壤酶土壤中产生专一生物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土壤酶一般吸附在土壤胶体

7、表面或呈复合体存在,部分存在于土壤溶液中,而以测定各种酶的活性来表征。土壤酶参与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如腐殖质的分解与合成;动植残体和微生物残体的分解,及其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水解与转化;某些无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土壤酶较少游离在土壤中,主要吸附在土壤有机质和矿质胶体上,并且以复合物状态存在。土壤有机质吸附酶的能力大于矿质,土壤为团聚体中的酶活性比大团聚体的强,土壤细粒级部分比粗粒级部分吸附的酶多。酶与土壤有机质或者粘粒结合,固然对酶的动力学性质有影响,但它也因此受到保护,增强它的稳定性,防止被蛋白酶或钝化剂降解。2.6 水分土壤是一个疏松多孔体,其中布满着大大小小蜂窝状的孔隙。直径000

8、101 毫米的土壤孔隙叫毛管孔隙。存在于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同时,还能溶解和输送土壤养分。毛管水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但移动的快慢决定于土壤的松紧程度。松紧适宜,移动速度最快,过松过紧,移动速度都较慢。降水或灌溉后,随着地面蒸发,下层水分沿着毛管迅速向地表上升,应在分墒后及时采取中耕、耙、耱等措施,使地表形成一个疏松的隔离层,切断上下层毛管的联系,防止跑墒。“锄头有水”的科学道理就在这里。土壤含水量降至黄墒以下时,毛管水运行基本停止,土 壤水分主要以气化方式向大气扩散丢失。这时进行镇压(碾地),使地表形成略为紧实的土层,一方面可以接通已断的毛细管,使底墒借毛管作用上升;另一方

9、面可减少大孔隙,防止水汽扩散损失,所以群众说“碾子提墒,碾子藏墒”。镇压后耱地,使耕层上再形成一个平整而略松的薄层,保墒效果更好。五、土壤空气土壤空气对作物种子发芽、根系发育、微生物活动及养分转化都有极大的影响。生产上应采用深耕松土、破除扳结、排水、晒田(指稻田)等措施,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作物生长发育。2.7 土壤分层土壤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主要由顶土和腐殖质组成,第二层主要由底土(又称心土)组成,第三层则是岩石碎片和基岩。第二章 土壤的主要类型和地域分布1 土壤分类11 砖红壤1.1.1 分布地区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 22以南地区1.1.2 形成条件热带季

10、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 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 16002000 毫米。植被为热带季雨林。1.1.3 一般特征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1.2 赤红壤1.2.1 分布地区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 22至 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1.2.2 形成条件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 2122,年降水量在 12002000 毫米之间,植被为常绿阔叶林。1.2.3 一般特征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

11、,肥力较差,呈酸性。1.3 红壤和黄壤1.3.1 分布地区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1.3.2.形成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1626,年降水量 1500 毫米左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1.3.3 一般特征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1.4 黄棕壤1.4.1 分布地区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

12、土类。1.4.2 形成条件亚热带季风区北缘。夏季高温,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 1518,年降水量为 7501000 毫米。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1.4.3 一般特征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1.5 棕壤1.5.1 分布地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1.5.2 形成条件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为 5001000 厘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1.5.3 一般特征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

13、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1.6 暗棕壤1.6.1 分布地区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1.6.2 形成条件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冬季寒冷而漫长,年降水量6001100 毫米。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1.6.3 一般特征土壤呈酸性反应,它与棕壤比较,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1.7 寒棕壤(漂灰土)1.7.1 分布地区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1.7.2 形成条件寒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年降水量 450550 毫米。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1.7.3 一般特征土壤经漂灰作用(氧化铁被还原随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铁、铝氧化物与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并淀积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1.8 褐土1.8.1 分布地区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1.8.2 形成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114,年降水量500700 毫米,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夏季,冬季干旱。植被以中生和旱生森林灌木为主。1.8.3 一般特征淋溶程度不很强烈,有少量碳酸钙淀积。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矿物质、有机质积累较多,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1.9 黑钙土1.9.1 分布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规章制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