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部署,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围绕我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 区域发展新格局,发挥各地在创新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打造若干区域创新城市群,为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创新型四川提供有力支撑。参照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制定四川省建设省
2、级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一、总体要求创新决定城市未来,创新引领未来城市。创新型城市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高效的创新服务和政府治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国家发挥显著支撑引领作用的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构建创新型国家核心支点的必然要求;是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需要;是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破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问题,完善城市创新发展内涵和理念的重要举措。(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3、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发挥科技创新对全面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关键、引领作用,着力推动现代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着力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人才等创新力量,着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创新载体,着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着力提升政府创新治理能力,探索各具特色的城市创新发展路径,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围绕我省“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 ”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若干区域创新城市群,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为实现 2020 年全省总体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基本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创
4、新型四川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原则。创新驱动。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对全面创新的引领作用, 增强新动能、培育新引擎、发展新经济。突出特色。根据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突出自身优势特色,明确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城市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绿色低碳。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态,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三)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全省有若干城市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形成一批高端引领的创新型企业、人才团队,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省乃至全国价值链
5、中高端,城市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对建设创新型省份形成有力支撑。二、重点任务各城市应根据本地实际和特色,扬长避短,有选择性地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任务、明确发展重点,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和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一)抓创新制度的建设。深化科技、经济、政府治理等领域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加强各类创新政策的衔接配套,让广大科研人员享受更多的“ 获得感 ”。先行探索符合本地实际 的创新政策,构建涵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覆盖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到产业
6、化等创新链各个环节的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知识产权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改善现有的创新要素获取与利用机制,降低创新创业的隐形门槛和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激发创造力和注重开放性激励性的体制机制。(二)抓创新要素的集聚。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和省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共建研究院、实验室、研究中心,集聚国内外和省内外高端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培育壮大新型研发组织。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多种形式覆盖完整创新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创新的吸附效应、聚合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引导中央和省级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与城市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加快创新成
7、果溢出,支撑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城市内及城市间各类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三)抓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科技成果中试与产业化载体, 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和示范企业,形成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化交易平台为载体、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格局。实施产业技术创新重大工程或行动,强化政策、研发平台、项目、人才、园区、产业化的一体化部署,加快突破应用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推动实 施一批产业高质量知识产权,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发展壮大本地特色优
8、势产业,形成具有全省乃至全国竞争力的产业。(四)抓创新主体的培育。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融合重要抓手,进一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的主体地位。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重点培育认定一批创新能力强、创新业绩好、具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发挥示范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 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创新型经济格局。(五)
9、抓创新载体的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将产业开发区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平台,加快高新区、经开区、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在重点领域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行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加强规划引导和统筹布局,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推动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聚合、创新服务聚焦、新兴产业聚变。推动各类园区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设一批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载体,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和研发基地资源共享和开放合作。(六)抓创新人才的激励。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10、、使用和引进模式,完善创新型人才流动和服务保障模式。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以创新业绩和实际贡献为导向,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分类评价制度。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 推进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制度改革,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科研机构、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权。(七)抓创新服务的完善。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整合科研资源,面向市场提供专业化的研发服务。鼓励研发类企业专业化发展,积极培育市场化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等科学技术服务业新业态。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鼓励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
11、理、法律、信息、运营、金融、咨询、培训等服务,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鼓励发展科技战略研究、科技评估等科技咨询服务业。(八)抓创新投入的带动。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主体性投入持续增长,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提高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数量和规模,对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大的企业予以鼓励支持。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发展天使投资,壮大创业投资规模,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科技融资担保等金融创新服务。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投资引导、中小企业创新、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等方面基金作用,引导带动社
12、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九)抓创新对社会民生的支撑。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依靠创新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构建一批支持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 星创天地” ,为农村创业者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实施科技扶贫行动,强化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撑引领作用。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人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
13、色生产体系,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十)抓创新生态的营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依法降低创新创业制度门槛。依托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选择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一批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专业服务水平高、创新资源配置优、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众创空间,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活动。完善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营造宽松包容、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社会科学素质。推动创新要素在区域内和跨区域流动,以开放的胸襟融入全国及全球创新网络。三、建设程序(一)统筹布局。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根据
14、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整体部署,统筹考虑“一干多支、五区 协同” 区域 协调发展布局,结合城市所在人民政府提出的建设需求,在不同地区选择具备基础、带动作用强的城市开展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科技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编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发展基础、建设思路、原则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监测评价等,建设期限原则上 2-3 年。(二)开展建设。市州政府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建设方案任务落实和监测评价。每年 3 月底前将当地科技主管部门审核后的上一年度建设进展报告报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统筹支持和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三)监测评价。科技厅、省发展改
15、革委建立建设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设立若干考核指标,引导建设方向和目标任务,通过指标监测和社会调查等加强对建设进程的监测,统筹开展总结评价,及时公布评估结果。市州应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监测评价机制,加强监督考核,于建设期结束前半年内开展建设情况总结验收。四、组织实施和政策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加强统筹部署、协调推进,市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共同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市州原则上应成立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科技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强化支撑保障和任务落实。(二)加大政策支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支持和政策指
16、导,统筹提出差异化支持措施,对符合条件的科研任务、创新基地和研发平台、科技人才、创新政策、改革试点等给予积极支持。市州制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文件,统筹提出系列推进措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大支撑保障和落实力度。(三)完善政府创新治理。市州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强化政府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等职能,构建完善城市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创新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四)培育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州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构建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强化市场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五)强化宣传引导。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加强政策解读,做好舆论引导,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及时宣传报道城市创新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及时总结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良好氛围。附件:1. 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编写提纲2. 四川省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