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学习古诗词的步骤 解诗题, 知作者 抓字眼, 明诗意 多诵读, 悟诗情 春望杜甫一、杜甫简介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 安史之乱” 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 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 诗圣” 。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安史之乱”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