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体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2 、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3 、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创新精神。重点: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第一课时祭文(悼词)有韵文和散文两种。这是一篇破骈为散的祭文惯用格式: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 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 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芙蓉女儿诔就属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 诔li:古代叙述死者生平,表示哀悼(多用于上对下):贱不贵,幼不长。了解作者 韩愈(76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