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039877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农业大学 2010 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成 果 名 称: 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技术推广模式构建、评价与优化完 成 单 位: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等主 要 完成人: 傅新红、王燕、曾维忠、庄天慧、徐翔鉴定组织单位: 四川省科技厅鉴 定 时 间: 2010.5.19成 果 水 平: 国内领先成 果 简 介:1、课题组针对当前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并进行农药技术推广模式的构建、评价及优化,对加强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具有重要意义。2、课题组构建了“政府+行业协会+ 企业”三位一体服务于农户的安全科学伎用农药技术推广模式,具有创新性和较高的应用价值。3、课题组采用“实验室观察

2、与控制”式的实验方法,创造性地将三层嵌套Lozit 模型用于模式推广的绩效评价,弥补了传统模式评价方法单一和定量模型评价匮乏的不足。4、研究成果被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四川省农业厅、云南省农业厅等政府部门采纳并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公开发表论文 9 篇,数篇论文被 EI、ISTP、CSSCI 等权威检索系统收录。该项研究成果意义重大,方浊科学,技术路线合理,具有理论创新性,应用性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该项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四川农业大学 2010 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成 果 名 称: 天府肉羊品系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究完 成 单 位: 四川农业大学 主

3、 要 完成人: 徐刚毅鉴定组织单位: 四川省科技厅鉴 定 时 间: 2010.5.8成 果 水 平: 国内领先成 果 简 介:1、该项目以成都麻羊、萨能、吐根堡、努比亚和波尔山羊为育种素材,采用复杂育成杂交方式成功培育出了适合于规模舍饲的肉羊品系天府肉羊。新品系群体体型外貌基本一致,遗传性能稳定,品系群体数量达 10410 只,其中核心群达 1200 只,特一级羊 815,只,主要经济性状优良,群体六月龄体重公羊 29.4kg、母羊 26.4kg;周岁体重公羊 47.7kg、母羊 40.9kg 成年体重公羊 92.8k、母羊 54.2kg;经产母羊平均产羔率 197.5,六月龄母羊屠宰率 52

4、.4、周岁阉羊屠宰率 52.3。2、采用分子生物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进行山羊钙蛋白抑制素基因(CAST)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国际基因研究数据库(Genbank)的 2 个基因登录号:GU944861、 HM053645;在新品系选育中采用分子标记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与生长、繁殖、泌乳和肉用特性等 9 个候选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联性。针对养羊生产实际研制出山羊规模化舍饲颈枷控位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探索并总结出秸秆饲料养殖模式,提出限制饲养法;研究日粮组成、饲料添加剂、促进产后恢复等综合技术,研究揭示了天府肉羊肉质特性,提出了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传染性胸膜肺炎和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的新方

5、法。 3、该项目大力推广优良种羊 13410 只,累计出栏商品羊 193.5 万只,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为促进肉山羊产业化进程提供了积 l 极的示范作用。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方法先进,资料完整,数据可信。成果丰富了我国山羊遗传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居领先水平。 四川农业大学 2010 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成 果 名 称: 四川主要农区面源污染控制与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及示范完 成 单 位: 四川农业大学 主 要 完成人: 杨万勤、张健、赵燮京、邓仕槐、吴福忠、张世熔、陈强鉴定组织单位: 四川省科技厅鉴 定 时 间: 2010.5.8成 果

6、 水 平: 国际先进成 果 简 介:1、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也是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农业面源污染大省。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保证农产品安全十分迫切。该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首次提出了“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与生产发展相耦合” ,将“分类治理”和“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应用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及试验示范。系统研究了四川主要农区农业面源污染及土壤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污染特征,评估了土壤污染物质的生态风险,研制了畜禽废水面源污染控制与处理系统,筛选了 20 余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高抽提量植物和 5 种排

7、异作物,构建了 8 个生产技术模式,编制了 14 项相应技术规范,申请了 16 项国家发明专利,出版了 3 部专著,发表了 35 篇论文 (其中 SCI 10 篇) 。解决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人地关系紧张的耕地土壤环境治理与生产发展相耦合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3、建立了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核心试验区,核心试验区水土流失减少了 30,农业面源污染物质输入减少了 20,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质降低了 10,示范户人均增收35,为四川主要农区面源污染控制、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和农业清洁生产提供了试验示范样板。在成都、遂宁、乐山、眉山、雅安、宜宾等地区大面积推广,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成果思路新颖,

8、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方法科学,资料完整,数据翔实,结论可靠,系统性、综合性和示范带动性强。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利用速生树种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农业土壤等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四川农业大学 2010 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成 果 名 称: 生物蛋白饲料的开发与应用完 成 单 位: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伯乐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 要 完成人: 余冰、陈代文、张克英、徐静、田刚、吴德、何军鉴定组织单位: 四川省科技厅鉴 定 时 间: 2010.8.26成 果 水 平: 国内领先成 果 简 介:1、该成果针对我国蛋白饲料资源紧缺现状,采用发酵工程和现代营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优化微生物菌种组合和发酵工艺

9、参数,国内率先建立了以棉籽、菜籽粕 、豆粕等蛋白原料富配的发酵工艺,研制出了生物平衡蛋白饲料产品。2、该成果全面评定了生物平衡蛋白饲料的营养价值,构建了完整的营养价值数据库;通过饲喂不同生理阶段商品猪及产蛋鸡等试验,揭示了生物平衡蛋白饲料个改善畜禽生产性能的作用机制,该产品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抗病力等方面效果明显;建立了生物平衡蛋白饲料的应用技术。3、该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 1 项,取得软件著作权 5 项,制定产品企业技术标准 1 套,技术创新性强。4、该成果已实现产业化,推广应用一年多来新增产值 3000 多万元,新增利税 300 多万元,解决就业近 2000 人,

10、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四川农业大学 2010 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成 果 名 称: 太空诱变创制玉米强优势组合亲本及新型雄性不育系完 成 单 位: 四川农业大学 主 要 完成人: 曹墨菊、潘光堂、黄玉碧、苏秀、汪静、张志明、刘坚鉴定组织单位: 四川省科技厅鉴 定 时 间: 2010.5.8成 果 水 平: 国内领先成 果 简 介:1、集成创新了玉米太空育种技术体系。提出了太空搭载材料选择策略,即诱变创制新自交系宜选用具遗传基础较复杂的种质,诱变改良自交系宜选用综合性状优良、仅存在个别的自交系;改进了诱变后代选择技术,即 SP1 代自交、不选择,SP2 和 SP3代重点选择和鉴定,SP5 和

11、SP6 代进行配合力测定;坚持雄性不育系创制过程与研究、利用同步进行。该技术体系提高了太空育种效率,丰富了我国杂交玉米的选育方法。2、育成了系列玉米强优势组合亲本自交系。利用太空诱变育成了玉米强优势组合亲本 SCML202、SCML203 等 5 个,并组配出比对照增产 10%以上的强优势杂交种 4个,其中增产 15%以上的 2 个;籽粒粗蛋白含量高于 10%以上的 3 个,粗淀粉含量高于 76%以上的 4 个。利用太空诱变方法育成的系列玉米强优势组合亲本自交系属国内首创。3、创制了多个玉米雄性不育新材料。从太空诱变处理“川单 9 号”后代创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系 SAUmsl1,为 1 对隐性

12、核基因控制,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恢复完全,是遗传研究和聚合育种的新材料。从太空诱变处理的 08-641 和 18-599 后代中,新选育的 2 份 C 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已实现三系配套,丰富了玉米不育化制种的种质基础。4、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截至 2009 年底,利用新创制的 5 个自交系组配的优良杂交种已累计推广 800 余万亩,新增产值 4 亿元;新选系已在国内主要玉米育种单位间交流、利用。综上,该成果在玉米太空诱变育种方法上创新性突出,育成的强优势组合亲本及其杂交种有重大突破,创制的雄性不育新种质为聚合育种提供了新的桥梁材料,丰富了不育化种的种质基础

13、。该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四川农业大学 2010 年鉴定科技成果简介成 果 名 称: 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完 成 单 位: 四川农业大学主 要 完成人: 王芳、杨锦秀、陈文宽、张文秀、汪志辉、尹奇、曹正勇鉴定组织单位: 四川省科技厅鉴 定 时 间: 2010.5成 果 水 平: 国内先进成 果 简 介:1、该项研究具有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循环型农业发展理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全面、深入地进行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对循环型农业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理论自身的发展,进而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2、该项研究得到多个国家、省部级

14、等课题的支撑,研究人员参与全省近二十余市县的规划指导,并进行了实地调查,第一手资料丰富、数据详尽、确凿,基础工作十分扎实,提交的研究成果由综合报告、技术报告、应用报告、专题报告和附件材料组成,研究工作浩繁,工作量饱满。3、研究内容系统、完整。该项目研究从循环型农业的涵义特征、比较理论、系统理论、多功能理论、定量研究方法体系、基本模式、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内容,构建和完善了一套较完整、科学、规范的循环型农业发展理论体系,较为全面、系统。研究逻辑严谨,见解独到、深刻。4、研究方法有创新点:运用 BP 神经网络、投入产出模型等多学科模型,研究循环型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填补了国内循环型农业方法研究的多项

15、空白。5、对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该研究由理论到买践,由宏观到微观,由总体到局部逐级深入考察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站在整个国家乃至国际层面构建和完善循环型农业发展理论体系;同时,深入实际,规划指导区域循环型农业实践工作,逐步将视角聚焦到四川省循环型农业整体发展情况、四川丘陵区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与实践以及微观环节的四川丘陵区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建设等问题。如此系统、全面、深入地进行循环型农业研究,填补了国内循环型农业发展研究的空白。 6、本项目的创新型研究成果以学术专著、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和规划报告多种形式体现,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研究成果应用广泛,本研究成果被省

16、、市、县多级政府部门采纳应用,在近几年已经广泛应用于湖北襄樊、四川省十余市县,如资中县、广元市、雅安市等地方政府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科技园区、新农村建设等发展规划与实际生产建设的指导,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双链交叉、立体循环, ”等产业链模式,产生了较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综上所述,该项研究成果选题紧贴现实,基础工作扎实,研究内容系统、丰富,重点哭出,分析严谨,资料翔实,研究方法先进、科学、适用,研究结论符合实际。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研究方法新颖,在实践上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所提的政策建议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循环型农业产业链构建的实践活动。据查新报告表明,本项研究成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相比较,整体居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至国内领先水平。建议更深入地开展循环型农业发展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研究,并将研究成果递送多个有关部门用作决策参考,使之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