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封建王朝的“自救”运动课时安排:2 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以及立宪运动三次自救运动的基本过程。2、明确三次“自救运动”都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根本原因。教学内容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二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第三节 立宪运动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立宪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的原因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阅读、PPT教学过程导入本章内容:1840 年的鸦片战争,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开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强大敌人的挑战。外国
2、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这也意味着:清政府的统治者长期以来昏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最终破灭。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中国社会的各阶级都进行了积极反抗,当然这其中除了农民阶级,也包括了封建统治阶级。他们为了巩固统治进行了三次自救运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立宪运动。那么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者是怎样开展的“自救”运动?这些自救运动对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起到了哪些作用?而到最后为什么又失败了呢?这就是我们这一章要和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1861-1894 年(34 年)一、何谓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于 1861 年,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
3、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 ,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先进技术,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而他们从 19 世纪 60年代至 90 年代所从事的洋务活动,被称洋务运动。(因为它发生在同治和光绪年间,所以旧时有一种说法称为“ 同光新政”。但史学界基本上称之为“洋务运动”。 )二、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兴起老师提问: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发生了那些重大事件?学生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老师提问:它们的发生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有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分析: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 其实,早在十九世纪初,中国就产生了“洋务”这个词。当时的洋务是指牵连到外国的一切事情,
4、而提倡和主持洋务的人自然就成了洋务派。在洋务派刚刚产生之时,许多洋务派的创始人例如林则徐、魏源等先进政治家思想家,就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革主张和措施,试图拯救清王朝的垂危统治,但由于顽固守旧派占主导地位的清朝廷对之所抱的是敌视的态度,这些人都遭到了悲惨的下场。由于政府对办洋务不赞成、甚至反对,所以当时的洋务派可以说是偷偷摸摸办洋务,也就谈不上洋务运动了。 但到了 19 世纪中叶发生了变化,随着太平天国运动、一次、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使得清政府第一次感到了生存危机,同时也看到了船坚炮利的重要。如果有了坚船利炮,既可以提高清军在镇压农民起义时的战斗力,同时也可使外国侵略者失去其原有的优势。另
5、一方面,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的官僚军阀,他们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节和妥协, “借洋助剿” ,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达到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目的,因而又将“师夷长技”提到了日程。说白了,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其实最初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老师提问:在这里就出现个问题:学习西人有防御西人的动机,又如何才能得到西人的认可呢? 恰在此时西方侵略者对清政府的态度也稍有变化: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使侵略者
6、感到要直接统治这样一个富于反抗精神的伟大民族,不是件容易的事,把清政府打垮了,不见得有利。因此,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先用“打”的手段迫使清政府投降,再改用“拉”的策略来扶持这个反动政权,以建立半殖民地的稳定秩序,使不平等条约规定的特权得以实现。所以在镇压太平天国维持半殖民地统治秩序等方面,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在兴办洋务的最终目的上与外国侵略者并不完全一致。这时的清政府还没有彻底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忠实代理人,他们试图制造“中外相安”的长久局面,为了防止侵略者扩大其侵略野心,使自己在与外国人交涉中有一定的实力作后盾,清政府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强” ,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那么
7、,清政府是如何兴办洋务的?兴办洋务的最终结果是“制夷”了还是被夷所制了? 三、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一)洋务运动是由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发起的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新洋务派提出了:为抵御外侮维护清廷的统治地位,应抛弃陈腐的“祖宗之法” ,转而引进西洋先进技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由于这批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都是握有大权的军政重臣,且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也已看到了要维护自身统治不得不借助泰西的火枪大炮,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支持洋务运动,于是一场影响了近代中国命运的洋务运动在举国上下“办洋务”的热潮中开始了,这也是洋务运动进行得最风光的时候。老师提问:学生可根据以往对
8、历史人物的了解,介绍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洋务派阵营的构成(1)中央:以奕为代表的满族中央权贵派 人物介绍:奕,是道光的第六个儿子,道光帝去世,咸丰帝即位,奕被封为恭亲王,地位十分显赫。1860 年英法联军入北京,咸丰皇帝当年逃亡热河时,把北京的烂摊子交于其处理,任命其为全权大臣,可见他的重要地位,而从此他也因与外国人打交道甚多得到了外国人的信任,在清朝年间是非常重要的人物。1861 年咸丰皇帝去世,慈禧太后联合他发动的辛酉政变,使奕的权力达到了登峰造极,被封为议政王,总揽军机处和洋务运动的所有事宜。如此有地位的奕,自然很希望清王朝稳固和强大。所以,由于奕权倾朝廷,对于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洋
9、务运动事实上起了促进的作用,他所领导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其间也有不小贡献。1865 年由于受到了那拉氏的排挤,所有职务被撤掉,洋务运动随后在地方显现的多一点。 (2)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实力派 人物介绍:1、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传) ,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湘军将帅廉勇,军纪严明,威震天下,后人有“天下无湘不成军”之说,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队伍中力量最大的一支。他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
10、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 、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工业安庆内军械所,自主实力创办,生产出了蒸汽机,但手工业创造的无法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落后的管理模式也导致发展不起来。后来他遭到那拉氏的猜疑,开始削弱湘军,逐渐交出权力。2、李鸿章,道光时的进士,曾国藩的弟子。1870 年出任总理衙门大臣,他的地位蒸蒸日上。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他就代表清政府经办了许多的对外交涉: 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绝大部
11、分对外条约都是由他出面签订的。他的外交能力非常强,但也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也是列强们最喜欢的谈判对象,因为在签订条约中收受贿赂。在军事上,李鸿章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和一系列军工企业,他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北洋水师建设成军,在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使我国东边的邻居日本望而生畏。后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覆灭。在经济领域,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李鸿章一个人就办了前面三个,后来他还办了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了,并且率先倡导
12、在中国修建铁路。可以说他在洋务活动中,创办最多,成效最大。不过李鸿章始终没有逃脱时代对思想的束缚,李鸿章所建企业皆为官督商办体制,而李鸿章本人及其家族则是从洋务中大发横财。2. 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对洋务派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学” ,特指“中国的文武制度” ,也就是封建制度;“西学”特指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的是所谓“长技“ 。所谓“中体西用 ”,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可以镇压人民,可以自主自强,封建统治
13、便可长治久安,并认为筹办洋务,必定能得到列强的支持。(从这一原则可看出,洋务派官僚对中国封建传统的盲目认同及对西方文化的抗拒。 )(二)洋务事业的兴办1兴办军用工业以自强 1890 年以前,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 20 多个军工局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 5 个:1865 年,李鸿章、曾国藩在上海兴建了江南制造总局;1865 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 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 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1867 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 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观看:创办的军工企业图片)【扩展:李鸿章的自强措施里,被人提到最多的是两个留存至
14、今的近代企业江南制造局和 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局采取中国人担任领导,聘请外国技师;而 轮船招商局作为民用的服务企业,则是纯粹的华人企业,它的章程里特别规定,不接受外国资本。相比之下,江南制造局由于模仿生产西方的船只兵器,受国外的影响更大,而轮船招商局由于采用了股份制,在 组织结构上更先进。它所采用的洋为中用的模式,甚至一些具体的组织生产的方式,一直为后来的 民族工业所袭用。从细节 和局部上看,李 鸿章采取的措施是先进的,代表了未来中国发展方向的。但就他们所想达到的中国“ 自强”的目的来说,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 为李鸿 章的思想核心仍然是为清王朝服务,仍然希望保留封建统治和现有的 政治结
15、构,这就意味着他所倡导的“ 现 代化” 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的 现代化,是没有实现可能的。 】清末军工产业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军工业在发展上由于缺乏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经验,使得军工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是质量低下,废品率极高,而且价格甚至比进口洋货都还要贵。军工原材料对外进口依赖性太强,由于还处在农业社会的晚清工业基础太差,这使得军工业在生产产品时只能从国外进口原材料,甚至整套引进生产设备。过多的军工原材料进口也进一步推高了产品的造价。2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以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需要解决,因此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从 19 世纪 70 年代
16、到 90 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 20 多个,重点是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事业。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1872 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1878 年创办的开平矿务局、1880 年创办的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于 1880 年开始修建铁路(唐胥铁路)都是李鸿章筹办或控制的。张之洞于 1889 年创办的汉阳铁厂(此时:播放“修建汤胥铁路时的马拉火车”视频)【1881 年 6 月 9 日,这条唐山的煤矿区修一条十来里长的短短的铁路, 终于完工了。这一天,也是英国火 车发明人 乔治史蒂芬的百岁诞辰。很快,流言蜚
17、语来了,说火车行驶震动东 陵,而且喷出的黑烟有伤庄稼。结果朝廷下令,禁止使用火车头,运煤的火车头再次被驴马替代中国第一条铁轨上出现了咄咄怪事,一大群驴拉着重重的车厢在铁轨上奔跑。 】3建立新式海陆军(1)陆军的改制 在 19 世纪六十年代,即洋务派着手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开始探讨编练新式军队。清朝军队的主体是八旗兵和绿营兵,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产生了湘军和淮军。湘军的特点,一是兵制上和八旗兵、绿营兵不同,内部关系上具有私属性;二是武器上重视使用洋枪洋炮。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军事告竣后,湘军和淮军本属非国家正规军之外的勇营,按旧例应是临时性的,军事行动完结后即要解散,但从镇压太平军当中显示
18、出湘军和淮军的战斗力远比绿营重要,同时,由湘、淮军起家的湘、淮军势力也要保留其军事资本。这样,在镇压太平军之后只裁撤了一部分,相当兵力保留下来。清朝除了继续容纳湘、淮军以外,对原有军队也以湘、淮军为样板进行改造,例如从武器装备上和训练方式上,奕訢等人于1861 年就奏请训练八旗兵丁使用洋枪洋炮,不久,就在天津、广州、福州等地先后成立洋炮队,聘用外国教练。但还不属于近代化的新式军队。(2)用洋枪洋炮训练装备军队洋务派认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1862 年初,奕訢等奏准在天津成立洋枪队,聘用英国教官,选派京营旗兵赴津训练。不久,广东、福建、江苏、湖北等省也纷纷聘请洋人,用西法练兵。在新式练兵中,湘军
19、和淮军最为积极,实力迅速加强。据不完全统计,仅 1854 年至 1856 年,湘军就先后购置外国大炮 1800 多门。不过,后来湘军在武器装备上落后于淮军。唯左宗棠对筹建新式军队态度坚决,所部湘军从 1863 年起建立洋枪队,1867 年进兵西北,大力购置洋枪洋炮,并先后在西安和兰州设局制造军火。淮军进入上海后就进行改编,建立洋枪队,至 1862 年 8 月,洋枪队已有千人,并雇佣洋人担任各营教习。一年之后,淮军各营总计已拥有洋枪 1.5 万支左右,平均每个营已超过 1000 支。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时,淮军已由原来的 6000 余人扩至 6 万余人,其武器装备已从新、旧枪炮并用过渡到基本上使用
20、新式前装滑膛枪炮,使淮军发展成为当时清朝武器装备最精良的军队。(3)整顿海防,筹建新式海军新式海军是怎样发展起来的?1861 年 6 月,署理总税务司赫德首次进京与奕訢面晤,奕訢即向赫德言及镇压太平军,后由在英国养病的总税务司李泰国出面,花费巨款代清政府向英国定购大小舰船 7 艘。这些舰船驶抵中国后,李泰国企图让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当舰队司令,这一企图控制中国海军指挥权的阴谋,引起了清王朝的疑虑,于是解除了李泰国总税务司一职,并将这支舰队遣散变卖。1870 年,船政大臣沈葆祯提出建置新式海军,清政府随即任命前福建水师提督李成谋为船政轮船统领。福建船政局所造之船,均归其管辖,一支新式舰队已具雏形。
21、直至罗大春担任统领时,舰船已达 16 艘之多。1874 年日本进犯台湾,清政府进一步加紧了筹建海军的活动。规定:南北洋地面过宽,界连数省,必须分段督办,以专责成。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派沈葆祯督办南洋(苏、浙、闽、粤)海防。并且每年下拨专款 400 万两白银为筹办经费。 至中法战争前,清朝表面上维持了北洋、南洋(苏浙) 、广东和福建四洋海军。中法战争期间,福建海军损失惨重。1885 年,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由奕訢任总理海军大臣,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为会办,并由李鸿章专司其事,曾纪泽帮同办理,实际主持人是李鸿章。李鸿章乘机加速发展北洋舰队。1885年清政府向德国订购的定远、镇远、济远等铁甲舰运到中
22、国后,归入北洋。同年清政府颁布特旨,由英、德购造铁甲快船四只,专备台澎防务。但 1887 年致远、靖远、经远、来远 4 艘铁甲快船制成购回后,又全被李鸿章揽归北洋。1888 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时北洋海军拥有新旧舰船 25 艘,成为晚清实力最强的一支舰队。与此同时,李鸿章还先后在旅顺口、大连湾、威海卫等地修筑海岸炮台,并于旅顺建设船坞,以旅顺、威海卫两个军港为基地。他还聘用赫德推荐的英国人琅威理为北洋舰队总查,任命淮系陆将丁汝昌为海军提督。自北洋海军成军后,由于清政府财政困难,加上统治集团的腐败,如为讨好慈禧太后,竟把每年 400 万两的海军经费大部分挪用去修建颐和园,海军衙门不再添置新的
23、舰船,1891 年以后又两年停止购买枪炮弹药,致使北洋海军的建设停滞不前,装备日趋落后。【当时北洋舰队的平远号巡洋舰就是由中国自己制造的,另外 还有些鱼雷艇,炮艇和训练舰也是中国自己制造,而日本则几乎全部 进口,而中国就是在购买外舰上没拼过日本。日本海 军的旗舰吉野号本来是由中国先 订购的,但是由于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中国无法按期付款,之后这艘战舰被日本购走。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当时日本天皇下令文物百官一律上 缴薪俸的十分之一作为海军军费,甚至日本皇后都 变卖自己的首饰捐给 国家,而中国 则是人人都想在军费里大捞一笔,慈禧太后 为了修颐和园每年就从海 军拿走约2000 万两白银,相当于总军费
24、的一半,各 级官员同样大捞 油水,甚至是部分海军人员也是如此,将一些重要的零部件偷卖, 结果是北洋海 军在初具规模后无法继续扩充实力,购来的 军火质量低下在海战中吃亏 很大,而且在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海军约三分之一的军舰因为缺少零部件而无法出海作战。战争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要有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此,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的 30 多年间,创办新式学堂 30 多所,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
25、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 200 多人。介绍: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名单,并简单介绍后来比较有成就的几位代表人物【詹天佑:有“ 中国铁路之父 ”“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 詹天佑这一生最大贡献,就是在于他成功地修建了 京张铁路。 1905 年,担任京张(北京 张家口)铁路 总工程师。这条路穿山越岭,全长200 多公里,工程之艰巨为他处所未有。他 亲自勘察,选定路线。在北京 青龙桥东沟,采用人字形轨道,用两台大 马力机车调头互相推挽的办法,解决坡度大机车 牵引力不足的问题。又与工人一起,采取各种措施,解决隧道工程中渗水、 塌方等困难。吴仰曾:是第一批“ 留美幼童 ”,吴仰曾进入 哥伦比亚大学矿治系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