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1. 什么是基层就业?基层就业就是到城乡基层工作。国家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一般来讲,“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单位就业,也包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2. 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优惠政策包括哪些?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8 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 (中办发201679
2、 号)、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 201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422 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 201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 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 号)等文件规定:(1)完善工资待遇进一步向基层倾斜的办法,健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鼓励毕业生到乡镇特别是困难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2)对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按
3、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8000 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12000 元)。(3)结合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推进,在基层特别是街道(乡镇)、社区(村)购买一批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优先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4)落实完善见习补贴政策,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 50%以上的见习单位,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允许就业见习补贴用于见习单位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5)将求职补贴调整为求职创业补贴,对象范围扩展到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以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
4、6)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机关招录高校毕业生可适当放宽学历、专业等条件,降低开考比例,可设置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具有本市、县户籍或在本市、县长期生活的高校毕业生。各地区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要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3. 国家对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有哪些鼓励政策措施?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8 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
5、厅印发的通知 (中办发201679 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 201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422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 201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 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 号)等文件规定:(1)在干部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上,进一步强化基层工作经历的政策导向,向在基层工作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倾斜。(2)自 2012 年起,省级以上机关录用公务员,除特殊职位外,按照有关规定一律从具有 2 年以上基
6、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3)市地级以上机关应拿出一定数量职位面向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公务员进行公开遴选。(4)省、市级所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时,应拿出一定数量岗位公开招聘有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人员。有条件的地区,可明确具体公开遴选或招聘的比例。(5)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将在基层生产和管理一线表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后备人才队伍,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任用中层干部的力度。(6)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7)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
7、成绩要求。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在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协助办理落户手续,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对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组织,符合条件的可同等享受企业吸纳就业扶持政策。(8)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4. 什么是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所谓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包括大学生村官、支教、支农、支医、乡村扶贫
8、,以及城市社区的法律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协理、文化科技服务、养老服务、残疾人居家服务、廉租房配套服务等岗位。2009 年 4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函2009135 号),向社会公布第一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以指导各地做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工作。这批发布的岗位目录共分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基层农业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层文化科技服务、基层法律服务、基层民政、托老托幼、助残服务、基层市政管理、基层公共环境与设施管理维护以及其他等 9 大类领域,包括在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单位从事公共就
9、业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劳动监察、农业、扶贫开发、医疗、卫生、保健、防疫、文化、科技、体育、普法宣传、民事调解、托老、养老、托幼、助残、公共设施设备管理养护等相关事务管理服务工作的 50 种岗位。5. 什么是其他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在街道社区、乡镇等基层开发或设立的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部分由政府出资,或由相关组织和单位出资。所安排使用的人员按规定享受相关补贴。6. 什么是公益性岗位?由政府开发、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对符合条件在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符合公益性岗位安置条件的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可按
10、规定享受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政策。7. 什么是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按照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 号)规定,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及企业(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补贴期限,一般最长不超过 3 年。8. 什么是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单位,按其实际安排就
11、业困难人员人数给予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期限,一般最长不超过 3 年。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单位,可按季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公益性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申请材料应附:符合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条件的人员名单及身份证复印件、就业创业证复印件、发放工资明细账(单)、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等凭证材料,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支付到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9.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实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 号)、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
12、知(财教2014180 号)、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915 号)等文件规定,高校毕业生(全日制本专科、高职生、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含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下同)的,补偿的学费优先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定向、委培以及在校期间已享受免除全部学费政策的学生除外。目前,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已经调整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
13、学生,下同)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 8000 元;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低于 8000 元的,贷款额度可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确定。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 12000 元;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低于 12000 元的,贷款额度可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确定。 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调整后,财政部 教育部 总参谋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36 号)、财政部 教育部 民政部 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实施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的意见(财教2011538 号)和 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的通知
14、(财教200915 号)中有关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资助的标准,相应调整为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 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12000 元。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资助的其他事项,仍按原规定执行。10. 国家实施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的就业地域范围包括哪些?国家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这里涉及的地域范围主要包括:(1)西部地区:西藏、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中部地区:河北、山西
15、、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 10 个省;(3)艰苦边远地区:由国务院确定的经济水平、条件较差的一些州、县和少数民族地区。(详情可登录中国政府网查询:http:/)(4)基层单位: 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乡(镇)政府机关、农村中小学、国有农(牧、林)场、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乡镇文化站、乡镇劳动就业服务站等; 工作现场地处以上地区县以下的气象、地震、地质、水电施工、煤炭、石油、航海、核工业等中央单位艰苦行业生产第一线。11. 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的标准和年限是多少?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标准
16、,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 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12000 元。本科、专科(高职)、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的年限,分别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应学制计算。在校学习的时间低于相应学制规定年限的,按照实际学习时间计算补偿学费或代偿助学贷款年限。在校学习时间高于相应学制年限的,按照学制规定年限计算。每年代偿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三年代偿完毕。12.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如何申请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1)在办理离校手续时向学校递交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 和毕业生本人、就业单位与学校三方签署的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
17、层单位服务 3 年以上的就业协议;(2)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在与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签订毕业后还款计划时,注明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如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格,不需自行向银行还款;(3)高校负责审查申请资格并上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13. 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如何获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915 号)要求,各地要抓紧研究制订本地所属高校毕业生面向本辖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办法。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否可以获得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如何申
18、请办理补偿或代偿等,请向学校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查询。14. 到基层就业如何办理户口、档案、党团关系等手续?对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就业地区;人事档案原则上统一转至就业单位所在地的县级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由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党团组织关系转至就业单位,在工作期间积极要求入党的,由乡镇一级党组织按规定程序办理。15. 中央有关部门实施了哪些基层就业项目?近年来,中央各有关部门主要组织实施了 5 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包括: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
19、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从 2003年起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八部门从 2006 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等四部门从 2006 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从 2008 年起组织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业部、人社部、教育部等部门从 2103 年起组织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16. 什么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06 年,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
20、中央编办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 号),联合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特岗教师聘期 3 年17.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的地区范围包括哪些?2006-2008 年“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以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为主(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包括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适当兼顾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小民族县。2009 年,实施范围扩大到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2016 年中央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具体为:中国农村扶贫开
21、发纲要( 2011-2020年)确定的 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四省藏区县,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地区原“两基”攻坚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小民族县。特岗计划设岗县(市),必须是教师总体缺编、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县(市)。18.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是什么?(1)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招少量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2)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 30 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3)参加过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4)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19.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招聘程序有哪些?特岗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合同管理。合同规定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招聘工作由省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编办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原则,按下列程序进行:公布需求,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集中培训,资格认定,签订合同,上岗任教。20. 什么是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