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分类号: 密级: 公 开 U D C : 编号: 中 国 美 术 学 院学士学位论文简析宋代陶瓷玩具磨喝乐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 申请学位级别 文学学士 专业名称 陶瓷艺术设计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中国美术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年 月 日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中国美术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
2、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简析宋代陶瓷玩具磨喝乐陶瓷艺术设
3、计毕业论文目 录摘要关词.1引言.3一、宋代陶瓷玩具“磨喝乐”概述.3二、宋代陶瓷玩具“磨喝乐”的艺术征.7(一)主题的丰富性. 7(二)装饰手法.9三、结语.10参考文献.11注释.12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摘 要宋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所呈现出的文化艺术辉煌是历代不可比及的。陶瓷玩具磨喝乐作为宋代民俗文化载体之一是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外来宗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相融合,并逐渐演化为“乞巧” 、 “宜男”的带有偶像崇拜的民俗器物。其充分反映着市井文化生活、民俗信仰同时作为陶瓷玩具用来启迪儿童看物识事、认知社会有利于文化传播及德范教化。本文通过对宋代陶瓷玩具“磨
4、喝乐”的研究与学习,阐述了“磨喝乐”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及宋代陶瓷玩具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关键词宋代 陶瓷玩具 磨喝乐 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AbstractThe culture of the Song Dynast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t shows the cultural art brilliant history is not and. Tao Mo mill toy drink music as folk culture carrier of the song is
5、the Song Dynasty culture important constituent, which is composed of foreign religious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culture, and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one“,“ Yi m“ with the idol worship custom objects. It fully reflects the urban cultural life, folk customs and beliefs at the same ti
6、me as the ceramic toys used to enlighten the children identify things, cognitive social is conducive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de van.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Tao Mo in the Song Dynasty toys“ drink grinding music“ and the study of Song Dynasty, expounds Tao Mo toys“ drink grin
7、ding music“ historical origi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ao Mo in the Song Dynasty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culture value and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Key wordThe Song Dynasty Ceramic toys Mayoraga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引言 “磨喝乐”一词最初来源于佛教神名,自佛教东渐后,磨喝乐神在文化传播中长期受中国文化的熏染,逐渐与本土的民俗民风相融合,把磨喝乐演绎成民众喜闻乐见且家喻户晓的“乞巧” 、 “
8、宜男”的崇拜偶像。宋代陶瓷玩具“磨喝乐”作为宋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从侧面反映了宋人的民俗信仰和风土人情,其寓意吉祥具有教化性且创作题材丰富多彩,方寸之中涵盖信仰、德范、文化、艺术等风俗民情。本人通过学习与考察对宋代陶瓷玩具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特征及价值影响做了多方面的阐述,并作出了自己的观点。一、宋代陶瓷玩具“磨喝乐”概述宋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隶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陶瓷玩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宋代民俗文化载体之一的陶瓷玩具艺术是佛教东渐后“磨喝乐”神崇拜与中土民俗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唐、宋时期“磨喝乐”逐渐演化
9、成“七夕”节所供奉的偶像,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磨喝乐”风俗的进一步演化, “磨喝乐”逐渐由偶像崇拜演化成民间陶模玩具。据考证, “磨喝乐”最初登上历史舞台起源于生殖崇拜。古代生殖崇拜是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风习,所谓生殖崇拜,就是就是对生物界繁殖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它是原始先民追求幸福希望事业兴旺发达的一种表示。因而在原始时代人们面临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平均寿命低婴儿死亡率高,生殖崇拜成为了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风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女性的生殖能力也达到了迷信的程度,也因此产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唐代流行的蜡质“磨喝乐”图 1.1 顶荷叶的童子 质红陶 陶印 宋代长 4.55cm 宽 2.
10、5cm 厚 1cm 图 1.2 托钵罗汉 质红陶 陶模 宋代长 5.5cm 宽 3.5cm 厚 1.3cm 图 1.2 托钵罗汉 质红陶 陶模 宋代长 5.5cm 宽 3.5cm 厚 1.3cm 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化生即是“磨喝乐”最初的原型,它是祈愿妇女“宜男”的祈祷品用以供养祝祷生育男孩。薛能在三体诗语中引唐岁时记事说:“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益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初西域谓之摩睺罗。 ”因此成为送姻亲家的礼物寓意多子多福。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丰富多彩,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就是其中之一, “七夕”也称“乞巧” ,相传是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此节日里的“乞巧”活动有向
11、织女“乞取智巧”之意。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来源于牛郎和织女两星宿的拟人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受儒家伦理和民众集体的主观意愿的影响最终演绎成凄婉动人的神话故事。农历七月初七的“乞巧”风俗也于此有关,两宋时期每年的七夕节,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用“磨喝乐”来供奉“牛郎” 、 “织女”借此来实现“乞巧” 、 “宜男”的愿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 ”由此可见, “磨喝乐”在中国古代确实红极一时,众人耳熟能详并且喜闻乐见。七夕节的“乞巧”作为古老的风俗历经千年而不衰,至宋代随着世俗文化的繁荣、娱乐之风的盛行
12、,其内容不断增多,七夕当天除了举行一些固定的祭拜牛郎、织女的形式外,还举行另外一些活动比如祈愿妇女捉些小蜘蛛放在金属盒内,隔日观看蜘蛛织网的情况,借助蜘蛛善织工以此达成“乞巧”的愿望。可见“磨喝乐”信仰观念的融入以及民众对“磨喝乐”偶像的崇拜,增添了七夕节生殖崇拜的世俗文化色彩。宋代陶瓷玩具艺术与佛教的“磨喝乐”崇拜有一定的渊源, “磨喝乐”音取自佛教神名“摩睺罗”也可称为罗目侯罗,自佛教东渐后, “磨喝乐”作为外传文化为其传播需要必然要附会中土的文化和风俗、民风方能发展。罗目侯罗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罗目侯罗的原意是“覆障” ,其名因他图 1.4 摊面具质红陶 模印 宋代长 4cm 宽 3.
13、5cm 厚 7cm 图 1.3 质灰陶 陶范(残)宋代 河南开封出土 长 12cm 宽 6.6cm 厚 3.6c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在母腹 7 年而得。他天资聪颖,15 岁出家,在佛的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又因其年幼聪慧、活泼好动,集理想与智慧于一体,体现了“罗目侯罗”玩中修行的童子形象。因此罗目侯罗常被民间借用,以偶像化的形态满足民众精神与信仰崇拜的需要,进而逐渐演化成为七夕时用以“乞巧” 、 “宜男”的偶像。“磨喝乐”作为外传文化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长期受到中土文化的熏染,历经汉唐其内涵文化和外在的造型形态都逐渐与中土的民俗民风相结合,迎合了中土的“宜男” 、 “乞巧”的群体愿望。至于宋代七夕
14、与磨合乐崇拜的关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雕塑学会理事王今栋先生在磨喝乐考中是这样推理的:“人们把善良美丽的牛郎织女的相会,看做是一次幸福的会见,就像释迦成佛后回宫说法一样人们在牛郎织女故事中得不到满足的地方,都能在悉达太子成佛的情节中找到安慰所以人们喜爱这样一种偶像。 ”可见唐宋时期的磨喝乐崇拜,是从其民众群体文化的主观愿望出发,借助和附会于佛教的典故,发挥民间传统文化丰富的想象力,并投其当时民俗民风之所好,在“乞巧” 、“宜男”愿望的前提下,把磨喝乐演绎成民众“乞巧” 、 “宜男”时所崇拜的神,同时赋予七夕的乞巧与磨合乐崇拜以美好、圆满、浪漫的本土民俗文化色彩。综上所述, “七夕”节的节物与
15、佛教“磨喝乐”神之间既体现了民众的主观愿望,又借助于“七夕”神话故事结合佛教典故,充分发挥民间传统文化想象逐渐把“磨喝乐”演绎成中土民众祝祷“乞巧” 、“宜男”是所崇拜的神,并赋予传统、美好、浪漫的主观色彩。无论是古文记载的还是存世或出土的“磨喝乐”造型,大都采用童子手持莲叶或未开莲花形象的造型,莲花在佛教中是清净、圣洁、吉祥的象征,在“磨喝乐”以手执莲的造型寓意中也包括“宜男”功能。 杂宝藏经中记载有鹿母图 1.6 磨喝乐 质红陶 陶模 宋代长 13.7cm 宽 7.5cm 厚 3cm 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莲花夫人的故事,莲花夫人所经之路,必出现莲花,她一胎为国王生下五百个儿子,长大后个个成
16、为相貌清秀的大力士。此故事把鹿母莲花夫人演绎成为生育之神,而佛教“磨喝乐”神结合“多子多福”的莲花更加强化其宜男功能,宋代的瓷枕上便常描绘手持荷叶玩耍的男童形象,例如磁州窑生产的“宜男”枕。在图 1.6 中该童子造像身披天地拖衣五官体态饱满匀称,神情端庄手持未开的莲花至肩头,并做于莲花宝座上,比较符合传统的“磨喝乐”概念,应属于“磨喝乐”神造型有较明显的“宜男”特征。宋代陶模“磨喝乐” 在传播过程中长期受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唐宋时期流行的七夕节“宜男”风俗和佛教“磨喝乐”神的偶像崇拜,随着宋代文化的发展和“磨喝乐”风俗的进一步演化, “磨喝乐”偶像最终演化为有多种功能的民俗玩
17、具。 “磨喝乐”偶像崇拜在唐代就已流行,但造型单一,祈拜的形式过于世俗化,到宋代“磨喝乐”涉及范围更广,其信仰观念和受众范围也呈多元化、多样性,陶瓷玩具的品种数量及造型也日益增多,其涉及题材和内容反映社会生活很大方面拓展了陶瓷玩具的表现空间,促进了“磨喝乐”保留了部分偶像崇拜的功能同时向生活与娱乐化的陶瓷玩具的转变。宋代经济的高度发展提高了宋人的精神与文化生活,原来作为“乞巧” 、 “宜男”色彩的“磨喝乐”崇拜风俗受宋代“娱乐” 、 “享受”思潮的影响, “磨喝乐”在保留了部分偶像崇拜功能的同时逐渐向生活和游戏化转变。同时为适应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世俗文化和娱乐时尚的需要,宋人在原始“磨喝乐”的基础上强化了自身的玩具化特征,玩具规模体系之多可以看做整个宋代生活的缩影,反映了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陶瓷玩具民俗文化现象。通过形态与功能上的改进逐渐演化为集审美性、教化性、娱乐性与一体的民间玩具,如图 1.8 所示:该陶范所呈现出来的人图 1.8 关羽 质红陶 陶模 河南许昌出土 长 5cm 宽 3.5cm 厚 1cm 图 1.7 A 童子戏绣球质红陶 模印 宋代 山东青州出土长 6.5cm 宽 5.6cm 厚1.5cm 图 1.7 B 童子戏绣球质红陶 陶模 宋代长 5cm 宽 5.5cm 厚 1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