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研究.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1040897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分类号: 密级: 公 开 U D C : 编号: 中 国 美 术 学 院学士学位论文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研究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 申请学位级别 文学学士 专业名称 陶瓷艺术设计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中国美术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011 年 5 月 24 日中国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2、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 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3、 关键词(中英文)2引言4一、人形陶器的出现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一) 人形陶器的出现5(二) 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区域的人形陶器6二、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概述(一) 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的形成阶段6(二) 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的形式类型7三、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的特点比较(一) 早、中期人形陶器的特点8(二) 晚期人形陶器的特点10结语14注释15参考文献16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摘要】:马家窑文化因在甘肃临洮马家窑发现而得名,其文化范围涵盖甘、青、宁三省。人形陶器,作为器皿与陶塑相结合的器物,集实用性与表述性于一身,也是原始人对于自身形象的一种表现。马家窑文化中的人形陶器,在保持人物特征的同时略加抽象

4、处理,通过人的造型与器型及器身纹饰来组合,别具一格。文章通过对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不同时期的造型、装饰和表现形式的分析,对其演变规律进行了梳理。这对于陶艺创作,尤其是对实用性与表述性结合的器皿创作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马家窑文化 人形陶器 造型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Abstract: Majiayao culture Lintao Majiayao for discovery in Gansu named, covering the culture of Gansu, Qinghai, Ningxia provinces. Human form of pottery, utensils a

5、nd pottery as a combination of artifacts, set in a practical and expressive, but also the image of a primitive people for their own performance. Majiayao pottery culture in human form, while maint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 characters abstraction, through human-type and the shape and decorat

6、ion to the body of combinations, unique. By Majiayao culture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humanoid shape pottery, decoration and forms of analysis, has combed its evolution. This ceramic art, 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ality and presentation of a reference vessel creation.Key words:Majiayao cul

7、ture Humanoid Pottery Modeling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引言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以彩陶而闻名,其中的人形陶器,结合了器皿与陶塑,既有实用性,又具有一定的表述功能,通过人的造型与器形及器身纹饰来组合,形式独特。同时作为原始人对自身的一种认识和描述,让我们对原始先民的面貌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据此也能够对他们的生活状态有所猜想。人形陶器的出现,最初以某种常见的实用器形为基础,人形只是以附饰的形式出现在器物的局部,因此,此阶段的人形陶器应多以实用功能为主。然而,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精神世界的日益丰富,人形陶器开始偏重于对人形的表现,其实用性逐渐被淡化,转而

8、成为一种精神性的载体。这一转变的过程,体现在人形陶器不同发展阶段的造型、装饰和表现形式上,而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决定了人形陶器功能的演变。通过对马家窑文化不同时期人形陶器的比较、分析,可以让我们对这一演变过程有所了解,而其中所蕴含的规律,对我们来说也具有实际意义。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一、人形陶器的出现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一) 人形陶器的出现人类对陶的发现和掌握,可以说是在材料方面的一次飞跃。硬质材料适于使用,但是难于加工,造型和装饰也同样困难,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留给人们发挥的空间十分有限。然而,陶的易塑性让原始人在造型方式上发生了重大转变,在陶器的制作上,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原始人最初

9、用陶制作器皿,在造型上难免受到之前骨器、石器、编制器等影响,在形制上模仿它们,但他们同时也结合日常生活,从自然物中得到启发,逐渐创造出了各种类型的器物。如这三件仰韶文化晚期的葫芦瓶(图 1-1-1) ,便是原始人对于葫芦在外形和功能上的模仿。“早在旧石器晚期的个别遗址中,就曾出土过未经烧制的泥塑女人体或石雕女人体,人称古代维纳斯。数量虽然有限,却表达了人类自身不断繁衍的祈望。 ” 虽然这些泥塑或石雕女人体在那时也许是作为“地母像”或“丰产女神像”等被供奉的偶像而存在,与人类原始信仰密切相关,但是通过它们让我们了解到原始人早在那时就已对于自身有所关注,努力使其得以表现,并将某种感情和信仰寄托其中

10、。“彩陶,首先是陶器,是为用而产生、发展和演变的。” 马家窑文化的人形陶器作为彩陶中的一类,将器皿的形制与人的形象和器身的纹饰相结合,这需要原始人寻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将人形与器形融合,而又要保证器物实用功能。原始人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人头形的器口与器身结合的器物较接近人形,这样的认识也决定了人形器最初的形制。早期人形陶器的器身纹饰多与人形无关,以纯粹装饰为目的,图 1-1-1 葫芦瓶 仰韶文化晚期图 1-1-1 葫芦瓶 仰韶文化晚期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这也说明人形陶器是偏重于器皿的功能而出现的。人形虽然使其具有了一定的精神内涵,但一开始仍是以人形为装饰的器物,多以实用功能为主。(二)新石器时代不

11、同文化区域的人形陶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方地区的文化类型中,人形多以陶塑形式出现,而少有人形陶器。在同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文化类型中,则多为对动物形象的塑造,人形陶器的数量也很少,但其马家浜文化(约公元前 3670年-公元前 2685 年)中的这件灰陶人头瓶 (图 1-2-1)可以代表长江流域人形陶器的一些特征。而在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的文化类型中,人形陶器出现较多。仰韶文化(约公元前 4515 年-公元前 2460 年)中就已有人形陶器出现,并且在造型、制作、装饰等方面具有一定水准。如这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人头器口瓶(图 1-2-2) ,器口人头的五官塑造生动、准确,细节处理到位,头颈部与器身连

12、接流畅、比例恰当;器物采用细泥红陶,表面经过磨光处理,制作精细;器身以黑彩装饰。但是若从整体的形制来看,这件器物与之前提到的葫芦瓶在形制上极为相似,似乎仍偏重于器物的实用功能,作为水器使用,而人形的存在也不排除其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二、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概述(一)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的形成阶段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 3190 年-公元前 1715 年)是黄河上游彩陶鼎盛时期的文化(图 2-1-1) ,大致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四个类型,其文化范围涵盖甘、青、宁三省(图 2-图 1-2-1 灰陶人头瓶 马家浜文化图 2-1-1 马家窑文化聚落复原模型图 1-2-2 彩陶人头器口瓶 仰韶文化庙

13、底沟类型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1-2) 。而马家窑文化的四个类型,也不断向西迁移,自然环境的改变与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无疑会对其所形成的器物有所影响。在马家窑文化的不同时期,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人形陶器也在造型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又能看出其以一定的方向发展、演变。因其文化特征的阶段性差异较为显,在此,就马家窑文化的人形陶器,我想分为早、中期和晚期两个部分来谈,通过对不同阶段人形陶器造型、装饰、表现形式的比较,分析其功能的演变。(二)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的形式类型马家窑文化的人形陶器以仰韶文化为基础,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其他史前文化中出现的人形陶器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形式语言。首先,以

14、彩陶而著称的马家窑文化,其彩陶纹样的装饰,在人形陶器上同样得以体现,并关注到纹饰与器形、人形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衬托,得以融合。而人形陶器中的人形通常置于器物的不同部位,作为器口、器身附饰或是器盖出现,而其装饰方式和内容也依此而发展、演变,器物的功能和含义也有会有所不同。其次,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对于人形的造型方式多样,使用按、压、刮、削或磨光等方法,准确表现不同结构特点与质感,或通过彩绘的补充来描绘出一些生动的或是相对抽象的人物形象。这也使这一时期的人形陶器在形式类型上得以丰富。还有,马家窑文化的人形陶器在形制上以常见的瓶、壶、罐等为主,追求相对饱满的器形。从表面上看,是在形制上对常见实用器物

15、的模仿,但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一时期器型的线条变得更加流畅,各部分的比例更加匀称,大气敦厚,这或许与某图 2-1-2 马家窑文化范围图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些实用功能相关,又或者是当地人的一种喜好和性格的表现,但更多应该是原始人潜意识中借鉴自身形象对于器物的一种完善。三、马家窑文化人形陶器的特点比较(一) 早、中期人形陶器的特点早期包括从仰韶文化向马家窑文化过渡的阶段,即石岭下类型,当时制陶业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此时的陶器,多呈黄色,处于马家窑文化的初期,多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继承和发展。如这一时期所出现的这件人首陶瓶(图 3-1-1) ,橙黄色陶衣,器表无纹饰,瓶口做圆雕女性头像,顶端有圆

16、口,额上一排堆塑泥条,表示头发,眼镂两圆孔,眼圈堆加一层泥条,两眼圆睁,更显其突出的立体表现,鼻梁做三角形,嘴作凹洞。在器身上还可看到破损的双耳,或为使用痕迹,此器物为水器,因此大概不会是用于陪葬的瓮罐。两耳有小孔洞,可戴饰物,或为用于供奉的偶像,蕴含着大地母神文化色彩,在母系氏族社会作为祭器在原始祭祀活动中充当重要角色。这与之前提到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人形器口瓶,不仅在形制和表现手法上,而且在表现题材上都较为相似,明显受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影响。另一件浮塑人面彩陶罐(图 3-1-2) ,人面椭圆形,五官做安详的女子面相,人面浮塑于罐的肩腹间,一对分别装饰与对称的位置,其中人形所占比例很小,对实用器物模仿的痕迹明显。这一时期的人形陶器,在器形上,以常见的实用器物为基础,如瓶、罐等。彩绘纹样还没有结合人形陶器的题材来进行装饰。对于人形的刻画虽然细腻生动,但只是以器物附饰的形式出现,所占比例很小,整个器物侧重于它的实用功能,不过从一些细节上可看出人形陶器已并非只是普通的实用器物。图 3-1-1 人首陶瓶 石岭下类型图 3-1-2 浮塑人面彩陶罐 石岭下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