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分类号: 密级: 公开 U D C : 编号: 中 国 美 术 学 院学士学位论文浅析中国唐代仕女俑装饰中的线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 申请学位级别 文学学士 专业名称 陶瓷艺术设计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中国美术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年 月 日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中国美术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
2、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关键词 2摘要 关
3、键词(英文) 3引言 4第一章 中国唐代仕女俑概述 5第一节 产生背景 5第二节 制作手法 5第二章 中国唐代仕女俑装饰中的线性语言 6第一节 线性装饰的解析 6第二节 线性语言在中国唐代人物画中的表达 7第三章 中国唐代不同时期仕女俑中线的装饰特点 9 第一节 流美的初唐之韵 9第二节 飞动的盛唐之势 10第三节 粗拙的晚唐之音 12第四章 中国唐代仕女俑装饰中线的审美特征 12第一节 尚“简” 12第二节 会“意” 13第三节 重“神” 14结语 15 致谢 17参考文献 18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摘要】陶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在中国美术史和雕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唐代经济和文化的
4、空前繁荣发展,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陶俑艺术的繁荣。线性语言在唐代仕女俑上的运用,体现了陶俑中体、线、面的结合,尤其突出了线条在陶俑中的造型作用、辅助作用、概括能力和表现力,使唐代仕女俑更具有绘画意味。中国唐代陶俑的线性装饰意识,不仅体现在画上即作为装饰的“画线” ,更体现在体上即起到辅助造型作用的“刻线” 。本文以唐代仕女俑装饰中线的运用为例,通过选取唐代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赏析,概述线性装饰在唐代陶俑中的体现及其审美特征,以及线性语言在唐代人物画中的表现,并提出一些基本看法及观点。【关键词】唐代 仕女俑 线性装饰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Abstract 】The figurine of p
5、ottery , art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ese sculptur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art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sculpture. The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of the Tang Dynasty,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greatly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t figurines. Line
6、ar language in the Tang Dynasty Ladies figurines, ref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figurines, line, surface, especially prominent lines in the figurines in the shape of a supporting role, broad capabilities and expression, so that the Tang Dynasty Ladies The figurines with painting mean. Linear decoratio
7、n of the Chinese Tang Dynasty figurines consciousness is reflected not only as a decorative painting, “drawing a line“, but also reflects the“ groove “in the body play a supporting modeling role.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the center line of the Tang Dynasty Ladies figurines decorated as an example,
8、the appreciation of selected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each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have an overview of the embodiment of it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ear decor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figurines, as well as the linear language performance in the Tang Dynasty, figure painting, and put fo
9、rward some basic views and perspectives.【key-words 】Tang Dynasty , Ladies figurines , Linear decoration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引言唐代艺术兼容并包,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特征。长期分裂后再造统一的强大的唐王朝,采取了一系列宽松开明的文化艺术政策,以博大胸怀和气派,以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兼容并包的态度对待文学艺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文学艺术的大交流,大融合,使文学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唐代陶俑作为中国雕塑艺术史上重要的一笔,其成就达到了中国古代现实人物雕塑艺术的高峰。而唐代女俑
10、又作为陶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很好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上对于美的观点。初唐的婉约,盛唐的华丽,晚唐的衰落,工匠们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丰富细腻的人物形象,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能深刻反映社会现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时代精神的变迁。唐代陶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光辉灿烂的文化,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 中国唐代陶俑概述陶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无论在中国美术史和雕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陶俑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们用泥土塑造出各种人物和动物形象作为装饰。当时的泥塑人像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俑” ,而是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以及其他更为复杂的宗教观念有关
11、。直到殷商时期,才出现了作为人殉替代品的“俑” 。自此,陶制的俑开始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产生背景秦朝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其中以气势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图 1.1)为代表;第二高峰出现在汉代(图 1.2) ,而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第三个高峰则为唐代。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享乐意识和物欲的膨胀。社会上奢侈享受,以及追求冥间的豪华享受之风愈益盛行。在这种世风的推动之下,民众的审美意识开始有所提高,陶俑艺术在此时也大放异彩,无论从数量和质量,还是创作题材或创作手法上都比先前的秦汉时期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三彩俑的出现更加丰富了陶俑的表现力和
12、装饰语言。唐代的陶俑艺术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自然,能够真实地反映唐王朝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第二节 制作手法唐代人物俑的制作材料主要以陶土为主,同时兼有一定数量的木、石雕刻。在制作方法上仍采用模制,通常是双模压制而成,然后再在压模的基础上加以手的捏图 1.1:秦始皇陵兵马俑图 1.2:汉说唱俑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塑造型。俑的手、髻以及手持器物另外加以捏制,衣纹的处理则以刻画为主。唐代的工匠艺人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很高,使得陶俑的姿态和表情都变化丰富而不相同,形神兼备,如图 1.3。可见俑的作者既注重表现女性纯洁聪慧的内在美又不忽略其外在端庄饱满的形象。从时间上看,高宗时期以前
13、的人物俑体态还比较修长苗条,亭亭玉立,但缺乏生动之感。武周时期,人物俑造型匀称,丰满端庄,体态健美。玄宗时期崇尚以丰腴为美的美学风格,仕女俑大多面颊丰腴,身躯偏胖,神态雍容华贵。盛唐以后的人物造型虽然精致,却略显呆板,俨然不见盛唐时期的贵气。显然,唐代的陶俑艺术是伴随着社会的兴衰而发展的。第二章 中国唐代仕女俑装饰中的线性语言第一节 线性装饰“线性装饰即以线为主要媒介来辅助造型的表现方式,在简练生动的写意形体上运用线这一表现语言” 1。线,不仅蕴藏着深厚的哲学理念,而且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对艺术的独到理解。中国古代绘画崇尚线,十分注重线条美。 “从严格意义上讲,自然界中的物象并不存在线,线本身即为
14、假定的、程式的,是人们抽象和想象的结果” 2。从仰韶文化的彩陶(图 2.1)中圆柔的曲线装饰到楚墓壁画中线的行云流水;从东晋顾恺之(图 2.2)细尽连绵的“形”线到宋代梁楷潇洒淋漓的“意”线,都充分体现了自古以来艺术家们对线条美的追求和再创造。线性装饰大多是意象造型,言简意赅,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为抒情写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南彩虹,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 02 期。2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南彩虹,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 02 期。图 1.3:唐女立俑上海博物馆藏图 2.1: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彩陶图 2.2:东晋
15、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第二节 线性语言在中国唐代人物画中的表达唐代陶塑同唐代绘画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时绘画方面可谓是硕果累累,而雕塑技巧也随之提高。一 吴道子:吴带当风苏轼曾称赞吴道子的人物画“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 3。吴道子所画人物衣纹飘举,线条遒劲,世称之为“莼菜条” ,他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塑造的需要,在线条运用上渗透着强烈的运动感,因而使人物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 。元代的画鉴一书中是这
16、样评价吴道子的人物画:“早年行笔差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方圆平正,高下曲直,折筭停匀,莫不如意。其傅采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装” 。如送子天王图 (图 2.3,图 2.4) ,近于白描,而线条的“高测深斜” ,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或飘逸,或遒丽,或劲挺,或磊落,卷褶飘带之势正体现了“吴带当风”的含义。画像中原有的“曹家样” , “吴家样” ,曹即北齐曹仲达,其笔体稠叠,衣服窄紧;吴即唐代吴道子,其笔法圆转,衣服飘举,故世称“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其中的“吴家样”被唐代的雕塑家们成功的运用到了雕塑作品上。二 张萱:工 细 劲 健早期绘画中的仕
17、女,面瘦销而细腰,直到初唐时,3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余建华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455 页。图 2.4:唐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之二图 2.3:唐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之一图 2.5: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之一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仍是亭亭玉立, “柔姿绰态,尽幽闲之雅容” 4,因而能更好地表现出现实生活中不同阶级的女性形象。在用笔上,已不是南北朝时期那种“钩戟利刃森森然” ,而是劲健中又显露出柔和的笔意。盛唐以后,仕女画的风格有了变化,而张萱在唐代仕女画的发展上更是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画家。宋太平广记上评价张萱称:“其画仕女,周昉之难伦也” 5,认为张萱的仕女画是周昉难以伦
18、比的。如张萱所绘虢国夫人游春图 (图 2.5,图2.6) ,线条婉转柔美,婀娜多姿,工细劲健,生动地描绘出行的丽人们的丰容姿态及其坐骑的肥硕结实。三. 周昉:衣裳劲简“周昉,字景玄,官至宣州长史。初效张萱画,后则小异;颇极风姿。全法衣冠,不近闾里。衣衫劲简,色彩柔丽” 6。周昉在人物画中注重表现人物神态,同时体态丰满华丽。正如他自己所说:“画妇女多为丰厚” 7。这样的风格,正是宫廷生活与贵族仕女形象的再现。也如宋代郭若虚所说:“仕女宜富秀色婑媠之态。仕女形象富贵丰厚,大髻宽衣” 。 挥扇仕女图 (图 2.7)是周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画面表现了唐代生活中仕女理妆,挥扇的小细节。另一幅名作簪花仕女图 (图2.8) ,用笔细劲,衣裳劲简,那纱衣透体和肌肉丰腴的描绘,展示了勾线,赋色的表现力。自周昉始,唐代的人物画进入顶峰。伴随着人物画的不断发展,画中人物的形态与神态也更加丰富,无论是造型样式,还是组合布局都形成了相对的定式,并逐渐为人们所认同。这些变化不光对人物画影响至深,对4历代名画记 ,卷八, “郑法士”条。5太平广记 ,卷二百一十三。6历代名画记 ,卷十载。7宣和画谱 ,卷六“周昉”条;图画见闻志 ,卷一;论制作楷模 ,卷五;寺塔记 ,上, “常乐”条。图 2.7:唐 周昉挥扇仕女图局部图 2.8: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图 2.6: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