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利不相容原理与建设性批评大师201410300109王虹个人简介 美籍奥地利科学家沃尔夫冈泡利(19001958)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位医学博士的家庭里,从童年时代就受到科学的熏陶,在中学时就自修物理学。1918年中学毕业后,泡利带着父亲的介绍信,到慕尼黑大学访问著名物理学家索末菲要求不上大学而直接做索末菲的研究生,索末菲当时没有拒绝,却难免不放心,但不久就发现泡利的才华,于是泡利就成为慕尼黑大学最年轻的研究生。成就 泡利矩阵 1927年他引入了22泡利矩阵作为自旋操作符号的基础,由此解决了非相对论自旋的理论。 衰变 1930年,泡利考虑了衰变中能量不守恒的问题。12月 4日,在一封给莉泽迈特纳的信中,泡利向迈特纳等人提出了一个当时尚未观测到过的、电中性的、质量不大于质子质量 1%的假想粒子来解释衰变的连续光谱。1934年,恩里科 费米将这个粒子加入他的衰变理论并称之为中微子。首次证实中微子存在性的是1956年FrederickReines和克莱德考恩的 实验。 泡利不相容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sexclusionprinciple又 称泡利原理、不相容原理):在原子的同一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