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看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发展和城郭之制 前言 前言 “城”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 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城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对私有制的产生乃至阶级和国家的起源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古代,城市是奴隶主和封建主进行统治的据点,同时也集中表现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成就。 一、 一、“ “城 城” ”字释义 字释义“城”以护卫之意造字,是个会意字。 金文的“城”: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边用一个圆圈(城围)将上下对峙的两个城楼连接起来,右边则是一把大斧(戍),且锋刃朝向城楼和城围。小篆的“城”:省去了左边的城楼和城围的合体图形而简化为“土”,从而成为一个“从土从城”的会意兼形声字,表明城是用“土”筑“成”的,而“成”属“戈”部,含有用兵器守卫之意。古城示意图说文“城以盛民也。”墨子“城者所以自守也。” 古汉语中,“城”和“国”两字的意义相通:“匠人建国,水地以县。”(考工记) 在诸侯林立的先秦时代,一国不过一城而已。这种种释义虽各有侧重,但其本质含义是一致的,那就是:护卫。周金文“国”字即是“或”字,古代从土与从口是同一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