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摘要】学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学法指导的整体功能的发挥。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指导。所以,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加强学习修养,又要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思想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关键词】数学课堂 学习方法 指导创新数学学习应是一个“学(习得)、做(练习)、想(策略、反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过程。对于数学学习,操作运算行为是数学认知的基础行为,但如果学生在对概念、法则等了解甚浅,甚致还
2、处于模糊不清状态时就去解题,就去解有一定难度的题,在解题过程中又缺少对“双基”及解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而仅仅靠盲目的“熟”能生“巧”,那么,这样的“熟”是什么“熟”呢?可能只是解题“套路”的“熟”;这样的“巧”是什么样的“巧”呢?可能只是一些解题“小巧门”而已,恐怕很难真正获得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观念。常常是题目做了一大堆,方法还是老一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教育工作者教学的行动指南,不应只是讲课与布置作业,考试与评讲试卷,不能用练习册、练习卷去填满学生的课余时间,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用途,它本身就是个工具。另外,中学学习是个打基础的过程,在学数学的过程
3、中,可以发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益的。所以,归根到底是要教给学生学数学的能力。那么,数学教学的学法指导包含哪些方面呢?一、 深刻理解概念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包括定理、性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许多同学只注重记概念,而忽视了对其背景的理解,这样是学不好数学的,对于每个定义、定理,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 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深刻理解概念,还需要多做一些练习,什么是“多做多练习”,怎样“多做练习”呢? 二、多看一些例题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们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
4、些课外例、习题,这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由于我们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运用起来还不够熟练,这时,例题就帮了我们大 忙,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由于老师补充的例题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还应自己找一些来看,看例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我们看例题,就是要真正掌握其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如果看一道就是一道,只记题目不记方法,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维方法,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或同类型的题目,心中有了大概的印象,做
5、起来也就容易 了,不过要强调一点,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则不要凭借主观臆断,那样会犯经验主义错误,走进死胡同的。 2、要把想和看结合起来我们看例题,在读了题目以后,可以自己先大概想一下如何做,再对照解答,看自己的思路有哪点比解答更好,促使自己有所提高,或者自己的思路和解答不同,也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 3、各难度层次的例题都照顾到 看例题要循序渐进,这同后面的“做练习”一样,但看比做有一个显著的好处:例题有现成的解答,思路清晰,只需我们循着它的思路走,就会得出结论,所以我们可以看一些技巧性较强、难度较大,自己很难解决,而又不超出所学内容的例题,例如中等难度的竞赛试题。 这样可以丰富知识,拓宽思路
6、,这对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 学好数学,看例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切不可忽视。 三、多做练习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多做练习,但有的同学多做练习能学好,有的同学做了很多练习仍旧学不好,究其因,是“多做练习”是否得法的问题,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后者只做不思,不能起到巩固概念,拓宽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学过的知识搅得一塌糊涂,理不出头绪,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大,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颖的题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识,是否可以多解,其结论是否还可以加强、推广,等等,还要真正掌握方法,切实做到以下三点,才能使“多做练习”真正发挥它
7、的作用。 1、必须熟悉各种基本题型并掌握其解法课本上的每一道练习题,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出的,是最基本的题目,必须熟练掌握;课外的习题,也有许多基本题型,其运用方法较多,针对性也强,应该能够迅速做出。 许多综合题只是若干个基本题的有机结合,基本题掌握了,不愁解不了它们。 2、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注重题目所体现的出的思维方法,以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势 数学是思维的世界,有着众多思维的技巧,所以每道题在命题、解题过程中,都会反映出一定的思维方法,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注重这些思维方法,时间长了头脑中便形成了对每一类题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确的思维定势,这时在解这一类的题目时就易如反掌了;同时,掌 握了更多的思
8、维方法,为做综合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多做综合题综合题,由于用到的知识点较多,颇受命题人青睐。 做综合题也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效的有力工具,通过做综合题,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弥补不足,使自己的数学水平不断提高。 “多做练习”要长期坚持,每天都要做几道,时间长了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和较大的收获。 四、质疑指导,培养探索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数学教学中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展开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质疑能引发学生探究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消除学生思维的惰性和封闭性。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质疑呢?1、教师要创建“多维互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适宜于质疑的条件和环境。鼓励学生
9、独立思考,主动地进行探究,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积极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尽可能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创设创造思维情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各种疑问和猜想,让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心理境界,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2、鼓励学生之间积极争辩,各抒己见,大胆质疑。教师将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知识的渴望,并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一些“异想天开”,打破教师的“一言堂”、“一猜就中”的传统教学老规矩。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学生逐步达到“敢质”、“会质”、“善质”。3、教师要善于设计出具
10、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在难点处质疑,在困惑处质疑,在易错处质疑,在关键处质疑,使学生以疑生趣,以疑激思,以疑获知。并让学生学会比较质疑、顺向质疑、求异质疑、联想质疑等质疑方法。如学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后,可利用比较质疑法,质疑这些函数之间有什么关联呢?通过比较,诱发思索,寻找异同,加深理解。五、阅读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教材是教师指导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依据,并且教材有它严格的层次性、系统性、严密性、逻辑性,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以及智力发展水平。因此重视阅读指导对培养学生能力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呢?1、粗读,在学新课前让学生先浏览一遍本节的内容
11、,做到边读、边划(划重点、划疑难),对本节大致分几部分,每部分探讨什么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粗略懂得教材重、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2、细读,细读是阅读、理解教材的核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作启发性讲授后,要求学生再仔细阅读教材,理解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实质及因果关系。在教师指导下再划一些关键字、词、句,必要时,在书本相应位置上记下得出公式,在例题旁边写下:“解题方法是-” “应用知识点有-” “计算步骤为-”等。以便于今后复习。3、研读,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思考。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学中,让学生带着下面三个问题去阅读:
12、(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有什么关系?(2)这种关系是怎样得出的?(3)应用这一关系可解决哪些问题?这三个题目,既体现了知识层次,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通过这样培养,使学生独立领会知识,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六、解题指导,培养概括总结能力解题是数学的精髓,也是学习数学的核心。但我们又要防止陷入题海战术,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精心巧妙地选用典型习题,充分挖掘习题中蕴藏的思维因素,通过解题指导能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做法是:1、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的一
13、般步骤。在讲解教材的例题时,要求学生读题、审题,抓住题中关键词语,找出已知条件,明确要求解决的问题,灵活运用相关知识。2、指导学生解题的技巧,要运用好几个纵横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教师要善于引导、点拨、解题思路,采用捷径解题方法。3、指导学生学会一题多解,培养求异思维。教师在讲完书上例题解法之后,要作进一步的挖掘和多方位的探求,引导学生去联想、探索、求新求异。 当一个单元或一章的知识学习之后,让学生将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内容全面地再看一遍,指导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将有关的知识综合归类,最后放手让学生作一单元的乃至一章的知识小结,将分散在各章的知识点连
14、成线、铺成面、结成网,形成一个系统化、条理化 、有序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促使在运用时迅速激活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快速解决问题。教师不但教会学生章节、单元的小结,更要教会学生课堂小结,即上完课后让学生自我做总结,凭着记忆对课的内容进行回顾,也可以让学生发言,说出本课所讲的内容,重点、难点、疑点。同时还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包括注意力集中的程度,知识掌握的情况,方法应用的情况,心理感受情况等等。我国古代教育专著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教师应研究教学教法,用灵活有效的“教法”指导学生事半功倍的“学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