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土建2标渡江战役纪念馆站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043869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土建2标渡江战役纪念馆站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土建2标渡江战役纪念馆站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土建2标渡江战役纪念馆站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土建2标渡江战役纪念馆站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土建2标渡江战役纪念馆站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项目经理部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 1 -合 肥 市 轨 道 交 通 5 号 线 土 建 2 标渡江战役纪念馆站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项目经理部二 O 一七年六月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项目经理部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 2 -目录1 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范围 .11.3 编制原则 .12 工程简介 .32.1 工程概况 .32.2 工程地质 .52.3 水文地质 .52.4 气象条件 .62.5 施工用电

2、 .82.6 施工用水 .93 施工部署 .103.1 施工目标 .103.2 人员配置 .103.3 设备配置 .103.4 物资配置 .114 施工工艺及方法 .114.1 冠梁施工 .114.2 混凝土支撑施工 .135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55.1 质量保证体系 .155.2 质量保证措施 .156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286.1 安全保证体系 .286.2 安全保证措施 .287 绿色文明施工 .308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18.1 应急救援流程 .318.2 应急救援措施 .328.3 应急救援预案 .338.4 应急救援演习 .37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项目

3、经理部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文件。(2)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施工招标设计图纸等设计资料。(3)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渡江战役纪念馆站主体围护结构。(4)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渡江战役纪念馆站交通疏解和管线迁改图。(5)工程踏勘资料和工程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理、气候条件。(6)本投标人既有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积累的成熟技术、施工工法以及拟投入本标段的机械设备与施工队伍及其它各类资源。(7)本投标人多年从事地铁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

4、程及市政工程的施工经验。(8)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 (11SG814) 。(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1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1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10) 。(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14)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 (2003 版) 。(15)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14) 。(16)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T104-2011

5、) 。(1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18)国家、部委和合肥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法规文件。1.2 编制范围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所规定的经渡江战役纪念馆站主体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1.3 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项目经理部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2-(2)严格执行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和招标文件要求,遵循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规律。(3)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初步设计图纸及认真踏勘现场的基

6、础上采用安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努力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4)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合理计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控制关键工作,实现均衡生产、连续施工。(5)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确保工程全面创优。(6)科学规划施工场地,保证施工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有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7)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做到:1、以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为标准,保证过程产品和成品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7、2、以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为标准,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活动符合国家和合肥市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3、以 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为标准,保证施工生产活动主体的健康安全符合标准和有关法律要求;4、以合肥市城市文明施工、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等有关条例、规定为标准,组织施工生产,使施工活动与合肥市政府、市民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项目经理部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3-2 工程简介2.1 工程概况渡江战役纪念馆站为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第 8 座车站,位于金斗东路与海南路之间,设于云谷路下,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西端与包河大道站相连接,东端与杭州

8、路站相连接。本站周边重要建构筑物:现状云谷路北侧为未开发用地,南侧为渡江战役纪念馆北广场。车站周边无重要建构筑物。车站周边现状用地:南侧为渡江战役纪念馆北广场,北侧为未开发地块。云谷路为城市交通主干道,规划红线宽 60m,现状车流量较小;金斗东路规划红线宽 26m;规划海南路道路红线宽 26m。车站中心里程 SK8+044.186,主体结构总长 271.6m,车站共设 3 个出入口,2组风亭。车站为地下二层 12m 岛式站台车站,站后设置单渡线。主体结构型式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中心里程处标准段结构外包尺寸为20.7*13.31m(宽*高) 。 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采用钻(冲)孔

9、灌注桩+内支撑系统支护。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约 3.0m,标准段基坑深约 16.3m16.9m;小轴端端头井覆土约2.9m,基坑深约 17.8m;大轴端端头井覆土约 3.4m,基坑深约 18.3m。车站基坑开挖面积约 5757m2。 车站总建筑面积 16210.68m2,车站主体建筑面积 11515.59.m2,车站附属建筑面积 4695.09m2。车站设有 2 个风亭和 4 个出入口,分布于云谷路两侧;北侧附属 A 号出入口、D 号出入口及 1/2 号风亭(合建) ,南侧附属 B 号出入口(预留) 、C 号出入口。云谷路南侧为渡江战役纪念馆,云谷路北侧为未开发地。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10、2 标项目经理部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4-图 2.1 渡江战役纪念馆站总平面现状图渡江战役纪念馆站周边市政管网复杂,主要管线有:1、谷路道路南侧非机动车道下敷设有一根 400 500 污水管,水流方向由西向东,埋深约为 4.7-5.0m;同时沿道路北侧非机动车道下敷设有一根 400污水收集管,分别有东、西两侧汇总至中间后向南汇入道路南侧的污水总管,埋深 3.0m。2、沿云谷路道路南侧非机动车道下敷设有一根 1500 2000 雨水干管,水流方向由西向东,埋深约为 3.3-3.8m;同时沿道路北侧非机动车道下敷设有一根 500 800 雨水收集管,分别有东、西两侧汇总至中间后向南汇入道路南

11、侧的雨水总管,埋深 2.0m。 3 本站点南北两侧各一根给水管道,北侧管径为 DN400 给水管道,管材为铸铁,埋深为 1.45m,南侧一根为小范围街坊管,管径为 DN200 管材为铸铁。 4、沿云谷路南侧有一根现状200 燃气管。 5、沿云谷路南侧有一根现状 24 孔供电管,另外有一个 1 孔供电管由北向南接至南侧 24 孔供电管。 6、云谷路北侧有两根移动、电信主线缆,由东到西,电信 2/2 孔/1.56m 缆。移动 3/7 孔/1.7m 缆。在车站东西两侧风亭附近又有一个电信、移动线缆穿过云谷路,同时该线路也穿过主体结构,东侧:移动 2/6 孔/0.95 缆,电信 2/6 孔/0.98缆

12、,西侧移动 06 孔/0.8 缆,电信 1/2 孔/0.65 缆,云谷路南侧东西方向由一条0/2 孔信号缆,在车站中间穿过云谷路。7、沿云谷路北侧有 6 根东西方向的高架空压线,绝对高程 23.4424.45m,架空电力高压线经过 1、2 号风亭和 A 号出入口上方。处理方案往北侧迁移。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项目经理部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5-图 2.2 渡江战役纪念馆站管线布置平面图(主体基坑开挖阶段管线最终迁改图)图 2.3 渡江战役纪念馆站管线布置剖面图(主体基坑开挖阶段管线最终迁改图)渡江战役纪念馆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体系,内支撑采用混凝土支撑+钢支

13、撑组合。明挖基坑第一道支撑为 700mm*9000mm 钢筋混凝土撑,水平间距约 9m,坑内转角处设置 300mm 厚钢筋混凝土角撑。图 2.4 第一道支撑平面布置图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项目经理部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6-图 2.5 主体围护结构纵剖面图2.2 工程地质经勘察,拟建场地在标高-44.36m 范围内覆盖层由第四纪人工填土(Q4ml) 、第四纪全新世河流相沉积层(Q4 1al)黏性土、第四纪晚更新世冲 洪积层(Q3 al+pl)和残积地层(Q3 el)黏性土、砂土组成,下伏基岩为下第三 纪定远组(E1dn)泥质砂岩,根据野外钻探及室内土工、岩石试验成果,结合

14、标贯试验等原位测试成果,场地内地层按其地质时代、成因类型、结构及性 状特征可划分为 5个主要单元层,各岩土层按物理力学性质不同,又可分为若干亚层。拟建场地地层分布较稳定,层面略有起伏。现对各土层的埋藏特征、土性描述自上而下概括如下。1)人工堆积层(Q4 ml) (1) 杂填土1 层:杂色、灰褐色、局部灰黑、黄褐色,湿,松散,土质不均;局部分布,层底埋深 0.403.20m、层底高程 10.9815.00m、层厚 0.403.20m;以黏性土为主,含大量建筑垃圾、砖渣、生活垃圾等。局部表层为混凝土地面或沥青路面。(2) 素填土2 层:灰褐、黄灰、黄褐色,湿,松散,局部可塑硬塑,土质不均;局部杂填

15、土较厚处缺失,层底埋深 1.203.80m、层底高程10.7013.71m、层厚 1.003.00m;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砖渣等杂物,局部表层为混凝土地面或沥青路面。2)第四纪全新世河流相沉积层(Q4 1al)(1) 黏土1 层:褐黄、灰黄色,可塑硬塑,尚均匀,中压缩性;均有分布,层底埋深 5.006.50m、层底高程 7.929.81m、层厚 2.004.90m;含氧化铁、铁锰结核和高岭土。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2) 黏土2 层:黄褐、灰褐色,硬塑坚硬,尚均匀,中压缩性;均有分布,层底埋深 18.1021.00m、层底高程-3.24-6.44m、层厚 12.60 16

16、.00m;含氧化铁、铁锰结核和高岭土,局部夹粉质黏土。有光泽,无摇振 反应,干强度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项目经理部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7-高,韧性高。(3) 粉质黏土3 层:褐黄、灰黄色,可塑硬塑,尚均匀,中压缩性;均有分布,层底埋深 21.1025.00m、层底高程-6.56-10.20m、层厚 1.90 5.60m;含氧化铁、铁锰结核。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 中等。3)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 al+pl) (1)黏土2 层:褐黄、灰黄色,偶为褐红色,硬塑坚硬,尚均匀,中 低压缩性; 均有分布, 层底埋深 33.00 36.10m 、层底高程-18

17、.07 -21.30m、层厚 9.9012.50m;含氧化铁、铁锰结核和高岭土,局部夹粉质 黏土。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2.3 水文地质1、地表水合肥轨道交通 5 号线穿越的地表水体从南往北依次为塘西河、十五里 河、许小河、南淝河和菱湖。本车站线路沿线未涉及地表水体。 2、地下水本车站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基岩孔隙、裂隙水。 浅部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中,以上层滞水为主,水量微弱。勘探 期间测得水位埋深为 1.301.90m(绝对标高为 12.7613.50m) ,平均埋深 为1.68m(平均标高为 13.05m) 。上层滞水水量贫乏,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 100m3/d

18、,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灌溉水、生活废水、地下管线漏水等渗漏补 给。排泄方式为蒸发、向下补给和人工抽降地下水。水位受季节及气候条件 等影响,水位年动态变幅一般在 13m 左右。 基岩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残积层和岩石全风化带中,当风化产物以粗颗粒 的砂性土为主时,其富水性和透水性较好。本车站主要分布在残积的2 粉 质黏土、4 层粉砂夹粉质黏土中和全风化泥质砂岩1 层,其中4 层富 水性和透水性相对较好。根据本次勘察揭示,本车站基岩孔隙水埋藏较深, 仅控制性孔揭示,4 层层顶埋深 34.00 44.00m、层顶高程-19.34- 29.36m,呈透镜体状分布。4 层基岩孔隙水具有承压性,根据邻近包河大 道

19、站承压水观测成果,4 层承压水水头埋深 3.63m,水头标高 13.33m。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强、中风化带中,本车站仅利用的 GK16、 CZ128、CZ129 孔揭示, 2 层顶埋深为 45.0050.50m(标高为-30.07 -合肥市轨道交通 5 号线土建 2 标项目经理部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8-35.86m) 。基岩的含水性、透水性受岩体的结构、构造、裂隙发育程度等的控制,由于岩体的各向异性,加之局部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导致岩 体富水程度与渗透性也不尽相同。岩体的节理、裂隙发育地带,地下水相对 富集,透水性也相对较好。拟建工程区内基岩为泥质砂岩,富水性及透水性 均较弱

20、,基岩裂隙水总体贫乏,局部岩层接触带及强风化层岩体破碎区域水 量可能较富集。3、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不甚密切,其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蒸 发、植物蒸腾的影响。通常在每年 58 月降水充沛的丰水期,一般是地表 水补给地下水,相反,在降水稀少的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地下水的径流形式主要为孔隙间渗流。黏土层和全风化岩富水性及透水 性较差,连通性差,因此,地下水径流一般。地下水渗流方向为水头相对较 高处流向水头相对较低处。4、抗浮设防水位1)根据合肥市地下建(构)筑物抗浮设防管理规定 (合建 201118 号)第六条,合肥市基坑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取值如下: 当建设场地地势较

21、低且较平坦时,可取室外设计地坪下 0.50m 作为 抗浮设防水位; 当建设场地地势较高且较平坦时,可取室外设计地坪下 1.00m 作为 抗浮设防水位; 当建设场地地势显著高于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时,可结合场地情况确定抗浮设防水位;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重要工程,应进行专项水文试验,并经专家论 证。 2)抗浮设防水位应根据场地地形、地下水埋藏条件、区域高水位及附 近河流汛期高水位等综合确定,并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由于北京城建勘 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正在进行抗浮水位专题研究,目前尚未提供正式成果 ,本车站抗浮设防水位可暂按合肥市地下建(构)筑物抗浮设防管 理规定 (合建201118 号)进行取值。抗浮设防水位取值尚应区分施 工期和使用期,待“抗浮水位专题研究”正式成果完成后,设计可按经专家 评审论证后的“抗浮水位专题研究”成果取值。 本车站结构底板虽位于黏性土层中,在设计、施工及使用中,仍需重视 地下水的水压力及浮托作用的影响。设计应根据抗浮设防水位进行车站结构 抗浮验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