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047548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9 页2012 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 陈 达2012 年江苏高考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五个年头,高考化学的题型和题量已基本稳定,试题凝练简洁、表述清晰,设问简明,题干阅读量小,考生答题时间相对充裕,使今年高考化学试卷的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明显的下降。江苏高考化学试题正向着既能为高校选拔具备继续学习潜能的学子,又能发挥命题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的方向上努力。在考查重心上,试题更加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的要求,注重了对考生理解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减少了偏怪难类型知识点的考查。试题在解读课程标准、利用教材资源和考试说明等方面似乎比往

2、年都要做得好,命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今年高考江苏化学试卷总体特点是:立足基础、注重能力、贴近实际、简约朴实。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立意独到,交叉渗透,融合自然,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以及“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原则。试题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突出考查了从化学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了实验探究能力。如 17 题寻找流程图中的信息,设计物质的合成途径,19 题的实验题NO2和 NO 体积比不同产生何种影响、20 题据图像分析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什么。试题十分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考查的知识面较宽,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主干知识,且不回避常规热点和难点题型,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热化学、有机结构与性质、电化学、化学平衡(图像)问题、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等内容,试题加大了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化学试题的设置依据生产实际,而不是刻意杜撰或闭门造车,试题内容尤其是 II 卷填空简答题,涉及生活、生产、环保、能源、科研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贴近实际是本年试题的又一大特点。如 16 题亚硝酸钙的制备,涉及环境保护、生产条件优化、物质的循环使用等。近三年江

4、苏省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内容双向细目对照表:题号题型2010 题型2011 题型20121 化学与 STSE 化学与 STSE 化学与 STSE2 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3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 断 元素化合物性质 离子共存4 元素化合物性质 离子共存 化学反应与能量5 NA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 元素化合物性质6 离子共存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 断 基础实验及操作7单项选择14分基础实验及操作单项选择20分基础实验及操作单项选择20分元素化合物性质及转化第 2 页 共 19 页8 化学原理分析 NA NA9 有机结构与性质 元素化合物性质综 合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 断10 基础实验及操作 基本理论内容综

5、合 基本理论内容综合11 电化学 有机结构与性质 有机结构与性质12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化学反应与能量 元素周期律与周期 表13 元素周期律 物质制备与性质基 础实验 物质性质实验与结 论14不定项选择题28分化学平衡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化学平衡15 物质制备与提纯综 合实验不定项选择题20分化学平衡不定项选择题20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6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17 无机理论题 有机推断与合成 有机推断与合成18 信息理论与计算结 合 电化学与计算结合 物质组成分析与综 合计算19 有机推断与合成 物质含量测定综合 实验 物质性质相关的综 合实验20 化学计算 化

6、学反应与能量综 合 化学反应与能量综 合21非选择题78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或实验化学非选择题80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或实验化学非选择题80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或实验化学虽然近三年高考化学试卷,试题题型、题量甚至分值分布都趋向稳定,但今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在实验探究、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考查上似乎又有所加码。化学用语、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电化学和化学反应热效应、盐类水解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平衡、有机物的性质和合成、基础物质制备、离子检验和除杂、实验数据的阅读和处理、图表信息的综合运用等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三年已基本保持稳定。2013 届高三化学复习,我看要少

7、做难题、偏题, “少挖坑” ,多在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等的广度上下功夫, “广积粮” 。重视基础实验、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思考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渗透,不断穿插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化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化工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检测适应性和考场应变能力。第 3 页 共 19 页2012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Ag:108 I:127 Ba

8、:137第 I 卷 选择题(共 40 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改进汽车性质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D.过度开发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属于考核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A.汽车工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改进汽车性质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

9、物的排放是汽车工业发展必然要求。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轻温室效应的压力,有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白色污染”在土壤和水体中富集可长期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海洋渔业等,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给塑料工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机遇。D.适度开发矿物资源,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过度开发矿物资源,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煤、石油、稀土等资源开发须有国家宏观控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 C 2H4O2B.F 的结构示意图:C.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 1720Cl

10、D.NH3的电子式:【参考答案】B【分析】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结第 4 页 共 19 页构式、结构简式及模型等等,内容比较基础。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 的 NaOH 溶液:K 、Na 、SO 42 、CO 32B.0.1 molL1 的 Na2CO3溶液:K 、Ba 2 、NO 3 、Cl C.0.1 molL1 FeCl3溶液:K 、NH 4 、I 、SCN D.c(H )/c(OH )= 11014的溶液:Ca 2 、Na 、ClO 、NO 3【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

11、考查学生对 Fe3 的氧化性、其硫氰酸盐的难电离性、碘离子的还原性、碳酸钡的难溶性、次氯酸的弱酸性及难电离性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 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属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考查范畴,虽然2012 年江苏考试说明中没有提及“活化能”这一概念,但选修四课本第 3 页的绪言中就有这些内容,新课程标准中也有“活化能”这一

12、概念。看来高三复习一定注意要抓课本、抓基础,抓考试说明的同时,适当兼顾新课程标准,不能急功近利、顾此失彼。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明矾能水解生成 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溶液能与 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铝离子水解、胶体的吸附性、Fe 3 的氧化性、SO 2和 Zn 的还原性等内容,看来高三一轮复习围绕课本、围绕基础展开,也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6.下列有

13、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 1 图 2 图 3 图 4第 5 页 共 19 页A.用图 1 所示装置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 HClB.用图 2 所示装置蒸干 NH4Cl 饱和溶液制备 NH4Cl 晶体C.用图 3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 CO2气体D.用图 4 所示装置分离 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属于基础实验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范畴。A.图 1 所示装置中氢氧化钠会与 Cl2反应。B. NH4Cl 晶体受热分解,会“假升华” 。C.纯碱是可溶性固体,不能用此装置,改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的组合中进行。D.用图 4 所示装置分离 CC

14、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有机层从下口放出,水层从上口倒出,实现分液。本题以常见气体制取、蒸干、除杂、萃取、分液为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三氧化铝的两性、偏铝酸酸性弱于碳酸、候氏制碱原理 、Fe 3 水解 FeCl3溶液蒸干得不到无水 FeCl3、氢氧化镁不稳定性等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及课本上的基本反应,看来高三复习不能“舍本逐末” 。8.设 NA为阿伏伽德罗常

15、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1molCl 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AB.常温常压下,18g H 2O 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3NAC.标准状况下,11.2LCH 3CH2OH 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0.5NAD.常温常压下,2.24LCO 和 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0.1NA【参考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A.标准状况下,0.1molCl 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 0.1NA,因为 Cl2溶于水不可实现第 6 页 共 19 页完全与水反应。C.标准状况下 CH3CH2OH 为液态,无法计算。D.常温常压下,2.2

16、4L CO 和 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不好计算,非标准状况。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晶体结构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备考提示】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NA,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种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这种题型所涉及的指示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 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 KI:5I IO 3 3H

17、2O= 3I 26OH B.向 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 NaOH 溶液并加热:NH 4 6OH NH3H 2O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SO 2NH 3H2O= HSO3 NH 4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 3NO 3 = Ag NOH 2O【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A.一定要注意酸性溶液中不能出现 OH 。B.NH4HCO3溶液 HCO3 也能与 NaOH 反应。C.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只能酸式盐。D.得失电子不守恒。【备考提示】高考常设置的错误形式有:离子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各物质化学

18、式拆分错误;不符合“三个守恒” (质量、电荷、电子) ;不符合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反应环境与产物的矛盾;改写是否正确(注意区别胶体与沉淀) ;隐含的反应是否遗漏(生成物与反应物不共存、隐含的氧化性物质等) ;方程式与所给的“量”的条件是否切合“过量” ,“适量” , “足量” , “少量”等解此类问题是应做到:注意“三看”:看反应环境,看操作顺序,看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牢记“三查”:查物质是否能拆分成离子形式,查三个守恒,查阴阳离子的比例与它们形成化合物时的比例是否相同。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aCO3(s)= CaO(s)CO 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H 0 B.镀铜

19、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N2(g)3H 2(g) 2NH3(g) H 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H 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参考答案】B【分析】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熵变、焓第 7 页 共 19 页变,水解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A.分解反应一般是常识吸热反应,熵变、焓变都大于零,仅在高温下自发。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34-P36 中化学方向的判断。B.铁比铜活泼,组成的原电池中铁为负极,更易被氧化。C.据平衡移动原理,

2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减小。D.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越热越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拓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 0 分。11.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如右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 。下列关系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能使酸性

21、KMnO4溶液褪色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D.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 1molNaOH 反应【参考答案】BC【分析】该题普伐他汀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的性质等基础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A.分子无苯环,不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C.分子中的官能团决定了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D.酯基水解,即有两个羧基,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 2molNaOH 反应。12.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3 倍,Y 原子最外层只有 2 个,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 与

22、 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强B.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比 Z 弱C.化合物 YX、ZX 2、WX 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 Yr Zr Wr X【参考答案】AD【分析】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了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的几个方面:金属的金属性 非金属的非金属性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容易 非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氢化合

23、越容易金属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容易 非金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金属金属性越强 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 非金属金属性越强 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第 8 页 共 19 页物碱性越强 性越强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盐溶液金属性弱的金属非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溶液中非金属性弱的非金属以及化学键类型、同周期与不同周期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最后推出的元素为:X:O ;Y:Mg ;Z:Si ;W:S。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 NaCl 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B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

24、滴加 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溶液 X 中一定含有SO42C 向一定浓度的 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 CO2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D 向浓度均为 0.1 molL1 NaCl 和 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 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属于常规实验与基本实验考查范畴。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 NaCl 溶液和 CuSO4溶液,虽然实验现象均有固体析出,但一是盐析,一是变性;一是可逆变化,一是不可逆变化。B.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 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就得出溶液 X

25、中一定含有 SO42 是不合理的,若溶液中有 SO32 也出现白色沉淀。C.向一定浓度的 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 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结论应为 H2CO3的酸性比 H2SiO3强。D.向浓度均为0.1 molL 1 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 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沉淀向着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结论应该是Ksp(AgCl)Ksp(AgI)。【备考提示】常见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除杂和离子检验等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反复训练,形成能力。14.温度为 T 时,向 2.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 molPCl5,反应 PCl5(g)

26、 PCl3(g)Cl 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 0 50 150 250 350n(PCl3)/ mol0 0.16 0.19 0.20 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 50 s 的平均速率为 v(PCl3)= 0.0032 molL1 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 3)= 0.11 molL1 ,则反应的 H 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0molPCl5、0.20molPCl 3和 0.20molCl2,达到平衡前 v(正) v(逆)第 9 页 共 19 页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0mo

27、lPCl3、2.0molCl 2,达到平衡时,PCl 3的转化率小于 80%【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素材似乎来源于选修四课本第 32 页习题的第 8 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理解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A.反应在前 50 s 内的平均速率应该是前 50 s 内 PCl3浓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而不是PCl3物质的量的变化与时间的比值。B.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0molPCl5、0.20molPCl 3和 0.20molCl2应先求平衡常数 K 为 0.025,再求

28、浓度商(Qc)为 0.02,KQc,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平衡向右移动,达到新平衡时 CO 转化率增大,H 2O 转化率减小,H 2O 的体积分数会增大。D.从等效平衡的角度,先建立原容器两倍关系的模型,即与原平衡完全等效,再把容器两倍关系压缩成原容器,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PCl 3的转化率应大于 80%15.25,有 c(CH3COOH)c (CH3COO )= 0.1 molL1 的一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 c(CH3COOH)、 c(CH3COO )与 pH 值 的 关 系 如 图 所 示 。

29、下 列 有 关 离 子 浓 度 关 系 叙述正确的是A.pH= 5.5 溶液中:c(CH3COOH)c (CH3COO )c (H )c (OH )B.W 点表示溶液中:c(Na )c (H )= c(CH3COO )c (OH )C.pH= 3.5 溶液中:c(Na )c (H )c (OH )c (CH3COOH)= 0.1 molL1D.向 W 点所表示溶液中通入 0.05molHCl 气体( 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H )= c(CH3COOH)c (OH )【参考答案】BC【分析】本题属于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考查,落点在水解与电离平衡、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中存在

30、水解与电离两个过程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似乎是考试热点内容,高三复习中要反复加强训练。A.pH= 5.5 比 4.75 大,从曲线来看 CH3COOH 的电离在增大,C H3COO 的水解在减小,不可能出 c(CH3COOH)c (CH3COO )。BC.W 点表示溶液中:c (Na )c (H )= c(CH3COO )c (OH )是 完 全 正 确 的 , 其 实 这 关 系 在溶 液 中 始 终 存 在 。 pH= 3.5 溶液中 c(Na )c (H )= c(CH3COO )c (OH )再 把 题 干 中 的c(CH3COOH)c (CH3COO )= 0.1 molL1 代 入 即

31、 可 。D.向 W 点所表示溶液中通入 0.05molHCl 气体,原有平衡被打破,建立起了新的平衡。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为:c (Na )c (H )= c(CH3COO )c (OH )c (Cl );物料守恒关系为:2c (Na )= c(CH3COO )c (CH3COOH)= 0.1 molL1 , 不 可 能 得 出 上 述结 论 。第 10 页 共 19 页第卷 非选择题(共 80 分)16.(12 分)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 含 NO、NO 2)反 应 , 既 能 净 化 尾 气 , 又 能 获 得 应用 广 泛 的 Ca(NO3)2, 其 部 分 工 艺 流 程 如 下

32、:(1)一定条件下,NO 与 NO2存在下列反应:NO(g)NO 2(g) N2O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 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 , 其 目 的 是 ;滤渣可循环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 NO 和 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 1:1。若 n(NO) :n( NO)1:1,则会导致 ;若 n(NO) :n( NO)1:1,则会导致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 Ca(NO3)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 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1)k= c(N2O3)/c(

33、NO)c(NO2) (2)使尾气中 NO、NO 2被充分吸收 Ca(OH) 2(3)放气体中 NO 含量升高 产品 Ca(NO2)2中 Ca(NO3)2含量升高(4)3NO2 2 H = NO3 2 NOH 2O【分析】本题让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生产工艺、化学平衡原理结合起来, 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本题考查学生在“工艺流程阅读分析,化学反应原理在工艺流程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相关付反应的书写”等方面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考查学生对新信息的处理能力。【备考提示】我们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要与基本实验实验、化学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化工生产工艺、日常生活等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简单的来回重复和死记硬背。17.(15 分)化合物 H 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高考经验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