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其人少贫且贱,而慕礼乐之教年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周游列国,处处碰壁,“累累如丧家之犬”,却仍“知其不可而为之”晚年返鲁,整理六经孔子的历史功绩 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易,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一)“儒” 儒字有两种意思:其一,即有道之士。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说:“凡有道术者皆称儒”。其二,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 不过一般说文解字的最后一意接受较广。“儒”即今所谓“学者”,是极普泛的一种名称。论语,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可见那时只称有知识才艺者为“儒”,其中有君子,也有小人。“儒”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 “儒”字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字义是“雅”、“优”及“和”的意思,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