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浮云”,在古代诗词中是一个运用较多的原型意象,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有三:一是遮蔽阻挡,如“浮云蔽日”;二是飘流无定,如“浮云游子”;三是变化无常,如“浮云苍狗”。先说“浮云蔽日”由于“日”这个喻体的不同变化,“浮云”这个本体也就指代了不同的对象。当然,有时“日”在语言上并不显现,其意义是隐含着的。1、“日”是君主或贤臣,“浮云”是奸臣;“日”是公平正义,“浮云”是谗邪奸佞。陆贾新语:“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日月”、“明月”、“皓日”在诗句里比喻君主或贤臣;用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同此。古杨柳行:“谗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这句诗里“白日”是“公正”,浮云则是“谗邪”了。2、以“浮云”喻天下战乱的局面。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浮云”象征当时天下阴暗混乱的局面,而秦王拔剑一挥,则天下一统。如果说和平安定的时局是丽日中天,那么,战乱不断的环境当然是乱云飞渡了。所以这“浮云”还是“浮云蔽日”之“浮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