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孔子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耻教育 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中华传统耻感文化源远流长。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沿承夏商周的文化大流,继往开来,成为耻感文化的源头活水。 在较早的经典古籍诗书易的一些文字中,已经体现出耻感意识。书说命下把人内心对耻辱的体会与感觉形象地表达出来:“其心愧耻,若挞于市。”意思是内心惭愧和耻辱,就像在街市上当众挨鞭子一样。诗蓼莪以酒器中没有酒为酒器之耻,比方不能奉养父母的惭愧:“瓶之罄矣,维之耻。”书说命中把过失当作耻辱:“无耻过作非。”意思是不要觉得有错可耻而文过饰非。而在易恒卦中,已将蒙受耻辱同不能很好地保持美德联系起来:“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尽管在这些经典古籍中已经反映出了耻感意识,但直到孔子,对耻的熟悉和理解才更加自觉,使耻感文化初步形成体系。孔子特殊重视对同学进行知耻训练。他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孔子把知耻和好学、力行并列在一起,体现出知耻在修身中的重要意义。特殊是在论语中多次消失孔子对知耻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