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期中试题和答案(共12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10504158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期中试题和答案(共1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期中试题和答案(共1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期中试题和答案(共12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期中试题和答案(共12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期中试题和答案(共12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一语文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卷 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游民文化儒家认为周代实行的是井田制,在这种制度下,田有常制,民有定居,各安其业。井田制如果被败坏,农民、手工业者或商贾脱离了原来的定居点与相应的职业或劳动对象土地,这些人便成了游民。但儒家承认社会分工和人们职业的多样化,有事可干就不是游民。而先秦法家只承认耕战的作用,认为只有务农为本,老百姓以其他事情谋生都是“游食”,也就是游民。自武帝而起,历代所实行的都是“外儒内法”,因此把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食或游民的看法几乎支配整个封建社会的主导舆论,直到明太祖朱元璋还说:“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业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到了清代,统治者所理解的“游民”实际上是游民中的腐败分子,他们脱离了正常的劳动,完全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衣食,坑蒙拐骗,欺压百姓,成为危害一方的败类。他们不仅为官方所不容,而且遭到普通平民百姓的厌恶。如果不从游民的思想倾向、道德品质,或者生活来源、生活状况(即所谓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