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5年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实施计划.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065762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2015年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实施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成都市2015年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实施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成都市2015年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实施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成都市2015年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实施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成都市2015年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实施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 2025 规划二一六年一月目 录一、规划背景 .1(一)面临形势 .1(二)发展基础及问题 .4二、总体要求 .5(一)指导思想 .5(二)基本原则 .6(三)发展目标 .71阶段目标 .72具体目标 .8(四)发展路径 .11三、主要任务 .11(一)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城市 .111建设国际内陆型综合交通枢纽 .122建 设 区域性国 际 口岸城市 .133建设国际区域物流中心 .144建设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 .16(二)建设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 .171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 .172建设国际区域贸易中心 .173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184提高经贸合作水平 .195构

2、建开放型区域合作体系 .20(三)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211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 .222建设国际会展名城 .233提升世界美食之都 .234建设国际友好往来城市 .24(四)建设国际创新型城市 .261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262搭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 .273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27(五)建设国际生态宜居城市 .291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302建设多元包容性城市 .303构建现代化国际化社会治理体系 .314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31四、保障措施 .33(一)推进组织实施 .33(二)加强要素保障 .34(三)营造良好氛围 .34 0 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 2025 规划推进国

3、际化城市建设,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的战略举措,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是成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理应增强自身实力,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全球配置力、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重要城市。为进一步推进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提升成都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特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面临形势1国际化城市建设实践已进入由注重硬实力向注重软实力转型的新时期从国际化城市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国际化城市建设实践已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功能的城市硬实力向重视社会影响 、文化影响、驱动模式和城市性质

4、的城市软实力转型。国际化城市建设实践的转型为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成都要顺应国际化城市实践转型的新趋势,充分挖掘成都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在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功能的同时,遵循国际化城市发展趋势,着力实现城市经济 1 功能与社会影响、文化影响、驱动模式、城市性质的有效契合,形成合力推动国际化水平的提升。2我国经济表现出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全方位开放型经济转型的新趋势我国经济进入了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更加注重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

5、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在全方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下,成都将由内陆走向门户、由后方走向前沿。成都作为“一带一路” 的核心节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连接“一带一路” 和长 江经济带的重要纽带,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成都要紧抓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挖掘内需潜力,不断拓展外部需求空间,提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在综合利用“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全方位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形成示范。3我国开放型经济战略进入由沿海开放向沿海内陆开放协调并重发展的新格局“一带 一路” 、长 江经济带等重大发 展战略的提出,表明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更加注重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内外联动发展,并以此来构建

6、我国新时期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格局。 2 国家开放型经济战略的调整提升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对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成都的国际化城市建设不仅要承担引领带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重任,也要统筹推进“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建 设,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4国家级新区在西部地区的密集布局开启了西部大开发“以开放促开发”的新征程国家级新区是我国过去三十多年及未来一个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探索改革与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提升区域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使命。从当前我国国家级新区布局来看,我国的国家级新区已经达到 15 个,其中 6 个在西部,这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格局逐步从沿

7、海地区、局部领域、单层次向中西部地区、全方位、多层次拓展。国家级新区在西部地区的密集布局开启了西部大开发“以开放促开发” 的新征程, 为成都发展带来了新的开放红利。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进入了 GDP 过万亿、人均 GDP超过 1 万美元的新阶段。在现代化国际化建设进程中,成都需要继续坚持“ 以开放促开 发” 的发展思路,加快城市 转型升级,努力建设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和国家内陆开放型战略高地。 3 (二)发展基础及问题近年来,成都始终坚持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站上了“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国 际化程度大幅提高,已具备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基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

8、突破万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1 万美元,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优化,重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领跑市域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重要支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功能品质明显提升,市域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创新活力大幅提升,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示范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创业天府 菁蓉汇” 品牌活动持续开展, “成都创业、创业都成”成为新的城市名片。区域中心地位巩固强化,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国际(地区)航线已开通 85 条,航空港旅客吞吐量突破 4200 万人次,蓉欧快铁实现双向运营,联通世界的

9、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和口岸服务中心地位日益凸显。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在中西部率先实施 72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2015 年接待境外游客入境人数 230 万人次,外国政府获批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达 15 个,国际友好城市达 29 个。经济开放度日益扩大,与全球 234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利用外资规模和进出口总额持续扩大,268 家世界 500 强企业落户成都。 财富全球论 4 坛、世界华商大会、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等重大盛会成功举办,被评为“全球最佳新 兴商务城市” 、“中国最佳表现城市”。 与此同时,成都在国际化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与挑战: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程度不高,特色产业

10、比较优势不明显,限制了成都经济辐射半径的进一步扩大;交通、通信枢纽能力不足,制约了成都有效发挥区域性交通、通信网络重要节点城市的功能;创新能力不强,导致推动成都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的核心驱动力较弱;国际交流广度和深度不够,城市文明程度还需提升,尚未具备国际化城市应有的强大吸引力。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省委 “三大发展战略 ”和市委“改革创新、转型升级” 总体 战略,抢 抓“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融入发展

11、、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为 路径,以建设具有通达全球能力的内陆开放门户城市、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具有高度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具有一定带动引领作用的国际创新型城市、具有较优城市生态环境和 5 多元包容性的国际生态宜居城市为着力点,主动融入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为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提质转型发展原则。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高端化现代产业体系。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扩大成都经济腹地及其影响力。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 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原则。坚持改革统领,以改革促发展,通过改革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创新的思维推动改革、以创新的举措破解难题、以创新的环境增创优势,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坚持本土与国际有机结合原则。植根本土文化,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思路,塑造个性,彰显成都文化特质。大力引入国际元素,实现国际要素和本地文化的有机统一,增强城市的时代感与包容性。坚持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原则。增强政府推力,注重顶层设计,形成对城市国际化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引导。依托社会力量,形成企业、社会组织、市民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和以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