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课文 课堂 课例2010 年暑假全区中学语文组长工作会议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 2010-8-27 对几个重点问题的关注课程(意识)课文(文本解读)课堂(教学)课例(研究)一、关于课程(意识)在中国, “课程 ”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唐朝孔颍达在 五经正义 里为 诗经 小雅 巧言 中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一句注疏: “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 诗经 :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 “奕奕 ”,宏伟状; “寝庙 ”指殿堂、庙宇,喻伟大的事业; “君子 ”指有德者。全句的喻义为: “伟大的事业,乃有德者维持 ”。孔颍达用 “课程 ”一词指 “寝庙 ”及其喻义 “伟业 ”。既指 “伟业 ”,其涵义必然十分宽泛,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 宋朝朱熹在 朱子全书 论学 中频频提及 “课程 ”,如: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等。这里所说的 “课程 ”主要指 “功课及其进程 ”,这与今天所谓 “课程 ”的意义已极为接近。 在西方,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在 1859 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中最早提出 “课程 ”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