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试试题库 第一章 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是( B)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张太雷 2.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 3.1930 年 5 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B)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 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 方面的关系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2、( B) A.党的四大 B.党的七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 A.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 B.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 C.经济一体化为时代主题 D.可持续发展为时代主题 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B) A.我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D) A.世界格局有了深刻变化 B.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 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D.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和
3、新任务。 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A. 以人为本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 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A.以人为本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 11 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 D )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六届三中 B、六届四 中 C、六届五中 D、六届六中 12毛
4、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 C )中确立的。 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C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4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 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 的( C ) A、萌芽时期 B、形成时期 C、成熟时期 D、继续发展时期 1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A ) A、群众路线 B、思想路线 C、工人路线 D、农民路线 1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C
5、) A、争取外援 B、艰苦奋斗 C、独立自主 D、利用外贸 18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的人是( C )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1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B ) A、邓小平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是硬道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姓“资”还是姓“社”的 判断标准 C、社会主
6、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2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党的 ( 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23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党的 (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24党的( D )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v 2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B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
7、设的历史经验 26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的( A ) A、十六届三中 B、十六届四中 C、十六届五中 D、十六届六中 2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 C ) A、立党为公 B、执政为民 C、以人为本 D、可持续发展 28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关键在 ( 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29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核心在 ( B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30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本质在 ( C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8、 D、坚持立党为公 第二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 论成果的精髓是( A)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3.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的 著作 是( A)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实事求是正式成为中国共 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从( B)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始 B.延安整风运动 之后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之 后 D.十一届六中全会 之 后 5.毛泽东
9、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是在( A)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新民主主义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6.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 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2007 年 10 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B)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理论联系实际 D.与时俱进 8.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是( C)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解放思想 D.与时俱进 9“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是毛泽东同志在( A)一文中提出来的
10、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战阵的战略问题 C.实践论 D.矛盾 论 10.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D) A.革命 B.改革 C.发展 D.创新 11毛泽东精辟论证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论著是( A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反对本本主义 12毛泽东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主要文章是( A ) 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实践论 D、整顿党的作风 13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 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
11、地阐明了( B )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1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A )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一切出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排出姓“资”姓“社”的干扰 15解放思想意 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 C )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第三章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区
12、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B)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 阵线 不同 3.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D )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农民问题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 A ) 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 农民问题 C 武装斗争问题 D 政权问题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 A) A.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地方实力派 C.亲日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6.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A)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理
13、论建设 7.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C)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8.“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C)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 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9.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的著作 是( C)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井冈山斗争 C 星星
14、之火,可以燎原 D 战争和战略问题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 B)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1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 C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标志是 ( C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3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 B ) A、古
15、田会议 B、八七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遵 义会议 14 1939 年毛泽东在( B )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15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B )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6 1948 年 ,毛泽东在 ( C )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总 路线的内容。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17中
16、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A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18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 ( D ) A、工人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农民 19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 ) A、农民问题 B、土地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20毛泽东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C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21在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B )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武
17、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D、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革命根据地 2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 战线中起决定作用的阶级是( A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3在革命统一战中适用又联合又斗争的阶级是( D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4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顽固势力采取的策略是( A ) A、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B、坚决打击的原则 C、彻底消灭的原则 C、团结 批评 团结的原则 第四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中国进入了( C) A.社会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 初级
18、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建国初期( 1949 1956)我国的社会性质属于( A)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建国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D)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 B.赎买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C.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没收官僚资本 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 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 C)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 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
19、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6.在对 资本主义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第二阶段 , 采取的利润分配 政策是 ( D) A.定息 B.劳 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 四马分肥 ” 7.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具有两面性,主要表现为( C) A.革命性和妥协性 B.主动性和被动性 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共产党领导和改造的一面 D.有进步性和顽固性 8.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9.在
20、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 D) A.限制 B征用 C没收 D赎买 10.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D) A.赎买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合作化 11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 A )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C ) A、资本主义体系 B、民主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 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13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D ) A、 1949 年 10 月到 1952 年 12 月 B
21、、 1953 年 1 月到 1956 年 12 月 C、 1957 年 1 月到 1966 年 4 月 D、 1949 年 10 月到 1956 年 12 月 1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D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 的方法是( A ) A、和平赎买 B、国家资本主义 C、利用、限制、改造 D、团结 批评 团结 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 B ) A、和平赎买 B、国家资本主义 C、利用、限制、改造 D、团结 批评 团
22、结 17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第五章 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D)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A.
23、发展 B.改革 C.依法 治国 D.市场经济 4.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在( C) A.1978 年 B.1980 年 C.1992 年 D.1995 年 5.社会主义本质是 ( D) 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人民当家作主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B) 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阵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 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7.1957 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
24、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 A)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8.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 B) A.教育 B.人才 C.发展 D.技术革命 9建国初期,我国在经济建设上主要采取的模式是( A ) A、苏联模式 B、东欧模式 C、美国模式 D、德国模式 10毛泽东提出“以苏联经验为借鉴,走自己的路”的思想的主要著作是( C ) A、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C、论十大关系 D、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1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
25、本方针和指导思想是( B ) A、既反对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 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2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B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D、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13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B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在中国共产 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D、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14在中共八大上,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
26、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 A ) A、陈云 B、李富春 C、薄一波 D、周恩来 15 60 年代初,最先提出农业中要实现生产责任制观点的领导人是( D )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邓子恢 1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B )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17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 C ) A 、党的十二大上 B、党的十三大 C、 1992 年南方谈话中上 D、党的十四大上 18邓小平认为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是要靠( D )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
27、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19邓小平理论首要的 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六章 1.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D) A.市场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C.生产力落后并且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D.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B)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 C.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
28、盾 D.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3.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 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5.中共十 七 大报告提出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 ( D) 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B.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番一番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6.社会主义
29、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D)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系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7.第一次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是( C)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变革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
30、思想 10.确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的是( B) A.党的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0 年不动摇,关键是( 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2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B )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D ) A、生产 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B、人口多,底子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
31、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是在( 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报告中 B、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C、十二大报告中 D、十三大报告中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B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起始阶段 B、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C、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 C ) A、过渡性质的 B、新民主主义的 C、社会主义的 D、共产主义的 17社
32、会主义初级从( C )开始,到 21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 100 年时间。 A、 1949 年 B、 1953 年 C、 1956 年 D、 1958 年 18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 C ) A、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 B、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 C、社会主义国家的富民之路 D、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19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A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自力更生不动摇 20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C )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稳定 D、依法治国 2
33、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第三 步,是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B ) A、发达国家水平 B、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发展中国家水平 D、世界领先水平 2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D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实现四个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七章 1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 A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2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 ( D) A改革 B开 放 C现代化 D改革开放 3改革的性质是 ( B )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34、 C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 4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 ( A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 5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 ( A ) A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的诞生 C城市企业承包制 D 设立经济特区 6“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 ( C ) A人民生活标准 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实践标准 7“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B ) A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 B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
35、得失的标准 C判断一切改革政策的标准 D判断经济成就的标准 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 ( A )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 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 ,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 9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 A ) A有开放思想,但是条件不具备 B条件具备,没有开放思想 C条件不具备,也没有开放思想 D条件也具备,也有开放思想 10对外开放的开端是 ( A ) A设立经济特区 B建设上海宝钢 C吸收外资
36、 D设立深圳特区 11邓小平正式使用“对外开放”的概念是 (C ) A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79 年理论务虚会 C 1980 年中央工作会 议 D 1982 年十二大 12邓小平首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 A ) A 1979 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B 1980 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 C 1978 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 D 1980 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 13新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 C ) 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B“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结合 14我
37、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 D ) A以我为 主 B以外向经济为主 C保证国家安全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5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 ( D ) A加入八国集团对话 B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C加入金砖四国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 (C ) A请进来 B走出去 C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D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17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 (C ) A技术安全 B贸易安全 C金融安全 D投资安全 18“走出去”战略的直接含义是 ( B ) A到境外去旅游 B到境外去投资办厂 C到境外去学习 D到境外去贸易 19对外开放是( C ) A、赶超
3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2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 )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21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 B ) A、公平合理 、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22对外开放是对( D )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 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 D ) A、 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 2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