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附件: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目录纲要目 录一、序言 .3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4(一)指导思想 .4(二)目标 .4三、主要任务 .5(一)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 .51、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2、加快制定食品、消费品安全标准,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83、加快传统产业标准的更新和提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4、加快制定高技术和信息技术标准,实现自主创新和跨越式发展 .155. 加快制定服务领域标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 .196、推进公共安全领域标准化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47、制定能源节约和环保标准,推动建设资
2、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78. 积极开展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建设,减少和应对贸易摩擦,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31(二)加强标准化科研,以科研带动标准化水平跨越式提升 .321、国际先进标准跟踪研究 .32 2 2、加强标准化工作与科技创新活动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33、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检测标准研究 .344、公共安全技术标准研究 .345、基础公益标准研究 .34(三)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提高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水平 .351、推进采用国际标准步伐 .352、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35(四 )加强标准化基础工作 .361. 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建设和管理 .362.
3、 加强标准化信息建设 .373. 加大标准化宣传和标准宣贯力度 .38四、保障措施 .38(一)加强标准化法制建设 .38(二)加快标准化机制创新 .39(三)加强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40(四)建立标准化工作财政保障制度 .41 3 一、序言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标准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在推动技术进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十五” 期间 ,我国标 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绩,长足进步,对于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
4、品竞争力和促进国际贸易发挥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作用。但是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基础建设与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然而,我国标准化工作还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标准制修订速度慢、标准老化现象严重、标准总体水平偏低、市场急需的标准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和体现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标准严重匮乏等。随着形势发展,我国标准的适用性较差,市场竞争力偏低等问题日益明显,已经不能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十一五 ”时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标准化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
5、小康社会中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参 4 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并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制定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本纲要。 纲要纲要主要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考虑,规划未来五年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重点,规划未来五年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一、发展现状标准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革。 “十五” 是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时期,2001 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标准化事业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加强了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力度,形成以国家标
6、准委统一管理,各部门、各行业、各地方为依托的标准化工作格局。通过国家标准清理,提高了国家标准总体水平和适用性。通过标准项目网上申报、鼓励企业参与制度、标准制定的快速反应机制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使标准化运行机制向公开透明、社会广泛参与、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过渡。重点产业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初步建立国家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强化了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标准的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对推动农业技术进步、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促进农产品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规范食品安全标准、加速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成了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五期间还重点加强了装备制造业等传
7、统产业标准化工作,对保证安全生产、提升产业水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开创了第三产业标准 5 化工作,先后成立了物流和服务方面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有利于提高我国服务业管理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标准制修订手工管理模式,初步实现了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初步建成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网络平台。建立了国家标准数据库,实现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网上免费阅览和国家标准网上销售,加强了标准化的社会服务。加强了标准化机构和专业人才建设。对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了整顿,强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增强了技术委员会工作的有效性,促进了标准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每年定期举办
8、大规模技术委员会培训班,提高了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以各种形式开展标准宣贯活动,促进了相关标准的有效实施。标准化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硕果累累。组织实施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有关标准方面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通过专项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标准化科研水平,并带动标准化工作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和壮大了标准化研究队伍。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成效。采标工作进一步加强,标准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标准化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进展顺利,承担 ISO、IEC 技术机构秘书处和参与国 际标准制定工作有了实质进展,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有一定提升。(
9、二)主要问题 6 虽然我国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国际标准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标准化工作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标准制修订速度慢,标准老化现象严重,标准总体水平偏低,市场适应性差;二是标准的体系结构有待完善,一些重点领域如农业、食品、安全、能源资源、环境保护、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仍需加强;三是技术委员会的管理、培训教育、工作信息化等基础工作仍然相对薄弱;四是技术标准与科研、产业化、技术更新不同步,标准滞后,缺乏竞争力;五是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机制不够完善和灵活,工作深度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需要认真研究
10、,加以解决。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企业为主、自主创新和国际化原则,以提高国家竞争力为核心,全面实施标准战略,充分发挥标准化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升标准化工作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扩大国际贸易的服务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 7 续健康快速发展。(二)目标通过机制创新和政府引导,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国家标准体系;建立与标准化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紧密结合的标准化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规则、科
11、学有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推动以我为主形成标准,显著提高我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大力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国标准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通过对标准实行项目管理的工作模式,建立标准制修订过程的责任制,明确相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对标准制修订各阶段的监管,落实国家标准定期复审机制,全面加强对国家标准的维护,进一步简化管理程序和环节,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标准的时效性。运用市场化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引导企业成为参与标准制定和实施的主体,强化标准与市
12、场的关联度,实现标准从需求、立项、制定,到出版、实施过程的市场化。经过“十一五 ”时期的努力, 力争实现每年 制修订 6000 项 8 标准;标准制定周期控制在 2 年以内;标龄控制在 5 年以内,相关联国际标准的采标率达到 80%,我国标准化工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三、主要任务(一)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十一五” 期 间要加快 标准制修订步伐, 在国家标准清理的基础上,首先在 3 年内完成修订 9500 项超龄标准,在此基础上,每年制修订 6000 项国家标准,保证控制标龄在 5年以内。新制定标准主要满足以下八个方面的重点领域的需求:1、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支撑社
13、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目标,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发展节约型农业,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水平。标准化工作重点项目有: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主要包括:粮食;油料;水果;蔬菜;棉、麻、茧;畜禽;水产 9 品;蛋、乳;茶叶;烟草;食用菌;糖料作物;蜂产品;花卉;草产品;现代中药产品;转基因产品;林产品及其它经济作物等的质量安全标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等服务体系,到“十一五” 末,制修订相关标准 1000 项,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动植物防疫标准主要包括:动物疫病诊断标准;植物疫病虫诊断标准;主要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规范;植物疫病防控测报技术规范
14、;动植物疫病风险分析指南等标准。到“ 十一五” 末,制修 订植物疫病防控技 术标准 400 项,动物疫病诊断标准 115 项,主要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规范 200项。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等检测方法标准。到“ 十一五” 末,完成 1000 项各类有毒有害物 质检测方法标准。 农业投入品安全控制标准主要包括: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兽药合理使用准则;饲料添加剂合理使用准则;饲料原料及添加剂质量控制标准;新型农业投入品的安全评估指南等。到“ 十一五” 末,完成 1000 项各类农业 投入品安全控制标准。 农产品生产、加工良好操作规范 10 主要包括:良好农
15、业(GAP)操作规范;GMP 操作规范;HACCP 实 施指南等。到“ 十一五” 末,完成 1000 项各类良好 农业规范标准。 深加工、高附加值农产品质量标准主要包括:水果分等分级;蔬菜分等分级;畜禽产品分等分级;水产品分等分级等质量技术标准。到“ 十一五” 末,完成 200 项各类深加工、高附加 值、出口潜力大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促进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广工作“十一五” 时 期末力争 实现:每县有 1 2 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以地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基础,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核心的农业标准化示范体系;突出示范区品牌效应,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实施标准化生产达到 80%;建立农业标准化培训体系,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 8 万人农业标准化推广队伍;培育 400 个标准化农批市场,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促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构建农作物主产区与主销区间沟通机制。2、加快制定食品、消费品安全标准,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和消费品安全标准前期研究,建立食品安全和消费品安全预警机制,加快制定食品、消费品安全标准,保障人民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