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长:陈俊帆v组员:秦宗浩 何美林 白珊珊 蒋壮壮 黄兰森 任雨之v班级:高 2014级 2班v指导老师:刘芬v本项调查的背景v主要内容v调查方法v详细计划v最大困难v 在如今,人们的脚步越来越快的时代。穿梭在每条天天都会经过的街道,却总是匆匆而过,甚至来不及欣赏身边街道所蕴含的那悠长,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街路是城市的 “身份证,我们试图追根街路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每一条街道都有着一个故事,它们承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命运的蹉跎。同时它们也见证了成都的起起伏伏, 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v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研究活动,能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我们每个人身边那需要你去发现的美丽,和文化。v我们选择同学们,老
2、师们最为熟悉的几条街道,对其街名背后的文化做出了调查和研究。了解街名其真正蕴含的故事。以传说及老人家的叙述作为依据,写出我们的看法。v查找资料:秦宗浩 陈俊帆 何美林v访问调查:黄兰森 蒋壮壮vPPT制作:白珊珊 任雨之最大困难v街道的改变太大v很多的老街已经拆迁v很多的老居民已经搬家调查方法v询问当地街民v上网查询v去图书馆查询资料v。文庙街v 文庙街 :全国普遍修建文庙,专祀孔子,始于 唐代 。唐以前,则皆奉祀周公。汉景帝(公元前 156 141年)时,文翁(本名文党翁,江西人, 汉代 人修史,省略 “党 ”字,于是以文翁之名流传)为蜀郡守,创建周公礼殿,为保护书籍,用石料修筑,号称 “石
3、室 ”。此殿历 两汉 、 三国 、 西晋 各代, 东晋 桓温伐蜀时,都还亲自看见过。这条街原名文翁坊,是以街口立有纪念文翁的牌楼而得名,后经战乱,殿毁而坊亦圯,唐人于其故址建孔庙,兴学宫。学宫各代相承, 清代 为锦江书院。 清末 改学堂,为成都府中学。辛亥革命后,称成都联合中学。之后,改为石室中学。 1949年后为成都市第四中学。文庙迄今未毁尽,现以文庙的方位,分为前、后、西三街。位于文庙街的四中盐道街v .盐道街 : 明清 制度,对盐、茶等人民生活必需品,因产地稀少或产量集中,为生产必需,概由商产官销,价格划一,远赔近赚。自贡市产盐,蒙山产茶,盐需供应全川乃至西南,茶则包销康藏,所以设有相当于道台级的盐茶道衙门。这座衙门是雍正( 1723-1735)时在 宋代 转运司的西园故址上修建的,名盐茶道署,后焚于火,乾隆七年( 1741)时重建。由于这是只赚不赔的大肥缺,每年过手费用甚大,因此,官衙修得特别讲究,高屋重阁,修竹葱笼,幽径深墙,劲松苍翠。现为盐道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