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者教学目的:本章的中心是弄清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规律。学习这一章,从理论上要搞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基本矛盾以及与社会基本矛盾相关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科技革命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学习这一章,使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克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为社会发展、历史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重点:1、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最终决定理论2、 “三个代表”的哲学理论基础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变革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中的更为基本的一对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的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积极的、活跃的因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受支配地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过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同一性质的
3、生产力的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生产关系生成的具体模式。例如: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生产关系是由我国生产力质和量统一状况所规定的。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力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生产的发展必然促进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能的提高,生产力具有不断进步的趋势。生产力各种因素的改造、进步使得它所蕴涵的生产能力不断的扩大,必然对已有的生产关系形成冲击,要求其相应地改变,使之能容纳新的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是因变量,当它刚建立之初,是以较大的弹性范围服务于自己的生产力的,是与生产力基本适应的。但随着生产力一点点地扩大,当原有的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生产
4、力发展的弹性全部释放之后,再也无法容纳新的生产力发展时,就会迟早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新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必然取代原有的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它是人类全部历史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的源泉。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同时,也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作为制度化了的经济交往关系,一定要对决定其产生的生产力发生反作用。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能为新的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并可以依据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经济机制,
5、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为新生产力诸要素的有机结合提供体制上的有力保障和政策上的积极支持,可以极大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当一往直前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与原有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时,或旧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存在着不适合新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情况时,必然会影响、束缚新生产力的发展,压抑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甚至破坏新生产力的发展。联系实际: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对“适合”与“不适合”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切忌形而上学,切忌忽视或夸大生产关系反作用理论的错误倾向。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
6、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二者相互区别、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历了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它们在新的基本适合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这种运动过程永远不会完结,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呈现出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它主要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形式、性质及变革的方向。第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
7、服从于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自觉按这一规律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这一规律是贯彻人类社会始终、普遍起作用的基本规律,是我们科学认识和揭示社会本质和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不理解这一规律,我们就无法破解人类社会发展之迷,就无法把握人类社会及个人的命运。不把握这一规律我们人类就不能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第二,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毛泽东主席曾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
8、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过去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自觉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办事,夺取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联系实际:今天我们仍然遵循这一规律,始终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当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我们要依据现有生产力状况,变单一公有制形式为以公有制形式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改变原有生产关系中那些不适合我国生产力状况的环节、方面,改变那些僵化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模式和政策,建立起能
9、够充分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的,促进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更加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拓展其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使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按照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更加完善,更有利地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建立的最直接的关系,也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因此,又可以称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0、是社会基本矛盾中另一对矛盾,要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要分析和把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和运动规律。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实际上就是生产关系,它相对于生产力叫做生产关系,它相对于上层建筑又叫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有机统一构成现实人类社会。在现实社会中,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与生产力的直接联系,属于物质关系领域,树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从实质上说是属于思想关系领域。因此,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是上层建筑产生的根源, ;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是经济基础派
11、生的。某种经济基础一旦确立,就要求建立适合自己需要的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上层建筑。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才产生的,因此,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在生产关系中居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在政治思想领域也占有统治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是从根本性质上讲的,并不意味着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只有一种具体形式。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受生产力变化的影响,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调整和改革决定上层建筑的调
12、整改革,使社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二是在生产力推动下,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树立其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地要退出历史舞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二者之间相互关系中的基本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前提下,历史唯物主义又非常重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积极的、能动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服务上:第一,在服务方向上,具有“为我”与“排它”的双向作用。上层建筑一旦建立,必然动
13、用其全部的政治力量、精神力量竭力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同样它也必然要用全部的政治力量和精神力量排除、消灭任何试图动摇、侵害、颠覆自己经济基础的异己力量。 “为我”与“排它”是相辅相成的。第二,在服务手段上,采用“强制的”和“非强制的”两种方式。每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通过建立暴力机关、规定严密的法律制度,把人们的社会行为强制地控制在一定的社会秩序范围内;同时它也十分重视运用一切宣传机构和宣传手段,大张旗鼓地或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统治的意志、观念、思想向全社会民众灌输,用来支配或影响人们的行动,以此巩固和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第三,从服务的结果和性质上看,分为“促进”和“阻碍”两种情况。当上层
14、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时,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不管是否适合经济基础,总是具有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职能,因此,认识上层建筑服务的性质,不是看其是否服务于经济基础,而是要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是先进的,那么它的服务性质就是进步的,就会促进社会发展;当它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是落后、腐朽的,那么它的服务性质就是反动的,就会阻碍或破坏社会发展。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要通过经济基础这个环节最终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是一个复杂的辩证过程。2、上
15、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社会生产力直接联系,生产力的进步首先作用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然后再通过经济基础作用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比较是易变的因素,上层建筑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客观的、必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当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新的上层建筑建立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随着生产力变化提出变革经济基础的要求时,稳定不变的上层建筑则成为阻碍经济基础变革的力量,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就变为基本不适合的了。当在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下,变革旧上层建筑为新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16、又转化为基本适合了。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它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一样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经济基础始终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方向;第二,上层建筑必然要为经济基础服务,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要服从于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学习和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它是我们科学地研究社会、认识社会各种问
17、题的理论依据之一。不把握这一规律,我们就无法正确认识社会本质,就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陷于迷茫,找不到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今天在我国进行的政治体制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受经济体制改革现状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法制经济,建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决定和要求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和公正性。政治体制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18、 ”依法治国是我党制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制的建立是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联系实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我们要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既反对片面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决定作用的机械决定论的错误观点,又要批判夸大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
19、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合乎规律的发展结果,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并只能在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但现实中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的建立要先于其经济基础的出现,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建立和巩固其经济基础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具体特点。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间在本质上是基本适合的。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间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相适合的方面和环节。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间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它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解决。2、社会主
20、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阶级斗争史上一场“最后的斗争”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以往社会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他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和作用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适合的,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之间仍然还有不相适应的环节,随着社会发展,这些不相适应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影响
21、、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调整和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因此,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而是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体制,扫除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不改革,就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不相适应的方面,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决定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第一,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合规律的、主动的、自觉的。社
22、会主义改革是经常性的,社会主义改革是自上而下有序开展的。社会主义有序的改革需要党的领导,只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就可以避免改革中出现社会混乱或失败。第二,社会主义改革是代表和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可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愿参与和支持。因此,社会主义改革一般是以和平的方式,顺利实现和完成的。第三,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主要指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通过改革,可以解决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范围内各方面的矛盾,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由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必须紧紧依靠、相信
23、人民群众,鼓励和提倡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改革需要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任何破坏社会稳定、破坏团结的因素都会干扰改革的顺利进行。搞好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前提,改革开放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重要条件,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坚持二者的统一,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坚决反对改革偏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联系实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从中国实际出发,主动、自觉地变革和调整了原有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
24、展的部分环节、方面,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体,大力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和稳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内在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充满自信、强大、有力量的表现。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其内在矛盾和矛盾运动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存在和运动的内在机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社会整体,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先从
25、生产力开始,它是决定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也要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因此,这两对基本矛盾不能单独、分别地发生作用,而是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从而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1、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源第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诸矛盾方面概括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层面,它们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把握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三个层面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我们就可以基本把握整个社会全局。第二,作为社会内在的基本矛盾,它们贯穿于社会的始终,渗透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方面。抓住了社会基
26、本矛盾,从分析社会基本矛盾入手,就能使我们在复杂的、千变万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就能准确理解阶级斗争、科技革命、社会变革得以发生的根源及社会功能和意义。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因素,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源泉。一般来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起点,社会的运动总是从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开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与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的矛盾变的日益尖锐起来,当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相应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改变了,它又客观地要求上层建筑也随之改变,只有
27、上层建筑的变革才能真正实现新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才能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巩固、发展,进而促进新生产力的发展。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表现出来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之间的层层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第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其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更为根本。两个规律不是独立地、分别地起作用,它们相互联系构成整体,共同起作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发展过程,这一趋势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了社会进化的阶段和方式。当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处于量变阶段时,社会发展是相对稳定的,
28、可以通过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自我调整、自我改革来促进社会发展,改革的方式可以是和平的、暴力的。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量变阶段的社会发展将主要通过和平的手段来实现;当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处于质变阶段时,社会发展表现为飞跃、突变,社会革命则成为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主要方式,一般是以暴力为主要手段。第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发展、变革的具体内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复杂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传统、历史环境,使得每个国家发展变革、社会革命的具体内容、进程、特点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原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道路、特点就相互差异。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不是无人的自在的过程,它的运动都表现为有意识的人的历史活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直接表现为阶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