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财政学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07687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9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财政学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大学财政学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大学财政学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大学财政学复习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大学财政学复习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节 政府和市场 一、 市场 :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 (一)市场与市场效率 完整的市场体系:家庭、企业、政府 市场效率的衡量标准:帕累托经济效率标准 (二)市场失灵 含义:也称市场缺陷或市场失败,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环境的某些限制,而使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佳状态。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 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二、 政府 :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一) 政府的经济作用 : 图 1 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二) 政 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 1.立法和行政

2、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3.财政手段 (三) 政府干预失效 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三、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一 )公共物品 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二 )公共需要 人类的需求可分为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 第二节 财政概念 一、 财政的基本含义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活动。 二、 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阶级性与公共性(二)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三)收入与支 出的对称性 (或平衡性 ) 三、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 第三节 财政职

3、能 一、 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 二、资源配置职能 (一)含义: 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通过政府本身的收支活动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二)衡量指标:失业率、经济增长率、 GDP 增长率 (三)配置范围: 1、国家防务 2、公共管理 3、建造公共工程 4、干预外部性 5、介入自然垄断领域 (四)配置机制与手段: 1、界定财政收支占 GDP 的合理比例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和结构 4、带动民间投资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三、收入分配职能 (一 )收入分配的目标:公平分配,

4、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二)洛仑兹曲线 (三)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在 0.2 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绝对平均; 0.20.3 之间表示相对平均; 0.30.4 之间表示比较合理。国际上通常把 0.4 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基尼系数在 0.40.6 为“差距偏大”, 0.6 以上为“高度不平均”,一旦基尼系数超过 0.6,表明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 (四)实现收入分配职 能的手段 : 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四、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1、保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

5、平衡 2、通过制度安排,充分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3、通过投资、补贴、税收加大公共设施的建设 4、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的满足 思考题:在下列各种情况下,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 .1、一般来说,当雇主向其工人提供健康保险时,这些福利也会惠及该工人的配偶。几年前,旧金山市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在 本市做买卖的企业,向同性和异性未结婚配偶提供保健和其他福利。 2、 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 3、联邦政府通过减少向州和地方政府的补助实现了预算平衡。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 财政支出分类 (一)财政支出分类的意义 财政支出分类,既

6、是财政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合理的分类对于经济分析和财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意义 : 优化财政结构 控制财政规模 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二)财政支出的三种重要分类方法 1.按照财政支出功能(政府职 能)分类 ( IMF) 一般公共服务 国防 教育 保健 社会保障和福利 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 经济服务 其他社区和社会服务 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 其中:第( 1)、( 2)主要为了实现政治职能 第( 3)、( 4)、( 5)、( 6)、( 7)主要为了实现社会职能 我国现行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 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 类级科目是综合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国防、外交、科技、社会保障、环境保护

7、) 款级科目是反映为完成政府某项活动的某一方面的工作 ( “教育 ”类下的 “普通教 育 ” ) 项级科目是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工作所发生的具体事项( “水利 ”款下的 “抗旱 ”、 “水土保持 ”) 知识链接: 2011 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类级科目现行规定有 26 项 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金融监管等事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管理事务、储备事务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

8、支出、其 他支出、转移性支出。 2.按照经济类型分类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支出的经济分类方法,实际上是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可分为三类 : 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社会保障支出 ),对当年经济产生影响。 资本性支出: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 ,对当年及以后的经济产生影响。 净贷款 知识链接: 2011 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经济类级科目现行规定有 12 项 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办公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 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

9、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3.按照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 也就是按照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 1)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对购买性支出的分析 : 政府是一个市场主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或者劳务) 等价交换 :双方竞价,对政府和商家都是预算硬约束 直接干预经济的资源配置,和私人购买是一种代替作用 间接干预收入分配 ( 2)转移性支出 财政转移支出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无偿地转移出去的支出,包括财政补

10、贴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等。转移支出对社会总供求、社会总储蓄,以及经济增长具有间接的影响,即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对转移性支出的分析: 政府 是一个“慈善家”(非市场主体)(和李嘉诚的区别 在于收入来源不同) 非等价交换:受益人向政府游说获得,对政府和受益人都是预算软约束 直接干预收入分配,受益人收入提高 间接干预经济的资源配置,政府控制不了受益人怎么花这些钱(是买猪肉,还是买青菜;买别墅,还是买经济适用房?) ( 3)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关系 a.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的

11、比例关系受到一国政府职能的影响。一般来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生产活动,所以,购买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小,但社会福利水平较高,转移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大。 b.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因为政府直接参与的 生产活动较多,且公共设施基础较差,需要大量的政府投资,因此,购买支出所占份额较大。 ( 4)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各自的作用 a.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所拥有的资金与市场上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商品与劳务相交换,直接增加了社会购买力,从而对社会生产、就业以及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均衡有着直接的影响,并对收入分配产生间接的影响。 b.转移性支出则是通过支出过程

12、,将财力从政府转移到受领者手中,支出结果是资金所有权的转移(购买力转移),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但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以及社会总供需状况的影 响,则是间接的,是要通过资金接受者的反应来实现的。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分类的意义 : 1、 购买性支出比重大(发达国家),财政偏重效率(发展中国家),转移性支出比重大,该国财政偏重公平。 2、 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 3、 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二、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1、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1.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 2.财政支出占 GD

13、P 的比重 2、 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P61 ( 1)财政支出增长率 : 1n1nn1n GGGG G( % )G (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GDPGEg( 3)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 GDPGMGP (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1、瓦格纳法则 德国财政学家阿道夫瓦格纳对 19 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日本、美国的财政支出的增长情况作了考察后认为,决定财政支出增长的力量,是可以用政治和经济的因素来解 释。 政治因素 :国家职能扩展 政府职能的内在质量提高 财政支出扩大 经济因素 :工业化 扩大的市场与市场主体间的关系日趋复杂 要求建立有关的司法和行政制度

14、 财政支出增长 城市化和人口密集问题外溢性必须政府解决 瓦格纳法则(续上): 此外,瓦格纳把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等方面的政府支出水平由它们需求的收入弹性决定,当人均收入增加时,财政支出中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也会大幅度增加,即随着经济中人均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增长了。 瓦格纳法则集中分析了财政支出的需求因素。他的法则假定国家是一个有机体 ,避开了公共选择问题,认为收入增长几乎不可避免会导致公共部门的扩张。 瓦格纳法则的解释: 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 2、皮科克 (Peacock)和威斯曼 (Wiseman)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皮科克 (Peacock)和威斯曼 (Wisem

15、an)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也称之为梯度渐进梯度理论 : 在对 1890-1955 年间英国财政支出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威斯曼在1961 年,提出了财政支出增长的梯度渐进梯度理论。他们认为,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 支出超过 GNP 增长的主要原因。 梯度渐进梯度理论主要观点 : 1、 在正常的时期,居民的税收容忍水平是稳定的,政府的财政支出也是比较稳定的,从长期来看是一种渐进的增长趋势。 2、 当社会出现激变时,如战争、经济危机的出现,财政支出需要大幅提升。纳税人的税收容忍水平将会提高,整个政府财政支出在渐进的过程中呈现出一

16、个台阶式的增长形态。替代效应 。 3、 当社会激变过去之后,政府不会轻易容许已经上升的税率降到原有的水平,私人也会因为遭受战乱之苦的缘故接受较高的税率,因此,政府财政支出水平虽然会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 下降后的水平依然会比激变前高,在此基础上财政支出继续以稳定的方式向前发展。检查效应 梯度渐进梯度理论的解释 : 财 政 支 出 / G D P时 间战 前 战 时 战 后财 政 总 支 出民 用 财 政 支 出国 防 支 出实证分析 : 经济发达国家自 18 世纪末到如今 100 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了瓦格纳以及皮科克和威斯曼等人的论述符合财政支出占 GDP 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17、。 (三)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1、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 GDP 比重发展变化趋势 -10-505101520253035增长率 33 -4.1 17.8 17.8 20.5 18.5 19.1 23.2 25.7 21.2 17.4占G D P 比重 30.8 27 22.2 11.2 16 18.3 19.1 19.9 19.9 22.3 22.31978 1980 1985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 : 1、 从 1979-2004 年,中国财政支出绝对额,除了 1980 年代头几年,基本

18、上是一直增长的,但中国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从 1979 年开始,经历了一个迅速下滑的过程, 1995 和 1996年甚至降到了 11.7%。这一趋势从 1997 年开始得到扭转,此后该比重才逐步上升,到本世纪才重新超过了 20。 2、 1998 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政府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支出,使财政支出有较大的增长。近几年来,中国财政收入连年高速增长,税收自 1998年以来每年都大规模增收。相应地,财政支出也随之增加。 我国财政支出占 GDP 比重发展变化原因的分析 : 1、 从计划 到市场的改革,本身就意味着政府从市场的退出过程,这一趋势的出现时政府支出

19、内在减小趋势的反映。 2、 预算内收入占 GDP 的比重下降,根据收支平衡政策,财政支出相应下降。 3、 政府支出秩序方面的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财政支出不仅包括预算内支出,还包括预算外支出和制度外支出。 4、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 GDP 统计存在水份,财政支出与 GDP 的比重并没有表中所列的那么低。 (四)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暨合理规模选择的路径 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 ( 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 前经济政策等。 ( 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

20、府干预政策。 (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经济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3、政治决策程序 三、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一)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学说 经济发展阶段论 : 美国著名的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用经济发展的阶段论来解释财政支出的增长原因,将财政支出划分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和转移支 出分别予以考察,具体地探讨了财政支出的增长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 时期 项目 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 成熟阶段 购买性支出 投资性支出 应有较大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和建设,在社会总投资中发挥主导地位) 增长减缓,

21、投入下降(市场逐步完善,私人投资增加) 投资增长回升(主要用来解决市场失灵,在社会总投资中发挥补充作用) 高 消费性支出 投入比较低(主要满足人们的吃、穿等基本生活需要) 随人们的需求层次提高而大幅增加(政府要为个人提供配套设施与管理,如公园、治安等;教育、卫生、福利 等方面财政支出增加) 低 转移性支出 投入比较低(以确保人们的最低生活水平为目标) 转移支出会大大增加(贫富差距扩大,用于社会保障和收入再分配的财政支出增加) 低 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的财政支出特征: 1、 财政支出中用于公共投资部分比重很大,增长的速度也很快 2、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如吃、穿等,因而对政

22、府的公共性消费支出需求不大 3、 这一时期主要考虑经济的发展速度,因而转移性支出不大 经济发展中期阶段的财政支出特征 : 1、 此时私人资本积累开始上升,公共积累支出 的增长率就会下降,从而公共投资支出在 GNP的比重下降 。 2、 政府用于教育、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增加,其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相应上升 。 3、 用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转移性支出开始增加 。 经济发展成熟阶段的财政支出特征 : 1、 这一时期的政府公共性投资支出又呈增长势头,表现为一种对私人消费品的补偿性公共投资。但从总体上而言,公共性投资占 GNP 的比重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 2、 公共消费支出占社会总消费支出中的比

23、重上升 3、 公共消费支出占社会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4、 用于解决社会公平的转移性支出将会大幅度增加 内生增长理论 : 内生增长理论是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 ,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 ,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内生增长模型又包含两条具体的研究思路。第一条是罗默、卢卡斯等人用全经济范围的收益递增、技术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的思路 ,代表性模型有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巴罗模型等。第二条是用资本持续积累解释经济内生增长的思路 ,代表性模型是琼斯 真野模型、雷贝洛模型等。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24、的变化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的思路 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历史进程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保障社会民生的长效机制 要处理好和把握好财政支持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几种关系: ( 1)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的关系 ( 2)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 3)财政支持和社会参与的关系 ( 4)增加投入和制度建设的关系 第四章 经常性支出 一、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一) 行政管理支出与国防支出的属性 行政活动和国防活动是非生产性劳动 国防和行政活动是国家必不可少的 行政和国防支出是全社会消费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二) 行政管理支出 1.我国行政管 理支出的构成 按支出部门的不同,行政支出

25、可分为:行政经费、公检法支出、外交支出等 按支出对象的不同,行政支出可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按支出用途的不同,行政支出可以可以分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社会保障工资、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等。 2.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 行政管理支出属于公共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具有稳定性 行政管理支出的效率难以考核 3.我国行政支出的规模 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对大小是指其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在一国的经济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政府行政管理支出过多必然会导致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过重, 从而使微观资源配置发生扭曲。所以行政管理增长速度应小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这样才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 4.影

26、响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因素 外在因素:财政收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指数水平 内在因素:政府机构膨胀、财政秩序紊乱、财政编制不合理、只管支出不管绩效 5.国行政管理支出的控制 结论:政府机构臃肿、人员规模较大、消耗性支出庞大 建议:建立廉洁、高效的瘦身政府,这需要每个公务员的共同奋斗 专题:“三公经费” 三公:公务用车运行费、公务招待费、因公出国 (境 )费用。 经财政部汇总, 2010 年中央行政单位 (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 (境 )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合计 94.7 亿元。 (三) 国防支出 1.我国的国防政策 维护国家

27、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2.我国国防支出的规模和构成 人员生活 费、 训练维持 费、 装备费 3.我国国防支出的局部和一般均衡分析 国防是一种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具有非竞 争性和非排他性。 国防支出的局部和一般均衡分析 :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现有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军用品)和民用品的各种组合,而社会无差异曲线则代表能给社会成员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军用品和民用品的不同数量组合。 根据一般均衡的要求,要实现国防的有效供给,社会

28、对于军用品和民用品的边际替代率应等于二者之间的边际转换率。 当两条曲线相切时,就达到现有资源和技术约束下的均衡组合。 尽管对于国防支出合理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 ,但在现实中,要找到合理的国防支出规模存在以下困难: 国防总需求难以界定 “免 费搭车”的想法 社会成员无法表达其确切需求 国防总效益难以确定 I IEE ACD D B FO教 育其 他 产 品其他产品 教育 C I 对学生本人补助后个人教育消费的变化 I IEE ACD D B FO教 育其 他 产 品教育 其他产品 对低收入家庭补助后个人教育消费的变化 每个人对国防产品的评价不同 每个人可用于购买国防产品的收入不同 ( 3)国防的负

29、担难以合理确定 提供国防产品的成本来自税收 每个人对国防产品的评价不一,并且不可能真实反应从国防产品总所得利益,这使得每个人愿意支付的税收数量不尽相同。 综上,国防支出的合理数量界限,难以由一般模式来确定的。实际上,如何安排国防支出,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程序决定的。 4 国防支出的经济发展效应 总投资效应、总需求效应、总体排挤效应、正外部效应、预算排挤效应、 开放经济效应 二 .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一)教育、科技支出和医疗卫生的属性 ( 1)将教育、医疗卫生和科学技术支出归入非生产性范畴,用于这些事业的支出不能对当年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做作出直接的贡献。 ( 2)从长远看,教育、科技和

30、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不断提高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素质,它们对物质财富生产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二)教育支出 1.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 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 。 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次教育,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属于混合物品。 教育具有强烈的正外溢性。具体表现: 教育是高素质劳动力的来源。 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完全。 尽管教育也有一定的负外溢性,如提高犯罪技能等。但总体说来,教育的正外溢性大大高于负外溢性,这是近现代国家大体上都必须大力介入教育,直接为教育提供大量经费的根本

31、原因所在。 (二) 教育支出 3.教育支出效率分析 (1) 对学生本人补助的经济效应 学生在得到补助前,预算线 AB 和无差异曲线 I 相切于 E 点, 个人教育消费数量为 OD。得到补助后,学生的预算 线由 AB 向外 平移至 ACF,其中 AC 部分即为补助数额。新的预算线 ACF 与无差 异曲线 I相切于 E点。个人教育消费数量增加至 OD。 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一般有两种具体的做法:一是拨款兴办 学校,提供免费教育;二是给学生发放免费入学卡。 (2) 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的经济效应 家庭在获得补助前,预算线 AB 与无差异曲线 I 相切于 E 点, 用于教育消费的数量为 OD。得到补助后,家庭的预算线由 AB 向外平移至 CF,并且与无差异曲线 I相切于 E点。可以看 出,家庭用于教育消费和其他产品的消费同时增加,其中教育 消费由 OD 增加到 OD,增加了 D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