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1. 交通工程学定义: 运用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来协调交通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调整交通需求、提高服务能力的目的,实现最终目标:安全、高效、舒适、经济、环保。 2. 交通工程学的特点 (详见书 p3) 系统性 综合性 交叉性 社会性 超前性 动态性 3. 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基础理论形成阶段( 20 世纪 30 年代初 40 年代末) 交通规划理论形成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初 70 年代初) 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初 90 年代初) 智能化交通系 统研究阶段( 20 世纪年代中期开始) 第二章 1. 车辆交通特性 : 汽车
2、基本特性 a 设计车辆尺寸 b 动力性能 : 最高车速 加速时间(加速度) 最大爬坡能力 c 制动性能 2.道路基本特性 道路道路结构:路基、路面、桥涵 道路线形: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路网密度 道路网布局 3.交通量 (Volume)的定义 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4.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联系与区别? 5.平均日交通量( Average Daily Traffic , ADT) 年 平均日交通量 (Annual Average Daily Traffic , AADT) 月平均日交通量 (Monthly Average Daily Traffic ,
3、 AADT) 周平均日交通量 (Weekly Average Daily Traffic , AADT) 36513651 i iQAADT301130 iiMADT Q 7171 i iQWADT月变系数 6. 高峰小时系数 PHF (Peak Hour Factor) 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高峰时段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流率之比 看例题 2-3 7. 设计小时交通量及其应用 利用设 计通行能力及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车道数及路幅宽度 式中 DHV 设计小时交通量 (辆 /h)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 n 车道数 C1 每一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辆 /h) AADT 规划年度的年平均日交
4、通量 (辆 /d) W 路幅宽度 (m) W1 车道宽度 (m)在考虑方向不均匀系数的情况下,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为: 式中: DDHW 单向设 计小时交通量 (辆 /h) KD 方向不均匀系数 (%) AADTK MADT月ttP H F t 60 通量时段内统计所得最高交 高峰小时交通量nWWCDHVnKAADTDHV11DKKAAD TD D H V 22 11 DKKCA A D TCDDHWn8.行车速度特性 (判断) 基本定义 地点车速 (Spot speed):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 行驶速度 (Running speed):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 行程
5、车速 (Travel speed):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 (包括停车延误)之比 运行车速 (Operating speed):中等技术水平的司机在良好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能保持 的安全车速 临界车速 (Critical speed) 道路理论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的车速 设计车速 (Design speed):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9.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 (计算) 时间平均车速 在某一时间段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式中: 时间平均车速 (km/h) Vi第 i 辆车的地点车速 (k
6、m/h) n时间段内观测到车辆总数 (辆 ) v st ni it VnV 11 tV 区间平均车速 在某一特定瞬 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平均值 当观测长度为一定时,其数值为地点车速观测值的调和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 区间平均车速 (m/s) s路段长度 (m) ti第 i 辆车的时间 (s) n车辆行驶于路段长度 s 的次数 Vi第 i 辆车行驶速度 (m/s) 相互关系 式中: t时间平均车速观测值的均方差 s区间平均车速观测值的均方差 10.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 (简答) 驾驶员对车速 的影响 车辆对车速的影响 道路对车速的影响 街道类型及等级、平均线型、纵断
7、面线型、车道数及车道位置、视距、侧向净空、路面 交通条件对车速的影响 交通量、交通组成 、超车条件 交通管理 交通环境影响 11111s nniiiinsVtnVtVttts VVV 22stssVV V11 交通密度 (Density)的定义 某一瞬时每单位长度一条车道上的车辆数,又称车流密度 式中: K车流密度(辆 /km) N单车道路段内的车辆数(辆) L路段长度( km) Q单车道上交通量(辆 /h) 区间平均车速( km/h) 12.车头间距 (Spacing)与车头时距 (Headway) 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称为车头间距 (hs) 车头时距 (ht)
8、 属微观指标 车头间距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hs=1000/K 式中: hs 车头间距( m/辆) K 密度(辆 /km) 车头时距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 ht=3600/Q 式中: Q 道路的交通量(辆 /h) ht 平均车头时距( s/辆) 车头时距、车头时距及速度三者关系 式中: V 汽车行驶速度( km/h) 看例题 2-5 LNK sVQKsV3.6stVhh第三章 交通调查 定义: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 ,测定 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现象的判断,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流的规律 调查方法 人工计数法 浮动车法 机械计数 法录像法 浮动车法 (掌握 简答及计算) 调查方法 需要有一辆测试车
9、,一人记录与测试车同向行驶的车辆中,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和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另一人报告和记录时间及停驶时间 调查数据计算 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 平均行程时间 平均车速 实例 p42 地点车速调查的目的 (简答) 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速度变化趋势 作为交叉口交通设计的重要参数 用于交通事故分析 判断交通改善措施的成效 确定道路限制车速 设置交通标志的依据 局部地点如道路弯道等处的交通改善设计的依据 交通流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参数 cacac tt YXq cccc qYtt 60 cc tl区间车速调查的目的 (简答) 作为评价道路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路线改善设计的依据 衡量道路上车辆运营经济性
10、的重要参数 作为交通规划中路网交通流量分配的重要依据 确定交通管理措施及联动信号配时的重要依据 判断道路工程改善措施前后效果对比的重要指标 交通流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参数 行驶速度与行程 (区间 )速度调查 量测方法: 牌照法 流动车法 跟车法 行车延误 (详解看书 p59) 固定延误 停车延误 行驶延误 排队延误 引道延误 影响行车延误的因素 (简答详见 p60) 驾驶员 车辆 道路 转向车比例 交通负荷 服务水平 交通控制 环境 延误资料的应用 评价道路交通堵塞程度 探求行车延误的发展趋势 评价道路服务质量 道路改建的依据 运输规划 经济分析 前后对比研究 交通管制 点样本法 计算 可穿越空挡
11、 交叉口对向左转车辆穿越直行车流中的最小空档或 直行车辆穿越对向左转车流中的最小空档。 起迄点调查 (OD 调查 ) 基本定义与术语 (重点掌握下面 4 个) 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小区形心间的直线,它的宽度表示区间出行的次数 主流倾向线:又称综合期望线,是将若干条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 调查区域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有时还分设内线和外线 分隔查核线:为校核 OD 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域内按天然、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 pNp1%1 0 02Ksss)(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入口交通量停驶车辆数停驶车辆百分比)(入口交通量总延误误每一入口车辆的平均延)(停驶车辆数总延误误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抽样时间间隔(辆总延误总停驶车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