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序 言“十二五” 时 期,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关 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十二五” 规划,对于我市继续抓住和用好国家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推动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更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国家、省、白城市和中共洮南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安排部署,结合洮南实际,科学编制了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这是全市战略性发展规划,是“ 十二五 ”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篇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第一章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
2、展总体评价“十一五”时期,是我市 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 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挑战,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四项” 战略,加快推进“五城 ”建设,有效破解了 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全面完成了“ 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 标和重点任 务,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同步推进的可喜成果,为“十二五 ”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县域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十一五”期末,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 十五 ”期末的 30.1 亿元增加到 87.5 亿元,年均递增 23.8%,其中,一、二、三产业年均分别递增 10.1%、36.5%、28
3、.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 十五 ”期末的 47:24:29 调整到 25:40:35;固定资产投资由“十五”2期末的 14.1 亿元增加到 90.5 亿元,年均递增 45%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由“十五” 期末的 1.13 亿元增加到 3.2 亿元,年均递增 21% 。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 2.02 亿元,年均递增 2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21 亿元,年均递增 1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2600 元,年均递增 16% ;农民人均纯收入 5500 元,年均递增12.3%。2009 年县域综合增长指数由全省 41 位上升至 15 位,在全省县(市)评比中荣获特殊
4、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顺利完成,106 户企业完成“ 并 轨” 改革, 15979 名职工解除了国有身份,理 顺了养老关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部上划中储粮。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改革扎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金融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扩大对外开放,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项目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五年落地招商项目 1019 个,到位资金 189.9 亿元,分别是“ 十五” 期末的 1.7 倍和 3.7 倍。大力发展对外贸易,2010 年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到 56 户,预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 2200 万美元,比“ 十五 ”期末分 别增 长 129%和
5、71%。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十一五”时期,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79.5 亿元,是“ 十五” 期末的 8.7 倍。累计开发楼房面积 135 万平方米。建设林草面积 159 万亩,森林覆被率达到 13.7%,比“十五” 期末增长 2.8 个百分点。累计维修建设道路 732.3 公里,建设通村公路659.3 公里。北道口公铁立交桥建成通车,城乡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市区 9.17 公里排污沟全部改造,彻底结束污水“裸排” 的历 史。建设 第二水厂,铺设供水管 线 43.5 公里。实施热电公司扩能改造,市区供热、给排水能力逐步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处理工3程按期完成。新农村建
6、设扎实推进,加大医疗和校舍改造力度,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民生民利不断改善。 “十一五” 时期,配建廉租住 户 239 户,改造农村泥草房 4.3 万户,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 24 平方米和 23平方米,分别比“十五 ”期末提高 20%和 10%。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人员救济金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城镇 10148 户特困家庭纳入低保范畴。累计开发就业岗位 40900 个,新增就业人员 39400 人。发展劳务经济,劳务输出达到 48.7 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 31.8 亿元,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有了新进展,扶贫帮困工作
7、取得明显成效。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十一五”时期,实施各类科技成果 5项,申报专利 30 项,1 户企业被认证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服务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繁荣城乡文化,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采。积极开展老龄工作,被评为“全国老 龄先进市” 。广 电事业纵深发展,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和有线电视数字化率逐年提高。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开展“平安洮南 ”创建活动, 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形势平
8、稳。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 时 期,是洮南蓄 势快发、赶超跨越的关 键时期。综合分析世情、国情和省情,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宏 观调控力度加大和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带来4的严峻挑战,又要努力解决提速度扩总量与转方式提质量之间的矛盾,增投资快发展与强投入惠民生之间的矛盾,纵向自我跨越与横向晋级升位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加快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题,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中央继续加大振兴东北战略实
9、施力度,特别是我省统筹“三化” 、实施“三动”各项政策措施的陆续推出,为我们争取政策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主导产业升级都将带来难得的机遇。从我们自身发展条件看, “十一五” 时期,特别是近三年来,我们准确把握洮南振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市情,尊重规律,顺应形势, “五城” 建设的 发展路数更加清晰,推进发展的措施办法更加有力。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提前完成了“十一五” 规 划任务,并保持了 较高的增 长速度,重点项目滚动实施,主导产业联动发展,民生工程强力推进,社会事业统筹并举,这些都为我们抓好“十二五 ”时期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把握机遇、迎难而上,洮南一定
10、会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脱颖而出。第二篇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第三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十二五” 时 期经济社会 发展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市为目标,以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开放活市、民营富市四项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城、特色农业城、区域商贸城、绿色生态城、5和谐文明城“五城”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具有洮南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发展保障民生改善,着力加快发展速度,转变发展方
11、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二五” 时 期经济社会 发展的主要目标 是:到“十二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67 亿元,年均递增 25%,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年均分别递增 10%、25.5%、32%,三次 产业结构比由“十一五”期末的25:40:35 调整到 11:47:4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287 亿元,年均递增26%;一般 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 9.6 亿元,年均递增 24.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 6.06 亿元,年均递增 2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52.3 亿元,年均递
12、增 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600 元,年均递增 17%;农民人均纯收入 11000 元,年均递增 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区逐步向中等城市规模扩张。第五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构建产业基地,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突出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6坚持深
13、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深化各个领域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全方位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经济外向度,构建多元化、宽领域投资合作格局。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逐步加大农村投入,把更多的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城镇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以人为本,落实各项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第三篇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点任务第 六 章 围 绕
14、加 快 “五 城 ”建 设 目 标 ,大 力 实 施 项 目 带 动 战 略以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根本要求,立足资源优势,认真谋化和实施重点项目,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靠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十二五” 期间,计划完成投资 960 亿元,实施重点项目 520 个。第一节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做为拉动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掌握投资方向,立足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认真谋划和实施一批重点项目。规划新型工业项目 132 个,计划完成投资 620 亿元;规划现代农业项目 75 个,计划完成投资 30
15、亿元;规划区域商贸项目 21 个,计划完成投资 15 亿元;规划生态建设项目 32 个,计划完成投资 24 亿7元;规划民生基础项目 260 个,计划完成投资 271 亿元。第二节 加强项目建 设与管理。开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认真落实领办代办、跟踪包保、检查准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审批程序,为投资者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千方百计解决项目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加强项目储备和包装,使项目建设形成申报一批、建设一批和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第七章 坚持内提外拓,加快产业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城跃上新水平以支柱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为目标,以优势资源开发为依托,
16、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重点,以开发区“二次创业 ”为动力,着力 挖掘内涵活存量,拓展外延引增量, 强化创新提质量,重点培育壮大能源、农产品加工、医药、矿产冶金、纺织服装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形成主导产业鲜明、配套产业并举、产品技术优良、支撑作用突出、开放融合度较强的新型工业格局。力争到 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100 户,完成规模工业产值 280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85 亿元,实现利税 25 亿元。第一节 做大存量 资产,实现内源化 发展。重点引导以敖东洮南药业为代表的制药产业,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增加企业发展源动力。加快心脑舒通冻干粉针、盐酸关附甲素等国家级新药引进开发工作,
17、壮大企业生产规模,力争 2011 年末有 5 个国家级新药品种投入批量生产,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十二五 ”期末,有 1 户制药企业进入全省同行业前五名,年实现产值 10 亿元,年上缴税金 1.5 亿元。实施精纺企业扩能改造项目,利用先进设备改造和提升传统工艺,提高产品档次,进入国内高端市场。引导粗纺企业改造纺纱工艺,提高原材料8利用率。围绕实施“暖房子” 工程,加快 热电公司扩能改造步伐,尽快启动实施二期工程,新建 2 台 30 兆瓦备压机组,同时配套 2 台 180吨供热锅炉,增加发电量,提高供热、供汽能力,满足未来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需求。第二节 借助名牌优势,实现品牌化发展。重点发挥
18、“洮南香酒” 、“特恩斯” 制衣等“ 省级名牌产品”的知名度,积极向上申报,争创国家驰名商标,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引导企业提高装备水平,改进生产工艺,增加高档产品的比重,实现以企业带动品牌,以品牌促进企业发展的目标。 “十二五” 期末,省名牌产品突破现有数量,力争有 25 种产品获得国家著名商标,2 种以上产品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年实现产值 13.5 亿元,上缴税金 1.1 亿元。第三节 聚集生产 要素,实现规模化 发展。借助毛纺织传统优势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制定具体的扶持发展政策,打造产业聚集的洼地。做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工作,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净毛交
19、易市场和毛条生产车间,抓住原料加工和市场营销两个主要环节,带动全市粗纺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利用五年时间,使粗纺年产能力由现在的 250 万米提高到 500 万米,实现产量翻一番。第四节 发展关联产业 ,实现链条化 发展。把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集中精力抓好大唐向阳百万千瓦风电、同力风电、国能风神永茂风电等超亿元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吉林天合风电装备制造运行维护项目、国测诺德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的建设步伐,积极引进苏州特普公司,启动风机制造及风场开发项目,提高风电产业的配套生产能力,积极协调推进 500千伏升压站建设,破解风电产业输出“ 瓶颈” ,促进风电产业
20、形成组件9生产、整机制造、设备维修、风场开发和输出畅通的发展格局,实现链条化发展。加快光伏产业开发,做好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等核心技术生产,建立洮南光伏产业园区。利用五年时间,把洮南打造成为全省绿色能源基地,能源产业年实现产值 150 亿元,年实现利税 20 亿元。第五节 实施资本运作,实现滚动化发展。重点围绕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塔集团引进高新技术,开发辣椒深加工产品,促进企业尽早进入资本市场,力争成为全省西部第一家上市公司。积极洽谈合作,促进金升冶金产品有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合作伙伴,推动洮南香酒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扩大企业生产能力,为实现上市做好后续储备。 “十二五 ”
21、期 间,2 户企业实现上市目 标,上市公司年创产值 10亿元,利税 2 亿元。第六节 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产业化发展。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和矿产资源优势,集中精力抓好辣椒、乳品、油葵、绿豆系列饮品、米业等加工项目,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产业。进一步做好聚宝铜矿、敖牛山铜矿的勘探详查工作,促进早日开采运营。循环利用工业废物,以冶金矿碴、煤矸石为原料,发展水泥产业。启动天汇水泥二期工程,达到满负荷生产,年产水泥 200 万吨。第七节 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打造城市发展新区。加快开发区“二次创业 ”步伐,整合 现有生产要素, 积极推进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化、布局特色化、服务优质化、开发生态化
22、,使其成为基础设施优良、配套服务完善、贸易物流发达、经济发展较快的洮南新城和经济发展新区。到 2015 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33.6 亿元,年均递增 31.9%;完成工业增加值 68.5 亿元,年均递增 47%;一般预10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 1.5 亿元,年均递增 31.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 亿元,年均递增 60.5%。优化综合投资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启动开发区路网、供电供热供汽等设施建设, “五横五纵”新区路网框架高标准建成,企业生产用水、用电、用汽需求得到保证,配套完成开发区 11 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带动住房、医疗、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投资向新区集聚,使开发区成为全省
23、最具活力的省级开发区之一。充分发挥开发区管委会在开发建设、规划、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作用,增强开发区的经济活力。围绕服务重点项目、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开放式运行、封闭式管理体制,制定和落实开发区的各项权利和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强各部门合作,为开发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高度重视土地规划、管理和利用,为项目建设提供土地储备。坚持流动开发、少占耕地、有偿使用的原则,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用地密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落实土地征收政策,科学合理收储土地,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抢抓国家实施“长吉图” 开发开放战略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精细化招商、高端产业招商和以商招商,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产业融合和配套发展。围绕基础优势产业,引导投资者向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拓展,推进先进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加快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二五 ”期末,引 进落地项目 1200 个,利用外资 490 亿元。第八章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特色农业城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