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生理过程1. 概念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和(或)电位差的转运,包括脂溶性物质通过脂双层的扩散以及水和非脂溶性物质通过蛋白质通道的扩散。易化扩散:细胞膜对不溶于或难溶于脂质的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分为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离子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主动运输:细胞通过耗能过程,逆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物质跨膜转运。阈刺激:外界刺激强度等于阈强度的刺激。阈电位:膜内负电位去极化到能引起动作电话产生的临界膜电位数值。阈强度: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须的最小刺激强度。基强度:刺激作用于可兴奋组织时,刺激时间越长则阈强度越小,但刺激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后,阈强度不再随着刺
2、激时间的增长而进一步减少,这个最小的阈强度称为基强度。时值:当刺激强度为基强度的二倍时,引起细胞或组织所需的最短刺激作用时间。兴奋与兴奋性:兴奋是指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兴奋性是指感受器细胞,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Hodgkin 循环:当膜受到刺激开始去极化,引起钠电导增加,钠离子流入膜内,钠离子的流入使膜内正电荷增加,因而产生进一步的去极化,而进一步的去极化又进一步增加钠电导,使钠离子的流入速度增加,这种膜电位与钠电导之间的循环关系去极化:细胞膜受到刺激时,刺激点的膜选择性通透发生变化,对所有离子的通透性都暂时增加,在短时间内原来不能通过膜的离子都可以自
3、由通过,结果是膜的极化状态破坏,膜电位为零,这种现象叫做去极化。复极化:去极化部分电位比其他未去极化部分的电位低,在这两部分之间由于电位差而产生局部电流,使去极化继续扩展到新的部位,但是这种受到刺激后的去极化不同于损伤部位的去极化,在去极化后随即出现膜选择性通透的恢复,在出现膜的极化,这个过程称为复极化。超极化:细胞膜的内部电位向负方向发展,外部电位向正方向发展,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极化状态加强,这个过程称为超极化。效用时间:用基强度刺激引起兴奋所需要的最短刺激时间。2跳跃传导:由一个神经纤维结跳跃到邻近的一个神经纤维上,而不需要在有髓鞘的部位发生短距离的缓慢局部传导,这种神经纤维结之间的传导
4、称为跳跃传导。顶强度:当刺激增加到一定强度时,组织反应不再增大,引起组织做出最大反应的最小刺激称为顶强度。“全或无”现象:对单个细胞来说,刺激强度达到阈强度,就会引起这个细胞的最大反应,如果刺激强度不到阈强度,就不会引起细胞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全或无”现象。基本电节律:平滑肌自发地缓慢地去极化接着又缓慢地复极化,如此循环不已,这种有节律的反复进行的去极化和复极化活动叫做基本电节律。不完全强直收缩:增大刺激强度的频率,使得后一次收缩发生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形成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持续增加刺激的频率,后一个收缩发生在前一个收缩的收缩期,形成完全强直收缩。等长收缩:如果肌肉的两端都被固
5、定,使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能发生变化,只发生张力增加,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如果肌肉的一端是固定的,另一端不固定,也不加负荷或所加负荷小于肌肉的最大张力,则肌肉在收缩时或在克服负荷后的缩短过程中,肌肉的张力不再变化,这种收缩形式称为等张收缩。肌丝滑行学说:收缩时肌小节的收缩是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主动地相对滑行的结果,肌小节缩短时,粗肌丝、细肌丝的长度都不变,只是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心滑行,当肌肉舒张时或被牵张时,粗肌丝、细肌丝之间重叠减少。2. 试解释 RP 和 AP 的产生原理。答:静息电位(RP)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尤其是钾离子,二是细胞膜对钾离子有选择通透性
6、,而对其他离子的通透性很低。因此,钾离子可以扩散到细胞外,扩散出细胞外的钾离子建立起膜外侧的电位差,此电位差阻碍钾离子的外流,而钾离子的浓度差则促使钾离子外流,如前者的力量小于后者,则钾离子继续外流,如大于后者,则驱使钾离子内流,如两者力量相等,则钾离子净流动为零,表明所建立的膜电位达到能阻止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为止,膜电位便维持在一稳定的数值,此时的膜电位就是钾离子的平衡电位。静息电位主要是由膜对钾离子的选择通透而形成的,所以静息电位接近钾离子的平衡电位。3动作电位(AP):细胞膜受到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部分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膜电位上升,达到阈电位时,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钠离
7、子快速地大量地内流,膜电位急剧上升,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即去极化时相,钠离子通道开始大量关闭失活,钠离子停止内流,动作电位的上升支达到最高点,此时大量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大量地快速的外流,细胞内电位快速下降,形成峰电位的下降支,即复极化时相,钠钾泵被激活泵入 2 个钾离子,3 个钠离子,处于超极化状态,恢复静息电位。3.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有那些?答:绝缘性,双向传导,不衰减性,生理完整性,相对不疲劳性4. 以神经组织为例说明可兴奋组织在接受一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变化?答:可兴奋组织在接受阈上刺激后产生兴奋,要经历四个时期:(1)绝对不应期:对任何刺激均不产生反应(2)相对不应期
8、:较强的阈上刺激起反应(3)超常期:对阈下刺激可起反应(4)低常期:能对阈上刺激起反应5. 何谓刺激,刺激的三要素是什么?答:刺激是指引起细胞内外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三要素:刺激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刺激强度的变化。6. 何为“突触”?简述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及其特点?答: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的部位。其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传递过程:(1)动作电位传到轴突末梢,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2)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靠近融合,化学递质向突触间隙释放,扩散。(3)化学递质与终膜上受体结合,使某离子的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引起终板反应。(4)递质被分解
9、或回收,递质作用消失,动作电位传递消失。特点:单向传导、突触(时间)延搁、易感性7. 何谓兴奋-收缩偶联?试述兴奋-收缩偶联的主要过程。答:在以肌膜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和以肌丝滑动为特征的机械收缩之间起衔接作用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偶联。4主要过程:(1)电兴奋通过横管传到肌纤维深部(2)三联管传递信息(3)肌浆网对钙释放(4)肌丝滑行,肌肉收缩(5)肌质网对钙离子的再聚集,肌肉舒张8. 简述内脏平滑肌的生理特点。答:(1)潜伏期长(神经肌接点间隙大,肌质网不发达)(2)收缩期长(钙离子泵能力低)(3)速度慢,紧张度低(肌丝少,ATP、CP 少)(4)有紧张性收缩活动(5)具有自动节律性第三章
10、神经生理1. 概念会聚:多个神经元末梢与少数神经元发生联系,最终集中于一个神经元,这种连接方式称为会聚。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后,断离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谢切诺夫抑制:即中枢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除兴奋外还有抑制,抑制是兴奋的反面,即因刺激引起某种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反射性引起受到牵拉的同一块肌肉收缩,称为牵张反射。反射时:从刺激开始作用于感受器起,到效应器发生活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射时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神经末梢若有少量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则突触后膜的负电位减少,即突触后膜产
11、生了局部除极,也就是产生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如果突触前末梢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它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时,就会使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膝跳反射:在膝关节半屈曲的情况下,叩击股四头肌腱,该肌肉因受到牵拉而立即发生一次反射性的快速缩短。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5屈反射:当皮肤接触伤害性刺激时,信息传入脊髓,使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以避开刺激的反应称为屈反射。辐散:一个突触前神经元通过其轴突侧支可与多个神经元发生联系,并可一级一级的分散下去,从而兴奋许多神经元。2. 何谓去大脑僵直?其产生机制是什么?答:去大脑僵直:在中
12、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此时动物出现伸肌多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产生机制:较多抑制系统被切除,特别是来自皮质等部位的抑制性作用被消除,使易化系统相对的占了优势。3. 试比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异同。答:相同点:(1)它们都属于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属于躯体运动神经系统(2)都由节前和节后两个神经元组成,到达效应器之前都需换元(3)两者均有紧张性和活动(4)本身机能活动较强时,两者均可使器官活动减弱,反之亦然不同点:(1)起源位置不同:交感神经起源于胸腰段,副交感神经起源于某些脑神经核和脊髓的骶段。(2)换元位置不同:交感神经中枢发出不久即需换元,节后神经去
13、支配效应器;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很长,延伸至效应器附近或伸入效应器里。(3)分布位置不同:食道仅副交感神经;皮肤和骨骼肌的血管、汗腺、肾仅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4)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多个神经元联系,反应弥散;副交感神经相反。(5)递质不同: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6)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不同。4. 试归纳主要神经递质和神经受体的作用、分布部位、作用形式或效应。答:一、神经递质分类6(1)乙酰胆碱(Ach):释放 Ach 的神经纤维分布:a 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大部分),c 部分交感神
14、经节后纤维, d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e 中枢神经的某些神经元(2)单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肾上腺素(3)氨基酸类:兴奋性氨基酸(例:谷氨酸,大多分布在脑脊髓中,大脑半球与脊髓背侧部分含量高。抑制性氨基酸:反馈抑制(4)肽类:多位神经活性物质,多种小分子肽具有神经活性,分布在脑的各个部位,通过血液循环不产生作用。(5)NO:具有多种神经递质的特性,但却不会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其释放不依赖于出胞作用,而是通过弥散,并且作用于鸟苷酸环化酶。二、神经受体分类(1)胆碱能受体:能与 Ach 结合的受体,分为 M、NM 受体:分布: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
15、配的汗腺,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支配的骨骼肌血管上。作用: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消化腺分泌增加,胃肠平滑肌收缩等。N 受体:分布:神经肌接点的突触后膜,内脏神经节的突触后膜(交感、副交感)作用:内脏神经节后纤维兴奋,骨骼肌收缩(2)肾上腺能受体:可以与儿茶酚胺结合的受体,分为 、 两种受体 受体:分布:眼,心肌,血管,小肠平滑肌,膀胱,子宫,竖毛肌作用:主要为兴奋性的,血管收缩,子宫收缩,虹膜辐射收缩 受体:分布:眼,心肌,支气管平滑肌,胃肠血管等作用:作为抑制效应,小肠舒张,血管舒张,子宫舒张,支气管舒张等(3)突触前受体:分布于突触前膜上,调节神经末梢的递
16、质释放(4)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甘氨酸受体等5. 简述中枢抑制的种类和机制。7答:(1)交互抑制,机制:传入纤维的冲动在兴奋一个中枢神经元的同时,经侧支兴奋另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进而使另一个中枢神经元抑制。(2)反馈性抑制,机制:中枢某神经元反生的信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返回来再抑制原来发放信息的神经元的兴奋。(3)突触后抑制:由抑制性递质在突触后膜 引起 IPSP 而发生的抑制效应。机制:同 IPSP 产生机制,主要是氯离子内流。(4)突触前抑制:由轴突-轴突性突触引起,发生在突触前膜上机制(图自画):C 让 A 去极化,局部程度低A 本身兴奋传来,引起的动作电位大小降低A
17、 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B 膜 EPSP 降低,B 膜抑制难兴奋6. 试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答:兴奋性突出电位(EPSP)产生机制:轴突冲动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并于突触后膜去极化突触后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产生机制:轴突冲动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突触后膜超极化突触后膜对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并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第四章 感觉器官1. 概念适宜刺激:对某个感觉器而言,敏感性最高的能量形式的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暗适应:人由亮处进入暗处,开始时几乎看不见物体,几分钟后视觉改善,视锥细胞的暗适
18、应快,视杆细胞的暗适应出现慢,但适应程度比较高。盲点:偏鼻侧有视神经穿出的地方,也是视网膜动、静脉进出的地方,这个区域叫视乳头,由于这个区域没有感光细胞,所以叫盲点。视敏度:眼辨别物体形态细节的能力即视觉的角分辨力,称为视敏度。近点:当眼做最大调节时才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点。调节(度) 反射:晶状体曲度增加,瞳孔缩小和视轴会和是在近视时同时发生的,叫做调度反射。感受器电位:是指感觉器由感觉刺激引起的渐变的非传导性的电位变化。8感觉的适应: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一定时间后,感受器发放神经冲动的频率逐渐下降,感觉逐渐减弱,直到消失。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或者感受器的适应。 2. 简述声波传入脑内的过程及听
19、觉产生的原理。答:声波传入的途径有:a 空气传导:声音经过外耳,骨膜和听小骨传至内耳,是声音传导的主要途径。另外,骨膜的振动也可以引起鼓室内空气的振动,此振动经卵圆窗传入内耳。这两种传导途径叫空气传导。b 骨传导:堵塞双耳,阻断空气传导,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后乳突处或前额,便可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这是通过骨传导听到的。空气传导与骨传导相比,其效率要高的多,正常人的听觉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导实现的。3. 简述视杆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对光觉的感受机制。答:(1)视杆细胞系统:分布(人)愈近周边部愈多,信息传递特点聚合程度高,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光敏度较好(感受暗光),为暗视觉,视敏度低,分辨能力低,无色觉,
20、动物种系有猫头鹰等。(2)光感机制:a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代谢:视紫红质在光的刺激下分解为全反型视黄醇、视蛋白,视蛋白又可在暗环境下与 11 顺型视黄醇合成为视紫红质。b 感官细胞中:视紫红质光下分解视蛋白 +视黄醛,同时视蛋白构象变化激活传递蛋白,导致 cGMP 降解,在细胞膜表面的钠通道开放减少,引发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再刺激双极细胞后产生动作电位沿视神经上传。4. 简述视锥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对色觉的感受机制。 答:(1)视锥细胞系统:分布(人)愈近中心部愈多,信息传递方式为单线或聚合程度低,感光色素包括视锥色素(三种),光敏度较差(感受强光),为明视觉,视敏度高,分辨能力高,有色觉,动
21、物种系有鸡等。(2)视锥细胞中有三种感光色素,即在视网膜中有三类视锥细胞,三种感光色素,它们分别对蓝、绿、黄(红)最敏感。当一定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以一定的比例使三种视锥细胞产生不同的兴奋。颜色感觉由这三类视锥细胞的 N 信号的比例所引起。三种感光色素每个视锥细胞只含其中的一种,三种视锥色素中都含有同样的 11-顺视黄醛,但视蛋白的分子结构互不相同。视蛋9白的这种差异决定了与它结合在一起的视黄醛分子对何种波长的光线最为敏感,因而三种视锥色素最敏感的波长互不相同、5. 简述眼折光缺陷及矫正方式。答:(1)近视:眼球的前后径太长凹透镜;(2)远视:眼的前后径过短凸透镜:(3)散光:角膜表面上各经
22、、纬线的曲度不一致,或晶状体曲度异常圆柱形透镜6. 前庭觉的感受器官有哪些,分别感知什么样的感觉?答:半规管、椭圆囊、球囊(1) 半规管:毛细胞分布在弧线上,感受头部转动的平面、方向和程度。(2) 椭圆囊:纤毛分布在水平方向上,感受头部水平面的运动。(3) 球囊:纤毛分布在垂直方向上,感受垂直方向上的头部运动。7. 扼要说明感受过程的一般原理。 答:感受过程就是感受器接受了内外环境的刺激,并把刺激的能量转变为一连串的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神经通路传送到各级神经中枢,并通过效应器发生与刺激相适应的反射性活动。8. 简述浅表感觉和深部感觉的上行传导通路。答:(1)浅表感觉(如疼觉、温度觉
23、、轻触觉),感觉冲动通过背根传入脊髓,一部分换元交叉传入下丘脑,再次换元投影在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体觉区,另一部分进入延髓并止于下丘脑;(2) 深部感觉(如肌肉本体感觉和深度压觉)在延脑处换元上行。第五章 血液1. 概念(1)红细胞凝集: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均匀分布在血液中,如果加入其他个体的血清使均匀悬浮在血液中的红细胞聚集成团,即为红细胞凝集。10(2)血浆: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呈淡黄色液体,水分约占 92%,还有溶于水的晶体物质、胶体物质等。(3)血清: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出去纤维蛋白,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血清。(4)机体内环境:生理学上,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活
24、的液体环境。(5)体液:动物体内所含的液体总称为体液。2. 简述血液的机能。答:(1)运输功能:将氧气、营养物质和调节物质(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处,同时将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满足各种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需要;将深部组织代谢产生的热量运到体表而散发。(2)调节酸碱平衡:由于血液中存在多种缓冲物质,可以调节酸碱平衡,从而维持内环境稳态。(3)防御和保护功能: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可吞噬细菌,活性淋巴细胞可杀伤肿瘤细胞,活性浆细胞产生抗体,以防御疾病。当血管受到损伤时,在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形成凝血块,可阻止出血。3. 简述血液凝固的过程及血凝的加速与延缓。答:血液凝固
25、的过程: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因子 F激活成 Fa 并形成凝血酶原复合物,并有内源性和外源性 。(2)凝血酶原激活物催化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需要钙的参与。(3)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进而形成血块。】血凝的加速与延缓:(1)物理因素:血液与粗糙面接触,促进凝血因子激活,因而加速凝血;适当加温可加快酶反应,与光滑面及低温延缓。(2)化学因素:有些化学物质可用来抗凝血:如柠檬酸盐和草酸盐可络合、沉淀血钙,抗凝血,肝素、水蛭素、蛇毒可抑制凝血酶活性。4/简述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答:(1)神经反应调节:动脉血含氧量低,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影响造成造血器官加强造血机能,刺激支配骨髓的交感神经,则循环血液中未成熟的红细胞数目增加。(2)体液调节:动脉血缺氧促进肾脏的某些细胞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骨髓,促进红细胞生成,红细胞增多,动脉血的缺氧状态解除,促使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第六章 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