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64_闽台区域文化 课程形考任务 1第 1 题. 郑和抵闽台永乐年间(14031424 年),郑和下西洋,自江苏太仓开航以后,都要先到福建长乐一带停 泊一段时间,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补给,然后才从福建起航远征。郑和的船队曾在台湾赤嵌汲 水,并深入大冈山一带。郑和第 7 次(1431 年)下西洋到过台江(即今台南、高雄之间海 岸)。郑和船队中有许多福建人,他们随船队到达台湾、澎湖以后,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留 在当地。郑和所率领的船队,对台湾地区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第 2 题. 左镇人1971 年,台湾学者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其年代距今约 3 万至 2 万年。左镇人是
2、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 属晚期智人。左镇人就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左镇人的发现,把人类开 发台湾的历史至少提前了 1 万多年。第 3 题. 长滨文化民国五十七年,由台湾大学人类学系系宋文熏教授和地质学系林朝棨教授率领的考古队在台东县长滨乡的八仙洞,发现了台湾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文化,随后由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博士以长滨乡之地名将此旧石器代文化命名为“长滨文化”。第 4 题. 大坌坑文化1964 年,在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坌坑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到 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出土的陶器多为褐色砂陶。有宅、罐、碗等,那时,人们的
3、 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大坌坑文化距今约 6400 年,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其绳纹陶器, 同比它早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相似。 大坌坑 文化实际上是大陆东南沿海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与闽南、 粤东沿海同时代文化之间有密切的 亲缘关系。第 5 题. 闽台文化闽台文化是指来自汉族核心地区的中原文化, 是以福建台湾地区为核心形成共同性的文化特质, 具有 共源同本的现象,台湾文化主要源于闽文化,闽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福建文化以先进的生 产技术、物质财富、文学艺术等内容向向台湾地区延伸,台湾文化也影响了福建文化,在共 同的历史源流背景下, 民族流动形成了同文同种特征
4、, 相似的心理个性特征或差异品类特征 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第 6 题. 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 的整体,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和理智的规范。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 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它以精神与物质两种形式交互作用的,它是后天学习获 得的,并为社会成员所共有。第 7 题. 文化分三个阶段文化学家把文化分为三个阶段:表面,即器物文化,包括一切有形可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中层,即制序文化,包括人际关系中各种体制和规范、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深层文化, 即观念文化,包括思维文化、思维习惯、传统文化、社会心态、价
5、值观念、风土民情、审美 情趣等。第 8 题. 宗教宗教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由神话、教义、仪式和仪典等若干个部分组成的复杂体系。了解 宗教包括:理论、崇拜仪式、信仰团体、崇拜对象等方面。闽台人的宗教观、生活方式、宗 教仪式对其身心的影响深刻, 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中, 宗教交流因其特殊原因起着特殊作 用,其意义和影响大大超越了宗教本身闽台文化体系中,闽台宗教交往占有极其重要位置。第 9 题. 四大山头与九大门派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 德会、法鼓山;九大门派:大岗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 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
6、、东和寺派;五大团体:国际佛光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 教居士会、中华佛寺协会、中华佛教护僧协会。这些山头、门派、团体,都与福建佛教的法 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第 10 题. 凤鼻头文化大坌坑文化结束以后,在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地区,与圆山文化同时,先后存在着三种类型 的文化遗存,目前暂都归属凤鼻头文化。第一种是红陶文化类型,以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中 层遗址为代表,距今约为 45003500 年。石器多为磨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 墓葬有石棺墓,人骨上见有拔牙习俗。第二种是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 县风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距今约 35002000 年。营埔出土陶片上发
7、现有稻壳印痕。第 三种是印纹和刻划纹灰黑陶文化类型, 已属铁器时代遗存。 风鼻头文化继承发展了大坌坑文 化,更明显地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其红陶、黑陶文化,同位于福建闽江下游的闽侯昙石山 文化遗址中层和上层的遗物十分相似, 同属于闽台地区以几何印纹硬陶和彩陶共存为特征的 古文化遗存。第 11 题. 戏状元饼戏状元饼是中秋节食月饼之俗,全国各地大致相同,但围绕吃月饼展开的节俗当属闽南、台湾的戏状 元饼最独特有趣,中秋戏饼在闽南、台湾历史悠久。海峡两岸人们一边赏月,一边在月光下 玩起戏饼游戏。戏饼用的会饼由级别、大小不一的 63 个月饼组成,分为 6 种,模仿古代 科举制四级考试,这种戏饼专用的会饼
8、中秋节前在闽南、台湾许多饼店均大量制作。参加戏 饼人数五六人为宜。开始时,取 6 个骰子放在大海碗里,轮流掷骰子,谁戏到约定俗成的 点数就可得到不同级别的月饼。如果有谁幸运得中状元,双手捧着诱人食欲、蕴含吉兆的状 元饼,一帮好友相拥回家,其情景如同古时中状元荣归故里,亲朋好友往往高兴得放鞭炮庆 贺。第 12 题.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台湾名称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求等第 13 题. 1.分析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举例说明。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在闽台地理距离与特征,闽台在史前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福 州鸡鸣,基隆可听这句谚语,说明了台湾和福州与大陆有不
9、可分离,难舍同枕的地理位置。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对,相距宽度不到 200 千米,狭处只有 1 30 千米,离福州最近。台湾海峡,平均水深只有 50 米至 100 米。台湾和台湾海峡,本来 就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 台湾是以大陆为根生成的一个岛屿, 在地缘上与大陆 是不可分的。在 1.5 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 130 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 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台湾被称 为浮福建, 表示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东山陆桥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 在碧波 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
10、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这道浅滩平均 水深不超过 40 米,最浅的地方只有 10 米。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 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大约在距今 32000 年,福建沿海的部分陆地是与台湾 陆地相连的,但到了 12000 年前,由于气候逐渐变暖,东山陆桥逐渐被海水覆盖。在多次 冰期,反复出现的海退与海浸现象时,东山陆桥曾经多次露出海面。东山陆桥的存在说明闽 台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第 14 题. 请你说明台湾与福建祖地文化体系的传承。据统计,台湾同胞 80%以上祖籍地在福建,两岸人民同宗、同祖、同语、同俗,这种一脉相承的人文关系,为两岸交流提供了天然的纽带。从传
11、统文化习俗上看,福建人民移民台湾,大多是以姓氏宗族聚族而居,或是以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家乡祖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不仅使泉州、漳州的闽南话成了台湾的主要方言,而且至今在台湾流行的南音、高甲戏、梨园戏、莆仙戏、布袋戏、木偶戏、闽剧等都是来自福建。福建戏曲在明、清时期逐渐定型,并随着移民传到台湾,成为闽台民间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台湾同胞信奉的神仙,如妈祖女神、保生大帝、关帝和临水娘娘等皆是都是由福建传过去的,每年都有大量的台胞来福建四大祖庙进香朝拜。台湾民众普遍尊奉的观音、关帝、土地公等,虽不原产于福建,但却是从福建传到台湾,并按福建的习俗祭祀的,其它的诸如服饰、饮食、婚庆等习
12、俗也都和福建有很多的相同相似之处。80 年代后期,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台湾地区的信徒纷纷前往福建朝圣谒祖,成为福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近 10 年来,赴嵋洲岛朝圣妈祖的台胞每年都达 10 多万人次,台湾成千上万的妈祖信徒云集莆田嵋洲岛与大陆同胞一起举行盛大的祭典活动。又如,从1987 年至今,台湾每年派出数 10 个进香团到安溪清水岩谒祖,迎回清水祖师神像。音乐方面,福佬系民歌。“福佬 ”,又有谐称“河洛” ,一般指源自中原地区黄河、洛水流域的闽南人。曲调都是从泉州、漳州、厦门流传过去的,有的保留原来的歌题和格调。泉州、漳州和台湾的天乌乌意思相似,都用闽南语,有情节有人物。台湾的“阿祖” 、
13、“阿公” 、“ 阿妈” 和闽南相同。这首童谣原型在闽南,传到台湾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但与闽南童谣意思相似。客家民歌、山歌尽管种类繁多,其曲调为闽西粤东民歌调,多为七字句,每首四句 28 字。相同母语基础上生成的台湾文学,并打上了原住地福建的烙印,闽台两地被划分为同一个文化区域,在文学艺术上也有很深的渊源关系。闽台文学渊源与交融发展初期:跟随郑成功入台的泉籍前明遗臣王忠孝等人都是诗词大家。卢、沈、徐、张、曹、陈原是大陆几社成员,入台后称“海外几社六子 ”。 清朝统治之初,大陆渡台的人数不断增长,特别是闽泉、漳的诗人文士更多地入台,大大促进了当地文运蓬勃发展,一时“游宦贤寓,簪缨毕集”。例如:台湾云
14、门芭蕾舞就是以传说中的故事,结合西洋的芭蕾舞惟妙惟肖演绎得令人神往,而福建惠安女的舞蹈也是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惠安女的服饰,风俗习惯,劳动场景再现了惠安妇女独特的精神风貌。这两者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说明海峡两岸的文化既有各自的特色也有许多共同的支点。此外,台湾民俗文化主要受到福建闽南、闽东及闽西等地区的影响,台湾名产的的食品如米粉、面线和鱼丸都是由福建移民带入岛内的。“左镇人 ”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从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部分文物来看,与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出土的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大陆传播过来的。其红陶、黑陶文化,同位于福建闽江下游的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中层和上层的遗物十分相似因
15、此,可以说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延伸,文明同源、 祖地文化体系的传承、民间信仰是叶与根的关系、 以儒学 “开化” 台湾、 在习俗生活方式方面保留和延续大陆特别是福建的传统;其地域特征是糅合各种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和传统文化因台湾的自然、社会环境形成适应性发展与选择性传承。第 15 题. 从哪些方面理解闽台宗教的历史渊源?闽台宗教渊源流长,关系密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移民潮将闽地宗教带进台岛。福 建向台湾的多次移民不仅推动了台湾的开发, 也推动了台湾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前往台湾的 福建移民将宗教信仰带进台岛,除了以佛教、道教为主的宗教信徒外,伊期兰教在明末有大 批郑成功军中穆斯林随军定居台湾,明
16、清时闽南一带穆斯林亦随着多次移民浪潮分批进入台 湾的嘉义、鹿港等地定居,有代表性的如福建惠安白奇回民郭姓移民台湾鹿港、基隆等地, 约有七千余人。 二、台湾的宗教仪礼大多源于福建。台湾的佛教仪礼大都来自福建,这是 因为清代台湾出家人在本岛受戒有困难, 于是纷纷渡海赴福州鼓山涌泉寺等大丛林受戒, 当 时受戒时间为每年阴历四月八日及十一月十七日, 鼓山涌泉寺都广而告之, 受戒回台后一切 佛教仪礼皆依主庙之制。 台湾道士法师从事法事的各种科仪本, 绝大多数也是由福建传入的,其原因是这些科仪由福建道士直接传入台湾。道教于 1590 年传入台湾,传教者是出身福建 漳州的闾山三奶派道士。 三、闽台地缘的便利
17、使两岸地宗教有一种天然联系。除了佛、道 两教因地缘便利而成为台湾宗教的传播地外,天主教、基督教也因地缘便利长期互动。天主 教于 1619 年传入台湾后,即以台湾为中转站向福建传教,如明末清初的多明我会、方济各 会、巴黎外方传教士赴福建传教,都是先到台湾而进入福建。台湾基督教因地缘关系由福建 传进台湾。 四、闽台两地宗教法脉相联。以佛教为例,台湾佛教法脉与福清黄檗寺、福州 怡山西禅寺、福州鼓山涌泉寺关系密切,台湾佛教是源自中国佛教的有鼓山涌泉寺、怡山长 庆及福清黄檗。台湾正统佛教都与福建佛教法脉相联,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 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法鼓
18、山;九大门派:大岗 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东 和寺派;五大团体:国际佛光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教居士会、中华佛寺协会、中华 佛教护僧协会。这些山头、门派、团体,都与福建佛教的法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五、 闽台两地宗教场所之间关系密切。特别是佛、道两教,闽台两地不仅在寺观名称、建筑布局 等相近,而且在香火上是一脉相承。台湾许多寺庙是福建寺庙的下院或廨院。如福建仅晋江 安海龙山寺分支衍传的龙山寺在台湾就有 410 多座,其中最主要的有 3 座:台北万华区的 龙山寺,为台北最古老的寺庙,至今这座山门外立有石碑,上刻衍自安海龙山祖寺。鹿港的
19、 龙山寺,其规模格局与安海龙山祖寺几乎一样。被称为台北三大庙门的台北艋舺龙山寺,至 今香火鼎盛。与福建有关的道教在台湾的道观,更是难以计数。 六、闽台两地语言上的 互通使传教较为便利。 以道教为例, 福建漳州的三奶派、 泉州的徐甲派等从闽南传入台湾后, 做法事时都用闽南话。台湾讲闽南语,纳入厦门宣教区,长老会传教士大熟悉闽南话,在赴 台传教上有语言优势。 传教士还编写了大量以厦门音为参照的读物以供在台湾传教之用, 受 到台湾居民欢迎。 七、在宗教组织从属上关系密切。以天主教为例,1859 年天主教再进入 台湾时,将台湾划为福州教区; 188 年,福建分为福州、厦门两个教区,台湾教务正式划入 厦
20、门教区领导。1895 年,台湾虽然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但台湾天主教仍划归福州主教区 监管。 八、闽台两地宗教在经济上互相支持。以佛教为例,福建许多佛寺的修建,就都得 到台湾的支持, 福州怡山西禅寺的修建就是在台湾的资助下得以完成的。 福建僧人赴台湾募 化建寺,已成为惯例。 九、台湾的宗教教育直接受福建影响。以佛教为例,许多在闽地佛 学院的法师赴台湾后大大推动了台湾的僧教育, 如曾求学于闽佛学院的慈航法师赴台后, 创 建了台湾第一个佛学院台湾佛学院。第 16 题. 结合实际,请你对闽台区域文化做个简单的评价。(建议可以从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自古以来,福建与台湾,一衣水, 语言相
21、通, 习俗类同,骨肉相 亲。福建、台湾的文化彼此间 不断交融、演化。是在闽台两地人民所共同创造 的,以闽方言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文化。它不是福建、台湾两省文化的简单相加,而 是闽台文化范围的人民在语 言文字、民间信仰、戏剧音乐、经济结构等方面具 有的共同的文化特质。闽台文化联系古今,既承袭了传统的性格,又在两岸社会 的不断演进中发展、变迁着。 闽台文化在漫长的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既有许多共同文化特征, 又有若干 差异 的地域性文化, 表现出自己的独特特征,闽台文化特别富有开拓进取精神。闽 台文化不断地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 具有兼容并包的精神, 因此显得特别活跃和 朝气蓬勃。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22、、重节气操守、开 放意识较强的地域文化, 成为了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优秀的组成部分。 20 世纪 90 年代,闽台文化交流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闽台区域文化也进入 新的发展时期,文化成为激活闽台区域经济发展,闽台文化产业合作理应成为未 来闽台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加强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促进闽台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高它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是闽台区域现实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 源远流长的闽台关系和文化传统,从纵向讲,积淀丰厚,是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 的一支非常重要的缔造力量,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任务 2第 1 题. 为什么台湾民俗那么丰富,如果你去台湾,对哪些风俗感兴趣?为什么?台湾
23、民俗的频繁性, 各种民俗活动层出不穷, 经久不衰, 主要有六个方面原因: (一)大陆民俗活动的翻版和复制。台湾的移民都是从大陆去的,大陆有多少民俗活动, 台湾也就有多少民俗活动,有的还在传承中不断完善。 (二)于无奈之中求平安的思想极 为普遍。台湾先民在开拓台湾时,由于条件的险恶,有些困难难以预测,有些事情更无法把 握,只好求助于神灵及祖先保佑,于是大大地推动了各种民俗活动。 (三)心灵慰藉的要 求。先民们经过艰苦创业,苦尽甘来,手上有了些钱,他们认为是神灵或先祖护佑,心灵才 会感到平安。 (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根深蒂固。也有的居民开始并不热衷 介入民俗活动,但别人都加入了,你不加
24、入,万一家中出了事,会被认为是神灵怪罪,也就 跟着介入了。 (五)不愿拂人好意。特别一些要收费的民俗活动,左邻右舍都参加了,同 事朋友也热衷于此,别人来相约,往往不愿拂人好意也就参加了。于是也由此产生了多神崇 拜的现象,有的人崇拜多个神灵,对每个神灵的来历和护佑功能却不甚了解。 (六)与经 济利益挂钩。特别一些地方举办的各种节,有借此推销本地特产、扩大本地知名度的意义, 以宜兰、台南两地为例,宜兰苏沃镇的鲭鱼节、礁溪乡的金枣节、壮围乡的哈蜜瓜节、冬山 乡的风筝节、 五洁乡的鸭母节、 三星乡的葱蒜节, 台南县白河镇的莲花节, 麻豆镇的文旦节、 官田乡的菱角节、 将军乡的胡萝卜节、 善化镇的啤酒节
25、、 玉井乡的芒果节、关庙乡的凤梨节、 龙崎乡的麻竹节等,都是有意识地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第 2 题. 诗钟竞咏是怎样产生的?你认为对现代娱乐活动是否有参考价值?诗钟的创作是一种具有竞技性质的集体活动,活动中又有关于时、体、题、韵 的严格规定和各种颇具趣味性和刺激性的项目,限时咏作,分等奖励。福州为诗钟发源地, 被称为诗钟国。闽派诗钟在 1887 年唐景崧入台前就传入台湾,闽台诗钟活动大都采取组织 诗社、定期集会吟咏的形式。 诗畸一书作者共 55 人,其中闽人约占一半。 闽台诗钟 之盛在全国名列前茅,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其一,闽台闭塞的自然环境,相对稳定的政治局 面,使中原文化原型得以较完整地保留。
26、其二,福建文人大量进入台湾,把诗钟带到台湾, 并成为台湾诗钟发展的主力。其三,日据时期,闽台诗人组织诗社,开展诗钟活动,以抒发 亡国之恨。从整体上看,击钵催诗的竞技,过于追求形式、技巧,脱离现实,最终堕入文字 游戏的末路,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但也不能抹杀诗钟的积极意义,在台湾近代文学史上开创 了诗社活动经常化、常规化的风气;促成台湾各地、各界文学爱好者的联谊;推出一批佳作 名篇。日据时期,台湾诗钟(击钵吟)之会促使台湾诗人养成和磨练汉文学的趣味和表现的 功夫,具有抵御异族同化大文化上的反抗意义。诗钟在台湾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其作用和影 响是不可低估的。第 3 题. 列出你知道的闽台美食习俗,你认为
27、哪些传统美食可以传承和发展?(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答案)闽台美食习俗是中华饮食 文化结构中的重要元素,通过个人的探究,目前我就有所知道的闽台美食习俗其中包括传统的习俗主食、肉食、蔬果、器用、好酒、嗜 烟、饮宴、嚼槟榔、调味、食人等最具台湾原住民的饮食风俗,但是台湾的饮食风俗也有很多是从大陆移植过来的其中淮、粤、川、鲁 这四大菜系在台湾得到发展和完善,台湾名产的的食品如米粉、面线和鱼丸都是由福建移民带入岛内的。 我认为大部分从大陆饮食风俗 和台湾相结合的,形成一种特有的饮食风俗,备受当今人们喜爱的,是可以长期的发展,同时那些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够带动两个 民生建设,丰富我们饮食文化的习俗,我们
28、要取之精华,继续发扬光大,推动闽台美食习俗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第 4 题. 清明节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祀祖。扫墓的时间,闽台各地互有差异, 一般是在清明前后数日。扫墓的程序,一般是先清理墓边杂草,并给墓头添土;接着在墓上“压 纸”,并在墓前摆放供品,点燃香烛,全家拜祭;最后是燃放鞭炮,焚烧纸钱,将供品弄成小块, 撒在墓的四周。祭扫完毕,全家在墓地聚餐,分食供品。台湾同胞祖墓多在福建,清明时节回祖 国大陆祭扫祖墓, 现在两岸阻隔, 每年仍有很多人回来扫墓, 表现出深挚的故土情结和爱国情怀。第 5 题.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在闽台两岸, 人们把元宵节视为春节的最后
29、一部分, 民间节庆活动尤为隆重。第 6 题. 拜年拜年又称“拜正”、“贺正”、“贺春”。拜年活动一般由初一延续 到初五。初一祭祖之后,晚辈给长辈行跪拜礼,要说“拜年”, “长寿”之类的话。长辈受礼后, 要给“红包”,即压岁钱。在家拜年后,一般同族的男子要到祠堂祖庙聚会,论资排辈,依次拜 年,类似于现在的团拜。初二,已婚妇女要回娘家做客,拜祭祖宗。一般丈夫也要同行,故又称 初二为“女婿日”。初一至初五期间,街头巷尾亲友熟人相见,彼此都非常客气亲热,打躬作揖, 说些“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拜年习俗现仍然十分盛行,但不再行跪拜礼,而代之以鞠躬或 握手;时间也不限于初一到初五,年前拜年,谓之“拜早年
30、”,初五以后拜年,谓之“拜晚年” 。第 7 题. 归宁新娘出嫁后数日内由新郎陪同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归宁”。当日, 新婚夫妇须由娘家弟妹前来迎接;须在日落前返回男家,据说这样才能有望生男孩。第 8 题. 诗钟诗钟是一种具有竞技性质的集体活动,活动中又有关于时、体、题、韵的严格规定和各种颇具趣味性和刺激性的项目,限时咏作,分等奖励。诗钟有笼纱、嵌珠二格,嵌珠即折枝之异名,但当时人们往往不称嵌珠,而更经常使用折枝之名称。第 9 题. 刘家谋刘家谋(18131853 年), 字仲为、苞川, 侯官县(今福州市区) 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 年)中举,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所到之处,努力收集掌故。
31、在宁德, 著鹤场漫录2 卷;在台湾 4 年中,著海音2 卷,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咸丰二年(1852 年),卒于府署。他于 1850 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 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 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第 10 题. 余光中余光中,1928 年 10 月 21 日生于南京 ,籍贯福建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故也自称“江南人”), 诗人。曾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评论家。主要作品有乡愁余光中经典传说,其中传
32、说获台北新闻局金鼎奖歌词奖。第 11 题. 开漳圣王原名陈元光,又称“陈圣公”,作为漳州的地方神被崇拜。686 年,陈获旨得准开建漳州漳浦郡。在任 20 余年,勤于吏治,政绩卓著,对开发漳州有功,逝后 百姓立庙奉祀,称为开漳圣王。台湾省内,凡是闽南漳州人士集中居住的地方都有开漳圣王的供 奉。第 12 题. 莆田妈祖金身巡台1997 年 1 月 24 日至 2 月 3 日莆田妈祖金身出巡台湾, 所到之处,都举行隆重的接驾、绕境、祀典、送驾仪式,妈祖金身驻跸的宫庙,更是人山人海。 之后,妈祖巡台不断,抵台绕境为信徒祈福。第 13 题. 保生大帝保生大帝,医神普救众生,原名吴夲,宋代泉州府同安县白礁
33、人, 是闽台地区最有影响的医神。 吴夲少年时时已精通药理医术, 采药草炼丹煎药, 以医济人无贵贱, 手到病除,药到疾愈。宋代“妙道真人”,明代的“医灵妙道真君”、“万故土我极保生大帝”。 吴夲遂由此被神化。保生大帝与妈祖、临水夫人,是闽台民间信奉的三大主神之一。福建南部泉 州一带、 台湾省北部以及东南亚地区泉州人士集中居住的地方,多建有奉祀保生大帝的庙观或殿 堂。供奉保生大帝的庙宇通常被命名为慈济宫第 14 题. 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一种既直接继承了原始宗教的许多特征,又深受人为 宗教影响的民间普通信仰,民俗色彩特别浓厚。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源于原始宗教保留有许多 原始痕迹如动物、植物崇拜等,同时
34、又打上阶级社会的烙印,如神有等级等等,还受到了佛、 道、儒的影响。尽管如此,民间信仰有许多方面毕竟不同于人为宗教,其无固定信仰对象、无统 一教主、无严格的教理教义、无完整的经典、无清规戒律、无固定仪礼模式、无系统组织、无固 定神职人员,无植很于传统文化和民俗之中,具有活动空间大影响范围广,信仰者从功利出发, 是多神祟拜的现象。第 15 题. 除夕腊月三十日(小年为二十九日)夜,旧年至此而除,故称为“除夕”, 又叫“除夜”、“大年夜”。闽台方言称为“年兜” 。“年兜” 即年底之意。除夕这天,外出的 人,除非万不得已,都要回家团圆。除夕之前,家家必须贴上春联、年画。黄昏时分,家家贴上 新灶神像,算
35、是接回灶神。接着,便是辞岁,即祭祀祖先和天地众神。在住宅正厅祖先灵位前和 厅口各摆设一套供品,然后点烛、焚香、烧金,燃放鞭炮,由家长带领家人,向祖先和天地众神 三拜九叩,祈福消灾,预祝来年平安幸福。入夜,人们在门外用柴草燃起火堆,大人、小孩在熊 熊的火焰上方跳来跳去,谓之“跳火囤”,以攘除邪秽,驱逐恶鬼。是夜,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全 家团聚吃年夜饭,闽台方言称为“围炉”。年夜饭一般都极为丰盛,但不能全部吃完,要留待来 年再吃。除夕晚上,大人要给小孩“压岁钱”,过年零用买糖果,叫做“过好新年,口袋有钱”。 “压岁钱”古称“压祟钱”,有“镇压鬼祟”之意,以祝愿小孩吉祥安康。除夕晚上,年轻人通 宵不睡,
36、叫“守岁”,以为可以健康长寿。第 16 题.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四日祭祀灶神,简称“祭灶”。祭灶的习俗主要是拂尘、 送灶。拂尘就是祭灶这天要打扫房屋院落,洗涤用具,尤其是厨房,从灶台到锅碗瓢盆、桌椅门 窗,都要擦拭得干干净净。卫生搞完后,黄昏时分,便开始送灶。此时各家各户陈列供品,点烧 香烛,燃放鞭炮,以送灶神上天。所谓送灶神上天,是把灶台上方贴的旧灶神像揭下来,连同从 街上买来的画有靴帽衣甲、刀、箭和马匹的“甲马”一起烧掉,意为备好行装坐骑,送灶君上天 述职,希望灶神能“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在福建,供灶神的祭品,除鸡、鸭、鱼肉等佳 肴外,其中必不可少的是饴糖或糖饼。据说糖可以黏住灶神的嘴
37、,以防他在玉帝面前说坏话,而 是从口甜到心,好话连篇。台湾祭灶习俗与福建基本相同,但没有献饴糖粘灶神口的习俗。第 17 题. 民俗民俗主要是指民间流行的风俗习惯。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相沿成袭的生活及文化活动,诸如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巫术禁忌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任务 3第 1 题. 从冒籍现象分析闽台科举考试制度的联系与交融。为了鼓励更多的台湾读书人到福州应考,福建的地方官员从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开始,便 不断地以奏折的形式,请求朝廷对台湾读书人网开一面,录取时给予倾斜。很快便得到礼部的赞 同。设立保障名额大大鼓励了台湾士子的进取之心,有力
38、地推动了台湾科举考试的发展,也使闽 台之间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联系更加密切。 推动了台湾地区文风的繁盛和社会进步, 但也带来一些 问题。实行初期,由于台湾地区的文化尚不发达,本地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不多,来自福建福 州、兴化、泉州、漳州四府的读书人中稍通文墨者在原居住地参加考试料难以考取,便通过在台 湾居住的同姓同宗之人,冒称为其弟、侄,然后以台湾士子的身份公然赴考。一旦考中,便迅即 返归故里。从闽台科举考试长期以来是一体化关系的角度考察,冒籍也属正常现象。数百年来, 闽台同属一个行政区划,地缘相近,两地人员往来十分频繁。台湾的居民大多是早先福建移民的后裔,与祖籍地有着各种联系,不少人甚至还具有同
39、族、同宗、同姓等关系,两地士子同在一个 乡试考场应试,语言、生活习俗几乎没什么两样。若没有这些因素,多数冒籍者便不可能成功。 这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闽台两地关系之密切。第 2 题. 请概括闽台谚语的类型与特征。闽台谚语的类型与特征(1)关于人生 关于人生与天理这方面的俗谚,大都是来自人民的生活经验与对生命的看法。内容包括:人生、 家庭人伦类、教育孩子的谚语、家庭人伦、朋友关系。(2)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婚姻、家 庭、家教、勤俭(3)关于谋生闽南话里面也有一些关于谋生方面的闽南谚语。闽南地区,特别是 台湾很多人靠海为生,因此,形容渔民们工作的俗谚也就特别多。(4)关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 在闽南
40、、台湾还有一类的俗谚,是与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这些俗谚大部份都具 有相当浓厚的乡土色彩, 从这些俗谚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农村的生活情形。 谚语不仅和生活相关联, 更是农民们耕作的指标。谚语是农民们长期看天吃饭所得来的经验与智能,是闽南、台湾谚语的 精髓。第 3 题. 请概括闽台戏曲繁荣的原因。闽台地方戏曲的繁荣, 有多方面的原因, 而宗教祭祀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闽台宗教极为发达,庙宇林立,神灵众多,祭祀频繁。老百姓 为祈求神灵赐福,不但要虔诚膜拜,贡献丰盛的祭品,还要“演戏酬神” 。早在南宋,这一传统 就已形成。 宋光宗绍熙元年 (年) 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知漳州时就发布过 喻俗文 :
41、“约 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聚敛财物,装弄傀儡。”到庆元三年(年)朱熹的学生陈淳针对漳州城乡百戏盛行的情况,上书官府,要求“严禁止绝。”不但在漳州,而且在福 州、泉州、莆田,演戏酬神,也蔚然成风,热闹非凡。明清以来,这种演戏酬神的风气更盛。岁 时节庆,如元宵、中秋等节日;神诞纪念日,如正月初九的“玉皇诞”、三月二十二的妈祖诞辰、 七月八月做“普度”;祭祖和结婚要演戏,还可以理解,而办丧事也要演戏,频繁的祭祀活动需 要演戏,促使剧种发展,戏班剧增,使闽台的戏曲十分繁荣。第 4 题. 布袋戏布袋戏或称掌中戏。福建掌中戏,产生在泉州一带,有三百年历史,世纪中叶以后,漳、泉、 潮掌艺名师辈出
42、,随移民传入台湾,先有泉州调的,后有潮州调的。都属南管系统善于文戏,多 节义和爱情故事,台湾目前分南管、北管和潮调三种布袋戏。第 5 题. 车鼓舞。以双人舞形态表演的舞蹈。 两人互相逗趣, 一边敲出响声, 也叫 “车鼓弄” 或“弄 车鼓” 。 “弄” ,即“表演戏弄”的意思。 “车倒”有“翻倒”的意思, “车鼓”有 “翻倒鼓”之意。自闽南传入台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节庆、庙会时不可缺 少的节目。表演是边歌边舞,丑角动作难度较高,旦角动作娇柔与丑角互相逗趣 表演。第 6 题. 泉州孔子庙位于泉州市区泮宫内,宏伟壮观,为我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 孔庙,主体建筑为宋代典型的重檐庑殿式,殿为抬梁式木构
43、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屋脊较短, 四角斜坡面较长,殿柱皆为花岗岩石,束腰嵌有莲花图案青石浮雕,台北孔庙位于大龙洞、哈密 街一带,由泉州府惠安县著名建筑大师王益顺于 1925 年重建,主要模仿泉州孔庙,建成“正统 南中国式孔庙”。第 7 题. 雾峰林氏大宅位于台湾台中县雾峰乡的,分为顶厝、下厝、莱园三大部分, 下厝创建于咸丰元年(1851 年),为清朝福建陆路、水陆提督林文察的宅第,面宽十一开间, 分前后五进的宫保第,画栋雕梁,富丽堂皇,墙上和花窗嵌有青石平雕、浮雕、人物、山水、花 鸟,与精美的木雕、漆雕、砖雕、灰雕交相辉映,为台湾最大古民宅之一。第 8 题. 冒籍由于台湾地区的文化尚不发达,
44、本地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不多,来自福建福州、兴化、泉州、 漳州四府的读书人中稍通文墨者在原居住地参加考试料难以考取, 便通过在台湾居住的同姓同宗 之人,冒称为其弟、侄,然后以台湾士子的身份公然赴考。一旦考中,便迅即返归故里。从闽台 科举考试长期以来是一体化关系的角度考察,冒籍也属正常现象。第 9 题. 官送由于台湾属福建管辖,未设乡试考场,故台湾的士子必须远赴福州应试。由于海峡内风急浪高, 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年代里,经常发生应考士子船翻人亡的惨剧。从 1874 年开始,为了使应考 者能够安全到达福州,每逢考期,清政府便派遣官轮将考生由台湾的淡水港护送至福州。这一举 动被称为官送。第 10 题.
45、 官话方言岛明、 清两代, 先后有两批官兵前来福建平乱, 嗣后就地屯守聚居, 形成两处。其一是南平延平区和西芹镇的土官话。其二在长乐市航城镇琴江村, 清初旗营在此筑堡定居,至今城墙犹存。现有居民 1000 余人,已认定为满族。他们说的话 俗称京都话。这些方言岛的居民都兼通双语,对内说官话,对外使用当地方言。这些官话都 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但基本面貌仍是北方方言。第 11 题. 方言方言是共同语的继承或支裔, 一个方言具有异于其他亲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征, 它的内部发展规 律是服从于全民共同语的,在历史时期往往从属于民族的统一标准。作为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分布在不同的地域,
46、二是属于同一古老语言发展的结果。第 12 题. 谚语谚语,是群众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简练通俗而富有哲理性 的定型化语句。谚语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的谚语包括俗语和歇后语。狭义的谚语是 指劳动人民总结生产斗争、 和各种社会生活经验以及传统道德标准的富于教训意义的短小而形象 的一种韵文体语。第 13 题. 神话神话是文学创作中一种极古老的散文形式的口头创作,它是原始人最 初构思的,记录了早期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理解,对于宇宙万物的认识,以及在这一认识过程中 所表现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幻想故事。 是民间文学中最古老体裁之一, 是古人对难以理解的自然 现象的反映和折射。第 14 题. 刑事
47、诉讼管辖即司法机关在刑事案件受理范围上的分工。由于对司法机关这一概念两岸在理解上存在很大差 异,因此,刑事诉讼管辖的定义也不同。在大陆,刑事诉讼管辖是指公检法机关在刑事案件受理 范围上的权限划分,以及法院系统内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在台湾地区,则仅指 法院系统内在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故亦称法院之管辖。第 15 题. 区际司法协助是指同一主权国家内部不同法域或特定地区的司法机关之间的司法协助行为, 即某地区司法机关 接受另一地区司法机关的请求, 在其管辖的区域内代为履行某些司法行为。 闽台司法协助正是属 于这种区际司法协助关系, 它是海峡两岸在一国两制构想下逐步落实和发展起来
48、的, 是两个相互 独立的法域之间在个主权, 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发生的司法协助, 是复合法域国家内部的司法协助。第 16 题. 梨园戏,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第 17 题. 高甲戏源于闽南民间迎神赛会的化妆表演,在发展过程中受徽班、江西班、傀儡戏、京剧的影响,明末清初称“宋江戏”,清中叶发展为“和兴戏” ,清末以后才称“ 高甲戏,日据时期传入台湾。剧目连台戏有四百多种,折子戏、小戏有一百多种。脚色有生、旦、丑、北(净)、杂五类。其丑角吸收了傀儡戏的表演艺术,颇有特色。它文戏主要学梨园戏,武戏从“宋江戏”发展而来,又受京戏影响。演唱方面,曲调用傀儡调,民间小调、南管,以南管为主,这也是高甲戏在台湾被混为南管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