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13富贵不能淫一、解释括号前面的字或词。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 ”孟子曰:“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子( )未学礼乎?丈夫之冠( )也,父命( )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 )门,戒( )之曰:往之女( )家,必敬必戒( ) ,无违夫子!以( )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 )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 )志,与民由( )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 ,此之谓大丈夫。 ”二、问答题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 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
2、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 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B. 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6. 翻译下列句子。(4 分)(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 分)8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
3、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2 分)9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2 分) 10.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2 / 1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解释括号前面的字或词。舜发( )于畎亩之中,傅说举( )于版筑之中,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 )性,曾( )益其所不能。人恒( )过( )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 ) ;
4、征( )于色,发( )于声,而后喻( ) 。入( )则无法家拂( )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二、问答题1. 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4.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5.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6.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7.请写出至少 2 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8. 环境对
5、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9、翻译下列句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 / 13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愚公移山一、解释括号前面的字或词。太行王屋二山,方( )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 )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 )九十,面山而居。惩(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也。聚室( )而谋( )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 )相
6、许。其妻献疑( )曰:“以( )君之力,曾( )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 )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 )石垦( )壤,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 ,跳往助之。寒暑易( )节,始一反( )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 ,固不可彻( )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 )也,而山不加增,何苦( )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
7、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 )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 )焉。二、问答题1、句子翻译寒暑易节,始一返焉。甚矣,汝之不惠!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可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文意理解(1) 、愚公的妻子和智受对愚公移山都曾提出质疑,但问话的态度和语气有什么不同?(2) 、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3) 、说说本文中愚公精神的实质
8、是什么?4 / 133、内容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愚公自信能移山的原因是: 。4.问题探究-“智叟”这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周亚夫军细柳一、解释括号前面的字或词。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 。乃以宗正刘礼为( )将军,军( )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 )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 )之( )细柳军,军士吏被( )甲,锐兵刃( ) ,彀( )弓弩,持满( ) 。天子先驱(
9、)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 )至!”军门都尉曰(13):“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 )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 )使( )持节( )诏将军(14):“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 )从属车骑曰:“将军约( ) ,军中不得驱驰( ) 。 ”于是天子乃按辔( )徐行( )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 )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 )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既( )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 )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 )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
10、善者久之。二、问答题1、翻译下列句子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为动,改容式车。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2、课文标题是“ 细柳营” ,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 / 133、选文第 1 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4、第 2 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采用了什么手法? 5、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6、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 7、 “群臣皆惊” ,群臣为什么“惊”?表现了群臣的什么心理? 8、结合全文,说说你认为文帝是一个什么样
11、的皇帝? 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问题。(甲)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自赞:自我总结。庶几:差不多。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10. 下列句子中
12、“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 分)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11.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 ) (2 分)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 (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12. 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6 / 13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
13、之情。13.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译文: 14.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 分)(二)阅读下面【甲】 【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问侍臣:“创
14、业与守成孰 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不注意,不重视。15请用“/”标示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只标示一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舜发于吠亩之中 发: 人则无法家拂土 拂: 创业与守成孰难 孰: 17选出
15、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知守成之难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C国恒亡 今亡亦死D征与吾共安天下 安求其能千里也 来源:学# 科#网18翻译文中划线语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19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7 / 13(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问题。甲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宾春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这男,始说,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支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患、公长,皂曰“汝心之固
16、,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力口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支亡以应。(愚公移山)乙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 分)固不可彻 彻: 寒暑易节 易:7.翻译下列句子: (4 分)甚矣,汝之不惠!夸父与日逐走。8.夸父和愚公都是我国神话寓言中塑造的英雄人物,请说说他们感人的精神品质。(3 分)(四)阅读甲乙两个有关“人物对话”的文言文段,做 810 题。 (8 分)(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
17、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18、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分)立有间 臣是以无请也 8 / 13达于汉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9、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0、 (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乙文刻画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2 分) (五) 周亚夫
19、军细柳与绛侯周勃世家的对比阅读周勃,沛人。高祖为沛公初起,从入汉中,拜为将军。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号绛侯。文帝即立,以勃为右丞相。居十余月,乃谢请归相印。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乃免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 ”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孝文十一年薨,谥曰武侯。注释:冒絮:头巾。狱辞:案件的供词。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两处)其 后 人 有 上 书 告 勃 欲 反
20、 下 廷 尉 逮 捕 勃 治 之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A 军(驻军)细柳 B已而( 后来 )之细柳军不久 C 居(经过)十余月 D顾(反而)欲反邪!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称善者久之 吏方验而出之 B 请以军礼见 不以此时反C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吏方验而出之D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乃免相就国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2)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5从文中看,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共同特点是: 9 / 13;文帝在对待父子两人的态度中也有一共同点是 。10.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
21、虚词意思的辨析能力。 A、C 、D 三项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 它)的”或“他(她,它)们的” ;B 项,“其”是副词。表示反诘。译为“岂、难道” 。11.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文言词语意思的把握:A 项, “移”在这里是“动摇”的意思。12.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D 项, “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表述有误,应是:为了表现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13.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14.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参考译文】【
22、甲】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中正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开阔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老百姓一道走;不得志的时候,自己走自己的路。富贵不能使他骄狂,贫贱不能改变他的心志,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乙】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总结,桂在衣带间。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 (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 (他被)押过集市时,精神得意,如往常一样。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经做完了。
23、”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 让行刑停止,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 没有不伤心流泪的。5、阅读理解(1)目的是对比,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2)点明文章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3)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借助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5)“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上至,又不得入”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细柳军军纪严明“持兵
24、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10 / 13守。(6)群臣对周亚夫接待文帝的方式和文帝对周亚夫的赞赏的态度感到吃惊。表现了群臣对皇帝的敬畏和对周亚夫行为的不理解。(7)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在细柳营中没有受到礼遇,他不但没有贬责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 ,足见汉文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爱才,识才,善用人才的君主。参考答案:6.(1)彻:通、达( 1 分) (2)易:交换、改变( 1 分7.(1)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2 分) (2)夸父和(跟)太阳竞胞。(2 分)8.(1)他们具有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坚强意志和毅
25、力。(2 分二、参考答案:8、 ()有一会儿()不问,不再说话()汉水南岸()用箕畚运9、 ()扁鹊远远地看到蔡醒公就转身跑了()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10、 () “讳疾忌医”的人(掩饰错误,顽固坚持、不愿改正错误的人) ;要点: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要点:正视困难,战胜困难 参考答案:1其 后 人 有 上 书 告 勃 欲 反 /下 廷 尉 /逮 捕 勃 治 之2B 不久3C (A 音节助词 他 B 用在 C 都是承接关系 D 才于是)4 (1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皇上的车队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骑马迎送。(2)他不在这时造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小的
26、县里,反倒要造反吗?5忠心耿耿;知错能改参考译文:周勃,是沛县人。高祖作为沛公刚刚起兵的时候,周勃跟随(高祖)进入汉中,被任命为将军。赐绛县八千二百八十户作为食邑,号称绛侯。文帝即位,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过了十个多月,周勃就推辞请求归还相印。过了一年多,丞相陈平去世,皇帝又起用周勃担任丞相。过了十多个月,皇上说:“前些天我下诏让列侯前往自己的封地,很多人没有去,丞相您是我所器重的人,可要替我率领列侯回封地。 ”于是免去丞相职位回到封地。 (回到封地)一年多,每当河东郡守和郡尉巡行所主之县到达绛县的时候,绛侯周勃自己害怕被杀,经常披着铠甲,命令家人手里拿着武器来会见(郡守郡尉) 。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要谋反,诏令下达到廷尉,廷尉逮捕周勃治罪。文帝朝见太后,太后顺手抓起头巾向文帝扔去,说:“以前绛侯身上带着皇帝的印玺,在北军领兵,他不在这时反叛,如今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