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题库.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097553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与生活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心理学与生活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心理学与生活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心理学与生活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心理学与生活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D、正常成人心理现象 正确答案:A 2.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冯特B、韦伯C、费希纳D、艾宾浩斯 正确答案:A 3. 心理过程包括( ) A、认识、情感和意志B、能力、气质和性格C、知、情、意和能力D、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 正确答案:A 4. ( )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A、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B、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C、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D、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D 5. 心理学研究除了运用一般观察法、调查法和

2、实验法外,还要运用( ) A、个案法B、模仿法C、无条件反射法D、拟人法 正确答案:A 主观题二、论述题论述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各自的特点。正确答案: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和个案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性。但通常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也往往难以精确的分析,还会受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等影响。 (2)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信度和效度。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3、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为了排除实验者的偏好作用,常常使用双盲控制。 (4)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一般地说,个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设,要进一步检验,则有赖于其他方法的帮助。 单项选择题一、选择题1神经系统是由( )构成的。 A、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B、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大脑C、脊髓和大脑D、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 正确答案:A 2对一般人来说,言语功能占优势的半球在( ) A、左半球B、右半球C、左右半球没有区别D、有人在左半球,有人在右半球 正确答案:A 3脑干包括( ) A、桥脑、下丘脑和中脑B、延髓、

4、中脑和下丘脑C、延脑、桥脑和中脑D、桥脑、丘脑和下丘脑 正确答案:C 4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 )等组成部分。 A、大脑皮层感觉区和大脑皮层运动区B、大脑皮层感觉区、大脑皮层运动区和大脑皮层联合区C、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D、额叶、顶叶、枕叶和旁叶 正确答案:C 5用“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对右利于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 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神经生理学家是( ) A、布洛卡B、巴甫洛夫C、罗杰斯佩里D、艾宾浩斯 正确答案:B 主观题二、填空题1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 _ 来完成的。 正确答案: 神经递质 2神经元通外面包裹的 _ 加快了冲动的传导速度。正确

5、答案:髓鞘 3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包括神经细胞内的电传导和神经细胞间的_ 传导。正确答案: 化学 4神经元通过自己的树突和胞体接受冲动,并经过_ 传导冲动。正确答案: 轴突 单项选择题一、选择题1根据实验,斯蒂文斯认为知觉到的大小与刺激量的关系是( ) A、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B、刺激量的平方成正比例C、刺激量的乘方成反比例D、刺激量的平方成反比例 正确答案:A 2主要感受物体明暗的昼视器官的是( ) A、锥体细胞B、棒体细胞C、红外细胞D、紫外细胞 正确答案:A 3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 A、感觉适应B、感觉后像C、感觉对比D、联觉 正确答案:A 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

6、小刺激强度叫( ) A、最小可觉差B、感觉阈限C、差别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 正确答案:B 5暗适应是( ) A、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B、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降低的过程C、在暗环境中视觉感觉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D、在暗环境中视觉的差别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 正确答案:A 主观题二、名词解释1. 差别感觉阈限 正确答案: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 2. 侧抑制正确答案: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3. 绝对感受性正确答案: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4. 感觉正确答案: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脑的事物个别属性的

7、认识。 三、简答题1. 简述色觉的对立过程理论。正确答案:(1)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2)视素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3)不同的对抗过程产生不同的色觉经验。 2. 简述视觉中的时间因素。正确答案:(1) 视觉适应。暗适应、明适应。 (2) 视觉后像。正后像、负后像。 (3) 闪光融合。 (4) 视觉掩蔽。 3. 简述感觉对人类工作和生活的意义。正确答案:(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单项选择题一、选择题1

8、形状知觉依赖于物体的原始特征和线条朝向,表明大脑的加工是( )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自左向右D、自右向左 正确答案:B 2一般说来,增加目标物的照明和刺激持续时间,将( ) A、降低运动知觉阈限B、提高运动知觉阈限C、降低运动感觉阈限D、提高运动感觉阈限 正确答案:A 3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 ) A、运动知觉B、时间知觉C、似动知觉D、方位知觉 正确答案:B 4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 ) A、完整性B、整体性C、选择性D、理解性 正确答案:B 主观题二、填空题1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 _

9、。正确答案: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 2人们能够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主要依赖于 _。正确答案:双眼视差 3身体组织的节律性活动称为_ ,它为人们提供了时间的信息。正确答案:生物钟 4人们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时采用的肌肉线索中, _ 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正确答案:辐合 5对物质现象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 _ 。正确答案: 时间知觉 三、名词解释1知觉恒常性正确答案: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稳定性 2知觉适应正确答案: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四、论述题论述知觉的主

10、要特性。正确答案:(1)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相互转化,而且相互依赖。 (2)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依存的。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 (3)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1 分) (4)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

11、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稳定性。 (5) 知觉适应。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单项选择题一、选择题1“一心可以二用”现象是因为注意特性的( ) A、多样性B、持续性C、恒常性D、分配性 正确答案:D 2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叫( ) A、注意的周期B、生物节律C、注意的动摇D、注意的循环 正确答案:C 3梦境通常在( )开始出现。 A、睡眠初期B、睡眠中期C、睡眠晚期D、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正确答案:D 4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活动,这是( ) A、注意的转移B

12、、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动摇 正确答案:C 5既有目的又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叫( ) A、无意注意B、随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D 主观题二、简答题1简述睡眠的不同阶段。正确答案:(1) 浅睡状态,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2) 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 (3) 脑电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 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 (4) 深度睡眠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 (5) 快速眼动睡眠(REM)阶段。个体脑电波与清醒状态时相似,出现梦境。 2简述梦产生的主要可能机制。正确答案:(1) 精神分析观点: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 (2) 生理学观点: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3) 认知观点:睡眠中认知系统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活动进入了个体的意识。 单项选择题一、选择题1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去个别特征和属性的活动称() A、概括过程B、注意过程C、加工过程D、抽象过程 正确答案:D 2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叫( ) A、辐合思维B、发散思维C、直觉思维D、创造性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