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三心”杠杆,撬动逻辑思维姓名:李宝平学科:科 学单位:天津市宝坻区北城路小学1运用“三心”杠杆,撬动逻辑思维引言: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客观感知基础上对客观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的理性思维,它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科学研究不仅需要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与感知,而且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概括与推理,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两者缺一不可。逻辑思维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好逻辑基本知识、 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可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很薄弱。这就需要科学教师从学科特点
2、出发,抓住有关环节,循循善诱,努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呢?关键词: 逻辑思维、探究、思考、分析、表达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以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然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能力。所谓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能动地反应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通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的把握,它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针对如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例,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一、静心思考,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2小学科学新
3、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热热闹闹的,但是喧嚣的背后,孩子们的思考时间没有了,思考的能力也随之降低。所以是否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思考,是提升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重要表现。1.培养思考问题的意识关于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牛顿与苹果的故事。的确,每一个科学问题都是从问号开始的,特别是在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时,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解释”的科学探究模式,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第一个问题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关于如何更好的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机会,在科学课堂是是非常多的。最经典的
4、几个培养学生问题的课有磁铁有磁性 、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 运动起来会怎样等,但是这都感觉缺少一份安静思考的氛围,所以要给学生提供静心思考问题的平台。比如在声音的变化一课教学中,老师准备的装着不同水量的玻璃杯,长度不同的铁钉,不同尺寸的音叉和鼓等,通过敲击的不同,发现声音的不同。这里学生若没有静心来听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就不能思考,更难以发现声音在高低和强弱不同变化的问题。2.引导实验各阶段的思考实验是科学课堂最重要,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的一个环节,但是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热热闹闹做实验,却没有收获的情况。所以老师要善3于引导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认真的去思考,只要学生去思考,就
5、会有许多智慧的火花。比如在溶解的快慢一课中教学中,老师准备了食盐白糖、不等量水的烧杯、颗粒大小不同的肥皂、不同温度的水等。让学生思考溶解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有的提出跟温度,跟水量,跟大小形状,跟不同溶解物等,实验前就需要学生的思考溶解可能跟什么有关系?如何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如何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实验?在动手实验时,要引导思考变量作为研究的对象,那么其他什么因素是不变量,是否可以选择其他代替变量提高效率等;在实验结束后,更需要思考实验结论是否合理?实验数据是否科学等。通过静心的思考,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升。还有一次,学习点亮小灯泡时,孩子们亲历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的过程中
6、,有一个组同学没用导线,直接把小灯泡的底部贴住电池上端的锌壳,然后倾斜着让另一个接触点挨到电池的正极,小灯泡也亮起来了。全班同学看后很好奇,都模仿实验了,都成功了。可是,为什么不用导线小灯泡也会亮起来呢?学生要动脑筋思考,寻找答案。二、细心分析,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包含有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等方面,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对分析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所谓的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层次和因素,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细心分析,实验变成了为了实验而实验,没办法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对于分析,4可以从几个方
7、面来锻炼和提升。1.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科学实验经常都是用数据说话,如何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所生成的数据,除了要懂得观察、收集、记录外,更要培养学生对数据的细心分析,引导进一步对数据的敏感性。案例一:在10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这一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分组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甚至很多小组的数据都各不相同。有的小组是用 50 毫升水溶解的食盐克数,有的是用 100 毫升水,而且每个小组对所溶解的食盐重量也不尽相同,有 18 克、20 克、30 克、35 克、38克等。这是对于数据的分析能力直接关系到实验的结论,科学上 100 毫升水所能溶解的食盐数量
8、是固定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数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时可能存在的误差,称重时候的准确性,加入食盐搅拌的剩余情况,水是否还能继续溶解食盐,以及食盐在水中溶解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就很快发现数据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案例二:在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我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实验:搅拌实验、搅拌加切碎实验、搅拌加切碎加热水实验,数据记录结果见表格:5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横向看表格,不同的组做相同的实验,数据为什么不同?如,搅拌实验,数据不同可能和搅拌的速度有关,也可能和秒表记录有关。纵向看表格,相同的组做不同的实验,数据有什么不同?整体看,三次实验数据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得出什么结论?实验数据的呈现,不难看出,三
9、个实验用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系列的数据分析不仅让学生懂得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依据,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6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细心分析除了体现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外,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读也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仅仅是实验的过程,也可以是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整体现象和微小细节等。在面包发霉了这一课中,教师在课前就让学生取一块面包,放置在自己喜欢的放的地方,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有些面包已经长出了密密麻麻的霉菌,有些面包只是斑斑点点的霉菌,有些面包甚至还没有发现霉菌,也有些面包的不同位置有霉菌,另一些地方就没有。针对这些实验现象,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
10、进行分析和思考:为什么会发霉?为什么有的地方霉菌多有的地方少?为什么不同材质的面包霉菌数量也不同?霉菌的生长跟什么有关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导着学生进一步观察,并且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有学生因为家里是做面包的,能对面包的材质,制作工艺等讲的头头是道,比如蛋糕类和熟食类面包比较容易发霉,因为它的水分和营养成分不同;通过细心的分析,霉菌的生长可能跟阳光、空气、温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放在阳台和放在冰箱的面包发霉情况不同,放在空气中和包装起来的发霉情况不同,干面包和柔软面包的发霉时间也不同等等,学生通过对不同实验现象的对比观察分析,进而发现霉菌的一些生长特点,也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三
11、、用心表达,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为一节课的闪光点和学生们思维碰撞的重要基础。记得一次区教研员王7娟老师为我指导的光和影一课,学生的实验后交流,因为有了学生各种精彩的表达,生成了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本次实验在学生自主探究光和影的关系后,有的孩子用精彩的语言表达: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光源离遮挡物越远,影子就越小;光源离遮挡物越近,影子就越大。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和掌声;有的孩子不擅长语言表达,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向老师要求用画图的方法,当老师同意后,她当场在展台上画出三次不同的照射角度,经过遮挡物后,投影在不同的位置。虽然没有精确的表
12、述,但是她用心的表达,给这次交流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还有的孩子把自己已经画好的实验结果,一边展示一边讲解,用图形结合语言的方法,让自己的表达变得清晰和生动,其他同学很容易就理解了,这样的方式也让属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特点更容易接受。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参差不齐,但是只要多给孩子机会,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表达,还给你一个惊喜。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老师有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学生才会有更好的平台和机会得到锻炼、发展和提高。让我们一起用“三心”这个杠杆来撬动科学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吧!参考资料: 1.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2.小学教育科研 3.课程标准8解读 4.张军霞: 国内外小学科学教材中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5.逻辑思维简易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