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继续 教育美丽中国及生态文明建设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 经济价值 ),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 P2 2(环境友好 )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P34 3 环境保护法 是环保的基本法。 P135 4( 生态保护 )的内容,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 P46 5( 生态补偿 )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2、P126 6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 生态平衡 )。 P3 7 生态文明 (制度建设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 P118 8(生态文明 )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 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P1 9(自然生态 ),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P1 10 早在( 2005)年,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
3、, 胡锦涛 就使用了“生态文明”这一术语。 P150 11 人口均衡、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紧密联系,构成了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 P26 12(人口均衡 )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 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P26 13(植物修复 )这一概念大约是 20世纪 80 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 P52 14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
4、( 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P153 15( 雾 )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km 的天气现象,记为“”。 P69 16 公民( 环境权 )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P121 17 公共产品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在公共产品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两个问题:公地的悲剧和(“ 搭便车 ”)问题。 P127 18 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生物,生物又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起反作用,这样便产生丰富多彩的 (生物圈 ),形成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 P3 19 在西方,(“
5、文明 ”)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civil”、“ civilis”,原意指在城市享有合法权利的公民。 P5 20(资源节约 )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P34 21( 自然资源 )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P52 22 非固态环境污染,包括 (气体 )废弃物污染和水体废弃物污染,其成分复杂,污染频发,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P58 23( 循环经济 )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
6、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 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P95 24 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和( 排他性 ),经济学上将物品划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P127 25 所谓 ( 生态修复 )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P50 26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概括地讲是“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产品 (质量安全 );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确保生物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P87 27 构
7、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有 (公平理论 )、公共物品理论。 P127 28 我国环境立法理念开始转变,从“末端治理”转向“ ( 源头预防 )”。 P136 29 城市群、发展轴与经济区的耦合,将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 (发展轴 )为主线、经济区合作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组织模式。 P42 30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高能效的 (电力 )、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将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 P91 31. (生活垃圾 )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单选 54 页 32. ( 1970)在日本东京举行了
8、有 13 个国家参加的“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会后发表的东京宣言将公民环境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 (单选 )122 页 33. (生态补偿机制 )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单选 ) 126 页 34 生态系统具有 (开放性 ),生态开放原则最终开启了把物体孤立在自足中、并把环境和异己者排斥在自己原则之外的封闭观念。 (单选 ) 4 页 35.近年来,人口问题开始出现新的转型,人民群众非常注重追求 (生命质量、生育质量、生活质量 )。 (单选 )26 页 3
9、6.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公民环境权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国家环境 (行政 )法治的保障。 123页 37、 1935 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 A.G.Tansley)提出“ 生态系统 ”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填空 ) 39. 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 资源节约 型社会、环境友好型 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 40. 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重要。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 责任追究 制度。 41
10、.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到,辩证自然观认为物质具有 运动 性和 主体 性。 (填空 ) 42.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 可持续发展 经济。 (填空 ) 43 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 生态文明 建设的“五位一体”。 44、 . 建设生态文明 ,实质上就是要 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 资源节约 型、 环境友好 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45 当前我国生态管理的主导者是公共部门,而政府的 科层制 又将生态管理这一跨部门、跨地域的复杂问题拆解为“三大条、多小块”的结构 46 制度 是各种法规、章程、规约等的总称,是人
11、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47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8 环境友好,是一个市场无能为力的 外部性 问题了,必须通过政府干预 的方式去保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得到控制。 49 今天的学界普遍将马什于 1864年发表的 人与自然 视为生态研究进入与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的时代标志。 二 单选题 1.( D补充机制)就是用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缺陷。 2.( D 危险固体废弃物)是指列入国家废弃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害性的废弃
12、物。 3.影响大气能见度,造成灰霾天气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大气中的( C气溶胶粒子)。 4.污染直接受害者大多数是普通民众,高昂的诉讼费用、律师费、鉴定费用使他们难以支付,地方保护使得诉讼难上加难。这体现生态环境法律诉讼困难中的( B难以起诉)。 5( B 顺应自然),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 6 资源税属于( A地方税) 7( A自然污染源)指自然界本身的地球化学异常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 8( C 扩散污染源)是指随大气扩散的污染物通过沉降或降水等途径进入水体,如放射性沉降物、酸雨等。 9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 C 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10 运用市
13、场机制淘汰资源低效利用的生产方式,要完善( B协调机制),完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公平交易机制,引导资源在部门间和地区间合理流动;发挥市场价格信号的作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 11 生产中,在合理使用投入品的前提下,注意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转移,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使之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体现( C持续性) 12( A减量化( reduce)原则要求用尽可能少的原料和能源来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和消费。 13 影响大气能见度,造成灰霾天气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大气中的( C 气溶胶粒子 )。 14( C 日照强度)可以通过影响大气污染的光化学反应来影响大气的污染程
14、度。 15 属于二次能源的有( D 氢能)。 16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途径包括( D)。 (单选 ) A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 B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C 转变政府职能 D 以上都是 17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社会领域里,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 C);二是在生态自然领域里,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 (单选 ) C 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 18 宏观调控应以( D)政策等经济手段为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 律,促进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单选 ) A财税 B 金融 C 产业 D 以上都是 19 灰霾的出现与相对湿度呈
15、稳定( B负相关线性)关系。 20( A2015)年施行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 A农业社会时期政府的无为而治)并不仅仅是因为生态问题表现得并不凸显,还由于统治者们没有认识到生态问题与人类的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并且他们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维系统治权力的稳定上,已无暇他顾。 21 20 世纪 8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遭遇经济萧条和能源危机,政府的生态管 理也在不断转型以求协调发展、就业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而政府的政策也逐渐向( D全面规制)倾斜。 22 不属于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的是( D植物) 23 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的法律部门,(
16、D)在其体系之中。 A民事法律规范 B行政法律规范 C刑事法律规范 D以上都是 24 ( A公民环境权)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权利、环境诉讼的基础,是公民参与原则得以更好贯彻的前提 25 政府对生态环境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在工业社会中期是( B 全面规制) 26( B 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 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27( A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
17、,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28 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 A 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 29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 C 城乡层面)优化发展和重点培育城市群,增强城镇吸纳人口能力;带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荣。 30“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 C 无害化)是将不能回收利用资源化的固体废弃物,通过物理
18、、化学等手段进行处置,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目的。 31 固体废弃物 的( B 资源化)是指在管理和工艺上采取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物质和能量,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32 从( B 生产方式)层面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 33 一般无机盐属于( A无机无毒物)。 34( A一次气溶胶颗粒)主要由粗颗粒组成,粒径大,质量浓度高,数浓度低,受排放强度控制,对雾霾的贡献有限。 35( B再循环( recycle)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也要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料、中间物料和其他一些物料也能返回到生产过程中
19、或另外加以利用。 36( B财政部)负责把生态与环境保护、修复和改善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与生态有关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税收、信贷等杠杆调整企业行为。 37 1.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 D)问题。 (单选 ) A发展方式 B经济结构 C消费模式 D以上都对 38 按气体废弃物排放后的影响范围,分为微观、中型和宏观三个层次,( B 中观空气污染)是指工业生产及汽车排放所引起的室外周围空气的污染。 39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 C空间规划体系)。 40 核裂变发电( B不属 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41( D 非排
20、他性)是指某个人消费某种公共品时,不能同时排除其他人也消费这种物品。 42( A人口)问题,“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不仅“惠民生、促发展”,而且“打基础、立长远”。 43( B 温差)是通过影响逆温现象和雾的形成来影响雾霾的。 44( B2002)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 2008 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预防。 45 坚持( B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 46( D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注重发展
21、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保证永续发展。 47 经国务院批准,自 2010年 6月 1 日起,资源税费改革率先在( B新疆)启动,标志着我国资源税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8 PM2.5 是直径( D小于等于 2.5微米)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 49 我国在经济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倾向是( D)。 (单选 ) A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 B 工业化、城镇化占用大量农田 C 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 D以上都是 50 ( A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撤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建环境保护部 50( D奥尔森)基于个人理性(利益)和集体理性(利益)之间的冲突提出了“
22、集体行动的困境”这一开创性理论,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存在强制或者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促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动,理性的、自利的个人将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5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 A 陆海层面)要树立大国土理念,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充分发挥海洋国土作为经济空间、战略通道、资源基地、环境本底和国防屏障的重要作用 。 52 2013-2017 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 D)等方面。 (单选 ) A植被破坏 B 水土流失 C 沙漠化 D以上都是 53 气体废弃物的特征有( D)。 (单选 ) A来源广泛,成分复
23、杂 B空间层次性 C造成多种典型污染 D以上都是 54 ( A有机食品)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按照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以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成为国际目前最高的安全级食品。 55 在把握社会治理模式历史转型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建构( D)等等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的制度,打造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政府”。 (单选 ) A法律制度 B道德制度 C绩效评估制度 D以上都对 56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测量生态文明状态、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和对生态系统平衡进行( C 预警)的重要内容。 57 在生态系统中,通过( B食物链),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24、能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 58 生态系统具有( C自组织性),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相互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 59( C绿色环境发展理念)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60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 B市场体系) 61( B 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法制
25、建设正在积极地开展中。 62( D 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63 政府生态管理中,( A市场主导下的困 境)是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与环境伦理的两难。 64( C资源管理部门)主管区域性(流域性)的资源,主要职责范围是针对某一地区的某一单项进行监管、开发和利用。 6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6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 67 雾和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 A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 68 市场竞争并不必然导向( A资源节约),而是促使市场主体去破坏性地开采资源,即通过对资源
26、的破坏性开采去降低生产成本。 69 党的( B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 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70 一般无机盐属于( A无机无毒物)。 7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 D)。 (单选 ) A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C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却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D以上都是 71 ( D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人们日常
27、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72 一般认为,( A公共产品)是指这样一种产品,即每个人对它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73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 ( )向 ( )的历史性转变。 A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74“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 (C无害化 )是将不能回收利用资源化的固体废弃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进行处置,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目的。 75 水体 废弃物按 (A 污染成因 )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76 生
28、态系统保持 (A 动态平衡状态 ),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 77 碳水化合物属于 (C 有机无毒物 ) 78 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共生、合作中存在,形成活的( C 生命共同体)。 79“在控制放养密度前提下,利用开放式种植空间,散养一些对作物无危害甚至有正面作用的畜禽或水产动物,有条件地构筑“稻鸭共育”、“稻蟹共生”、放山鸡等种养兼容型产业链”属于( D 生 态兼容型种植 养殖产业链)。 80 保持并完善( B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地位,同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调整环境法的基
29、本原则,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倡导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相适应。 81 人口的增长,会使城市的人口密度 (B 加大 ),生活污水、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 82 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为火力发电的 (A3 10 倍 ),如无强制性规定,根本无法进入市场。 83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 C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84( A专业监督部门)是独立的专职环境保护监管机构,承担了主要的环境政策执行和监督工作,同时也肩负一定的与生态相关的科研工作。 85 B 整体性,指着眼于事物或系统的总体、全体,事物的诸属性、要素、方面、关系、运动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共同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0、(单选 ) 86 我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和盐等 7 个税目大类,均 ( )计征。 A按量规定定额税负 87、“法治”和“法制”不同, ( )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 ( )则强调 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状态。 (单选 ) B 法制;法治 88、早在 2005年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 ( )就使用了“生态文明”这一术语。 (单选 ) A胡锦涛 89、 (A 生态补偿机制 )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
31、策。 90、我国在法律上承认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诉讼环节上,生态环境法律诉讼困难重重: (D)。 (单选 ) A难以举证 B难以起诉 C 难以鉴定评估 D 以上都是 91、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 (A 发展 )。 92、 (A 孙中山 )说:“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持,而后能进步。” 9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 (D 绿色科技 )为动力。 94、 (A1984 年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草案),开始征收资源税。 95、 (B 绿色食品 )作为一种安全食品的标准,具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96、党的 (C 十八 )大提出
32、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97、环境侵权有间接性,而我国 (A民事诉讼法 )规定,只有与诉讼有直接厉害关系的人才有资格提起诉讼。 98、人口问题的本质是 (A 发展 )问题。 99、建设生态文明,要以 (B 自然生态规律 )为准则。 100、在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互动关系中, (A 人口 )居首 三、多选题 1、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 ABCD)。 (多选 ) A实行循环经济 B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C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D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生物有机体包括(
33、ABC)。 A动物 B 植物 C 微生物 3、我国政府生态管 理存在着机构( ABD)等管理问题,需要尽快在“多元合作”的维度上展开行政体制变革,主动去适应多主体参与生态治理的新时代。 (多选 )A职能交叉 B条块分割 D 权责不清 4、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转型不仅需要立法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环境经济政策如( ABC)等手段的广泛运用,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 A 环境税费 B 生态补偿 C排污权交易 5、生物修复包括( ABCD)。 (多选 ) A微生物修复 B植物修复 C 动物修复 D 酶学修复 6、造成大气中气溶胶颗粒浓度上升主要由于( ABC)。 A污染排放 B气象条件 C
34、 下垫面属性改变 7、治理水体污染的对策包括( ABCD)。 (多选 ) A 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 B 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 C 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系统 D利用经济杠杆,推动污水资源化 8、雾和霾均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异同点主要在于( ABCD)等。 A组分类型 B 水分含量 C 可见厚度 D 外观颜色 9.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 ABCD)。 A多元性 B整体性 C 统一性 D 相关性 10、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内容包括( ABCD)。 A陆海层面 B区域层面 C 城乡层面 D产业层面 11.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 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
35、生态坏境的根源和危害,主要措施有( ABCD)。 A有计划地保护生态环境 B预防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 C 控制生态环境污染 D促进人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2 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 A自主性、适应性 B自动调节、自动控制 C 韧性机制 D稳定性 13.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需要( ABCD)。 A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B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C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D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14.“行政界碑”使生态管理的联合行为变得极为复杂冗长 ,需要进行新的协作制度设计以及一系列由联合行动引发的( ABCD)等等冗长的程序。 A授权 B博弈 C权责划分 D绩效考核
36、 15、要构筑低碳社会涉及到( ABCD)。 A发展低碳交通 B构建低碳政府 C 发展低碳社区 D发展低碳校园 16 “美丽中国”之美是( ABCD) A立体呈现的美 B大雅大俗之美 C有形景观与无形内秀相结合、相统一之美 D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相生相谐的大美 17.( ABC)紧密联系,构成了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 A人口均衡 B资源节约 C 环境友好 18、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 ABCD) A保持 适度的低生育水平 B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C优化人口性别结构 D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 19 生态保护要积极探索()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BC
37、D) A代价小 B效益好 C 排放低 D 可持续 20.治理大气污染,关键要抓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 50%以上,要重点削减上述三个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ABD) A电力 B 冶炼 D 水泥 21.随着(),使得悬浮细颗粒物 PM2.5和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量增加。( ABCD) A城市人口增长 B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C 能源消费 D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 22、生态文明要求人类()。( ABCD) A 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 B 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 C 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 D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
38、制 23.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 ABCD) A 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 B 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 C 转变消费观念 D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 24.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原则包括( ABC) A减量化 B资源化 C 无害化 25、( ABCD),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 A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 B 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 C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39、 D人口总体素质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6.地热能属于( AB) A新能源 B 可再生能源 27 在生态公正前提下的社会公正,就是( ABCD) A财富不能为少数人积累和占有 B 不能光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C 要考虑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D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28、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网络是()的蜂巢状网络结构。( ABCD) A个体相互联结 B信息更加对称 C 交易费用低 D资源流动快 29、绿色农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内涵和外延,从()等诸多要素方面,两者均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 ABCD) A环境因子 B生产标准 C 技术组合 D产品质量 30、健全( ABD)的环
40、境监管体制,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A国家监察 B地方监管 D单位负责 31、新能源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 ABCD) A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的市场规模还很小 B基础研发领域投入 明显不足 C 关键技术瓶颈始终未能有大的突破 D同质化严重,优质产能紧缺 32、运用市场机制淘汰资源低效利用的生产方式,可以( ABCD) A完善动力机制 B完善协调机制 C 完善约束机制 D完善补充机制 33.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举措包括( ABCD) A从价计征促进资源节约使用 B健全制度以促进资源节约 C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D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34.杨启乐认为,我国政府的生态管理可划分为( BCD
41、)三个时期。 (多选 )B命令控制 C经济刺激 D劝说鼓励 35、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强调在( ABC)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 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A产业发展 B经济增长 C 改变消费模式 36、逆温是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高的大气垂直层结现象,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极其稳定的大气层。逆温可分为( ABCD) A辐射逆温 B平流逆温 C 下沉逆温 D锋面逆温 37、高小平教授澄明了生态管理的主体应为政府,他认为生态环境具有()等公共性特征,因而对生态的管理属于公共管理领域,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ABD) A利用上的广泛性 B不可分割性 D 非排他性 3
42、8、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谐,( ABC)的和谐。 A人与人 B人与自然 C 人与社会 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 ABCD)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A经济建设 B 政治建设 C 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40、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 ABC)的理念。 (多选 )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 保护自然 41、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包括( ABCD)。 (多选 ) A 构筑大气污染治理法律法规防线 B 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大气污染治理齐抓共管的局面 C落实减排目标,严格控制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 D依靠科技进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提高能源效率 42、坚持以人为本要(
43、ABD)。 (多选 ) A 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 既要见物也要见人 C 见物不见人 D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43、“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 ABCD)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多选 )A认识 B政策 C能力 D体制 44、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 ABCD)等等。 (多选 ) A垃圾投放不分类甚至乱丢乱弃 B 水资源的浪费使用 C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 D铺张浪费的餐饮习惯 45.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协调执法机制,加强执法监督,需要做到( ABC)。 (
44、多选 )A实行环境事故问责制 B完善生态行政执法手段 C完善生态执法的监督机制 46、高效利用国土空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通过各项政策的配合,( ABCD)等都应根据这一方针进行调整。 (多选 ) A户籍政策 B土地政策 C 住房政策 D人口政策 47.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确立的理念、遵循的原则,都需要具体的制度予以贯彻实施,包括( ABCD)。 (多选 ) A 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B 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 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C 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D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
45、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48、新疆资源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ABC)。 (多选 ) A 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以其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实行从价计征 B 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实施减征资源税的政策 C 对开采稠油、高凝油、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的纳税人暂按综合减征率的办法落实资源税减税政策 49.水体污染物从化学角度分为( ABCD)。 (多选 ) A无机无毒物 B无机有毒 物 C 有机无毒物 D有机有毒物 50.( ABCD)等等问题接踵而至,但政府的觉醒是迟钝的,当 20 世纪中期的行政官僚们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时,已到了不得不立即采用“严刑峻法”来全面遏制环境恶化的紧迫
46、时期。 (多选 ) A雾霾 B 土地荒漠化 C 水体污染 D森林减少 51、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四中全会,我们党分别从( ABD)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了生态文明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 A建设 B 改革 D法律 52.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 ABCD)等。 (多选 ) A资源节约观念 B资源节约型主体 C 资源节约型制度 D资源节约型体系 53、提高生态行政能力,从根本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生态转变为综合运用( ABCD)解决问题。 (多选 ) A法律 B 经济 C 技术 D 必要的行政办法 54、属于可再
47、生资源的有( ABCD)。 (多选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 气候资源 D生物资源 55.生活垃圾主要是( ABCD)等。 (多选 ) A废弃包装用品 B 厨余垃圾 C 废旧电池 D 金属 56、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着力实现从现代化到生态现代化的( ABCD)的转变。 (多选 ) A发展方式 B 消费方式 C 管理方式 D创新方式 57、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步上升为国家的生态安全问题,并且在( ABCD)等方面突出地表现出来。 (多选 ) A国土 B 水资源 C 生命健康 D生物 58、属于无机有毒物的有( BC)。 (多选 )B 氟化物 C 氰化物 59、要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坚决杜绝(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