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节 受体学说及其临床意义一、受体的定义及特征大多数药物必须先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某些特定分子结合,才能发挥效应,这些特定分子被称为受体 (receptor), 它是构成细胞的物质成份,有的位于细胞膜,有的位于胞浆和细胞核,大多数是某些蛋白质性质的大分子,具有严格的立体专一性,能识别和结合特异分子(配体)的位点,此位点即受体分子或受点。通过对受体的分离、提纯和鉴定,已经使人们确认了受体的存在 /受体的概念起源于 20世纪初。 Langley分别于 1878年和 1903年在研究阿托品和匹罗卡品对猫唾液腺,以及箭毒对骨骼肌的作用中发现,这些药物不是通过作用于神经、腺体或肌肉,而是通过作用于生物
2、体内的某些 “接受物质 ”(以后又有人称之为 “作用点 ”)而起效的,并且认为药物必须先与之结合才能产生作用。1910年又发现,肾上腺素对去交感神经的动物仍有作用,进一步证实了 “接受物质 ”的存在。受体这一名称是 1909年由 Ehrlich首先提出,他以 “受体 ”这个名词来表示生物原生质分子上的某些化学基团,并提出药物只有与 “受体”结合才能发生作用。 同时还指出,受体具有识别特异性药物(或配体, ligand) 的能力,药物 -受体复合物可以引起生物效应等观点。与受体相比,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量往往很小,故通称为配体。配体包括神经递质、激素、自身调节物质或药物等。1926年 Clark以
3、乙酰胆碱抑制心脏为例,计算了药物发生作用时药量所含的分子数及其面积,并与心肌总表面积进行比较,表明药物分子只能覆盖心肌面积的 0.016% ,从定量计算领域为受体学说提供了支持。 1935年 Dale根据植物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不同,将传出神经分为两类,即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受体也分为肾上腺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1948年 Ahlquist提出了 -和 -两种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概念; 同年, Pawell及 Slater合成了第一个-受体阻断剂二氯异丙肾上腺素 (DCI), 进一步确认了 -肾上腺素受体的存在,支持了 Ahlquist的假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受体的分离和鉴定成为可能,这样可以直接认识受体,例如通过超速离心等技术分离细胞及其亚细胞结构;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放射自显影技术对受体进行提纯、鉴定或定位,再以化学方法确定其立体分子结构等。受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神经递质类受体(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激素类受体(如胰岛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催乳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自身调节物质受体(如前列腺素、组胺、 5-HT等)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些受体(如吗啡、苯二氮卓、 GABA受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