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规划(20132020 年)黔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 年 2 月1前 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 文明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及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是以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和总抓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州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主导产业;建设体制
2、合理、社会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及生态健康、气候适宜的人居环境;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 设,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秀美多姿的生态环境和悠远古朴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 黔南州 ”)极具魅力、极富 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近几年来,黔南州着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保 护和发掘、发挥这一优势和资源。2010 年 5 月,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黔南党 发 20109 号),在中共黔南州委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建
3、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目标;在 2013 年 8 月召开的中共黔南州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目标。2012 年 1 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 号)明确,重点支持黔南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民族医药和农林产品加工业,为我州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和建设具有生态文明示范州的战略性定位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赋予了黔南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2的战略定位。党的十八大再次论及“生态文明” ,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过去的“ 四位一体”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拓展为包括生
4、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在 2013 年 7 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013 年年会上,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生 态文明先行区,走向生 态文明新时代” 的战略构想。围绕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的目标,黔南州委、州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全州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逐步树立,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生态文明生态建设成效突出,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5、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省 对黔南的支持政策,有效指导黔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推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 时, 为了使黔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省的战略层面,获得国家、省的支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特编制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规划(20132020 年)。本规划范围为黔南州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都匀、福泉、瓮安、贵定、龙里、长顺、惠水、罗甸、平塘、独山、荔波、三都 12 个县(市)和都匀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 26197 平方公里,人口 412 万人。规划基准年为 2013 年, 规划期限为 7 年,即 20132020 年,其中 20132015
6、 年为全面生态文明建设期,是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键阶段,20162020 年为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期。1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建设条件 .2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 .2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 .3第三节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的重要意义 .4第四节 黔南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的有利条件 .5第五节 机遇与挑战 .9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11第一节 指导思想 .11第二节 基本原则 .12第三节 战略定位 .12第四节 发展目标 .14第五节 指标体系 .15第三章 功能区划和空间布局 .16第一节 功能区划 .16第二节 空间布局 .18第四章 构建优越稳
7、定的生态环境体系 .19第一节 建设重要生态保护区 .20第二节 加强生态建设 .22第三节 注重水生态文明建设 .25第四节 加强环境保护 .26第五节 加强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 .27第五章 构建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 .28第一节 繁荣民族生态文化 .29第二节 宣传民族生态文化 .33第三节 发展民族生态文化事业 .35第六章 构建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37第一节 积极发展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业 .38第二节 加快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 .49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552第四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58第五节 环保产业 .60第七章 构建统筹协调的社会体系 .61第一节 强化
8、协同的政治生态 .62第二节 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态 .62第三节 全力推进统筹发展 .63第四节 全面深化改革 .66第五节 健全法制 .66第六节 创新体制机制 .67第八章 构建舒适优美的安居环境体系 .68第一节 建立生态城镇体系 .68第二节 创建生态城市(镇) .69第三节 建设生态社区 .70第四节 建设生态民族村寨 .71第九章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72第一节 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73第二节 大力推进现代水利体系建设 .74第三节 加强能源建设 .76第四节 加快信息化体系建设 .78第五节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78第十章 保障措施 .79第一节 政策措施 .79第
9、二节 组织领导 .831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地处东经1061210818,北纬 2542729之间,东与黔东南州相连,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西与安顺市、黔西南接壤,北靠省会贵阳市,南北长 249.4 公里,东西宽 207.6 公里,总面积 26197 平方公里。下辖12 个县(市)1 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 412 万人。世居有布依族、苗族、水族等 37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239 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 58%,是全国 30 个自治州中人口较多的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区位图2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规划(20132020 年)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建设条件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
10、概念和内涵一、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的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境界,是人们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它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及模式的重大进步。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为宗旨,以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狭义上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
11、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其核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环境文明六个层面,其核心是科学发展。在政治制度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在经济建设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不断创新生态技术,改3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等;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治理受污环境、优化生态功能,着力构建自然主导型还原体系;在社会生活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构造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培育节约友
12、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意识;在精神文化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要创造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 环境伦理等。建 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政策上,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在措施上,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在行动上,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生态危机和生态安全所形成的一系列挑战严峻地摆在人类社会面前,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必须共同面对的难题,生态现代化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中国的现代化,必
13、然是包括生态现代化的整体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总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之一,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 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指出建 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各方面和全 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4国,实现中华民族永
14、续发展”的宏伟目标,从本质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紧密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2010 年 5 月,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黔南党发20109 号 );在中共黔南州委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 ”的发展目标;在中共黔南州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目标;在 2013 年 7 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013 年年会后,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 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的战略构想,提出
15、可以先行先试, 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路径。围绕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 ”的发展目标,全州上下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总抓手,着力实 施生态立州战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生 态文明理念逐步树立,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突出,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节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的重要意义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
16、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探索一条从绿色贫困走向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破解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对于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示范带5动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加快欠发达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绿色生态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四节 黔南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的有利条件一、自然条件独特,资源禀赋良好黔南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内海拔 240-1960 米,为中山低山峡谷丘陵区地貌和喀斯特地貌,苗岭山脉构成了
17、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在州内的分水岭,北部属长江流域的面积 7610 km2,南部属珠江流域的面积 18587km2,全州水资源较为丰富总量 156 亿 m3,水环境质 量总体良好。黔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 16.6,年均降雨1200 毫米,无霜期 260320 天。境内空气质量良好,单位空气负氧离子含量 18002300 之间,地球腰带“绿宝石 ”的喀斯特森林生态景观和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在黔南,且有“泛珠 东盟旅游经济圈” 的带动辐射,区位 优势突出。全州林地面积 2568 万亩,占国土面积的 65;森林蓄积量 0.56 亿立方米,占全省森林蓄积量的 20%;森林面积 2063 万亩,森林覆盖率52.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32.1 个百分点。属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生物多样性突出。现有国家生态公益林 725.39万亩、地方生 态公益林 638.25 万亩,10 个国有林场,1 个国家级、1 个省级、 22 个州 级自然保护区和 5 个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州内有各类野生动植物 2430 多种,其中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5 种,楠木、马尾树等二级保护植物 20 种;云豹、猕猴、大鲵、穿山甲等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 物 30 余种。2009 年中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