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烟台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2 烟台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目录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二)面临形势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重点工作与主要任务(一)大力引进培育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二)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三)打造特色产业人才聚集区(四)搭建优良的人才创新创业载体(五)提升县域人才发展水平四、政策完善与机制创新(一)完善人才扶持政策(二)提升人才工作社会化水平(三)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四)打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五、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强化考核督查(三)营造良好氛围 3 按照中央、省委深化人才发展
2、体制机制改革意见要求,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烟台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和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二五”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科学人才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优化人才环境,加大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力度,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不断巩固提高。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委“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不断研究和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所有县市区全部成立了由主要领
3、导“挂帅”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大部分单独设立人才工作科室。深入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创建“引进和培育人才”考核上榜制度,进一步调动各级各单位人才工作积极性。二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质量明显提升。截至“十二五”末,全市拥有各类人才 166.2 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 6.1 万人;住烟院士 3 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47 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 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2 人;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98 人;市双百计划人才 120 人。三是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着眼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政策体系,对全市人才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研究提出“废、改、立”意见。先后研究出台了 4 关于加强社
4、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拓展高端人才(团队)引进“双百计划”的意见 烟台市高层次人才配套服务暂行办法 烟台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管理办法等一批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全市人才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四是人才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截至“十二五”末,拥有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各 1 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251 个,院士工作站 25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9 个。指导国家级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加快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高新区先后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留学人员创
5、业园区获批设立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学报国烟台基地。在高新区、莱山区、福山区、开发区建设烟台高层次人才创业园。探索推进中韩(烟台)产业园国际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已经写入产业园建设总体方案和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五是人才发展生态持续优化。积极落实党委和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共联系专家 500 余名。完善组织部门与高级专家“双向约谈”制度,加强日常沟通联络。设立人才服务窗口,推行烟台优才卡制度,为人才提供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居留与出入境、人才联谊等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每年举办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进修班。健全关爱人才机制,认真组织开展专家考察休假、健康查体,让
6、人才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5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日益浓厚。(二)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是国际经济深度转型调整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率先走在前列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全面准确把握发展形势,正确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宽的视野做好人才工作。全市人才工作面临重大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2016 年 2 月,中央出台关于
7、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加大人才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进一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2016 年 7 月,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全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对全省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原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重要性空前增强。经过多年积淀,我市人才工作在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工程实施、平台搭建、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为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和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8、期, “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京津冀地区 6 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战略启动实施,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韩(烟台)产业园加快建设等一批国家战略叠加释放,将为我市打开广阔的人才引进和交流通道,形成对国内外各类人才的强烈吸附效应。同时,我们需要应对诸多挑战。从客观形势看,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纷纷加大人才投入,调整人才策略,加大国际人才的引进。国内各城市为赢得发展先机,陆续实施人才工作创新举措,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发达城市为代表,持续加大人才投入力度,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引进的“虹吸效应”越发明显;省内济南
9、、青岛、济宁等城市发挥自身地域特色,积极开展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人才制度优势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愈演愈烈的人才区域竞争对我市吸引集聚人才带来巨大压力。从自身实际看,我市人才发展水平同发达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人才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还没有很好地凸显,个别部门、单位存在认识不到位、思想不解放的现象;人才队伍结构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不高,人才队伍结构改善较慢,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与全市产业发展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缺口;人才发展受体制机制制约比较大,缺乏灵活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等。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7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
10、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围绕“一二三四五”总体目标和“六抓六促” “六个持续”等重点发展思路,广聚天下英才,激发人才活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人才强市,为推动烟台率先走在前列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二)基本原则统筹协调。着眼当前发展与长远可持续发展需要,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区域人才协调发展,基本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总体要
11、求。高端引领。把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优先发展的核心,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人才,不断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产业导向。坚持抓人才兴产业,以高端人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转型升级集聚高端人才,努力满足全市产业发展要求,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载体带动。打造设施齐全、服务高效、支持有力的人才创新平台、创业载体,满足人才创新创业需求,为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8 整体开发。坚持人才引、育、用、留综合推进,不断优化人才政策环境,提升人才服务效能,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开放创新。用开放理念和创新思维引导人才工作跨越
12、发展,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人才的国际化、开放化、市场化。(三)发展目标人才队伍显著壮大。到 2020 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30 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突破 15 万人,有力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到 2020 年,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数量显著增加,人才和产业融合度明显提升,三次产业、城乡之间人才分布更为合理。省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人才素质大幅提高。到 2020 年,全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 25%,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R&D)人员达到 85 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 35%以上。人
13、才效能持续增强。到 2020 年,人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专利授权量位居全省前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10 件以上,形成一批核心专利和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9 人才优势加速形成。到 2020 年,全社会 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超过 3%,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45%以上,在现代化工、电子信息、海工装备、生物制药、核电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集聚一批适应与引领产业发展的尖端领军人才,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产业集群,烟台成为东北亚蓝色产业人才密集城市。人才生态不断优化。到
14、 2020 年,全面建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人才意识更加强烈,人才重要性更加凸显,人才链、资本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成为全省、全国人人向往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三、重点工作与主要任务(一)大力引进培育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逐年提高双百计划人才的层次水平,打响烟台人才品牌,汇聚海内外英才来烟创新创业。围绕推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现代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或行业内公认的著名科学家,国际著名企业首席
15、执行官、技术官与信息官、技术经纪人,国际著名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国际著名设计大师、创意大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具有市场潜力与产业化能 10 力的领军创业人才,2020年双百计划高端人才突破300人。围绕烟台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蓝色产业重点领域,按照“领军人才+团队+项目”的模式,大力引进内部结构合理、持续创新能力强、领军人才拥有国际一流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的创新团队或创业团队,着重加强拥有突破重大技术或开发出新产品新工艺、已完成前期研发或可以直接进行成果转化,短期内能够在烟台市内实现产业化的团队引进,带动全市蓝色产业实现更大突破,引进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创新
16、创业团队30个。持续加强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及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端才智引进培育,高端人才数量实现较大突破。“十三五”时期高层次人才主要指标人才工程(计划) 达到数量(人) 任务分解两院院士 10芝罘区、莱山区、烟台开发区、烟台高新区新增和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等的院士分别达到5人以上。千人计划专家 100各县市区至少新增或新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千人计划专家3人以上,其中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蓬莱市、龙口市、招远市要分别达到5人以上,烟台开发区、烟台高新区要分别达到15人以上。万人计划专家 30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50烟台开发区、烟台高新区、4个全国百强县(市)引进和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等的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分别达到5人以上,其他县市区分别达到2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