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建 设 工 作 报 告在 2001 年度重庆市建设工作会上重庆市建设委员会主任 王 根 芳(二 OOO 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受重庆市建设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九 五”回 顾19962000 年,是重庆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概括地讲:“九五” 期是我市各级领导对 建设工作最为 重视、关心最多的时期,是建设资金投入最大、建设项目实施最多、城镇面貌变化最快的时期,也是广大市民对建设工作支持最多、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建设事业“ 九五 ”计划目标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我们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重托,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历史再一次证明,重庆百万建设大军是一支特别能战
2、斗的队伍。一、主要成就(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1新增、改造城镇道路 1032 公里(1528 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5.38 平方米;新(在)建城镇桥梁 121 座,其中,立交桥 26 座、天桥、地下通道 42 座。2新(扩)建水厂 37 座,新增城镇日供水能力 85.7 万立方米,人均日用水量达 162.35 升。23新建、改造排水管道 1152 公里;新(在)建污水处理场 3 座,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 13 万立方米;新(在)建垃圾处理场 6 座,日垃圾处理能力达 909 吨。4新增、改造路灯 8.41 万盏,新增公厕 351 个、垃圾站 307 座,垃圾袋装化率达 30。5新增广
3、场 40 个、公园 21 个,新增公共绿地 510 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 2.66 平方米。6新增更新公共汽车电车 2082 辆、出租汽车 6504 辆,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 8.48 辆。7完成建筑业产值 1622 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410 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445 亿元,实现房地产增加值 169 亿元。8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 2678 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1919 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 9.6 平方米。9新建农房 15321.09 万平方米,竣工农房面积 11318.4 万平方米,规范建设农民新村 98 个。10建成或基本建成重点工程 305 项,完
4、成投资 392 亿元。11扩大县与县城以下建制镇建成面积 57.72 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 84.16 万人。(二)城市面貌有明显变化长江李家沱、鹅公岩、万州、涪陵、江津、丰都和嘉陵江黄花园等一批大桥的建成,主城区四条滨江路、袁家岗立交道、石小路、龙泉路、新西路、五黄路、松牌路等相继竣工通车。特别是渝中区两江滨江路的建成通车,使重庆主城拥有了第一条交通环线。人民、解放碑中心购物、菜园坝、朝天门、沙坪坝、大众、明日等一批广3场陆续建成。通过实施城区灯饰工程,市街绿化整治工程, “百花园” 、南山植物园工程,以及新建珊瑚公园、石门公园、黄桷渡公园等,提升了城市形象。建成了唐家桥污水处理厂,盘溪河
5、流域排水一期工程,九龙坡和尚山水厂、江北梁沱水厂一期工程,扩建了黄桷渡水厂。新开工的轻轨较新线一期、牛角沱嘉陵江复线桥、中日环境示范城市项目等工程进展顺利。菜园坝长江大桥、王家沱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三)规划、设计有明显改善完成了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上报、论证和国务院的审批工作;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区县的城市总规编制,主城北部、西部、南部分区规划整合,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16 个,和一批控制性规划、专业规划和修建性规划。直辖后 3 年全市对规划的投入量比直辖前 3 年增加了 2.48 倍。开展了城市设计,完成 35 项。进行了我市十大建筑等一批重要项目的选址
6、工作。加强了对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管理和市场管理,狠抓勘察设计质量,加强初步设计审批和施工图设计审查,规范执行设计技术标准,勘察设计水平有明显提高。实行了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管理制度。开展了培养100 名中青年建筑师的工作。组织召开了两次繁荣建筑设计创作研讨会和迈向 21 世纪住宅方案设计竞赛、家居装饰设计竞赛等活动,组织了朝天门广场与建筑标志物、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暨人民广场三期工程、城市雕塑、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装饰设计等重大项目的设计招标。(四)城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村镇建设共完成投资 370.21 亿元。积极推进 170 个市级试点镇,20 个示范镇的建设,规范了试点和示范镇标准,已创建
7、设部部级示范镇 2 个、市4级示范镇 12 个。评选、编印了农民新村图集,全市有 98 个农民新村进行了规范建设。出台了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代市委、市府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渝委发199935 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渝委发200041 号)。召开了 3 次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表彰了一批先进试点镇。小城镇建设对区县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部分市级试点镇已显示出较强劲的集聚、辐射功能。(五)建设质量显著提高建立了主城区有形建设市场,将建筑业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监督、造价管理、安全管理、施工许可证发放归入市场,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票式
8、收费。万州、涪陵、黔江、北碚等 31 个区县建立了有形建设市场,有效地遏制了建设领域“ 暗箱操作” 等腐败行为。加强了工程质量管理和队伍建设,对全市 1995 年以来已建和在建的建筑、市政工程,分别组织了两次百人工程质量拉网式大检查,近年来有 2 个工程获全国“ 鲁班奖 ”。(六)城市管理有明显成效制定并实施了重庆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规划,以市容环境卫生和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为重点,组织了大规模整治;深入开展市容整洁“三创”活动,评选出市 级市容整洁街道、 单位、小区各 100 多个(条)。坚持建管并重、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有机结合,组建了城建监察队伍,加大了城建监察力度。开展了拆除违法建筑
9、、整治临街房屋、整顿城市非交通占道和站车秩序,整治户外广告和建筑工地专项整治等工作,市容市貌明显改观。1999 年,我市在全国创卫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检查中,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城市环境 综合整治先进城市”的称号。(七)企业改革有明显进步5组建了市建工集团,促进了广厦一建的兼并重组、香港冠忠控股公交三公司的试点工作,积极筹建市城建集团。开展对建设系统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查, 进行分类指导。制定了施工企业清欠维权工作方案。已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 25 个,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 5419 人,下岗分流、安置 3652 人。对建设系统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的改革等进行了探讨。(八)基础工作有明显加强
10、重新制定了统揽三建三业,覆盖全系统、全社会的统计制度,建筑业行业统计报表实施计算机管理,已按年度编印建设统计年鉴。建立了建设系统、建筑有形市场的计算机广域网络,市建委信息中心和重庆建设之窗网站,通过政府因特网发布建设管理信息。加强了全市城建档案管理,归档率、完好率均有显著提高,一批软件和音像城建档案开始建档。组织完成科研项目 165 个,其中 57 个获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完成新产品鉴定 79 项,推广应用新技术 26 项,累计使用新产品 367 项。组建了市建设科技委员会。举办各类培训班 2673 个,21 万人次,晋升高中级职称人员 4176 人,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32 人。对区县分
11、管领导和建委主任进行了培训。派出12 人到上海、江苏挂职锻炼。坚持开展了对区县建委的年度目标考核。(九)精神文明建设有明显进步按照市委市府的部署,整治发展环境,全面清理了政策法规和行政审批、许 可,行政事业性收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政务行为,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完成了领导班子“ 三讲” 教育。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了行风评议工作,规范了廉洁从政行为。抓了行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全系统评选出一批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国家、建设部、市劳模、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事迹、先进单位,行业风气进一步好转。6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
12、:建设资金总量不足;规划滞后,建筑雷同;工程质量管理仍有漏洞;地区发展不平衡;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严重;生态环境形势严峻;队伍素质与新时期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二、主要经验“九五”期,全市建 设系统干部、 职工在实践工作中,摸索和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主要有: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是加快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科技进步是加快发展的动力;以人为本,富裕人民是加快发展的根本;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重点;工程质量是加快发展的生命线;城建资金是加快发展的关键;规划、建设、管理是加快发展的主体;提高队伍素质是加快发展的条件;区县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希望;党的领导是加快发展的保证。这些宝贵的经验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结晶,来之不
13、易,有的还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这些经验,并在“十五” 期认真加以再实践、再总结、再升华。“十 五”展 望“十五”,是我国开始 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 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 “十五” 期, 经济 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科技革命迅猛 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竞争将更加激烈,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建设的依存性日益显现,资金短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勾画了我市新世纪之初的发展蓝图。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紧紧抓住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三峡库区开发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以党7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
14、为指导,制定和实施重庆市建设事业发展“十五” 计 划,加快重庆现代化建 设,为实现重庆新的振兴再立新功。这次会议印发的重庆市建设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草案),是市建委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编制的,尚需进一步论证深化。 纲要(草案)把建设事业放在全市经济格局中进行思考,置于最终把重庆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长远目标中来考虑,体现了加快发展的主题思想,着重于基础性、结构性、整体性、前瞻性的各项建设。希望大家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一)总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统揽城乡建设发展的全局,
15、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解放思想,务实创新,为办好“ 四件大事”,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早日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提供空间环境和基础条件。(二)主要奋斗目标城镇化发展速度位居西部地区前列,都市发达经济圈城市功能更为完善,11 个大中城市框架基本构成,县城与市级试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作用日益增强;建设市场化运作居全国领先水平,骨干建设队伍市场竞争力大为提高;住宅产业化、数字化工程、山水园林城市(区)建设、城市景观建设、主城(危)旧房
16、改造和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战略重点8我市建设事业“十五”期的战略重点是:加快城 镇化规划与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加快科技进步与培养造就适用人才,完善建设市场机制,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加大开放力度、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水平。三、主要任务一一一 城镇化建设按照我市确定的构筑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总体构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至“十五” 期来,城镇化水平达 30。一一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路灯照明和主城区快速道路交通为重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
17、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到“十五” 期末,新增城镇日供水能力 138 万立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1.56 平方米、大型桥梁 12 座、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137 万立方米、日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165 万吨、公共绿地 1206 公顷,建成城市轨道交通 1 条,开工建设 2 条,完成主城区“ 净水工程 ”。一一一 城市景观建设以拆违、增绿、改旧、修古、建新、创精品为重点,加强城市景观建设。到“ 十五”期末,更显 主城山城、江城、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和 远郊区县镇风貌特色,基本实现环境美、质量高、形象新。一一一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以区县政府所在地、地区中心镇、市级试点镇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住
18、房建设和市场建设,继续推进农民新村和农房建设。到“ 十五” 期末,小城 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9善,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体现。一一一 房地产业和住宅建设以改善住宅功能、提高住宅质量、优化人居环境、消化空置房为重点,加强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加快主城(危)旧房改造、经济适用房和各类小区建设。到“ 十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 13 平方米,房地产业增加值达 58 亿元。一一一 重点工程建设以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环保、水利、工业、社会等项目为重点,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 “十五” 期内,抓 紧抓好 170 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或策划,拟 完成市级以上重点工程投资 1560 亿元。一一
19、一 建筑业以队伍建设、技术能力、装备能力、市场管理为重点,加快把建筑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十五” 期内,建筑 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量的8。一一一 勘察设计咨询业以规范设计市场、繁荣设计创作、提高设计水平、壮大设计力量为重点,加强勘察设计咨询业建设。到“十五” 期末,基本形成 专业配套、规模适度、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格局,培养 35 名国家级设计大师和 100 名优秀中青年设计师。一一一 有形建设市场以规范市场管理、扩大入市交易范围、严格招投标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有形建设市场建设。到“十五” 期末,形成覆盖全面、 规范有序的有形建设市场。(十)建设科技10以住宅产业化、城市数字化、技术
20、政策规范化为重点,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科技进步对城乡建设的贡献率。 “十五” 期内,住宅产业化和城市数字化达到国内城市平均水平,重点研发、推广应用新科技 40 项,培育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5 个。(十一)教育与人才以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术带头人,引进高级人才、提高岗位技能为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 “十五”期内,培养高级人才 300 名、技术骨干 3 万名、技术工人 30 万名。(十二)对外开放以引进资金、技术与管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劳务合作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十五” 期内,力争引 进各类建设资金 5 亿美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9500 万美元,对外劳动合作扩大 2 倍以上。(十三)法制建设与政策研究以完善建设法规、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和重大政策研究为重点,加强法制建设和政策研究。 “十五”期未,建立健全适宜于我市的建设法制体系,完成重大政策研究 10 项。(十四)精神文明建设以理论教育、创建精神文明单位、职业道德教育、行风建设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五” 期内, 创建一批文明行业、单位、窗口,培育一批劳模和标兵。四、主要政策措施完成我市建设事业“十五 ”计划提出的各项 任务,必须研究和尽快实施以下政策措施:强化政府主导,规范市场运作;广开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实施体制创新,推动结构调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