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金 属 冶 炼 领 域 安 全 生 产 “十 三 五 ”规 划( 征 求 意 见 稿 )(2016 2020 )二零一六年十月 2016 年 11月- 2 -目 录一、金属冶炼领域安全生产现状与形势 - 1 -(一)基本情况现状与形势 .- 1 -(二)安全生产工作成效 .- 2 -(三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四三) “十三五”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 .- 5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 6 -(一)指导思想 .- 6 -(二)规划目标 .- 7 -三、主要任务 - 8 -(一)完善金属冶炼领域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 .- 8 -(二)加强政府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 9 -
2、(三)加强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10 -(四)强化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 .- 11 -(五)完善金属冶炼领域安全科技支撑体系 .- 13 -(六)建立健全金属冶炼领域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 14 -四、重点政策、工程与项目 .- 14 -(一)重点政策 .- 14 -(二)重点工程与项目 .- 15 -五、保障措施 .- 17 -(一)加强组织管理 .- 17 -(二)加强规划实施 .- 18 -(三)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 18 -(四)加强评估与考核 .- 18 - 3 - 1 -2014 年修订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将金属冶炼首次纳入重点安全监管领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
3、金属冶炼领域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为了贯彻落实新的安全生产法,预防和减少各类金属冶炼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金属冶炼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到 2020 年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的目标,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编制“十三五”专项规划的要求,依据国家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一、金属冶炼领域安全生产现状与形势(一)基本情况我国是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生产和使用大国。近十多年来,冶金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迅猛,粗钢、电解铝、精炼铜、铅、锌、镍、镁等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品种配套的产业体系。截至 2015 年底,全国冶金企业*万家,占
4、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总数(以下简称企业总数)*% ;从业人员*万人,占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总数(以下简称人员总数)*%。有色企业*万家,占企业总数*%;从业人员*万人,占人员总数*%。金属冶炼涉及是钢铁工业冶金和有色金属工业行业,是冶金和有色金属行业关键生产的生产关键环节工艺,也行业是内危险性最大的生产环节,涉及高温熔融金属泄漏、爆炸、喷溅和煤气泄漏等安全风险。- 2 -冶金和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近年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冶金、有色金属企业约有*6.3 万家,从业人员约有*715.3 万人;有色企业约有*万
5、家,从业人员约有*万人。近十多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规模显著扩大,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我国已拥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5800m3 的高炉,300t 的转炉,宝钢、武钢、首钢京唐等一批钢铁企业的工艺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大大提高。我国自主研发了选矿-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铜、镍闪速熔炼、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底吹炼铜、海绵钛大型还蒸炉等技术实现了产业化,自主研发的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氧气底吹炼铅、炼铜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金属冶炼技术的水平。同时
6、,也极大提高了金属冶炼企业的本质安全化水平。(二一)金属冶炼安全生产工作成效61.冶金、有色金属企业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不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2015 年共发生金属冶炼企业事故*199 起,死亡 *245 人,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2010 年分别下降了*29.2%和*30.6%。2010 年-12015 年期间未发生特大事故。2011 年-2015 年事故起数为*起,- 3 -死亡人数*人,同比(2006-2010 年,下同)分别减少了*%和*%;重大事故*起,死亡*人,同比分别减少了*%和*%;2011 年-2015 年没有发生特大事故。1.冶金、有色金属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基本
7、形成。截至 2015 年,制定了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部门规章 1 部,安全生产标准 63 项,其中黑色金属 51 项,有色金属 12 项(包含送审待批稿)。2.金属冶炼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部分市(地)和重点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成立了负责金属冶炼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机构,将金属冶炼纳入重点监管范围。32.金属冶炼企业行业安全生产条件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改善。金属冶炼企业工艺、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装备、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国家不断强化对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本质安全水平不断增强,使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3.积极推进金属冶炼安全生
8、产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部门规章 1 部。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 63 项,其中冶金行业 51 项,有色金属行业 12 项)。44. 逐步落实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通过不断加强安全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进一步设,夯实企业企业安全生产- 4 -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落实主体责任。截至 2015 年,全国冶金、有色金属企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企业(单元)1802915 余家。55.深入推进金属冶炼企业隐患排查与专项治理。组织开展了冶金高温熔
9、融金属、煤气等专项治理整治和“六打六治”打非治违、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五落实”等专项行动,检查了 750 家涉及煤气的冶金企业,培训煤气从业人员 1682 人;大力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炼钢总厂推进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设试点,带动金属冶炼企业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整改、评价、销账、报告的闭环管理。;制定编制冶金、有色金属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督促企业加强风险辨识与管控。6.冶金、有色金属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不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2011 年-2015 年事故起数为*起,死亡人数*人,同比(2006-2010 年,下同)分别减少了*%和*%;重大事故*起,死亡*人,同比分别减
10、少了*%和 *%;2011 年-2015 年没有发生特大事故。(三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一是金属冶炼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仍需完善,安全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亟待加强尚不健全。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作为重点监管领域,尚无专门的安全监管条例,仅有的一部部门规章也不能满足金属冶炼企- 5 -业安全监管的需要。原有金属冶炼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标准也与新的安全生产法新的管理要求不相适应,亟待进行梳理修订。此外有色金属冶炼、金属铸造等领域安全技术标准缺失严重,;钢铁冶炼、工业企业煤气等安全标准急需修订。2.二是金属冶炼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体制不适应。修订后的新安全生产法将金属冶炼首次
11、纳入重点监管行业领域进行监管,现行但目前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监管体制和力量薄弱不能满足金属冶炼安全监管的要求。据统计,全国只有 16个省级设立了专门的工贸安全监管处室,全国只有 4000 人从事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平均到每个县仅 1 人,而工贸行业安全监管涉及 8 个行业,监管人员力不从心,人员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相当部分监管人员专业知识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监管力量不足,尤其是基层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安全监管和执法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加入机构情况3.三是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安全保障能力不足。我国金属冶炼领域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小型竖炉、冲天中频炉炉等简
12、易冶炼设备大量仍然存在,本质安全水平低;普遍。一些存在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差、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事故隐患大量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安全管理薄弱、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6 -有待提高;职业危害仍然严重,铅冶炼等仍得不到有效治理。4.四是金属冶炼安全生产技术支撑能力不足。金属冶炼安全生产科技技术研究投入得不到保障,对高温熔融金属喷溅、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等事故发生、发展机理及事故防控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不足;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广应用力度不够;相关科研机构的科技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行业组织、中介机构以及专家队伍在金属冶炼安全
13、生产和应急救援中发挥的作用不突出。5.金属冶炼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金属冶炼安全监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互联网+ ”、安全物联网等应用不足,安全在线监控系统应用不广,对一些重大危险源的检测、报警、连锁控制措施不到位。6.五是金属冶炼领域应急救援能力不足。金属冶炼事故应急救援尚未纳入各级地方政府应急救援体系,未建立统一的应急救援平台,部分地区尚未建立金属冶炼事故应急预案,无区域性应急救援骨干队伍,未开展金属冶炼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金属冶炼企业应急力量和装备不足,应急预案有待完善,应急救援能力有待加强。(三)机遇与挑战。(四) “十三五”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十三五”时期是全面
14、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金属冶炼安全生产工作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 7 -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金属冶炼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二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冶金、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将其作为“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环节,积极推动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必将加快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装备和过剩产能,提升产业工人的能力素质,降低安全风险,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三是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安全愿望,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推进动力。“十三五”时期同时,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冶金、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其中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冶金、有色金属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下降。,金属冶炼领域行业安全生产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巨大挑战,形势依然严峻。1.全面深化改革对金属冶炼安全生产监管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国家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减少行政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必然趋势,金属冶炼领域安全生产监管面临新的问题。2.一是金属冶炼安全生产风险高,事故防控难度大。金属冶炼生产中如高温熔融金属在冶炼、转运、铸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