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参考题目及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22306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参考题目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参考题目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参考题目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参考题目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参考题目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任何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空想社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出现具有丰富的时代背景:(一)人类政治文化的沉淀。主要包括:社会平等、财产公有和政治民主,这些理念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二)宗教改革。1516 世纪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批判精神,为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宗教改革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促进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三)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对中世纪黑暗的神学带来更大的冲击,其弘扬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四)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确立是社会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基本

2、物质前提,尤其是其中议会民主制的确立为社会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五)科技革命。18 世纪 60 年代岛 19 世纪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现代两大阶级也应运而生。这构成了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兴起,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出现的思想运动,是早期无产者意志、理想的思想反映。2、人类对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经历了哪几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思想从无到有,最初形成的是从 16 世纪初叶到 19 世纪中叶的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

3、性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它是在 19 世纪 40 年代一 90 年代实现的。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2、 第二次飞跃: 20 世纪初,俄国开始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中点,一场新的革命风暴席卷俄国。从 1905 年至 1917 年,俄国爆发了三次革命。1905 年民主革命和 1917 年二月革命为社会主义打开了通道。1917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的进程。这就是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第三次飞跃:在斯大林逝世后,通过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和批判,越来越多的科学社会主义者逐步认识到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 )社

4、会主义的偏颇和弊端,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中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正在实现过程中。3、方法论上看,马、恩主要在哪些地方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者,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转折。理论的转变内含着方法论的转变,即在揭示历史规律的基础,认识社会变迁的根据,把握科学进步的本质等方面的变革。方法论的转变是理论转变的决定性因素,这种转变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成为可能。一、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从求助于理性到求助于历史社会主义从求助于理性转向求助于历史,使社会主义不再只是抽象原则或思维理性的产物,而是基

5、于现实的历史运动的产物,这个转向是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方法论前提。从理性到历史,并不是否定和无视理性,而是把理性作为历史的产物,把理性纳入历史,用历史说明和规定理性,使理性成为现实的理性。求助于“同时代的”历史,就能够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作为历史运动的现实基础,首要和基本的就是社会的物质条件与经济生活,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市民社会。从现实的经济运动出发,社会主义就不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不是理性王国的逻辑实现,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是生产力自己开辟自己道路的内在趋向。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经济运动的现实展开过程,

6、在现存的经济关系中找出解决矛盾的途径与手段。求助于历史,使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实证的也就是科学的基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方法论转变。二、社会主义的内在根据:从在哲学中寻找到在经济中寻找对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的科学证明,仅仅依靠哲学是不够的,因为哲学只能够提出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与普遍规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它的必然性证明产生于对资本主义深入的经济分析中,这种严格的经济研究是任何哲学所不能替代的,否则社会主义就只是哲学的产物、道德的要求、正义的感召了。三、社会主义的科学证明:从寄托于空想到扎根于实践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是在一般的意义上否认行动的,他们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分歧在于,他们

7、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一部分空想社会主义者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的是政治的行动,要推翻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是革命的行动,要运用物质的以至于暴力的手段;是群众的行动,要动员广大无产阶级共同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社会主义进入实践领域,就是要使社会主义的科学价值变为历史价值。对我们的启示: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身在发展着、变化着,这些发展和变化肯定与原有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不一致的地方,这就要求用新的实践去补充、完善理论,而不是为了维护原有理论的固定性去限制活生生的实践。科学不在于一成

8、不变,一成不变的很可能变成教条。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部历史, 20 世纪社会主义的成功与挫折、高潮与低潮、改革与僵化,包含着大量的经验与教训,远远超出了前人的想象与预料。20 世纪的世界历史是社会主义生长的大环境,也表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等特征,显示出不同于 19 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的社会状态与历史图景。这些历史材料一方面使科学社会主义得到了新的证实,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的生命力与思想的洞察力,一方面又向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要求作出新的回答。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很好地研究与回答历史的新课题,才能在与时代同步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着生机与活力。历史不会终结,把社会主义的某些历史事件

9、看成“历史的终结”是反历史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 21 世纪,社会主义的科学证明与历史证明仍在继续。社会主义的命运及其信心依赖于 21 世纪以至以后一个长时期的人类历史实践,而历史的实践又不是宿命论的走向,还要取决于社会主义的主体建设、主体努力、主体力量。 (从现实出发,从实践出发,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努力发展经济)4、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条件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吸收前人的优秀思想和现实的无产阶级斗争中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其创立有着深刻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基础,总结有以下条件:一、产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激化,从而

10、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创造了经济条件。二、欧洲工人运动的高涨和无产阶级斗争,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四、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同时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

11、历史必然性;说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历史地位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五、 共产主义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5.在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马、恩主要批判了哪些非科学社会主义?1.拉萨尔主义19 世纪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思潮。以拉萨尔为主要代表。认为无产阶级只要通过和平的合法的斗争,争得普选权,就可以把君主专制国家变为自由的人民国家;否认无产阶级进行经济和政治斗争的必要性。 拉 萨 尔 主 义 赖 以 存 在 的 基 础 是 德 国 的 小 市 民 为 主 体 的 社 会 结 构 。 认 为 国 家是 超 越 阶 级 , 凌 驾 于 一 切 人 之 上 的 普 遍

12、利 益 的 代 表 。 拉 萨 尔 宣 称 通 过 建 立 工 人 合作 社 就 能 够 实 现 社 会 主 义 , 而 为 了 建 设 工 人 合 作 社 , 就 必 须 依 靠 国 家 的 帮 助 。马 克 思 曾 指 出 “拉 萨 尔 的 全 部 社 会 主 义 在 于 辱 骂 资 本 家 , 而 向 落 后 的 普 鲁 士 容克 献 媚 ”, 是 一 种 地 道 的 “普 鲁 士 王 国 政 府 的 社 会 主 义 ”。2. 蒲鲁东主义蒲鲁东主义认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有弊病,都不合乎理性,以“个人占有”为基础的“ 互助制 ”社会是最好的社会模式;主张建立以无息贷款为基础的“人民银行”

13、 作为改造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互助制 ”社会的根本途径;宣扬阶级调和与和平革命,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鼓吹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任何国家和政府进而反对一切权威,主张建立契约制度代替政府。 (马 克 思 指 出 : “没 有 权 威 的 社 会 。 废 除 迷 信 、司 法 、 行 政 、 警 察 、 国 民 教 育 、 战 争 、 海 军 等 等 。 各 个 方 面 都 带 有 施 蒂 纳 式 的 词藻 。 ”)蒲鲁东主义的核心,是幻想通过和平改良的办法,建立小手工业生产制,实现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3.工联主义工联主义者主张工人组成工会,在雇佣劳动制度范围内改善工会工人的经济条件和法律地

14、位,不要求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工联主义主张阶级调和,宣传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是协调一致的。主张进行纯经济的斗争。注重工人眼前的和暂时的利益,忽视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最终目的。 工联领袖把雇佣劳动制度看作是永恒的,否定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提出“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 的口号 工 联 主 义 是 资 产 阶 级 对 工 人 阶 级 上 层 分 子 实 行 收 买 政 策 和 自 由 主 义 政 策 的 产 物 ,是 工 人 贵 族 利 益 的 代 表 , 曾 给 第 一 国 际 和 工 人 运 动 造 成 极 大 危 害 。 马 克 思 、 恩 格斯 对 其 进 行 了 严 肃 斗

15、争 。4.巴枯宁主义巴枯宁主义认为,国家是万恶之源,是对自由、平等的束缚和侵犯,有了国家才有了私有制、剥削和统治;主张废除国家,建立“一切阶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完全平等的、个人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它认为财产继承权是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的基础,一旦废除了继承权,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就会随之消失,主张把废除财产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出发点” 。为了尽快废除国家,建立无政府社会,它主张“完全放弃一切政治” ,反对一切权威,反对进行任何政治运动,依靠少数人的密谋策略,以流氓无产者和破产的农民为主力,举行“全民暴动” ,消灭国家。6、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

16、策的背景。1920 年春天,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秋冬之时则完全结束。当时最尖锐的问题是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至于工业生产,由于缺少粮食,缺少原料,缺少能源,加上交通不畅,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到了难以开工的地步。经济危机也引起农民的严重不满和频繁骚动。从 1920 年底到 1921 年春天,各地普遍发生农民暴动。规模最大的骚动发生在西伯利亚,参加人数有 6 万余;最严重的一次暴动,是 1921 年 2 月 28 日发生的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参加者多是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在这种形势下,一些省份已经被迫停止实行余粮征集制。1921 年 3 月,俄共十大一致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它标志着

17、苏俄进入了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新时期。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与内容1921 年 5 月,俄共举行的第十次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 ,提出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列宁放弃了在俄国建立统一管理和统一分配为特征的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社会主义,然后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2)内容A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B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C 利用国家资本主义。3评价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和吸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训的基础上,在尊重实践、尊重实践对于理论的检验的基础上,实现的重大战略转变;是列宁关于“间接过渡”到社

18、会主义的理论成熟的重大标志,成为探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先驱,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勾画出最浓的一笔。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代替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表明列宁已经从政治上、理论上摒弃在俄国建立统一管理和统一分配为特征的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提出争取在俄国建立起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然后再过渡到共产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表明列宁认识到国家调节的商业是社会主义大工业和小生产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地、必不可少的途径。从取消商品货币到利用商品货币的转变,表明列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俄国经济发展现状,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提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理

19、论创新,同时也表现了他高深的理论素养和坚定的政治勇气。但是,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利用,还只限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还没有把它看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列宁认为,合作制可以把许多分散的小业主联合起来,在苏维埃制度下,它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变种,会使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并且有利于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脱离旧的生产关系,在自愿的基础上过渡到大生产。列宁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根据俄国实际,探索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7、列宁最后八封书信的主要思想?1

20、922 年 12 月 23 日至 1923 年 3 月 2 日,列宁在病中口授了给代表大会的信 、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 、 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 、 日记摘录 、论合作社 、 论我国革命 、 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 、 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三封书信和五篇论文,这八篇文章就成了列宁的政治遗嘱。一、 给代表大会的信这是 8 篇书信的开篇,包括列宁在 1922 年 12 月 23、24、25、26 日,12 月29 日( 关于增加中央委员人数部分的补充意见 ) 和 1923 年 1 月 4 日(对 1922 年 12月 24 日一信的补充)口授的札记。 “代表大会”指即将召开的俄共

21、12 大。主要内容如下:1. 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设想。列宁在 12 月 23 日口授内容中指出的“我很想建议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对我们的政治制度作一系列的变动” ,这是列宁写信给代表大会的主要目的。这里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2. 无产阶级政党在推选领袖时,个人品质问题需要高度注意。列宁认为,党的稳定与否在现实上与中央委员的“纯粹个人特性”有直接关系。3. 通过改组中央委员会的构成推进国家机关的改造。就如何才能更好地检查、改善和改造机关,列宁的想法是吸收几十个工人参加中央委员会,此外,列宁还初步提出了改革工农检查院的思想。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

22、会以立法职能这个思想最初是由托洛茨基提出的。列宁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开始他反对这个思想,后来列宁认识到这个思想有合理可取之处。1. 在对国家计划委员会有了新的认识之后,列宁建议采取步骤扩大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职权。2. 对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人员构成提出了新的要求。列宁认为国家计划委员会人员应有科学素养,领导人应具有吸引人才的高超能力,也应善于做行政管理工作,将两种类型的人才结合起来。 三、 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格鲁吉亚事件”以及斯大林等人处理民族问题的观点和做法促使列宁口授了这封信,他重申了无产阶级政党处理民族及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1强调继续反对大俄罗斯主义。列宁不是泛泛地批判大俄

23、罗斯主义,而是针对斯大林、捷尔任斯基和奥尔忠尼启则等人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和具体做法。在列宁看来,他们的一些主张是沙皇制度的残余。2阐述无产阶级政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列宁指出,对民族主义不能抽象地谈论, “必须把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 。3提出解决民族问题的四条措施:第一,保留和巩固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二,保留统一的外交机关;第三,处分奥尔忠尼启则以儆效尤,使斯大林和捷尔任斯基对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运动负政治上的责任;第四,在加入联盟的其他各民族共和国中使用民族语言方面应制定极严格的规章,并对此进行非常认真的检查。4指出正

24、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国际意义,认为其是关系到整个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成败的重要问题。四、 日记摘录日记摘录从俄国居民识字状况这一实际出发,阐述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这是一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教育问题的文章。1揭示了国内的当时的文化状况。18971920 年俄国居民识字状况说明,在俄国“就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状况也是很差的” 。这表明,夺取政权只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还要面临一个在文化上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重任务。2无产阶级政党要以正确的政策和实际行动发展文化事业。列宁提出将重点放在教育问题上,把国民教育作为文化事业的基础性工程。在实际行动中,一是增加教育经费;二是提高国

25、民教师的地位。3通过在农村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使农民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列宁认为,帮助农村发展文化是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一个基本政治问题,对于整个革命有决定的意义。五、 论合作社论合作社一文通过对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合作社地位的分析,就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索。1列宁指出,由于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合作社的性质也便相应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合作社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2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基本原则。3关于合作社的性质,列宁指出合作社的性质是由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决定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合作社在无产阶级

26、革命取得胜利、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条件下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4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根本改变,是指列宁认识到必须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的途径,这包括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用间接的、迂回的途径,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活跃市场、促进城乡间工农间的交流恢复和发展经济,为社会主义过渡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合作社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的中间环节。这就是“根本改变”的基本含义。5无产阶级政党面临的两个划时代的主要任务。这两个任务主要是指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以后无产阶级政党所要着力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改造从旧时代接收过来的国家机关。二是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六、 论我国革命论我国革命一文是对尼苏汉诺夫的

27、革命札记一书第 3 卷和第 4 卷的评论,列宁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论证了不发达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而且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论证了十月革命的合理性。批判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对革命的曲解。阐述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和特殊性。进一步论证俄国客观经济前提与无产阶级革命的辩证关系。七、 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这篇文章是列宁向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 给代表大会的信一文的思想在这篇文章里做了进一步阐发。改组工农检查院是改造旧机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2. 改组工农检查院的重要措施。列宁关于改组工农检查院的思路同改组中央委员会的思路是一致的,即“到我国专政根基最深的地方去发掘新的力量”

28、 。八、 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篇文章继续论述了改善国家机关和改组工农检查院问题。 “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是指不应当追求数量和急于求成,而是应该提高质量,吸引和汇集更多的优秀人才。列宁进一步论述这个问题的同时,还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1.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列宁认为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机关需要两种人:第一是一心为社会主义奋斗的工人;第二是有知识、受过教育和训练的人。2. 工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的条件及选拔程序。吸收工人当中央监察委员是列宁改组中央国家机关的一个重要思想。3. 将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机关结合起来。列宁认为,苏维埃机关和党的机关灵活的结合是政策的巨大力量源泉,是

29、顺利工作的唯一保证,所以必须把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机关结合起来。4. 苏维埃政权的新的任务和斗争策略。列宁首先考察了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再次阐明取得政权以后的无产阶级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的思想。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更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作保证。从这个角度回头看列宁关于改善国家机关、改组工农检查院的思想,愈显深刻。8、 “斯大林模式”的成因与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一、 “斯大林模式”的定义“斯大林模式” ,一般而言,指的是苏联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主义的方式方法。它是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后来不断巩固与发展。它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度

30、集中” 、 “高度集权” ,即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科学事业的所有决策权统统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形成一种僵化的体制,使社会生活缺少生机和活力。二、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历史贡献对于“斯大林模式” ,究竟该怎么评价,如何看待“斯大林模式”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的政治问题。本文力图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科学地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从“斯大林模式”的备战作用和现代化途径来阐述“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历史贡献,以驳斥各种片面否定“斯大林模式”的观点。从苏联历史发展的事实看, “斯大林模式”不仅使苏联在现代化进程中迅速取得重大成就,而且还使苏联

31、在短期内完成备战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成功地进行战时动员,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一) 、 “斯大林模式”适应了战争的特殊需要1、斯大林模式的实行可以为战争积累雄厚的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通过优先发展具有高度国防意义的重工业,使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重工业已经在工业内部占绝对优势,这为军队提供了足够的物资,苏联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 “斯大林模式”通过运用行政力量调整生产力布局,使原本仅在欧洲部分发展的基础工业,逐渐向远东地区扩展,使生产力布局趋于合理,保持了国民经济在战争中的应对能力。2、斯大林模

32、式的实行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安定的国内政局在外有帝国主义国家的疯狂破坏,内有激烈的社会阶级斗争和党内斗争的形势下,斯大林模式通过一系列残酷的党内外斗争,清除了国内阶级敌人,各种代表旧资产阶级实力的,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反动分子受到了镇压。虽然,这些政策有其弊端,但是一系列的铁腕政策,使国内局势得到安定,免于使国家处于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有利地支持了前线的战争。3、 “斯大林模式”可以在战时发挥出良好的组织优势高度统一的模式让苏联在面对希特勒的闪电战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维护了政权的生存,同时也维护了改革和发展的希望。在二战中,斯大林模式有效动员全国一切力量服务于战争需要,包括调动一

33、切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这些资源及时有效的提供满足了战争的激烈和迅速的需要,斯大林模式战时的组织优势,为苏联最终打败德国法西斯奠定了基础。(二) 、 “斯大林模式”促进了苏联的现代化,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型现代化途径在实行“斯大林模式”前,苏联的经济建设基本上处于恢复阶段,国家的基础工业仍然比较薄弱,资金积累也非常有限。但是,斯大林模式的创建恰好使国家能把有限的资金、资源集中在一起,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上去。在 1929-1937 年间,苏联工业以每年 20%的平均增长速度向前发展。通过短短的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至此,苏联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成

34、为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社会经济水平的全面发展。在经济的支持下,苏联增加了对科学事业的投入,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国家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斯大林模式”为落后国家树立了实习赶超战略超越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以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内长期积累和国外掠夺资金,进程缓慢的现代化途径相比,斯大林模式通过采用行政手段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配置,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以重工业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为落后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超越发达国家提供了新型的途径。(三) 、 “斯大林模式”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启示在斯大林模式的发展下,经济危机时期,苏联的发展

35、势头与当时普遍陷入萧条的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了社会主义巨大的优越性。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逐渐审视市场经济的缺陷,计划经济所表现出的优势,开始为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现,并最早被美国在罗斯福新政中利用。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借鉴而实宏观经济调控,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只能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设想,结合苏联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索。这种探索,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宝贵的财富,都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材料。从当时来看,斯大林模式的实质是对

36、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它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崭新道路。尽管,该模式自身也有巨大弊端。但它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战”前后发挥了巨大作用。9、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影响斯大林模式的基本含义了解斯大林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分析其影响的前提。由于对此研究的学者众多,因此其含义的分析也是众说纷纭。但是总结各家观点,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 ,包括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体现为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中的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个人;高度集中经济体制体现为实行纯粹的共有制

37、和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商品经济;高度集中的文化体制体现为舆论控制和政治干预学术派别。斯大林模式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影响首先,于苏联本身而言,产生于其上的斯大林模式对其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是直接和显而易见的。在列宁新经济政策之后,苏联经济有了初步的恢复,但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十分落后的。在斯大林领导下,经济迅速发展,苏联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基本上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尽管从赫鲁晓夫开始便试图加以改革,但直到戈尔巴乔夫进行完全否定社会主义的革命之前,斯大林模式没有根本变化。苏联凭此制度与美国二分天下,争权夺霸,风光了半个多世纪。即使解体后,前苏联的雄厚军力使俄罗斯至今稳坐

38、世界第二军事大国的交椅,在政治、外交、文化等方面也俄罗斯多有受益,这些影响还将长久延续。二战后,它对大多建立在一穷二白基础上的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也有重大功绩。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了足以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从而对二战后的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在另一方面,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这些国家也显露无疑。归因为一个“权”字,即一党揽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对外霸权。具体表现在,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干部职务终身制,个人崇拜盛行,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有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严重的家长制,甚至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政治“大清洗” ,至少 300 万人遭到迫害。经济方

39、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造成苏联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民族关系方面:实行大俄罗斯民族主义,肆意侵害其它少数民族。对外关系方面:推行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穷兵黩武,任意践踏弱小国家。这些弊端日积月累,长期得不到根本纠正,致使苏联逐渐走向衰落。在戈尔巴乔夫的激进的反社会主义革命之下,苏联最终解体。三,理性评价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含正面的,亦含负面,而且两者的

40、影响力均极其深远。因此当后人对此进行评价时,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争论。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我们必须从当时的社会和现实出发去考察,而不能为了某一政治目的而任意地贬低、歪曲甚至全盘否定。客观评价这个模式,还必须把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对斯大林本人的评价区别开来,把它和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丰富内容区别开来。 社会主义国家从产生之日起便与资本主义国家有本质的不同,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么处于备战状态(如苏联) ,要么处于战后恢复状态如东欧各国和中国,因此其社会建设不得不采用一种在短时间内有效集中资源的制度,这便与斯大林模式产生了内在的契合,因此各国社会主义建设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并非偶然。从当时来看,

41、斯大林模式的实质是对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它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崭新道路。尽管,该模式自身也有巨大弊端。但它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战前后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只用 25 年便成为世界强国。事后来看,斯大林模式应该仅适于面临战争巨大威胁或实际损害的非常时期,类似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在战后和平时期应立即加以根本变革,否则后患无穷。但是历史的人总是处于历史之中,在当时,作为欧洲几乎最落后的国家,又面临资本主义的包围、特别是法西斯的侵略,值此生死存亡关头,很难有比斯大林模式更好的选择;而一种国家制度一旦形成,想在短时间内根本变革谈何容易。无疑,斯大

42、林模式的功过都很突出,这或许也正是历史的迷人之处。总结我们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并非为了追究斯大林模式的功过,而是要从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告诉我们,社会发展不应该是单一和僵硬的模式。当初社会主义采用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之所以最后遇到发展的瓶颈,根本原因在于发展模式过于单一。综合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发展脉络,以及我们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资本主义抑或是社会主义,都需要多元化的发展模式,那就是集中与民主的结合,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的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自治的结合。可以说这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经验结晶。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斯大林模式依然影响深远,表现为“举国体

43、制” 。这种体制的优势在我们所面对的多次灾难(如汶川地震和南方雪灾)中体现无疑。但是正如斯大林模式是双刃剑一般, “举国体制”也存在弊端,那就是我们在运用这种体制时,总是习惯于抛弃法律制度, “特事特办” 。如何吸取斯大林模式的教训,以克服此种制度的弊端,是我们分析和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最重要意义所在。10.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为扫除生产力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体制的深刻变革,而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要实现两个历史性结合:1、经济上:要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历史性结合; A、对“ 市场经济” 传统观念需要突破。市场经济

44、是资源配置成熟而有效的手段,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现代市场体制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体制,它既可以和资本义结合,也可以和社会主义结合。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中国的改革就是要建立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B、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艰难过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期间肯定会有反复和挫折(比如苏东巨变) ,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前进的运动,不能遇到障碍就怀疑改革事业,甚至想走“一大二公”的老路。2、政治上: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结合;A、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

45、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B、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结合。苏东政治体制之所以未能取得成效,就在于没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政随人变,废立因人。C、民主建设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面临重大课题。领导制度,组织制度,这些都关系到全党国家命运的大事,这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是否改颜色,必须高度重视。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业,要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有本质特征。要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

46、实际情况相联系,突破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理论束缚,不机械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原则。以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把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不断的推向前进。11、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原因?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来探讨,而内因又包括经济、政治、民族、思想等多方面的因素。内因:经济因素是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0 世纪 2030 年代形成的斯大林经济模式虽然在当时和二战中起过非常积极和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大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这种僵化的体制还造成了产业结构的畸形,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长期得不到发展。人民得消

47、费水平和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苏联得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政治因素是重要原因。表现为:政治体制僵化、不健全。接班人授意钦定同时个人集权严重,自上而下的干部选拔任人唯亲,严重损害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等苏共领导人把只适合于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实行的一套高度集权领导方法进一步发展和固定下来,基本不变地运用于苏联整个几十年的和平建设。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党和国家融为一体,国家完全隶属于党,党包揽一切,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缺少应有的人民监督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精神生活上盛行个人崇拜,政治体制上的问题使人民群众不能感到自己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再加上经济制度不能

48、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使大批群众越来越同苏共疏远,越来越对政治感到冷漠。这就造成了在苏联剧变中无人出来维护苏共的悲剧。教条主义的思想理论是苏联解体的最重要的思想根源。纵观苏共几十年的历史,苏共领导集团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把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了脱离实际的僵死的教条。苏联共产党社会主义从斯大林开始到 80 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执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左”的路线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80 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了“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了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了一场苏共社会主义毁灭性的总危机。在传统体制条

49、件下,不仅扼杀了国内广大群众的创造精神,还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包括党的最高领导的思想处于僵化状态。党之所以能够唤起千百万群众,领导千百万群众,首要的条件是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政策纲领要跟上现实生活变化与发展的要求,要及时吸收新的思想包括吸收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民族因素:苏联社会日益激烈的民族矛盾和日益暴露的民族独立倾向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苏联是在俄罗斯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的疆域上的各民族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是历史的遗产。但是列宁之后的领导人认为民族问题已经解决,一方面对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关注的不够,而另一方面又对具有民族倾向的人实行高压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深化。外因国际关系的处理:苏联是共产主义社会引领国家,在国际上它一方面要应付来自于西方资本主义正营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自己本身强加给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有弊端,他还要不断的对这些共产主义兄弟们实行高压政策,使得苏联看似强大,实际上内外环境都不稳固。东欧一些国家由于发现苏联体制的缺点想要进行国内改革,但是迫于苏联强大的压力、甚至动用武力,大部分国家的改革都没有持续下去,从而导致了整个共产主义阵营经济的落后,也使各国执政的共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