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置盐定理”的争论及其批判.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29229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绕“置盐定理”的争论及其批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围绕“置盐定理”的争论及其批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围绕“置盐定理”的争论及其批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围绕“置盐定理”的争论及其批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围绕“置盐定理”的争论及其批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对“置盐定理”的批判性考察 1兼论技术创新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的机制及其内在约束骆 桢本文发表于2010 年第 6 期摘要:“置盐定理” 及其所引发的争论至今已积累了大量的文献,但国内却鲜有研究。本文回顾了相关争论的主要文献,澄清了“置盐定理”与马克思原有论述的本质区别,并指出了“置盐定理”对马克思的误读。由此构造了一个符合“ 置盐定理 ”思想却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得以实现的“反例” ,以表明置盐对资本主义竞争认识的局限性。同时,根据“置盐定理”的启发,本文在马克思原有体系下推导出了技术创新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内在约束,从而在马克思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自洽性问题上做了一个补充。关键词:技术创新 利

2、润率 反例 内在约束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下降理论向来是其整个理论体系中受争议较多的部分,早期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对利润率长期趋势的判定在逻辑上是否成立,即马克思的推理中有机构成提高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问题(Moszkowska 2,1929;Bortkiewicz,1907) ;以及利润率下降是否会导致资本主义危机或者“崩溃”(Grossmann,1929 ;希法亭,1910;卢森堡;1913) ;此外还有基于经验数据验的研究。这些理论争论基本上是基于马克思本身的框架和劳动价值论的,与其说是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的诘难,不如说是对其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相关理论讨论在战后重新兴起,除了和以前类似

3、的讨论之外(Sweezy, 1970) ,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斯拉法的价格体系直接作为马克思的“生产价格体系”对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下得出的各种结论进行检验(Samuelson, 1957) ,还有学者利用新古典生产函数边际产出递减的性质为一般利润率下降辩护(Dickinson,1957) 。而柴田敬(Shibata, 1934)早在二战之前就提出了一系列数值例子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直至置盐信雄(Okishio ,1961)给出了所谓资本主义竞争条件下技术变1 感谢孟捷教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悉心指导,和沈民鸣老师本文初稿的修改意见。2 Schoer, K., 1976, “

4、Natalie Moszkowska and the Falling Rate of Profit”, New Left Review, Vol.95, PP92-96.革导致平均利润率上升的一般性证明,这个结论也被称为“置盐定理”,相关的论战便更多地围绕“置盐定理” 展开来。这场争论至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但是国内却鲜见此类问题的研究 3,下文将首先对主要文献做简要回顾。一、“置盐定理”及其相关争论和同时代学者一样,置盐信雄(Okishio,1961 )将斯拉法的价格体系直接作为马克思的“生产价格体系 ”对马克思一般利润率下降理论进行了重新表述,并提出两点批判。首先,他认为即使长期而言技术

5、变革会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但资本家是否采用一项新技术并不是依据“劳动生产率准则” 2而是依据“ 成本准则 ”即新技术条件下按原有价格计算单位商品成本降低以保证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是有利可图的。 “成本准则”可作如下表示,若技术变革发生在 k 行业,则必须满足(1.1)kj jkaqaq其中 表示为生产一单位 k 商品所投入的 j 商品的数量, 表示 k 行业生产所消耗的直接kj 劳动量, , 和 w 分别表示第 j 种商品的价格和货币工资率。带上标的 和/jjpj kja表示新技术条件下相应的变量。k其次,置盐也否定了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一般利润率计算公式,而是用斯拉法的价格体系确定一般利润

6、率水平,如下(1.2)(1)(1,2.)i ijiiqraqInb其中 r 为一般利润率, 表示劳动者付出一单位劳动所换得的一揽子消费12(,.)nb品,称为实际工资率。于是我们可以将“置盐定理”的主要内容表述如下定理(置盐定理):如果在第 k 行业,假设其为基本品行业,引入的新技术满足(1.1)kj jkaqaq3 高峰教授曾在其资本积累与现代资本主义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1 年,页 278-284)对置盐定理进行了研究。清华大学的南斯拉夫留学生波波夫在其博士论文里研究了置盐定理,但他的研究只是对该定理的维护。见波波夫:清华大学博士论文 2007 年。2 这里“劳动生产率准则”指的是新技

7、术必须能够降低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的劳动量。置盐在其文章中认为在马克思理论中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创新才会被采纳,也即是“劳动生产率准则” ,但是这和“成本准则”并不完全一致,因为消耗更多的劳动但是成本更低的新技术同样会被资本家采用。因此,置盐认为“成本准则”才是资本家是否采用新技术的唯一依据。且实际工资率不变,则由(1.2)决定的一般利润率必然上升,即使有机构成是上升的。3如果将“置盐定理” 放到马克思的利润率公式 m/(c+v)中考察,就会进一步发现,置盐对马克思的批判并没有跳出传统的模式,即剩余价值率的变动幅度超过了有机构成,从而导致利润率的上升。不同的是,置盐证明了在

8、其三个假设前提下, “剩余价值率”和“有机构成”的变动是相关联的,不是任意的,而且这种关联保证了“剩余价值率”变动幅度一定超过“有机构成”,从而保证了利润率不降反升。“置盐定理”发表之后获得了很大的影响,批评也随之而来。谢克(Shaikh, 1978)在纪念多布(Dobb)的文章中针对 “置盐定理”提出了其模型中未包含“ 固定资本”。而谢克认为在马克思的论述中,随着技术变革,固定资本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是有机构成提高的真正原因,而这也正是置盐的模型所没有的。谢克根据资本论第三卷考虑固定资本的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区分了“利润边际”(profit-margin on costs)和 “利润率”(prof

9、it-rate ) ,前者的分母是“所费资本 ”后者是“ 所占资本 ”。从而,谢克认为在资本主义竞争压力下,为了生存,资本家考虑得更多的是抢占市场份额,从而其引入新技术的决策所考虑的是利润边际。于是,当固定资本足够大时,即使技术变革使得利润边际(profit-margin) ,即“置盐定理” 证明过程中的“利润率” 上升,利润率(profit-rate)也是可以下降的。其次,谢克还提出资本家是否采取一项新技术,并不完全取决于成本上的考虑,新技术条件下资本家如何控制劳动过程也是决定性的因素。为了更好的控制劳动过程,资本家更愿意采取需要大量固定资本的自动化技术,从而实现“去技能化”来弱化工人在工资

10、谈判中的地位以减轻工资上涨压力并提高效率。当然,增加的机器成本不能超过未采取该技术带来的潜在的成本增加。回到“置盐定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实际工资不变”得以实现,正是由于采用了“ 成本增加” 的技术。也就是说, “置盐定理 ”的这两个假设是不相容的,一个的成立的需要另一个不能成立,因此,其证明和结论也就不能成立。作为对“固定资本问题” 的回应,罗默(Roemer ,1979)给出了包含固定资本的 “置盐定理”的一般性证明。其采用联合生产的冯诺依曼模型(von Neumann model)来讨论固定资本,但是谢克对“ 置盐定理” 在固定资本上的质疑是和他对资本主义企业间竞争的理解联系在一起

11、的,而罗默并没有考虑这一点。因此,很难说罗默的模型反驳了谢克的质疑。罗默的模型本质上并没有超越置盐,反而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解上出现了倒退,在其结论的3 定理证明见数学附录,是置盐信雄 1961 年给出的原始证明,后来的学者虽然给出了各种简化证明(Bowles,1981)但并无本质区别。解释上依赖于“理性人” 等概念。罗默还认为由于其模型是用联合生产来表述“固定资本问题”,因此联合生产条件下的“置盐定理”也自动得以证明,但是这个观点却遭到了批评(Salvadori, 1981) 4,争议的焦点就是 “均衡利润率”的定义。后来的学者还给出了包含固定资本的简化证明(Alberro and Pers

12、ky, 1979) ,以及“产品创新”的流动资本模型(Nakatani and Hagiwara, 1997) ,但是和罗默一样,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并没有超越置盐信雄。进入 90 年代之后, “跨期单一系统”(TSS, Temporal Single-system)学派兴起,其代表人物克里曼(Kliman, 1997)针对“置盐定理”采用的价格体系提出了置疑。他运用 TSS 学派独特的生产价格递归方程组,构造了一个技术变革导致利润率下降的“反例”,以挑战“置盐定理”。但是其模型不但未能获得马克思相关理论的支持(Nakatani, 2005) ,而且其本身的概念和逻辑也遭到了批评(Mongiov

13、i, 2002) 。尽管如此,TSS 学派的模型却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均衡模型的实现机制是什么,为什么均衡的时候各期的价格一定是相等?如果这样的“均衡 ”没有具体机制的支持,那么均衡价格体系本身也就只能是个假设。二、 “置盐定理”批判以及技术创新导致利润率下降一个的“反例”如前所述, “置盐定理” 证明了在其三个假设下实际工资不变、 “成本准则”以及利润率由斯拉法价格体系决定引起“有机构成”提高的新技术只可能导致一般利润率上升而非下降。由此,置盐认为,新技术导致一般利润率的下降只可能是由于“置盐定理”的三个假设条件被破坏,而不是有机构成提高导致的,以此否定马克思一般利润率下降理论。置盐指出

14、“置盐定理 ”的提出并不是为了否定现实技术变革中的利润率波动甚至是下降,而是认为技术变革导致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有机构成提高”。因为在“置盐定理”的三个假设下,马克思的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的推导不能成立。同时,置盐认为除“实际工资不变” 外,其他两个假设是对资本主义竞争经济的“客观”描述,于是只有“ 实际工资的提高” 才是利润率下降的原因。由此,置盐提出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下降理论忽略了“阶级斗争”这一关键因素,这便是提出“ 置盐定理”的目的所在。而事实上, “置盐定理” 对马克思的这一批评本身就是对马克思的误读。马克思在其推理中采纳“剩余价值率” 的概念而不是置盐的“ 实

15、际工资不变” ,这本身就是对阶级斗争的考虑。“剩余价值率”是用来描述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概念,数量上是工人与资本家收入份额4 萨尔瓦多里(Salvadori, 1981)主要是质疑罗默的均衡解的定义,通过联合生产等式模型的求解,萨尔瓦多里构造了一个满足置盐定理所有条件,但是利润率下降的反例。随后,彼达尔德(Bidard, 1988)给出了联合生产等式模型条件下“置盐定理”成立的具体条件。之比。马克思在其分析一开始所采纳的数值例子中是假定剩余价值率不变,得出利润率随着有机构成提高而降低 5,随后他即在论述其反作用的各种因素中说明了“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即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带来的影响。 6针对“

16、置盐定理”中“实际工资不变” 这一假定,马克思的理论持什么看法呢?高峰(1991,第 270-272 页)依据马克思原著中对劳动力价值的论述认为马克思理论中实际工资是随生产力进步而长期提高的。那么是否像置盐认为的那样,正是“实际工资上涨” 剩余价值率的降低导致利润率下降呢?针对这种“工资挤轧利润”的观点,马克思认为,长期中如果“剩余资本暂时超过它所支配的工人人口”则一方面会“提高工资由此使工人人口逐渐增加”,另一方面“这会使创造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得到采用,由此更迅速得多地创造出人为的相对过剩人口” 7。可见,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实际工资的变动并不能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历史趋势。由此, “置盐定理

17、”对马克思的批评显得有些“无的放矢”。其次,和置盐理解的不一样,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理论并不仅仅限于资本论第三卷中利用总量公式的推理。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马克思有大量的论述分析资本家引入新技术的动机及其带来的后果。比如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时候,就指出资本家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才进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创新。当技术扩散之后,生产该产品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都会提高,这带来商品价值的下降,超额剩余价值的消失。 8而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更是将这一观点明确提出,并指出创新扩散之后,商品价格降低最终导致该部门利润率下降,从而带动全社会利润率下降。 9可见,在

18、马克思的理论中,资本家采用新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利润”,而不仅仅是“ 降低成本 ”。此外,利润率是一个和时间相关的概念,是一定时间内的利润率,在“置盐定理”所采用的斯拉法体系的假设中,所有产品的周转周期都为一年。而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周转的快慢直接影响年利润率的高低。 10周转时间分为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两部分,要缩短生产时间,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 11从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像置盐所理解的那样仅仅减少了单位商品所包含的直接和间接劳动的数量,还能提高周转速度,创造出“超额利润”。5 见马克思,2004:资本论第 3 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第 235-237 页。6 同上,第 258-2

19、62 页。7 同上,第 243 页。8 见马克思,2004:资本论第 1 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第 366-373 页。9 见马克思,2004:资本论第 3 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第 294 页。10 同上,第 85 页。11 同上,第 83-84 页。但是另一方面,流通时间却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在一定的需求状况下,如果市场上有众多供给者相互竞争,导致单个厂商市场份额缩小,则即使一年能够生产若干批次,但是由于市场容量有限,资本的周转速度会降低,从而无法使生产时间的节约体现在周转速度上。基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构造一个“置盐定理”的“ 反例”:新技术通过有机构成提高,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单位商

20、品成本增加,但是节省了生产时间。由于刚开始少数资本家采用,可以采取比现行价格更低的价格抢占未采用新技术的厂商的市场,这样虽然单位商品利润率更低,但是周转速度更快,使得年利润率超过原有均衡水平,获得超额利润。但是技术扩散之后,由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需求有限,生产时间的节约无法体现,周转速度降低,均衡利润率下降到原有水平之下。为了方便对比,我们利用置盐的模型形式构造模型,假定实际工资不变,并且技术变革前和技术扩散后周转都为一年一次,以便利用斯拉法的价格模型来确定均衡利润率。在技术变革之前,旧的生产体系为 (1)(1,2.)i ijiiqraqInb均衡利润率为 r。假定在第 k 行业出现一种新技术

21、,增加机器使用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生产时间。但是它不满足“成本准则”,即 kj kjaqaq由于新技术扩散后仍然是一年周转一次,在新技术体系下均衡利润率由下式决定 (1)(1,2.)i ijiirInbq均衡利润率为 , 12。r采用新技术的厂商可以以低于现行价格的低价 进行销售,以抢夺未采用新技术的厂kq商的市场,从而有 。又因为单位成本提高,因此采纳新技术厂商的单位产品利润率kq小于原有均衡水平,即r()()kkjkkjaaqr但是,由于生产时间的节约,以及抢占市场后销售扩大,使得生产时间的节约体现为12 这样的两个体系是可以构建出来的,因为其不满足“成本准则” 。周转速度的提高。假设

22、一年可周转 次, ,则新技术厂商年利润率为 , 从1r而获得“超额利润” 。同时,未采纳新技术的厂商由于市场份额被抢占,利润率为 0。于是,有以下关系: 。0r假定如罗默所讲,资本家能预见到这一切,那么当这样一种新技术出现时,他会怎么选择呢?假设只有 2 个资本家,可以得到简化的博弈如下:资本家 2采用 不采用采用 ( , )r( ,0)r资本家1不采用 (0, )( , )根据关系式 ,易证纳什均衡是(采用,采用) ,最后得益为( , ) ,r r从而利润率下降。上面的“反例”和谢克的批评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不同条件下,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所导致形成的不利于自身利益的“囚徒困境”。这也体现了

23、“置盐定理”对“ 资本主义竞争”理解的肤浅。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竞争,不仅仅会带来利润平均化以及成本的降低,还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展开的触发器和推动力,不仅会形成本文提到的“囚徒困境”,还推动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的种种矛盾和危机的形成。三、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内在约束:来自“置盐定理”的启发前文已经指出“置盐定理” 的实质是在其三个假设下,马克思公式中的剩余价值率和有机构成不是相互独立变动的,而是有一定关联的,从而有机构成的提高无法抵消剩余价值率的提高。那么,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剩余价值率和有机构成是独立变动的吗?经典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马克思理论本身却已经蕴含着剩余价值率和有机

24、构成之间的关联,而且这种关联是基于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虽然马克思本人反复强调再生产图式中的平衡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总是被破坏,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利用再生产图式及其平衡条件研究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如果能正常运行会存在什么样的规律。基本逻辑如下:如果总劳动量不变,有机构成提高要得以实现的话,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劳动量必须增加,同时第二部类劳动量减少。若要保持全社会总消费量不下降,第二部类的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提高,从而劳动力价值下降,剩余价值率提高。这样一来,有机构成提高要得以实现,就必然导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而这两者的关系如何?我们用简单再生产图式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假定第二期已经通过资本积累完成有机构

25、成提高,抽象掉中间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过程,只考虑两个时期的简单再生产,以考察两种技术条件下利润率的高低:第 t 期 第 t+1 期12ttcvm 1122tttcvm其中,下标 1、2 表示第一和第二部类,上标表示时期。假设 1、技术变革前后两个时期都实现均衡,根据再生产平衡条件有(2.1)12tttvmc(2.2)1ttt假设 2、总劳动不变:(2.3)111121222tttttttttttvLvmvL假设 3、技术变革导致有机构成提高,但是本文的分析只需要考虑第二期不变资本增加的比例:(2.4)11()ttcc(2.5)22tt假设 4、实际工资不变。设定此假设是为了突出“内在约束”的作用

26、机制,在后面的分析中会放松这个假设。令第二部类劳动生产率为 ,即单位时间内生产 个单位的消费品,2e2e单位产品价值则为其倒数。由工人阶级两个时期实际工资不变,得以下关系(2.6)11122()()ttttvev即 (2.7)112ttt假设 5、第二期消费资料总产量不下降。因为实际工资不变意味着,若消费资料产量下降,资本家消费品数量绝对下降。因为是“简单再生产”,资本家获取的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数量绝对减少而且单位商品又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降低,那么资本家的利润总额出现绝对下降,这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历史。令其消费品产量为其 ,劳动生产率为 ,消费品产出增长率为 , ,于是2Q2e0有

27、(2.8)112222()(1)tt t tLeLQ由(2.1) (2.2) (2.5)得 (2.9)11 1tt ttvmv即 (2.10)1()tt这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后,第二部类有机构成提高,需要第一部类增加劳动量来满足其对不变资本的需求。又由(2.3) (2.10) (2.11)11222121()tttttttttLLL由此可得 (2.12)21tt上式表示由于总劳动量不变,而第一部类增加劳动量后,第二部类劳动量减少。由于假设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总量增长 ,则第二部类劳动生产率必然提高,令其劳动生产率增长 , 。由(2.8)可得0(2.13)122211()()t ttteL根据定义

28、和(2.3)可得社会平均利润为(2.14)121212()()ttttttt t ttmvvrcvcc同理 (2.15)1121ttttLrv为了方便后面不等式的证明,根据现实条件提出以下假设:假设 6、 以及 。01tr10tr将(2.4) (2.5) (2.7)代入,有(2.16)2111 221()()ttt tttteLvrcv 根据(2.13)有 211 121 2 1221() ()()()tt tt ttttttteLvLvr cvcv (2.17)121212()1tttttttLvccv根据(2.17)对比 和 ,两者的区别在于 比 在分子上多出了一个1trt trt,在分母

29、上多出了一个 ,因此 到底是升高还12()tv1212)tttcv1tr是降低就在于这两项的关系。这也就等价于比较 和 。我们可得出(t12ttc以下命题:命题 1:在上述所有假设条件下,若 ,则 。 131212()t ttv1ttr上述命题就是马克思理论体系内部所隐含的对利润率下降的限制。换句话说,在马克思自己的理论中,技术变革导致利润率下降并不是没有条件的,甚至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还会导致利润率上升。这个条件的经济意义很明显, 是有机构成提高导致第二部类劳动生产12()tv率提高带来剩余价值增加的部分,前面乘以 2 是因为它即对利润率的分子和分母都有影响,而 则是有机构成提高带来的成本的增加。12ttc而不那么明显的是,这两项的变动也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也有着联系。根据(2.13)我们可得 (2.18)121tL将其代入第一项,有 112122()()tt t Lvv容易看到这和 有两项联系,且都是同方向变动的。一方面,都有包含 ,12ttc 即第二部类不变资本增加的比例,对两项都是产生同方向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13 命题所需不等式的证明见数学附录 2。另外,这个命题反面,即若 则1212()t ttvc,并不成立。因为相关不等式并不成立,虽然在通常的数值范围内该结论可能是对的。1tt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