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昌工业四年倍增行动计划(20172020 年)为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促进南昌工业实现四年倍增,加快做大工业总量,强力支撑南昌经济大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强攻产业、决战工业,全面对接中国制造 2025江西省强攻工业制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 年) ,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着力点,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平台链深度融合,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四年努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做大一批产业集群,实现南昌工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方式转变、
2、效益提升,全面迈向中高端,为南昌经济大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二、总体目标举全市之力决战工业,用四年(20172020 年)时间,全力推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实施“十亿” 项目、培育“百亿 ”企业、打造“千亿”产业、决战“ 万亿” 目标),确保实现“一倍增、两突破、三提升”的总体目标。“一倍增”: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倍增。20172020 年四年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四年年均增长 18.9%;到 2020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 2016 年计划目标 5800 亿元的基础上翻一倍,总量达到 11600 亿元。“两突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万亿元。2017202
3、0 年四年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10000 亿元,年均增长 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突破两千户。20172020 年四年间,每年全市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0 户以上;到2020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力争达到 2200 户。“三提升”:总量规模位次提升。确保工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占全省比重年均提高 1 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排位力争前移。产业发展层次提升。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到 2020 年,力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 40%。百亿企业数量提升。从 2017 年起,全市每年新增一户百亿
4、企业。到 2020 年,全市新增 1 户千亿企业、2 户 500亿企业,实现全市每个重点产业都有百亿企业。三、发展路径通过明产业方向、优产业布局、晰产业链条、转招商方式、招领袖企业、定产业政策、搭产业平台、筹产业基金、揽产业人才等有力举措,全面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一)坚持大规划引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及禀赋条件科学规划,着力打造“三核、五区、多群”的工业发展区域布局,构建 “4+4+X”新型产业体系。1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构建“三核、五区、多群”的工业发展区域格局,依托各县区、开发区产业基础和优势,按照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发展 35 个主导产业,省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 23 个主导
5、产业的原则,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三核”:即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作为工业发展核心区域。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产业,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装备、生物医药产业,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智能制造产业。到 2020 年,高新区、经开区(含临空经济区)、小蓝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过 4000 亿元、3000 亿元和 2000 亿元。“五区”:即以五大省级工业园区构成的工业发展重点区域。长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昌东工业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安义工业园区重点
6、发展新型建材和门窗幕墙产业,进贤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医疗器械产业,昌南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都市工业。到 2020 年,长堎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1000 亿元,昌东工业区、安义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 500 亿元,进贤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300 亿元,昌南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50 亿元。“多群”:即把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主抓手,以“提升规模、培育龙头、发展集群、打造品牌” 为方向,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引导产业集聚,打造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化产业集群。到 2020 年,全市力争形成 1 个 1000 亿以上产业集群,即:南昌小蓝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4 个 500
7、 亿以上产业集群,即:南昌高新区光电及通讯产业集群、南昌经开区光电产业集群、南昌小蓝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青山湖区针织服装产业集群;4 个 300 亿以上产业集群,即:南昌高新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群、进贤县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安义县铝型材和门窗幕墙产业集群、新建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2构建新型产业体系。重点打造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食品、纺织服装、材料制造、机电制造)和若干生产性服务业(工业设计、科技咨询、检验检测、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众创开发、智慧物流等),形成“4+4+X”产业发展体系。到 2020 年,汽车
8、和新能源汽车、食品两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 2000 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突破 1300 亿元,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材料制造、机电制造四大产业均突破 1000 亿元,航空装备产业突破 500 亿元。(二)坚持大产业支撑始终坚持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通过培育壮大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实现全市产业发展层级向中高端跨越,锻造工业四年倍增发展的主引擎。1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四个市级重点推进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到 2020 年,全市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 4800 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 40
9、%。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小蓝经开区、南昌经开区和长堎工业园区三个产业集聚区,扩大产能并增加轻型客车、轻型货车和经济型 SUV 等整车品种,打造全国重要的轻型商用车基地。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城建设,大力支持江铃集团、百路佳客车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重点推进总投资 200 亿元以上的协鑫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和总投资 100 亿元规划总产能 30 万辆/年的观致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投产见效,着力壮大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南昌光谷”建设,重点发展南昌高新区、南昌经开区和昌东工业区三大产业集聚区,促进 LED、光电显示、移动通讯终端、光电子器件等行业加快发展,支持欧菲光、
10、智慧海派、联创电子等龙头企业领衔增长,推进实施总投资 49 亿元的与德通讯“智造+综保”项目和总投资 30亿元的业际光电触摸屏、显示屏生产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使南昌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以南昌红谷滩新区为载体,大力推动 VR/AR 产业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VR 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 )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南昌高新区、南昌经开区桑海产业园、小蓝经开区、进贤县四大产业集聚区,致力于构建中成药、化学药、生物药和现代医疗器械全面发展格局,积极推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和南昌国家医药国际创新园建设,力争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领域实现突破。大力支持济民可
11、信、江中药业、汇仁药业、三鑫医疗等产业龙头企业率先发力,积极加快总投资 30 亿元的济民可信新药及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进程。航空装备产业:以南昌高新区为产业集聚区,依托洪都航空、洪都商飞、昌飞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推动军民融合,推进南昌航空工业城建设,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打造航空研发、航空制造、民航运输、通用航空、临空经济“五位一体 ”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食品、纺织服装、材料制造、机电制造等四个特色优势传统产业,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化解和淘汰部分行业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促进传统产业规模发展、品牌发展、新型发展
12、,实现转型升级。食品产业:着力发展食品制造行业,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方便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提升食品产业产品附加值。纺织服装产业:以总投资 30 亿元的中国(江西)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建设为载体,提高创意设计水平,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由 “加工型”向“加工型+品牌经营型 ”转变,推动产品向外衣化、品牌化、内销化转型。材料制造产业:推动南昌高新区江铜产业园壮大规模,提高铜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推动安义工业园区依托铝型材产业特色优势,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调整铝型材产品结构,主攻高端系统门窗、工程幕墙及防水材料等产品方向,推动“互联网+ 建材”运营模式,唱响“中国门窗安义制造” 品牌,做大民用型
13、材,发展工业型材;推动钨精深加工、稀土材料、陶瓷材料、金属和非金属功能材料等行业的发展。机电制造产业:重点打造南昌高新区智能制造基地,主攻智能机电产业领域,推动机电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力争在智能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测控装置、智能化发电机组、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化环保设备、智能化成套设备等高端装备产品上取得新突破。(三)坚持大项目带动牢固树立“一切为着项目想,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的项目意识,深入实施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定位的关键性、龙头型、基地型的大项目,筑牢工业四年倍增发展的基础与支撑。1深入挖潜项目资源。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充分挖潜项目资源。从主导产业中挖掘一批
14、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项目,从大中型企业裂变中挖掘一批集群衍生项目,从龙头骨干企业发展中挖掘一批协作配套项目,从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挖掘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和引导存量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加快扩能增效、提档升级,实施“ 机器换人”工程,市级财政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南昌工业存量提升。2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业县区、国家级开发区的党政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实施。在策划包装、推进实施产业重大项目上,按照“专业(工信委产业处室、专家团队)、专图(产业链全景图)、专班(产业挂点联系的领导和责任单位、专业招商团队)、专策(产业扶持政策)、专资(产业基金)”的思路,全
15、面实行产业项目推进 “六个一”机制,全力促进在谈项目早落户、落户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标。突出抓好协鑫新能源汽车及智慧制造等百亿级重特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业际光电、与德通讯、中国铁塔、国泰工业、济民可信、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投资 30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实施及达产达标,加快康莱特生物、卡耐新能源、科陆智能、洪都飞机部装中心、东海蓝玉、力波酿造等一批投资 10 亿元以上项目的建设力度。依托增量引进、存量盘活,加速扩容全市工业项目总量规模,确保工业重点县区、开发区每年有一批亿元以上、10 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推进,有 30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落地实施。3积极培育百亿企业。培育一
16、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百亿企业方阵。制定实施南昌市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意见,每个重点产业优选 25 个企业有爆发空间、项目有增长后劲、技术有突破潜力、团队有管理优势的企业或项目,实施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团队“ 五位一体”重点培育。到 2020 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工业企业达到 15 户(含 4 户省属企业),其中:江铃集团突破千亿级,力争达到 1500 亿元,欧菲光达 600 亿元,正邦科技达 500 亿元,双胞胎股份达 300 亿元,济民可信、江西中烟、洪都集团达 200 亿元,方大特钢、智慧海派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达到 100 亿元以上。围绕龙头企业完善和延伸
17、产业链,加快引进和发展一批中小配套企业,对市场前景较好,成长性、创新性较强的工业中小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形成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局面。(四)坚持大招商突破紧紧咬住招商引资“生命线”,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积蓄工业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增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招商引资的水平和质量。1创新方式招商引资。各县区、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每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三分之一以上的精力投入到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上,做到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重大考察团亲自陪同。突出“轻资产、重资本”招商,灵活运用专业平台招商、产业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市场资源招商、创意招商、文化招商等方法,敢于无中生有、筑巢引凤、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全力招引项目、资金、人才。充分发扬“ 钉钉子精神” 和“蚂蟥精神”,组织招商小分队,对认准的项目持之以恒、紧盯不放,确保招商项目落地。2开拓视野招大引强。抢抓国家“一带一路 ”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与泛珠三角合作区域等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