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2 年度)一、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1)化学专业化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步训练,能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接受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研究生,也适宜到企事业及相关单位从事应用开发研究、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2)应用化学专业本专业培
2、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科学文化、创新意识、求实精神,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现代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面宽广,受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化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适宜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适宜到轻工、化工、石化、能源、环保、医药、食品保健、化妆品、材料、生物等相关企业和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与应用化学有关的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开发及生产管理工作。2(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专业注重培养基础知
3、识宽、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和工艺素质、具备扎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毕业生掌握化工产品与工艺过程开发、生产装置设计与放大、过程系统优化、节能与环保、过程安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从事化学和化工领域科学研究、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的能力,形成科技和生产管理的良好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适应化工、炼油、生物、环境、资源、能源、医药、冶金、食品及劳动安全部门的管理和科学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以及继续攻读化学工程与技术等相关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4)功能材料专业本专业适应国
4、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创新意识,业务、心理和身体素质,以及掌握现代化学、材料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面宽广、综合知识扎实,在新型功能材料领域内获得基本训练、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部门或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可以继续攻读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相关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化学萃
5、英班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经教育部批准,兰州大学从 2011 年开始实施“化学学科拔尖学生(化学萃英班) ”培养计划。入选本培养计划的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化学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愿望强烈、心理素质良好、培养潜能突出,有望成长为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行列。32、在校本科学生各年级人数专业2009 级 2010 级 2011 级 2012 级 合计化学基地班 69 71 70 71 281化学 100 89 80 87 356应用化学 51 52 54
6、 33 190化学工程与工艺 41 38 19 28 126功能材料 30 27 57化学萃英班 15 14 15 44总计 261 265 267 261 10543、在校研究生各年级人数专业2010 级 2011 级 2012 级 合计无机化学 22 33 35 95分析化学 29 32 28 97有机化学 82 127 118 339物理化学 17 27 27 7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5 22 24 64化学工艺 6 10 9 25应用化学 6 9 9 24化学信息学 1 2 3 8药物化学 4 6 10 24化学工程 13 13 18 44总计 195 281 281 795本科生所占
7、的比例为:57%4二、学院师资与教学条件1、师资队伍情况讲师 副教授 教授 合计具有博士学位 具有博士学位 具有博士学位 具有博士学位总数人数 所占比例总数人数 所占比例总数人数 所占比例总数人数 所占比例52 43 82.7% 57 49 86% 47 45 95.7% 156 137 87.8%生师比为:6.5:12、承担本科生课程讲授的教师讲师 副教授 教授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52 35.9% 55 37.9% 38 26.2%3、教学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2012 年学院共计取得的到教学经费 99.59 万元,支出 103.054 万元。4、教学设备截止 2012
8、 年 12 月底,化学化工学院共有教学设备 3683 台(件) ,总价值1794.63 万元。5三、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1、课程开设情况课程类型 开设门数总门数 25专业基础课其中实验课 11总门数 18必修课其中实验课 0总门数 90其中必选课 24专业课选修课其中指选课 66合计 13362、各类课程学时学分的分配情况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必修) 必修 选修通识选修课(选修)课外活动和实践环节(必修)专业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学分合计学时合计化学 45 882 27 486 13 234 25 450 5 90 35 864 15
9、0 3006应用化学 49 954 26 468 12 216 22 396 5 90 36 792 150 2916化学工程与工艺 49 954 26 468 13 234 22 396 5 90 38 792 153 2934功能材料 50 972 33 594 11 234 24 432 5 90 35 684 158 3006化学萃英班 43 846 26.5 477 13 234 24 432 6 108 29.5 738 147 2979备注 化学萃英班总学分中含科研创新实践(必修)5 学分(144 学时)。73、参加实践教学学生(1)参加毕业论文的学生 266 人。(2)参加创新
10、创业实验的学生 48 项。(3)参加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能力提高训练项目的学生 50 项。4、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学院历届领导非常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2012 年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 化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取得新成绩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顺利通过验收,获批“十二五”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不断深化改革,积极争取各类资源,本科教学获得“十二五” 化学创新实验教学中心总经费 200 万元,同时获得“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化学专业 150 万元经费支持。首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主办权(2014 年) 。(2) 化学
11、学科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修订和完善了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功能材料四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化学学科拔尖学生(化学萃英班)培养方案。以上培养方案已通过了校外专家(均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评审,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了加强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制订了化学学科拔尖学生选拔和培养办法。为积极吸纳优秀生源,举办了 2012 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化学夏令营。调整了骨干课程的讲授内容,教学内容得到了更新。(3) 教师梯队、教材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切实加强骨干课程教学梯队建设,骨干课程教学梯队得到了优化和加强,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教材建设取得新成绩,陈兴国
12、教授等编写的分析化学( 第 1 版)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严世强教授评为兰州大学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荣誉称号和兰州大学“隆基教学名师奖”,唐瑜教授评为兰州大学“隆基教学骨干奖”。(4) 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安排教学检查,加强了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8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的检查。坚持学院领导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听课制度,全年课堂听课和检查实验课 110 门次以上。(5)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拓宽视野,大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突出,2009 级本科生倪鲲鹏的作品天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获得第八届中国大学生创业
13、计划竞赛铜奖;在甘肃省第三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倪鲲鹏负责的基于石墨烯超级电容的开发与应用与张锋伟负责的新型催化剂镍/二氧化硅的推广与应用同时获得一等奖;2009 级梁森、刘晶晶团队和 2010 级李骄洋分别获得高校环保创意设计大赛金奖、铜奖和优胜奖;高鑫、李海东、张东东分别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一、二、三等奖。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2012 年毕业生就业率(含读研)90.19%;本科生考研上线率逐年提高,2012 届考研上线率 38.83%。四、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化学化工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质量保证组织体系、教学质量资源保证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
14、监控体系。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领导者和组织实施者。1、教学质量保证组织体系为加强学院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坚持全员管理、全程管理、系统规范的管理原则,从组织上保证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顺利实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除学院的本科教学日常管理机构外,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1) 教学日常管理机构教学日常管理机构由分管教学副院长和教学秘书组成。分管教学副院长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组织管理工作,并在教务处的具体指导下,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方针、政策、规定和任务,对于完成学院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主持制定全院教育教学工
15、作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思路,组织全院性教育教学工作重大问题的论证、决策,9确定全院教育教学工作目标;主持落实学院各项教学工作,负责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检查与监督,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对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秘书做好日常教务及教学管理工作。(2) 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院系领导、学术骨干和教学骨干组成,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委员会成员由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热心教学管理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甘于奉献的教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课程组,课程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课程组长对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并接受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全院培养
16、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以及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等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负责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修订; 对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进行全面设计,建立健全全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组织制订、修订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各种规范性制度和工作计划,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实施意见; 对全院的教学进行检查、考核、和反馈, 全方位监控教学质量; 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对新教师进行教学试讲,审定教师上岗资格; 审查本科毕业论文,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对与教学有关的争议提出指导性意见等。课程组长负责组织制订或修订教学大纲,安排授课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协调相关课程内容的衔接,全面
17、掌握教学动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负责选定教材及参考书,组织编写高水平的教材,组织试卷命题、制订评分标准、组织阅卷,组织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研究与改革,组织申报教研立项,检查项目进展情况等。2、教学质量资源保证体系建立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课程、实验和实习基地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有助于任课教师形成良好的教风,有助于梯队成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10(1)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师资队伍数量的增加、结构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是满足学校发展要求,教师的数量、结构和质量满足教学要求,建立完善的教师聘任、考核和奖惩机
18、制。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梯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课程教学梯队由主讲教师组成,一门课(或相关几门课程)建立一个课程梯队。新选聘青年教师必须首先进行听课,两年后进行试讲,试讲通过方取得上课资格。任课教师的安排由课程组长从教学梯队中进行选择。在骨干课程建设中逐步推行教学团队建设,由 46 名教学骨干组成。教学团队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良好,对本课程有深入的研究和跟踪,热心教学管理工作,认真负责,具有教授职称,45 岁以下的同时应具有博士学位。实验课由实验主讲教师负责,主讲教师负责实验课程的设置、讲授内容和实验具体要求的制订,确保实验课程教学正常运转。(2) 课程建
19、设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构建规范、完整、高质量、能满足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落实课程负责人,制订和修订教学大纲,选用或编写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辅助教材(学习指导书、习题集、试题库、实验指导教程等)。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取得一些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指导意义重大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加以推广与应用。鼓励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树立教学改革与研究切实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根据学院建设与发展需要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等,确定教学改革与研究的选题并组织实施。(3) 实验和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和实习基地建设是确保教学设施的硬件和软件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并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