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X片评价,假体十年生存率,评估全髋置换术成功率的唯一标准,这个关节置换做的如何?,假体十年生存率,评估全髋置换术成功率的唯一标准是?,术前准确的X线评估能够为手术提供极大的帮助,术后的X线评估是病例随访必不可少的内容。,术前评估:,肢体的长度差异;髋臼骨质情况;股骨近端髓腔情况。,泪滴,泪滴的作用判断骨赘的程度确定髋臼打磨深度确认髋臼横韧帶的位置,髋臼顶,泪滴尖端,坐骨结节,基本标志线,三线不平行表明:患者存在肢体长度差异,基本标志线,肢体长度差异,下肢实际长度差:骨性长度差下肢外观长度差:患者自觉长度差。让患者直立,短脚站于木板上,当患者感觉双下肢恢复等长时,木板的厚度
2、为外观长度差。临床上两者经常不等:大部分患者因为腰椎侧弯、腰骶关节的退变等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盆倾斜,或者髋挛缩可以造成两者不等长。,下肢实际长度差,延长坐骨结节线与两侧股骨相交。比较两个交点与小转子基底部的位置,两者的差距即为下肢实际长度差。,髋臼包容性:CE角、CROWE分级,术前评估髋臼包容性,有利于评估髋臼是否存在容积性缺损,明确术中是否需要容积性植骨。,髋臼包容性:CE角、CROWE分级,术前评估髋臼包容性,有利于评估髋臼是否存在容积性缺损,明确术中是否需要容积性植骨,髓腔张开指数,髓腔张开指数小转子上方2cm 处髓腔宽度与股骨峡部髓腔宽度之比。根据测量结果将股骨髓腔分为:烟囱型(CFI
3、值4.7)。,普通型,酒杯型,烟囱型,术前X片评估:股骨偏心距,股骨偏心距是股骨头中心到股骨干中线的垂直距离。偏心距对于髋关节外展肌的正常功能有着极大的影响。,术后评估,评估内容:1、髋臼假体:泪滴、沈通氏线、外展角、前倾角、髋臼旋转中心。2、股骨假体:颈干角、前倾角、柄-髓腔比3、假体-骨界面;假体-骨水泥界面;骨水泥-骨界面4、双下肢等长,髋臼假体,1 外展角:45102 沈通氏线连续3 髋臼窝应将假体包容( 70%)4 下肢实际长度最好维持10mm以内。,髋臼假体,前倾角:1510正位片上不能区分出前倾或后倾必须根据侧位片决定。,术后评估:髋臼位置,术后评估:髋臼位置,术后评估:股骨假体
4、,柄-髓腔轴线夹角通过正位X 线片上测量假体柄长轴与股骨长轴间夹角来确定, 夹角3为中心固定, 超出3为内翻或外翻固定。,术后评估:股骨假体,柄-髓腔比分别在正位和侧位X 线片上, 在三个水平( 小转子上缘、柄的中部、柄尖端近侧1 cm) 检测假体宽度与髓腔宽度之比(B/A100%) 来确定。正位片上80%, 侧位片70%为匹配满意。,术后评估:股骨假体,前倾角:10必须由侧位片评估。注意:部分假体自带前倾角,术中应予注意,以免术中再前倾放置引起前倾过度。,术后评估:股骨假体外翻,术后评估:股骨假体内翻,术后评估:髋臼侧骨水泥,1、骨水泥应在骨床面上分布均匀,切忌骨水泥集中于一区,其他区骨水泥
5、不足。2、骨水泥应具有一定的厚度,一般为3-4mm。,理想的骨水泥厚度,近端 4 - 7 mm (此处应力高度集中), 有利于吸收震荡,避免爆裂。远端2-3mm,避免假体与骨的直接接触。骨水泥应均匀一致的涂布于假体四周。,术后评估:股骨侧骨水泥,骨水泥分级,A:完全、均匀充填(white-out);2-4mm厚度B:完全充填,但部分区域骨-水泥界面有透亮线C:1. 50%的骨-水泥界面有透亮线;部分区域骨水泥缺损 2. 厚度小于1mm; 部分假体与皮质骨直接接触D:多处骨水泥缺如,假体远端没有水泥。,术后评估:骨水泥,远端骨水泥量不够,柄外翻,骨水泥分布不均。,远端骨水泥量不够,柄内翻,骨水泥分布不均。,使用生物型假体,应使骨组织在假体表面“直接贴附生长”,理论上假体-骨界面不能大于1mm。但临床中很难达到。临床中达到标准柄-髓腔比即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术后评估:假体-骨界面,术后评估:股骨假体,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