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32658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练1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训练1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训练1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训练1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训练1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启东汇龙中学高三生物寒假作业1训练 1 参考答案:1B ATP 是三磷酸腺苷的简称,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所含元素是 C、H、O、N、P;密码子是指信使 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所含元素是 C、H、O、N、P。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外表面无膜结构,不含 DNA。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物质。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一定含有磷脂。2B 生物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磷、硫,GFAJ1 细菌可以用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说明其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

2、氧、氮、砷、硫,A 正确;砷元素可能存在于 GFAJ1 细菌细胞膜以及 ATP、DNA 和 RNA 等物质中,而不可能出现在糖类中,B 错误;由于题干已强调“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 ,因此对多数生物来说,砷有毒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劫持”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C 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本材料“颠覆”了教材的个别说法,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D 正确。3C 图甲表示的是转录过程,有 A、T、G、C 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 A、U、G、C 4 种核糖核苷酸,共 8 种核苷酸;ATP 分子由

3、1 个腺苷和 3 个磷酸基团组成,1 个腺苷包括 1 个腺嘌呤和 1 个核糖;丙可能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也可能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组成其化合物的单糖为脱氧核糖或核糖;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在动物细胞内不可能检测到。4C 由图可知,该过程为翻译过程,由肽链的长短可知,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A 错误。图示核糖体以一条 mRNA 为模板,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完全相同,B 错误。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 100 个分子的水,说明该肽链有 100 个肽键,由 101 个氨基酸组成,肽链中的 O 原子存在于肽键(100 个)、羧基端(2 个)和 R 基(可有可无)上,至少含有 102

4、 个,C 正确。图中每个核糖体独自合成一条完整的肽链,所需时间相同,D 错误。5D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人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组成,含 574 个氨基酸,合成该蛋白质分子时需脱去 570 个水分子,D 错误。6C 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有 C、H、O、N、P 等;由图可知,该图所示化合物是由 5 个核苷酸脱水形成的,需脱去 4 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 72;该图所示化合物分子结构为 DNA 的一条单链,两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则一个磷酸基团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只是在一条链的一端有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脱氧核糖相连;连接两个脱氧核苷酸的化学键才是磷酸二酯键,DNA

5、 解旋酶作用的位点是氢键,而非磷酸二酯键。7A 脂肪仅含 C、H、O 三种元素。规律总结 某些特殊物质的元素组成和作用的归纳 物质名称 元素组成 作用ATP C、H、O、N、P 细胞内的直接供能物质叶绿素 C、H、O、N、Mg 吸收、传递并转换光能血红蛋白 C、H、O、N、S、Fe 主要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C、H、O、N、S 调节血糖平衡甲状腺激素 C、H、O、N、I 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8. D (1)从题干信息逆向确定物质名称;(2)A 项:注意植物与动物的 E 不同;(3)B 项:从氢、氧元素含量考虑;(4)D 项:彻底水解产物与终产物不同。

6、归纳整合 (1)糖类的种类及相互关系归纳启东汇龙中学高三生物寒假作业2(2)在氧化分解中 ,由于三大有机物的 C/H 不同,需氧量也不同。糖类最大,需氧量最少,产生的H2O 最少;脂肪最小,需氧量最多,产生的能量最多,产生的 H2O 也最多。糖类、蛋白质:17.5 kJ/g;脂肪:38.9 kJ/g。9D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的数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本身的空间结构,D 项错误。10C 样品 1 不与三氯乙酸反应也不与碘液反应,说明既不是蛋白质,也不是淀粉,应是水;样品2 与三氯乙酸反应,不与碘液反应,说明是蛋白质或淀粉酶溶液,样品 3 与碘液反应,为淀粉

7、,样品 4 也属于蛋白质或淀粉酶溶液,而样品 2 不能水解淀粉,说明不是淀粉酶,则样品 4 为淀粉酶。11解析 由 C、H、O 组成的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是葡萄糖,属于单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其组成成分中的脱氧核糖由 C、H、O 组成。由两分子单糖组成的化合物是二糖,植物细胞中的二糖是麦芽糖和蔗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麦芽糖与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共热出现砖红色沉淀。人和动物乳汁中含有大量的乳糖。单糖大量脱水缩合形成多糖,人和动物的肝脏中存在肝糖原,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由高尔基体合成的纤维素是组成细胞壁的重要物质,小麦和玉米种子的胚乳中大量存在着淀粉。答案 (1)单糖 葡萄糖 脱

8、氧核糖 (2)二糖 蔗糖 麦芽糖 麦芽糖 斐林试剂 乳糖 (3)多糖 肝糖原 纤维素 淀粉12解析 人体中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有两种:构成细胞膜的重要 成分和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由图可知,图中过程分别为转录和翻译,已知 mRNA1 片段中有 30 个碱基,其中 A 和 C 共有 12 个,则 G 和 U 共 18 个,则其对应基因中 GC 和 UAT,故对应基因中 G 和 T 共有 30 个;LDL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为胞吞和胞吐,此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 LDL 受体的合成;当 LDL 受体出现遗传

9、性缺陷时,LDL 无法行使其运输作用,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答案 (1)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参 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转录 6 氨基酸 30 (3)蛋白质 胞吞 流动性 (4)LDL 受体 (5)内质网 反馈(6)增多13解析 本题要求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没有蛋白质和还原糖,实质上是考查教材中可溶性还原糖与蛋白质鉴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实验应设置对照,一般选择空白对照,但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增加一组标准对照,如探究牛奶中是否具有还原糖可用还原糖如葡萄糖进行对照,而探 究牛奶中是否具有蛋白质可用蛋白质如酪蛋白进行对照。答案 (1)蛋白质 2 mL NaOH 溶液 水浴加热 34 滴

10、CuSO 4溶液(2)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牛奶中含有还原糖,否则无还原糖 若出现紫色,证明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否则无蛋白质(3)B、C 试管 B 和 C 试管 通过对照探究牛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启东汇龙中学高三生物寒假作业3训练 2 参考答案:1D “NDM1”是细菌,无细胞核、无染色体、无线粒体,A、C 错误;抗生素不能诱导基因突变,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自然选择的结果,B 错误;细菌有核糖体,而核糖体由 rRNA 和蛋白质构成,所以含有 P 元素,D 正确。2A 由图可知,该细胞含有多种细胞器,所以不可能是原核细胞;低等植物也含有结构 2(中心体),中心体为非膜结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

11、3C 图中所示为亚显微结构,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A 错误;图中 e 和 f 分别为中心体和核糖体,两者均无膜结构,故不属于生物膜系统,B 错误;图中 a、b、g 中均含有可表达的基因,碱基配对方式有 AT、AU、CG,f 是翻译的场所,故 f 中碱基的配对方式为 AU、CG,C 正确;b 是线粒体,葡萄糖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继续分解释放能量,D 错误。4D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而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是淀粉;肝细胞是合成肝糖原的场所;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等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高尔基体与高等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而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12、和果胶;S 型肺炎双球菌具有多糖类的荚膜,因此,在 S 型肺炎双球菌增殖等过程中,必然存在多糖的合成。5D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属于考纲分析判断层次,难度较小。据“全透过性”判断 d 为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据“细胞间信息交流”判断 c 为细胞膜,据“胶质状态”判断 e 为细胞质基质,则 f 为细胞器,b 则为细胞核, “产生 CO2”的细胞器 h 为线粒体,推测 g 为叶绿体。6B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属于考纲分析判断层次,难度中等。图示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不具有中心体,可判断该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该细胞所处的状态可代表质壁分离,也可代表质壁分离或复原

13、,因此处溶液的浓度可能大于内溶液浓度,也可能小于或等于内溶液浓度;是线粒体,是叶绿体,都与能量转换有关;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7A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难度中等。生物膜有多方面的功能,其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 RNA 进出,但不是自由进出,而是主动选择;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8B 本题考查细胞亚显微结构,属于识记水平,中等难度。1 是染色质,2 是内质网,3 是叶绿体,4 是高尔基体,5 是线粒体,6 是核仁,7 是核膜,8 是中心体,9 是细胞质基质。5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产

14、生二氧化碳;能产生 ATP 的结构是 3 叶绿体、5 线粒体、9 细胞质基质;2,3,4,5,7 参与构成了生物膜系统;6 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9D 根据中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判断出 x 为发生质壁分离;中滴加清水后不会发生复原说明细胞已死亡,中滴加清水前细胞就已经复原,滴加清水后细胞会吸水;中加入醋酸后细胞会死亡。10C 本题中等难度,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知识点主要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葡萄糖和氨基酸都是细胞所需要的,可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所吸收利用,培养液中其含量逐渐减少,尿素含量逐渐增多,尿素是细胞中的氨基酸脱氨基后产生的代谢废物;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需

15、要载体的参与,吸收量的多少与载体的数量有关。11解析 (1)为细胞膜,其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2)艾滋病病毒属于 RNA 病毒,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 RNA;核糖体也是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3)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4)是线粒体,是核糖体,二者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动物细胞可选择性地吸收葡萄糖,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吸水使细胞胀破。(5)图 1 细胞中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该细胞所在的生物体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中不可能是生产者。(6)启东汇龙中学高三生物寒假作业4肾小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较强,其细胞膜上与水分子跨膜运输有关

16、的蛋白质可能含量较高,便于寻找。答案 (1)选择透过性 (2) (3)糖蛋白(蛋白质和糖类) (4) 细胞可吸收葡萄糖,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吸水,导致细胞胀破 (5)生产者 (6)肾小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12解析 (1)据图分析知图中表示的细胞结构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核、叶 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含有磷脂双分子层 结构即含有膜结构的有。(2)蛋白质是大分子,进入的方式是通过胞吞。(3)结构是核糖体,在其中进行的过程是翻译(或蛋白质合成),甲表示的物质是多肽链。(4)能进行 DNA 复制和转录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5)若图左侧表示胰岛 B 细胞合成

17、、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最可能具有低血糖作用的物质是丁(注意:此处要据图回答,不可以写胰岛素)。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在功能上的关系是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答案 (1) (2)胞吞 (3)翻译(或蛋白质合成) 多肽链 (4) (5)丁 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13解析 (1)无论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还是病毒,都应该有核酸与蛋白质。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共有的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2)图 A 为已经分化的细胞,不可以再进行增殖与分化,由于没有叶绿体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虽然发生质壁分离,但还是活细胞,还可以存在呼吸作用和信息交流。(3)纤维素酶水解的是纤维素,图中只有 A 细胞的

18、细胞壁发生明显改变。(4)植物细胞脱分化后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核膜会呈周期性变化,B 图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中央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 DNA 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加倍,含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对应的柱状图为。(5)图D 为噬菌体,噬菌体的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各种材料,所以要想得到 32P 的噬菌体得先培养含 32P 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而含 32P 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又需要含 32P 的培养基。(6)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因、原核生物和病毒(C 和 D)的所有基因不遵循该定律。答案 (1)蛋白质和核酸 核糖体 (2)(3)A (4)核膜

19、、核仁 (5)先用带有放射性元素 32P 的培养基 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培养的大肠杆菌培养未带标记的噬菌体(6)AB 生物体的细胞质基因(或 A 生物体线粒体与叶绿体中的基因、B 生物体线粒体中的基因)、C和 D 生物体所有14解析 (1)“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证明细胞膜组成成分中有脂质分子,结合 图示分析该物质应为甲磷脂分子。(2)途径是一个离子通道,鲨鱼体内多余盐分可通过这种通道蛋白的协助由高浓度的细胞膜内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细胞膜外的一侧,因此其跨膜运输的方式应为协助扩散(或被动运输)。(3)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相比,前者需要消耗能量,后者不需消耗能

20、量。本实验可通过控制供能的多少来确定柽柳吸收无机盐的方式。若两组植株对 Ca 、K 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无机盐的吸收不需消耗能量,应为被动运输;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则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需要消耗能量,应为主动运输。答案 (1)甲 磷脂分子(2)协助扩散(或被动运输)(3)b.完全抑制有氧呼吸 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 Ca2 、K 的吸收速率 a.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通过被动运输 b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通过主动运输启东汇龙中学高三生物寒假作业5训练 3、参考答案:1C 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要经过细胞的分裂和

21、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 A 正确;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属有丝分裂,间期有 DNA 的复制(半保留复制),后期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但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 B、D 正确,C 错。来源:学,科,网2B 过程为无丝分裂,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蛙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而人的红细胞不能进行自我增殖,只能由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化产生,选项 A 错误;过程为有丝分裂,进行过程时,核 DNA 在分裂间期加倍,染色体在分裂后期加倍,两者的数量变化规律是不完全相同的,选项 C 错误;为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 90%95%,选项 D 错误。

22、3A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衰老并不总与机体衰老同步进行;细胞癌变过程中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均可能发生突变。4C 特异性蛋白合成的实质在于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看某细胞是否已发生分化,关键看细胞的特异性蛋白是否合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特异性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故 C 正确;而ATP、mRNA 和纤维蛋白原基因在细胞中普遍存在,不能作为细胞分化的依据。5A 分析题图,为分裂间期;为分裂后期;为分裂前期;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形成细胞板,故错;体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故错;为分裂末期的细胞。由此可以确定先后顺序为:。方法技巧 快速推断细胞分裂图像(1)细胞分裂时期的辨别看染色体的

23、位置:前期显散乱,中期在中间,后期到两端,末期已分边。(2)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分裂的辨别看细胞质形成方式:细胞板隔裂植物细胞分裂;缢裂动物细胞分裂。看细胞的外形特性:方形有壁为植物细胞;圆形无壁一般为动物细胞。雄性、雌性配子形成看细胞质分裂是否均等:均等分裂雄性减数分裂及雌性极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均等分裂雌性减数分裂。6D 图中 AG 段为减数分裂,其中 BC 段 DNA 加倍是因为 DNA 在间期复制的结果; DE 段 DNA 数目减半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DNA 数也为体细胞的一半;经受精作用(

24、 HI)后,DNA 数恢复为体细胞水平,随后进行有丝分裂; NR 段 DNA 数减半是由于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的结果,故与 DE 段原因不同。7B 图中 a 过程表示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中的神经干细胞的分裂,其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A 正确;图中 b 过程表示神经干细胞被诱导分化,不同细胞内的核 DNA 相同,但转录成的 RNA 不同,核酸的种类和含量会发生变化,B 错;脂肪被苏丹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物质,C 正确;图中 b 过程形成的细胞已经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与神经干细胞相比,其继续分化的能力降低,D 正确。8C 图甲代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25、 8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0 条染色单体。图乙中 AB段产生的原因是 DNA 复制, BC 段代表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 2 个 DNA 分子,即含有染色单体, CD 段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图丙中代表有丝分裂后期,可以代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可以代表正常体细胞或分裂形成的子细胞。9C 由图可知,患者 2 体内有两条相同的染色体,是由父方的一条染色体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因而,可以确定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造成的,A、B 正确;患者 1 体内的 3 条染色体不能确启东汇龙中学高三生物寒假作业6定来自父方,还是母方,二者均有可能,C 项错误;若发病原因为

26、有丝分裂异常所致,则额外染色体可能是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色体没有分开所致,D 项正确。10B 细胞凋亡和癌变都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后膜的黏着性降低,代谢增强,细胞周期缩短。11解析 (1)只有处于分裂间期(S 期)的细胞,才有可能出现 2n4 n 的变化。(2)如果使用秋水仙素使细胞分裂阻断在分裂前期或使用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都可以使细胞内 DNA 含量为 4n 的细胞所占比例上升。DNA 合成抑制剂只能使细胞的 DNA 复制被抑制,这样会使 DNA 含量为 4n 的细胞所占比例下降。(3)A 图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即时期,由于连接两条染色单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

27、为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达到最大值为 4n。(4)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2 n 个 DNA 平分给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 DNA 含量为 n,一般不会形成 DNA 含量处在 n 与 2n 之间的细胞。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是基因结构的改变,不是 DNA 数目的变化。出现少数细胞的 DNA 含量处在 n 与 2n 之间,最大的可能是:细胞衰老或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答案 (1)S (2)b (3)4 n (4)a. 都不是来源:Zxxk.Comb.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2 n 个 DNA 平分给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 DNA 含量为 n,一般不形成DNA 含量处在 n 与 2n 之间的细胞

28、 .基因突变是 DNA 结构的改变,不是 DNA 数目的变化 c细胞衰老或发生染色体变异12解析 由 A 形成的 B 细胞仍然是干细胞,有分裂分化能力;由干细胞分化成具有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若 D 失去分裂能力,就不存在 DNA 分子复制过程,则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 DNA RNA 蛋白质。 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对蛋 转 录 翻 译 白质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是细胞核,在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癌变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所以易分散转移,而发

29、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 (1)分裂和分化 基因(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NA RNA 蛋白质 转 录 翻 译 (3)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答出其中两个即可)(4)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只答出其中两项即可)(5)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显著降低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13解析 (1)丙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可以判断丙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可以是 aBXW或aBXw或 abXW或 abXw;(2)乙细胞处

30、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 8 对同源染色体,丙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3)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DNA 复制,进入分裂期 DNA 含量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含 1 个 DNA 分子。(4)甲乙是有丝分裂,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染色 体变异,甲丙是减数分裂,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5)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XW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XWXw,后代的白眼基因来自雌果蝇,染色体组成为XXY 的白眼个体的基因型为 XwXwY,是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进入同一个卵细胞内的结果。答案 (1)次级卵母细胞a

31、BXW或 aBXw或 abXW或 abXw(2)8 0(3)如图所示(4)基因重组启东汇龙中学高三生物寒假作业7(5)雌 二训练 4、参考答案:来源:学科网1B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酶作为催化剂,其数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A 错;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少数酶是 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 对;酶催化的反应条件因酶的种类而异,如胃蛋白酶的适宜 pH 是 1.8 左右,而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 pH 是 6.87.4,C 错;酶也可以在细胞外起催化作用,如加酶洗衣粉,D 错。2C 比较两种蛋白酶对抗体的影响可以发现,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解抗体产生的结果不同,前者分解抗体

32、产生的产物更多,说明了胃蛋白酶催化裂解了更多的肽键,也说明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该实验结果无法证明两种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选 C。3D 据题意可知,细胞内的某一生化反应需要在 RNA 的存在下才能够进行,而极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 RNA,所以这里的 RNA 应该能起催化作用。4A ATP 合成酶除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中外,还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B 错误;叶绿体产生 ATP 时必须要有光照,C 错误;无氧条件下,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合成 ATP,D 错误。5C 从图中看出 BA 是 ATP 的水解,B 为 ATP,A 为 ADP,酶 1 为水解酶,X 1为 Pi,能量

33、1 为高能磷酸键释放的能量。AB 为 ATP 的形成,酶 2 为合成酶,X 2为 Pi,能量 2 为光反应中的光能(或电能)及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正确选项为 C。解题启示 上 述转化式酶 1 与酶 2 不同,能量 1 与能量 2 的来源也不同,因此,不是化学上所说的可逆反应。6C 物质 a 含有两个单体,且这两个单体相同,而乳糖由半乳糖和葡萄糖脱水而成,故物质 a 不可以为乳糖。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对应的酶的活性最高,即相应的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但与曲线和对应的温度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7B 两支试管里都加入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属于无关变量;不能将斐林试剂改为碘液,若换成

34、碘液,两支试管均无颜色变化,不能说明酶的专一性;处应改为沸水浴加热 2 min;开始时 37 温水中水浴加热 10 min 可省略。8B 由题图可知,1196 片段具有活性,由此可确定酶活性片段在第 1 号到第 196 号氨基酸之间;而 86419 片段没有活性,说明酶活性片段在第 86 号氨基酸之前;44419 片段具有活性,说明酶活性片段在第 44 号氨基酸之后,综上所述可知该酶活性片段是第 44 号氨基酸到第 85 号氨基酸。9D 神经元产生并传导兴奋,主要是与神经细胞内外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10A 分析曲线可知,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

35、35 左右,最适 pH 为 8;当 pH 为 8 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如题图所示,pH 为 1 时,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相同,不能证明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11解析 (1)动物细胞中的 ATP 主要来自细胞呼吸,ATP 的结构简式为 APPP。ATP 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 ATP 与 ADP 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生物体内 ATP 的含量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2)ATP 脱去磷酸基团后剩下的是腺苷。(3)ATP 和神经递质都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要证明 ATP 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就要设法阻断神经递质的传递作用。答案 (1)细胞呼吸 APP

36、P ATP 与 ADP 相互迅速转化(2)腺苷(3)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受体细胞仍能接受到启东汇龙中学高三生物寒假作业8部分神经信号; 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 ATP 的受体12解析 本题以坐标曲线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酶的特性与本质等知识。(1)图 1 表示酶 具有高效性,图 2 表示酶具有专一性;洗衣粉中的酶是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生产出来的。(2)由图中底物剩余量可以判断在 pH 为 6 时,酶的活性最大,所以 pH 从 5 上升到 7 时,酶活性先上升后 下降。(3)分析图 4,可以发现在 A 点之前,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底物浓度,而 A 点以

37、后则是酶的浓度及酶活性。分析图 5 可见在底物充足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答案 (1)高效性和专一性(特异性) 蛋白质工程 细胞质 (2)先上升后下降 随着 pH 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不变;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3)酶的浓度(数量)和活性 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13解析 本题以“验证酶具有催化性和专一性”为载体,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属于对应用层次 的考查。本实验给的鸡蛋清和酶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结束时都仍然存在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都能发生紫色反应。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自变量为酶的有无,验证酶的专一特性的自变量为酶的种类(底物相同的情况 下)

38、或底物的种类(所用酶相同的情况下),两实验的因变 量为蛋白块的消失情况;设计实验时,保证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自变量不一样外,其他影响结果产生的无关变量(如温度、底物和酶的浓度)应保持一致且适宜。答案 (1)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呈紫色(只要答案合理即可)(2)均分为三份,分别放入编号为 1、2、3 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向 1、2、3 号试管中加入等量(2 mL)的蒸馏水、牛胰蛋白酶、牛胰淀粉酶将上述三支试管放入 37 (或适宜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3)蛋白块的消失情况或单位时间内蛋白块体积大小的变化(4)1、2 号试管(实验组合的答案只要与实验步骤中的试管编号相符即可)训练 5、参考答案:1A

39、过程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在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过程中的是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固定二氧化碳过程不需要还原态的 NADPH,而是用 C5;过程产生的能量也能为细胞吸收无机盐提供能量;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进行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D 本题将线粒体和细胞呼吸过程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综合性较强,解答时要将图中的过程转化成教材中熟悉的相关图解。图甲表示的是线粒体,结构是内膜折叠成的嵴,可以增大膜面积。图乙中的过程和是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内同时发生。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内分解成丙酮酸,然后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

40、图乙中的过程表示 ATP 的合成,在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中也可以进行。3D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测定方法,属于考纲实验设计层次。测定光合作用强度时,必须使用活的植物;红墨水的移动是由装置中气体变化引起的,根据装置中气体变化计算出的光合作用强度为净光合作用强度而非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还必须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需要遮光处理;测定呼吸作用强度时,需要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必须进行遮光处理,环境因素也可能引起装置中气体体积变化,为使数据更加准确,需要设置一对照组来校正环境引起的气体变化,需要放置死亡的植物。4A 图乙中 c、 d 分别表示光合作

41、用即将开始、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分别对应图甲的B 点和 C 点,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分别为图丙的、。到达图乙中 d 点时,玻璃罩内的 CO2浓度最高。图甲中的 F 点是一天中第二次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对应图乙中的 h 点、图丙中的。经过一昼夜后玻璃罩内的 CO2浓度降低,说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增加。5D 白炽灯与大试管间距离的远近影响光照强度,设置 10 、20 和 30 ,表示不同温度启东汇龙中学高三生物寒假作业9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A 点时,光照强度相同,影响气泡产生的因素是温度; C 点时,不同的温度下气泡产生量相同 ,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 B 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

42、用强度;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叶绿素的合成减少,吸收的光能减少, B 点向左移动。6B 分析操作步骤可知,c 瓶为对照,测量的是实验前每瓶中的溶氧量,即原溶氧量 w mol/瓶;a 瓶生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测量的值为原溶氧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之差,即有氧呼吸消耗的 氧气量( w v) mol/瓶;b 瓶内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能进行呼吸作用,测量的结果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原溶氧量的值,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k w( w v)( k v)mol/瓶,故 B 正确。7D 由于甲组装置内放的是 NaOH 溶液,用于吸收 CO2,所以甲组右管液面变化是锥形瓶内的

43、O2变化所致。乙组装置内放的是蒸馏水,那么乙组右管液面变化是锥形瓶内 CO2释放量和 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引起的;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酒精发酵。8解析 (1)提取叶绿体中色素过程中研磨叶片时加入少量 CaCO3可以保护色素,防止色素被液泡中的酸性物质破坏;在滤纸条上色素分布由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所以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最下端。(2)氧气产生速率氧气释放速率呼吸速率,通过题图可以得出在光照强度为 n 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较大;当光照强度为 m 时

44、,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可以吸收更多的 CO2,形成 C3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H或(NADPH)和 ATP 消耗也更快。(3)如果水稻出现叶绿素 a 完全缺失的突变,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只有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 能将光能转化成电能,而后电能才能转化为 ATP 中的活跃的稳定化学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完成光合作用。答案 (1)CaCO 3 最下端(2)较大 C 3 NADPH、ATP(3)缺失叶绿素 a 不能完成光能转换9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血糖调节过程及细胞膜的功能。主要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45、能力,难度较低。(1)由题干“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与水彻底分解成 CO2和H”知该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则该物质为丙酮酸,场所是线粒体基质。(2)(3)综合考查血糖调节过程,当血糖浓度升高,最终会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促使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合成肝糖原,进入肌细胞后合成肌糖原,还可以转化为非糖物质,如脂肪、氨基酸等,但题干要求答储存能量的物质,因而为脂肪;当血糖浓度降低,最终会刺激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为调节信号分子,其作用过程体现了教材中细胞膜的第三个功能细胞间信息交 流。(4)根据分泌蛋白的概念知该白蛋白为分泌蛋白。答案 ( 1)丙酮酸 线粒体 (2)肝糖原(或肝糖元) 脂

46、肪 (3)胰岛 A 细胞 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间信息传递) (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10解析 (3)总耗氧气 300,总产二氧化碳 400,其中有氧呼吸耗氧气 300,产二氧化碳 300,耗葡萄糖 。无氧呼吸产二氧化碳 400300100,耗葡萄糖 。3006 1002答案 (1)0.72 糖(2)用于校正装置 1 和装置 2 内因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3)11训练 6、参考答案:启东汇龙中学高三生物寒假作业101C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其来源不同,碱基序列存在差异,A 错误;X、Y 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但其大小不同,磷酸二酯键的数目也不同,B 错误

47、;DNA 分子都由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组成,C正确;不同 DNA 分子中 的比值不同,D 错误。A TC G2C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难度中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要用 32P 和 35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3D 由图示可知,新合成的每个 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 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由图中的箭头可知,DNA 聚合酶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子链合成的方向是一定的,即只能从 5端到 3端;解旋不需 DNA 聚合酶的催化。4C 尿嘧啶是 RNA 的特定成分,其与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有关,与复

48、制无关;胀泡在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点出现或消失,说明胀泡的出现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5B 本题考查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内在联系,基因分离定律、受精作用以及抗原抗体反应等方面的相关知识。ABO 血型是人类常见的血型决定系统。血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是:A 型、基因型可以是IAIA、I Ai,血清含抗 B 凝集素;B 型是 IBIB、I Bi,血清含抗 A 凝集素;AB 型是 IAIB,血清中不含凝集 素;O 型是 ii,血清中含抗 A、抗 B 凝集素。妻子是 A 型,则她的基因型是 IAi,丈夫的血型是 B 型,基因型为 IBi,儿子是 O 型,基因型为 ii,才符合该女子的红细胞能与丈夫、儿子血清凝集,且三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的条件,B 选项正确。6D 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 双链被 3H 标记,在不含 3H 标记的培养液中完成第一次分裂后,每条染色体的 DNA 中一条链有 3H 标记,另一条链没有标记。在不含 3H 标记的培养液中进行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半染色体被标记,一半染色体没有被标记。7B 处为磷酸二酯键,处为氢键,DNA 解旋酶作用的部位为氢键;由于 C 占该基因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