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语言对比谈中西文化的差异.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35310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英汉语言对比谈中西文化的差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英汉语言对比谈中西文化的差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英汉语言对比谈中西文化的差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英汉语言对比谈中西文化的差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英汉语言对比谈中西文化的差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从英汉语言对比谈中西文化的差异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英汉语言对比来论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深感英语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教学 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对比。经过多年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论述:一. 词汇的联想意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语境不同,联想意义各异及联想意义为A 文化语境所特有,为 B 文化语境所空缺。二. 比喻意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英汉谚语成语方面的比喻差异及典故方面的差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中西方语言文化对比与渗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关键词: 词汇的联想意义的差异、

2、比喻的差异作为一名外语工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外语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而又艰巨的工作,它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课内课外的综合;语言与技能的综合;语言与教学法的综合;语言与文化的综合。这四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外语教学中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主要谈谈语言与文化的综合。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由文化组成的,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又是一个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而语言的发展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既然语言与文化有了这种密切的关系,不了解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的文化,想要学好该

3、语言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外语教学中有必要有意识地进行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让同学们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即自然环境,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思维方式乃至生活细节等。笔者在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中西文化差异。一词汇的联想意义的差异词汇的联想意义是文化的一部分,跨文化语境除了存在共有联想,也存在特有联想。特有联想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文化语境不同,联想意义各异;二是联想意义为一文化语境所特有而为另一文化语境所空缺。1、文化语境不同,联想意义各异不同语言文化由于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2故、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生产劳动等的差异会使词汇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各自特有

4、的联想意义,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各异。(1)食物或政治术语所产生的联想差异中国人听到“肥肉“就会联想到“美差” “好东西” 。到嘴的“肥肉”要吃不上就遗憾的要命,而美国人听到 fat meat 就会觉得那是毫无价值,该扔掉的东西。 “妥协”(compromise)对中国人来讲总是表示消极意义的贬义词,它是“懦弱”的表现,因为中国人在原则问题上从来不让步,但在美国文化中妥协是达成协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因此它是褒义词,具有积极意义。一九九九年末,中美就中国加入 WT0 举行最后谈判,在鉴署协议的最后一刻,美方做出了妥协,但事后美国人不也同样认为这是个“双赢”的谈判吗?同样汉语中的“自由

5、主义”与英语中的“Liberalism ”;“Revisionism”与汉语中的“修正主义”在词的感情色彩上也不同。汉语中的自由主义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越轨行为,是贬义词。而 Liberalism 是一种颇为开明的政治态度,反对给人施加束缚或限制无贬义;汉语中的“修正主义”具有与“马列主义“完全对立的政治态度,而该词在西方文化中乃至世界论坛上的意义是“为某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做翻案文章“其词义并无贬义。(2)动物所产生的联想差异同一概念的词在不同民族中会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联想。如汉语的“龙“这一词,中国人认为是吉祥神异的动物,是神圣帝王的象征。 “真龙天子”过去世代被奉若神明,项礼膜拜。与“龙

6、”有关的像“龙腾虎跃“、 “生龙活虎” 、 “龙飞凤舞” “望子成龙”等很多成语一直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而英语中的dragon 留给西方人的联想是什么呢?请看它的英文解释:a fabulous creature like a crocodile or snake often flies with wings and claws able to breathe out fire可见在英美人眼中 dragon 是一种会吞云吐雾、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据圣经记载“龙“是罪恶的象征,还用来指“fierce person”。有个比喻可以形象表明“龙“在英美人心中形象,That old man is a

7、 real dragon那老太婆是个母夜叉。所以,西方人对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是无法理解的。Dog 在英语国家被视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家庭成员之一。因此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但3“狗“在汉文化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像 a dogs fart(废话);a spineless dog(走狗);在中国人眼里,喜鹊(magpie )是“报喜鸟“,有“喜鹊登枝,喜事临门 ”之说,而在苏格兰人的眼里,它预示着“死亡” ,一只飞临苏格兰人窗户的喜鹊所带来的

8、恐怖程度不亚于汉文化语境中的“夜猫子进宅” 。(3)颜色所产生的联想意义的差异同一种色彩对不同民族所产生的联想差异主要体现在情感色彩及文化内涵“不对等性”等方面。如汉语中的“黄色“在中华民族中产生的情感及其象征意义显然不同于英语的 yellow 在英语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黄色“几乎成了中华民族及其尊严的象征。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是“黄皮肤”的民族,拥有“黄土高原“以及母亲河, “黄河” ,而且被认为是“炎黄子孙”的象征。我们的国旗上绣有“黄色”的五角星。在历史上“黄色“一直是“尊贵”的象征,只与帝王将相相联系。传说皇帝服黄衣,戴黄冕。隋、唐时,华贵的服装被称为“黄衫” ,皇帝的文告须用“黄“纸写

9、,被称为“黄榜” 。在野客从书禁用黄中有这样的记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用黄服袍,遂禁士庶不得服” 。在英语文化中,黄色的皮肤被认为是由于嫉妒导致黄胆汁分泌过多的缘故,肝炎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 yellow eyes,因此 yellow 成为象征 jealousy 的色彩。此外,yellow 在英文化中还有“胆小”之义,而汉文化中却无此义。再如汉语中的“蓝色“让人联想到的是大海和天空晴朗的颜色,给人心旷神怡的平静和舒适,但在英文化中用来喻指忧郁,in blue mood(精神忧郁 )、in a blue funk(意志消沉),blue 也指色情,如 a blue movie(黄

10、色影片) “绿色”在汉文化中象征活力、希望,也是环保、健康的标志,如 green house(温室)、green belt(绿化带)、green food(绿色食品);而在英文化中 green 还表示 “幼稚、缺乏经验 green hand(新手)、或表示嫉妒 green-eyed(4)自然环境所产生的联想意义的差异汉语中的“东风“使人想到了温暖和煦、草长莺飞、杂花生树,而“西风则正好相反,有种刺人肌骨的味道。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 ,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便是例证。然而英语的情况,却与汉语相异。我们会读到 Samuel Butter 的 biting east wind(刺骨东风),Ch

11、arles Dickens 的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在许多冬日我都4看到他鼻子冻得发紫,站在飞雪和东风之中!)等等。关于西风则有 John Milton 的 And west winds with musky wing(带着芳香翅膀的西风),John Masefield 的 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一种温暖的风,西风吹时,万鸟争鸣)等等。两种风在两种语言中给人的感受

12、截然相反。究其原因,双方的自然环境不同,中国西部高山,东临大海,东风吹来,无比舒心,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则凛凛然,刺入肌骨;英国是个岛国,东风来自欧洲大陆北部,故而寒冷,而西风则由大西洋吹来,温暖宜人。2、联想意义为 A 文化语境所特有,为 B 文化语境所空缺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普通的词汇在一种文化语境中常常具有极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境中可能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即不产生任何联想。例如在汉文化中, “月亮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代不少文人墨客给月亮注入了无限想象空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是最生动的情感表现。满月象征团圆。而英文化的 Moon 只是普通的行星,不存在像汉

13、文化中那样丰富的想象;再如乌龟(turtle)在汉文化中除了象征“长寿“外,还用来比喻妻子外遇的丈夫,而在西方言文化中,它不过是行动缓慢的一种动物而已。同样竹子(bamboo),这种植物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历代文人墨客赏竹、咏竹、画竹,郑板桥的竹画享誉世界,竹逐渐成了中国人坚强、高风亮节的性格之象征,而它在西方文化中几乎没有什么联想意义。同样一些词汇在英美文化语境所拥有的联想意义在汉文化语境中是空缺的。例如:盐(salt)在汉文化中只是咸味的家庭生活普通调味品,但它在英语中却有许多成语典故。如 eat ones salt(自食其力)、worth ones salt(称职)、the

14、salt of the earth(社会中坚);beaver(河狸)在英文化中还可喻指“卖力气的人” ,eggplant(茄子)是个常有种族歧视色彩的字眼,是对“黑人“的蔑称。Daffodil(黄水仙)是描写春天以及春天所带来的欢愉心情。但这些词无论如何都不会引起中国人类似的联想。不同文化间联想意义的空缺还体现在:汉字可以因谐音而专承异形字(homophone)的语义值。所以语音成了语义联想的物质媒介。如有这样一则笑话,5一位带有浓厚口音的青年男子朝着出售苹果的一位漂亮女孩走过去,下面就是他们的一段对话。男:“你的苹果(与“屁股 谐音)多少钱一斤?”女孩以为这名男同志有意辱骂自己(“屁股”多少

15、钱一斤),便说:“流氓”(与“六毛”谐音),男同志以为是(六毛钱一斤)便说:“太贵了!好吧,我买二斤” ,女同志以为自己这样辱骂对方而对方还感觉不到耻辱,便更生气地说“不要脸“(与“不要拣”谐音),对方便说:“六毛钱一斤还不叫拣呀!” 。凡了解汉文化内涵的人听到这则笑话便捧腹大笑,而对不了解汉文化的英美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出丝毫的笑声。因为汉语中苹果的谐音“屁股“, “流氓” 的谐音“六毛” 、 “不要脸”的谐音“不叫捡”对应的英语词 apple 与 buttocks;hooligan 与 Six Jiao;impudent 与 you are not allowed to choose bet

16、ter ones from these apples 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谐音双关,因此达不到汉语的效果。二、比喻方面的差异1、英汉谚语成语方面的比喻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无论在汉语成语中还是在英语成语中,人们常常借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具有鲜明形象、突出特点的事物或动物来比喻相似特征的人和事物,但是英汉文化背景不同决定了双方对有些事物的理解的不一致,在一种语言里用某种事物或动物表达某种形象,而在另一种语言里可能要用不同的事物或动物来表达。在英汉成语或谚语中我们发现大量有趣的事物迁移现象。如:如鱼得水(1ike a duck to water),引狼入室(set a fox

17、to keep your goose),缘木求鱼 (seek a hare in a hens nest),鹤蚌相争,渔翁得利(two dogs strive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 with it),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when a fox preaches,take care of your geese),江山易改,本性难移(A fox may turn grey,but never kindA leopard cant change its spots),力大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挡路虎(A lion in wa

18、y)。中国人比喻饭量小的人说:“吃饭像只猫”(eat like a bird),打草惊蛇(wake a sleeping dog),画蛇添足(paint the lily),像热锅上的蚂蚁(1ike a cat on a hot brick),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对牛弹琴(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巧妇难为无米之炊(one can 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上梁不正下梁歪(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6好事多磨,慢工出细活(soft f

19、ire makes sweet malt),独木难成林(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笑掉牙齿(1augh offones head),驴年马月(on the Greek calends) 杀鸡骇猴(Beat the dog before the lion),兔子不吃窝边草(A wise fox will never rob his neighours henroost.),竭泽而渔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挂羊头,卖狗肉(He cries wine and sells vinegar.),

20、一贫如洗(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活跃的像只猴(As lively as a cricket),倔的像头驴(As stubborn as a mule),守口如瓶(As close as an oyster),小菜一碟(As easy as an apple pie)等等。从以上各个例句中,可清楚地发现由于中西文化不同,他们往往用不同的词汇传递相同的联想意义。2、典故方面的差异用典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其比喻与历史典故也烙上了各自的印迹。人们且常常不自觉地运用各自的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因此说对从事外

21、语学习、教学与研究的人员来讲,如果对目标语言的典故了解不多的话,谈起这一典故,确实令人感到费解。例如:有这样一句话:If I am late again,the boss will raise Cain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如果我再迟到了,老板就要把该隐叫起来了” ,“迟到”与“该隐”有什么联系呢,这里便用了出自圣经的一个典故。实际上, “该隐”是圣经中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长子,亚伯的哥哥。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供物,而没看中他的, “该隐”为此嫉妒,杀了弟弟亚伯。“该隐 是个性情暴躁,容易发怒的人,在英语中 Cain 成为 devil(魔鬼)的同义词,英语中用 raise Cain 表示“大发

22、脾气” , “大吵大闹” ,因此上面这句的含义是:“我要再迟到了,老板要大发雷霆了.”像 raise Cain 这样出自圣经的人或动物的用典在英语中俯首皆是,而且许多从字面上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再如:Lots wife 罗德的妻子 (过分好奇的女性)、Moses 摩西(领导者、领袖)、Thomas 多马(一个多疑的人)等等。在西方文化中,除了出自圣经的典故之外,还有大量的历史典故来源于莎士比亚戏剧、英美文学中的许多人物、西腊、罗马神话传说。这些大量7的西方文化典故都是在东方文化中不存在的,因此不深入了解这些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典故想要更好地学好一门目标语言是根本不可能的。通过对上述英汉两种不同文

23、化的比较、分析,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语言文化的载体往往负载着一定的文化蕴意。从某种程序上来讲,词汇的联想意义、比喻意义都是他的深层意义、文化意义,不了解这层含义,就可能犯“文化”错误。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1993)说过:“联想的意义往往难以捉摸,很难掌握,在一种文化中的吉祥含义的东西到了另一种文化可能就是禁忌” 。由此可见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我们的外语学习、教学与研究起到何等重要的作用。当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风俗习惯、个人隐私、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敬语谦词等一系列的众多方面,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参考书目:英语与社会朱跃 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现代英语词汇学陆国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汉英谚语与文化王德春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语学习2000 年第 1、10、11、12 期英美文化辞典胡文仲 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