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课题申请指南科学技术部 农 业 部二二年七月2前 言为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畜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奶业科技含量,增强奶产品入世后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奶业优质、高效发展,科技部决定启动“ 十五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 项目。本项目旨在通 过 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以突破制约我国奶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构建我国奶业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奶业产业化生产模式,大幅度提升我国奶业科技创新能力,使奶业成为新时期我国
2、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及支柱产业。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积极性,依据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管理办法,特制定本指南。3第一章 申请须知一、申请内容针对我国奶业发展面 临的主要问题和奶业发展对高新技术的迫切需求,本项目在奶牛良种快速繁育、营养调控与饲养管理、优质饲草高效生产、疫病防治、乳品加工与质量监测等领域设置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类课题 6 个,围绕奶业现代化生产示范在大城市郊区、农区、牧区、农牧交错区设置奶业产业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类课题 8 个。(一) 奶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课题1、奶牛良种快速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
3、业化开发2、奶牛现代集约饲养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3、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4、奶牛主要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5、乳品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6、乳品质量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二) 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7、北方大城市郊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8、南方大城市郊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9、东北农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410、华北农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11、西北农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12、南方农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13、农牧交错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
4、成与产业化示范14、北方牧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二、申请管理1、由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牵头,成立奶业专项管理办公室。成员由科技部有关司局(中心)和农业部有关司局的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科技部农社司,由科技部农村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工作。2、专项管理办公室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课题评审专家组,负责课题的评审工作。3、按照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管理的有关规定,遵循公平、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进行评审,选择课题承担单位。三、资金来源项目国家拨款 15000 万元。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课题平均经费 700 万元,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平均经费 1000 万元。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
5、产业化示范课题,要求申请单位所在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新疆兵团按国拨经费 11 的比例提供配套资金,申请单位按国拨经费 12 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国拨经费主要用于技术依托单位的技术攻关研究与示范。四、实施年限本项目实施年限为 4 年(2002 年-2005 年)5五、申请资格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不包括外资企业及外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均可申请,不接受个人申请。共性关键技术课题申请单位原则上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主,联合相关企业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申请。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课题申请单位须以企业(应以奶产品加工、奶牛养殖、饲草种植加工等本项目涉及的业
6、务为主)为主体,以地方政府为依托,联合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申请,并经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审核。示范区建设原则上由企业、地方政府、技术依托单位共同主持。2、课题负责人须是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原则上年龄不超过 55 周岁,同一申请人不能同时作为两个课题的负责人。3、所申报的课题要有先进、创新的研究思路,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明确、可考核的目标;超出申请指南范围要求的申请材料不予受理。4、联合申请各方须签定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或所属部门科技(科教)司审定后,进行申
7、报。每一个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 5 个单位,其中企业不超过 2-3个,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不超过 2-3 个。六、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1、申请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2、申请文的规格要求:一律用 A4 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63、申请文件构成:(1)申请函(2)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3)申请书(4)附件4申请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及注明“ 不准提前启封”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5申请文件一式 10 份,正本 1 份,副本 9 份,在每份申请
8、书上要注明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分别封装并在封面上注明。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则以正本为准。6申报工作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开始,欲申报单位必须根据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申请指南及课题申请书可向科技部农村中心索取,或从科技部网站()上直接下载。7、寄送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2002 年 7 月 21 日;寄送地点: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生物资源处 586 房间(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 54号,北京 2143 信箱。邮编:100045)8、联系人和电话: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陈兆波 崔玉亭 (010)68511865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魏勤芳 郭志伟 (010)68512644 (010)685126
9、51 79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邮寄时间以北京邮局签收日为准。项目管理办公室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七、课题管理1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的课题承担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与科技部签定“ 十五” 国家重大科技 专项课题任 务书。2按照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对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国拨经费将根据每个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承担单位。3课题执行期间,项目管理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未按合同执行,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的课题,专项管理办公室有权终止合同。4课题完成后,由专项管理办公室对课题进行
10、评估和验收。第二章 申请课题内容与目标8课题 1、奶牛良种快速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一、攻关内容研究高产奶牛快速繁育的综合技术体系;研究选择奶牛产奶性能的分子遗传标记;研究选育优秀种公牛和高产奶牛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研究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建立奶牛良种繁育体系的“最优化” 方案;研究提高奶牛体内胚生产效率的技术体系,包括高效超数排卵技术、胚胎切割、冷冻保存和解冻直接移植技术;研究工厂化生产奶牛胚胎的技术体系,包括活体采卵和体外受精技术,胚胎性别鉴定与性别控制技术,胚胎细胞克隆和胚胎干细胞系技术;研究和开发奶牛胚胎移植药物和器械的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二、攻关目标建立我国奶牛良种选育和快速扩
11、繁技术体系和规程,建立高产奶牛核心群 25000 头以上;培育后备种公牛 1500 头以上,并经严格的遗传评定选育出优秀种公牛 100 头以上;在现有后备公牛群中选育出优秀种公牛 20-30 头;通 过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的应用推广获得改良奶牛 120150 万头,一代改良牛年产奶量提高 500-800 千克;在已有基础上形成 24 个奶牛工厂化胚胎移植中心,年提供奶牛可用胚胎 23 万枚,每头供体牛一次提供可用胚胎 5 枚以上,体内胚移植受胎率鲜胚达到 55%,冻胚达 45%,体外胚移植受胎率达到 40%;开发奶牛胚胎性别鉴定的 PCR 试剂盒,鉴 定准确率达到 90以上;实现胚胎工程主要药物
12、和器械国产化、商品化生产,性能指标达国际同等水平,成本比国外产品低 30%。 申请专 利 2-3 项。9课题 2、奶牛现代集约饲养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一、攻关内容研究奶牛瘤胃发酵优化与定向调控技术、过瘤胃营养素调控技术;研究奶牛乳腺养分合成机制以及提高乳腺养分合成效率、改善牛奶品质的营养调控技术;研究奶牛不同产奶阶段的营养参数,建立奶牛营养平衡评价模型。制定现代奶牛饲养标准;研究奶牛精料补充料及添加剂加工技术,开发新型安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研究高产奶牛阶段饲养技术、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及工艺;研究奶牛健康长寿饲养管理综合技术体系;研究开发集约化奶牛场自动化管理系统。二、攻关目标提出
13、奶牛不同产奶阶段的营养参数和现代饲养标准草案 1 套,有关内容被行业标准采用;提出优化高产奶牛瘤胃发酵的调控技术 1 套,示范应用规模达到 5000 头以上,增加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 15%以上,提高纤维消化率 10%以上;提出改善牛奶质量的关键营养调控技术 1套,使乳脂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 5 个百分点,共轭亚油酸含量提高 2倍以上,示范应用规模达到 5000 头;开发奶牛专用安全饲料添加剂预混料 2-3 种,获得产品生 产许可证,年 产 量达到 1000 吨以上;开发奶牛专用的过瘤胃补充饲料产品 2-3 种,年产量达到 1 万吨以上;提出高产奶牛阶段饲养、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及工艺 1 套,开发
14、集约化奶牛场自动化管理系统 1 套,在示范区应用规模达到 1 万头以上;申请专利 2-3 项 。课题 3、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10一、攻关内容针对我国不同奶牛产区的生态条件,筛选优质、高产、抗逆紫花苜蓿新品种,进行紫花苜蓿良种优质、高产扩繁技术研究,种子清选加工、检测和储藏技术研究;研究应用细胞融合、基因工程生物技术选育优良紫花苜蓿新品种;研究苜蓿田间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苜蓿优质干草收获加工贮存技术;研究饲用玉米、苜蓿青贮新技术,包括饲用玉米整株青贮技术、紫花苜蓿半干裹包青贮技术等,开发微生物添加剂等改善青贮质量的添加剂。二、攻关目标筛选培育适合于不同区域条件的苜蓿新品种 7
15、8 个,其中 3-4个通过审定;研究提出苜蓿良种繁育、清选加工、贮藏技术 1 套,辐射推广5000 公顷;建立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基地 3-6 个,每个基地面积达到200 公顷以上,种子平均产量达 1 吨/ 公顷 ;年提供苜蓿种子 5000 吨以上。研究提出适合于不同区域条件的优质苜蓿高产栽培技术、优化配置模式和方案 45 项,使干物质产量提高 20以上;提出苜蓿主要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一套,使苜蓿产量损失下降 30%;建立紫花苜蓿高产示范田 1000 公顷以上,干草产量达 15 吨/公顷以上;在有关试区示范推广集成技术 10 万公顷,年产干草 100 万吨以上。提出苜蓿优质干草收获、加工、调制技术及工艺 35 种,2-3 种核心设备研制取得产品检测报告,并建立完善的生产线,干草捆粗蛋白含量达到 18%以上,牧草田间收获干物质损失率下降 10 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