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家庭手工纺织业张晓玲内容提要: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家庭手工纺织业的发展,开辟了边区通往工业化的新道路,延续了近代手工业,构成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中国经济现代化。在战争背景下,其发展呈现区域化、传统化、市场化和技术有增长无发展等特征。在近代手工纺织业发展进程中,尽管传统要素一度被抛弃,但仍构成抗战时期边区手工纺织业发展的根基。边区政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手工纺织业发展、传统力量延续的关键动力。历史证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市场化与工业化需同步前进,尊重传统要素、注重传统的延续性亦至关重要。关键词:抗战时期 晋绥 手工纺织业 工业化关于近代乡村手工业,目前已有较多研究
2、成果。其中,关于江南、华北乡村手工业史的研究较为丰富,其他地区则较为薄弱。 1就研究时段看,学者论述主要集中于抗战前,较少关注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手工业。 2就学术观点看,对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手工业经济的变化,虽然部分学者仍持“衰退论” ,但中国近代乡村手工业的延续和发展已基本成为学界共识,只是手工业延续和发展的动力仍需突破。 3自古以来,手工业就是乡村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在抗日根据地亦十分重要。抗战时期根据地的乡村手工业以纺织业较为普及。中共非常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发展根据地的手工纺织业是中共进行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根据地手工纺织业,学者注重考察妇女纺织运动,侧重探讨其政
3、治意义 4,甚少从手工业经济史视角进行分析。就研究方法看,已有研究侧重使用传统史学的研究方法,与其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使用虽然已广泛展开,但仍显不够。 5总体来看,从经济史视角对抗战时期根据地手工纺织业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目前仍较为罕见。这与根据地手工纺织业在中国工业化中的作用和地位极不相称。基于上述几点,本文拟梳理相关资料,勾勒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家庭手工纺织业 6发展的基本概况,运用经济学相关研究方1参见彭南生:近 50 余年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述评 , 史学月刊2005 年第 11 期。2乡村手工业一直是抗日根据地经济史研究的薄弱之处。 (李金铮:近 20 年来华北抗日根据地经济史研究述评
4、,载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 ,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71 页。 )据笔者管见,目前关于抗日根据地手工业,仅黄正林和光梅红分别对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手工业进行过考察。 (黄正林: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手工业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光梅红: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手工业研究 , 晋阳学刊2008 年第 4 期。 )陈廷煊的抗日根据地经济史一书对根据地家庭手工业有所涉猎,但因其是宏观、整体性研究,故而对于家庭手工纺织业未作深入探讨。 (陈廷煊:抗日根据地经济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年版。 )3参见李金铮:传统与现代的主辅合力:从冀中定县看近代中国家庭手
5、工业之存续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 年第 4 期;史建云: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 , 近代史研究1996 年第 3 期。4该方面成果主要有:张国祥:论山西妇女纺织运动 , 经济问题1982 年第 9、10、11 期;刘萍: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的考察 , 抗日战争研究1998 年第 2 期;刘晓丽: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纺织运动 , 晋阳学刊2005 年第 3 期;许淑贤:抗日战争时期妇女纺织运动及其意义以山西省武乡县为例 , 妇女研究论丛2012 年第 3 期。5从总体看,整个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方法亦存在此不足。6家庭手工纺织是边区手工纺织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参见晋西北行政公署
6、:关于发展纺织业的决定 ,2法对边区手工纺织业进行分析,以期验证中国传统手工业在抗日根据地的延续和发展,展现中共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进行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历史图景,试图从理论和方法上拓展抗日根据地经济史研究的新视野。一、 近代手工业的延续:边区家庭纺织业的发展在分析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时,学者常以手工业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如河北高阳、定县、宝坻等织布区、山东潍县织布区、江苏通海织布区、山东平湖针织业区、环太湖蚕丝业区、华南缫丝业区为例,并把日本侵华战争当成近代手工业发展变化的重要分水岭。事实上,抗战后,在广大的抗日根据地,手工纺织业以一种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姿态继续向前发展。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手工纺织业发
7、展表现出快速扩张、分布较广但不平衡的特点。(一)快速扩张由于特殊的政治和宏观环境变化,1941-1945 年边区手工纺织业经历了快速扩张时期。这时期,织机、纺车、纺织妇的数量几乎都从零开始得以数倍、甚至数十倍增长。晋绥边区属高寒山区,农业、手工纺织业并不发达。据资料显示,抗战前,许多妇女衣不蔽体;不少十多岁儿童严冬还赤裸着身体。临县一农家无衣无被,用一件烂皮背心一连包养大三个小孩。群众穿着破烂是常见现象。 1临县、离石是产棉区,土机织布曾有相当发展。康熙临县志就有:“棉微出” 、 “布微出”的记载。民国初期, “城南且习纺织” ,梭布列市交易。 2特别是在临南三交至碛口一带, “几乎每家都有机
8、子,每个妇女都会纺织”3。1925 年后,新兴改良木机逐渐代替土机,土法纺纱被洋纱打垮。洋布在市面大量倾销,家庭手工纺织几乎完全停顿。据 1940 年 6 月临县调查统计,原有 200 余架改良机、2000余架土机完全停开。军民穿用主要是洋布。又据该年 10 月份统计,边区 7 县布匹入口值498701.4 元,占入口总额的 60%。 4可见,在洋布倾销下,边区手工纺织业亦难逃衰落的命运。抗战开始后,洋布来源减少,边区布匹供不应求,需求量巨大,土机织布再次抬头,边区手工纺织迎来迅速发展时期。1940 年新政权成立后,工业的恢复成为边区政府进行经济建设的一个首要目标。从这时起,很多妇女开始拿起纺
9、织工具、学习技术。1941 年,群众纺织空前发展。新织机增加很多。1940 年全区织机数共 900 架左右,1941 年有 4195 架,开工约 90%,是上一年的 4倍以上。据临县 9 村调查统计,1940 年后半年开工织机 170 架,1941 年开工 239 架,是上一年的 1.4 倍。兴县民众纺线车由 150 架增至 650 架,增幅 4 倍以上。 51942 年后,手工纺织业有了更大发展。1943 年,纺车、土机、改良机均增加了原有机数的 2 倍。 6临南是纺织人数最多的县。据统计,1943 年该县有纺妇 15324 人、织妇 9884抗战日报1943 年 9 月 2 日) 。本文所
10、讨论的家庭手工纺织业,不包括工厂、机关和部队的纺织业。1晋绥边区民主妇女联合会编:晋绥解放区妇女纺织发展概况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13 年,第1 页。2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县志 ,1994 年,第 239 页。3中共晋西区党委:抗战中的晋西北纺织业 (1941 年 12 月) ,刘欣: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工业编 (以下简称工业编 )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50 页。4中共晋西区党委:抗战中的晋西北纺织业 (1941 年 12 月) ,刘欣:工业编 ,第 150、151 页。5中共晋西区党委:抗战中的晋西北纺织业 (1941 年 12 月) ,刘欣:工业编 ,
11、第 152 页。3人,1944 年分别增至 21928 人、16604 人,各增加 0.4 倍、0.7 倍,分别占全县妇女人口的 40%和 30%。 1原先纺织业较落后的地区发展速度也很快。例如,1944 年兴县有纺妇 9220人,比 1940 年(300 人)增加 30 倍,比 1943 年增加 8.4 倍。织妇比 1940 年增加 650 倍,比 1943 年增加 8.7 倍。 2据不完全统计,到 1945 年止,全边区原有纺妇 15190 人,发展到128970 人,增加 7.5 倍;原有织妇 6958 人,发展到 33701 人,增加 3.8 倍;原有纺车13347 架,发展到 112
12、706 架,增加 7.4 倍;原有土机 3754 架,发展到 14545 架,增加 3倍;原有快机 222 架,发展到 3166 架,增加 13 倍。 3可见,边区纺织业进步迅速。可以说,至 1945 年边区纺织业不仅恢复了战前水平,而且扩大了纺织区。纺织已成为抗战时期边区群众普遍的家庭副业生产。不少地区的棉布不仅可以自给,而且可以卖出一部分供给军用及其他地区。例如,兴县赵家川口每人平均可穿 3 丈布,杨家坡每人平均1.2 丈布。 4临、离两县产布可供该分区 4 个县自给有余。 5应该说,边区手工纺织业的发展,改变了边区纺织业的落后状况。抗战期间,家庭纺织业在其他根据地亦有很大发展。例如,在陕
13、甘宁边区的绥德,纺织是农家主要副业。抗战后,家庭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衣着基本全部自给。凡是能劳动的妇女几乎都参加纺织。 6(二)分布较广但不平衡抗战期间,边区每个县都有手工纺织,纺织区分布很广。据资料统计,1940-1945 年,晋绥纺织区由 2 个县发展到 26 个县。过去丝毫没有纺织基础的兴县、神府、河曲、保德、神池、五寨等县亦发展成纺织区。连边缘区、游击区,如忻县、崞县、静乐、宁武等地也相继开展了纺织运动。纺织区域甚至扩张到山里。如临县后寨子,临南府底沟、西沟、杜家圪台、寺上村等村都出现了新纺织机。所有妇女(包括老婆婆和小女孩)几乎人人纺织。7曾在抗战期间参加张闻天农村调查的高
14、鲁写道:“有的地区妇女纺织已成为主业,只有在地里活急时,才以农活为主业。 8而曾任中共晋绥分局秘书长的周文日记记载:“蔡家崖不上学的儿童也组织起来和妇女一起学纺线(共 11 个儿童) ,每天能纺 22 两。每家每个妇女都有一个纺车。送饭的和有娃娃的妇女,抽时间就纺线。时间多就多纺,时间少即少纺。 ”91941 年,军、政、民冬衣都用了土布,洋布数量减少到了极少。据 8 个县统计,入口布匹总量不过 200 匹,占入口总额的 18%。 10新发展的纺织区已可以做到大部自给。边区纺织业分布虽广,但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临县与临南。1941 年,这两地拥有边区 87.7%的改良机、73%的土机和 82
15、%的纺车。 11至 1944 年,虽然其他地区的纺织业发展较快,但该两县仍为纺织业密集区。表 1 列出的是 1944 年边区从事家庭手工纺织业的人数、纺织工具及产量情况。表 1 1944 年边区各地家庭手工纺织人数、纺织工具及产量情况纺织人数 纺织工具 纺织产量数量(个) 占总数比例 (%) 数量(架) 占总数比例(%) 数量(匹) 占总数比例 (%)一分区兴县 10520 12.98 9747 11.61 25000 10.466膺庸:保护土布生产 , 抗战日报1943 年 1 月 9 日。4神府 3870 4.77 3690 4.39 2637 1.1岚县 472 0.58 318 0.3
16、8 小计 14862 18.33 13755 16.38 27637 11.56河曲 4296 5.3 4768 5.68 141.5 0.06保德 6705 8.27 8006 9.53 2214 0.93岢岚 765 0.94 811 0.97 107 0.04神池 20 0.02 五寨 5 0.01 二分区小计 11766 14.51 3585 16.18 2462.5 1.03临县 14779 18.23 12478 14.86 37190 15.56临南 19532 24.1 28328 33.73 133169 55.73离石 15515 19.14 11933 14.21 373
17、62 15.64三分区 小计 49826 61.47 52739 62.8 207721 86.93宁武 575 0.71 521 0.62 33 0.01静宁 202 0.25 82 0.1 忻县 20 0.02 68 0.08 六分区 小计 797 0.98 671 0.8 33 0.01离东 1673 2.06 1093 1.3 1061 0.44静乐 522 0.64 622 0.74 24 0.01交东 388 0.48 488 0.58 交西 730 0.9 561 0.67 小计 2195 2.7 1715 2.04 1085 0.45朔县 166 0.2 162 0.19 偏关
18、 317 0.39 279 0.33 15 0.01八分区小计 483 0.59 441 0.52 15 0.01合计 81052 100 83975 100 238953.5 100注:纺织人数包括纺妇和织妇;纺织工具包括纺车和织机。资料来源:据1944 及 1945 年纺织劳动人数统计表、纺织工具统计表 ,载刘欣:工业编 ,第247-252 页整理计算。表 1 显示了边区家庭手工纺织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可以看到,三分区是边区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1944 年,该区占全部纺织人数的 61.47%,纺织工具的 62.8%,纺织产量的86.93%。一分区次之,上述指标分别为 18.33%、16.38
19、%、11.56%。二分区虽然拥有边区约15%的纺织人数和纺织工具,但产量仅占总量的 1.03%。六分区、八分区及塞北分区属边缘区和游击区,上述各地纺织指标均在总量的 3%以下,有的不足 1%,甚至为 0。从棉布产量看,1944 年全边区产量为 23.9 万匹。其中,三分区最高,为 20.8 万匹;一分区次之,约为 2 万匹;二分区第三,仅有约 0.2 万匹;八分区有 0.1 万匹;六分区和塞北区分别为 33和 15 匹。在短短 5 年内,边区棉布产量由零快速增加至 23.9 万匹。可以说,边区棉布总1边区工矿业概况 , 抗战日报1945 年 7 月 8 日。2边区工矿业概况 , 抗战日报194
20、5 年 7 月 8 日。3晋绥边区民主妇女联合会编:晋绥解放区妇女纺织发展概况 ,第 2 页。4边区工矿业概况 , 抗战日报1945 年 7 月 8 日。5晋绥边区民主妇女联合会编:晋绥解放区妇女纺织发展概况 , 第 2 页。6参见柴树藩等: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0 页。7晋绥边区民主妇女联合会编:晋绥解放区妇女纺织发展概况 ,第 2、3 页。8高鲁日记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33 页。9周文文集第 4 卷,作家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160 页。10中共晋西区党委:抗战中的晋西北纺织业 (1941 年 12 月) ,刘欣:工业
21、编 ,第 152 页。11中共晋西区党委:抗战中的晋西北纺织业 (1941 年 12 月) ,刘欣:工业编 ,第 160 页。5产量增加很快。但显而易见的是,虽然边区手工纺织业发展迅速,但发展极为不平衡,纺织业依然集中于以往有纺织基础的地区。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将边区手工纺织业分布及纺织业较发达的重要村落作示意图如下:注: 表示县、市。表示手工纺织业较发达的村落(白文与招贤为重要集镇,刘家会、三交曾先 1后为临南县政府所在地) 。为晋西北行政公署所在地。圆圈包围区域为手工纺织业集中或相对集中区域,圆圈外区域为手工纺织业稀少或无纺织业 2区。手工纺织业较发达村落的选取标准是:中共晋西区党委 194
22、1 年对晋西北群众纺织典型调查选 3取的临县 8 个村(此 8 村年产土布均在 1000 匹以上) 、临南县 47 个村(此 47 村均有手工纺织,但文中只选取年产棉花 1000 市斤以上的 13 个村) 、兴县 5 个村(年产土布 500 匹以上)以及 1941 年为临县同济转运栈提供土布的 6 个主要村落和 1943 年保德开展妇纺运动的 2 个典型村。图 1 边区家庭手工纺织业分布示意图从上图来看,边区手工纺织业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化。大体来看,可分为四类区域。第一类是核心区。临县、临南两县无疑是边区手工纺织业的中心。该两县周围纺织业较为发达的村落约有 30 个。其余各村大都有发展程度不等
23、的纺织业。在手工纺织业方面,临县、临南的地位明显高于兴县。第二类是次核心区。以兴县为中心的区域是边区纺织业次核心兴县临县 招贤离石岚县静乐太原忻县崞县宁武河曲保德岢岚方山白文临南(三交)碛口 刘家会 杜家圪台赵家川口娄烦神府大同集宁归绥右玉朔县黄蔡家崖河偏关后刘家庄郭家墕前刘家庄后寨子赵家岔府底沟西沟索达干 中兴社冯家会神池五寨交城平鲁凉城和林格尔清水河高家塔 郭家山 马家洼 庙岩李家岩高家岩 石佛山许家岩一步墕阳曲清源汾阳王家坪砖罗门大禹沟 关王庙甘泉白家坡固贤裴家川口 高家村杨家坡王家滩马家滩6区,兴县周围虽有几个纺织业发展较快的村落,但其生产能力明显低于临县。第三类是半边缘区。二分区河曲
24、、保德等地是纺织新开展区,虽纺织业有所发展,但还没有类似于临县或兴县的纺织集中村落。1943 年高鲁在河曲县抗联时就写道:“河曲纺织业发展过于分散,要集中。 ”1第四类是边缘区。边区除上述三类区域外的其他地区是边缘区,手工纺织业分布更为零星和稀少。核心区和次核心区的关系大体是:核心区纺织总量大于次核心区,但次核心区的发展速度快于核心区。可见,边区手工纺织业发展和分布呈现发展迅速但分布不平衡、不均匀的态势,表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其与边区集市的分布及特征有相似之处。 2总体来看,手工纺织业分布集中的区域一般也是集市较为密集的区域,而纺织业不发达地区亦是集市分布稀少的区域。可以说,边区手工
25、纺织业的发展与乡村集市贸易的繁荣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国家、制度:手工纺织业发展的动力抗战期间,边区纺织业延续并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二。一是主观因素,从事纺织业可以增加收入、维持农家生计;二是客观因素,边区手工纺织业的发展得益于一个支持经济增长的环境。边区政府鼓励发展纺织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创造了支持纺织业发展的环境,这在纺织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提高农民收入、维持农家生计是边区纺织业发展的传统力量。费孝通认为,农村手工业是农村经济的必要部分,中国农业并不能单独养活农村的人口,是手工业帮着农业来养活庞大的乡村人口。 3黄宗智将手工业看作是农户补充收入的手段,但认为手工纺织仅能为
26、农户提供够糊口的微博收入。 4近代以来手工业的衰落导致农民生活下降,说明从事手工业是农民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抗战期间,从事手工纺织业虽不能使边区很多农户致富,但却可以使大部农户收入增加、家庭生计得以维持,部分农户致富。特别是在战争的特殊情况下,严重的经济封锁使洋布入口锐减,布匹价格飞涨,极大刺激了家庭土布生产,从而使农民经济状况有较大改善。例如,1945 年,临南标准布总收入 7200 石(折小米) ,比 1944 年增长 5.9 倍。 5据调查,边区某村全家 2 男 2 女 7 个月连纺带织净赚银洋 800 元。另一女子纺花半年净赚农币 1600 元。 6又如,临县兴黎村车茂荣家婆媳三人,三
27、天可织一匹布。王村车老万女人一年仅纺花净赚农币 3500 元。五区坡家垣、白致良两妇女一年织布12 匹、纺花 12 斤、织口袋 20 条,其生活因纺织大大提高。赵家川口一抗属,其生活除政府补贴外,全靠纺花解决。一个妇女每天用纺织所得,完全够一个人日常生活。 7再如,临县索达干村(共 244 户) ,1944 年除自己穿衣及自由卖出的布匹外,仅代公家订织的标准布即有 864 匹。该村公粮负担 90 石,除去公粮还剩余 30 石。各县农民因纺织得利,赚钱买房买地翻身的,为数不少。临县 53 岁高三女靠织标准布买下 6 亩地、半头牛、一架土机。1高鲁日记 ,第 505 页。2 参见张晓玲:抗战时期晋
28、绥边区的集市贸易 , 历史教学2014 年第 10 期。3 费孝通:中国乡村工业 , 费孝通文集第 3 卷,群言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 页。4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中华书局 2000 年版,第 86-87 页。5 据临南县纺织工作总结(1945 年 8 月 2 日) ,刘欣:工业编 ,第 255 页计算。6 膺庸:保护土布生产 , 抗战日报1943 年 1 月 9 日。7亚苏:晋西北妇女纺织运动 , 抗战日报1943 年 3 月 9 日。71不仅纺织业较发达的临县,过去无纺织基础的河曲、保德等地农民亦通过手工纺织提高了收入、改善了生活。例如,河曲全县 76000
29、人,1945 年织布 45700 匹,基本可自给。兴县、保德、神府等县,大体如此。这些地区,妇女孩子已经能够穿上簇新的衣服。过去衣衫褴褛的情景大大减少。 21944 年,高鲁在中共晋绥分局党校时写道:“在呼家庄,妇女纺线能解决穿衣问题,有余时还能换些钱。有些婆姨回娘家也带着羊毛,手不闲着。 ”3 很多老农民惊讶地说:“想不到纺花织布这些外路的事,咱们这些地方也能干了。 ”还说:“共产党真是说干甚就能干成甚。 ”“这一下可把咱半个穷根斩断了,过去一年受下来,净换布就得差不多费去一半的粮食。 ”4可见,抗战期间手工纺织业对稳定和维持农家经济有很大作用。其次,政府鼓励发展纺织业的政策是边区纺织业恢复
30、和发展的外部动力。边区政府大力恢复根据地手工纺织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第一,满足军民需求。抗战期间,中国的棉纺织业遭受了严重损失。乡村原棉生产严重不足,而边区军用和民用棉织品需求巨大。争取根据地军民衣料自给是边区政府一贯的方针。纺织运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上述需求。正如时人所言:“我们妇女们都织起布来,队伍就有穿的,老百姓也有穿的,大家的生活过得好,打鬼子就更有办法。 ”5第二,帮助边区农民提高收入。如前所述,家庭手工纺织素来是提高农家收入的重要途径。中共在抗战时期非常注重改善乡民生活。为了增加根据地农民收入,边区政府必须鼓励纺织。显而易见,边区手工纺织业的恢复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鼓励与推动。在
31、边区经济发展史上,中共政权总是以一个强大的力量参与其中,确定各种制度安排,尽可能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以促进边区经济增长。为推动纺织生产,边区政府颁布了保护贸易、发展工业、奖励民间生产的条例,并执行种棉免征公粮、妇女纺织不征税、奖励群众纺织、优待抗属纺织等政策规定。 6例如,边区规定纺织收入三年免征公粮,后又延长了 3 年。 7这期间,边区政府还发动贷款计划为家庭纺织生产提供贷款资金。如 1943 年,为推动纺织业发展,边区政府发出纺织贷款 50 万元(农币) 。 81945 年,边区发出纺织贷款 1600 万元(农币) 、棉花一万斤。 9不仅如此,政府还准备好纺车、织机和棉花,配上受
32、过训练的纺织推广员,解决纺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及技术等实际困难。事实上,即便在纺织业非常发达的河北高阳地区,1945 年抗战胜利后,冀中根据地政府在高阳的首次尝试亦是帮助贫穷的织户购买织布机,这是其在抗战时期指导根据地乡村生产运动的宝贵经验。 10边区1晋绥边区民主妇女联合会编:晋绥解放区妇女纺织发展概况 ,第 3、6 页。2晋绥边区民主妇女联合会编:晋绥解放区妇女纺织发展概况 ,第 5 页。3高鲁日记 ,第 512 页。4晋绥边区民主妇女联合会编:晋绥解放区妇女纺织发展概况 ,第 3 页。5劳动英雄大会开幕、生产展览会同时举行 , 抗战日报1942 年 12 月 19 日。6参见亚苏:晋西
33、北妇女纺织运动 , 抗战日报1943 年 3 月 9 日。7晋西北行政公署:关于发展纺织业的决定 , 抗战日报1943 年 9 月 2 日。8亚苏:晋西北妇女纺织运动 , 抗战日报1943 年 3 月 9 日。9晋绥边区民主妇女联合会编:晋绥解放区妇女纺织发展概况 ,第 4 页。10日顾琳: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 ,王玉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658手工纺织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为以下一般结论提供了根据:国家、尤其是国家的稳定性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的决策严重影响经济运行绩效。特别是,经济越落后,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越大。总体来看可以说,边区政府的政策是
34、抗战时期手工纺织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三、传统与工业化:纺织原料原料是边区手工纺织业发展的重要要素。边区纺织业的原料种类是传统与现代结合,但较多使用传统原料,以土纱代替洋纱。原料来源范围是内外结合。抗战开始后,边区手工纺织业的现代原料减少,传统原料渐增。现代机器生产的原料洋纱 1 来源日益困难。据调查, 1940 至 1941 年上半年,边区洋纱供给主要来自太原、榆次、平遥、绛州等各大纱厂。之后,由于敌人封锁严重,洋纱几乎绝迹。 2 在此情况下,边区纺织业主要依靠传统原料(即土纱) ,棉花需要量逐渐增多。边区棉花来源一方面是本地种植,另方面是从外地运来。外地棉花主要由晋西南及河西运来。据不完全资料
35、显示,1941 年棉花输入超过上年 10 倍以上。 3很显然,抗战时期边区纺织业虽然主要使用传统原料,但其来源已不仅仅局限于本地供给。手工纺织业与原料种植的结合程度大大降低。边区纺织业不再建立在原料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来看,较多使用传统原料、以土纱代替洋纱的现象是在外部封锁环境下出现的不得以而为之的特有现象,并非农民抵制洋纱的结果。抗战后,洋纱价格飙升。洋纱价格暴涨导致改良木机的织布成本短期内迅猛增加,而利润降低。从图 2 可以看到,抗战后土机和改良木机的成本出现显著增长的趋势,但改良木机成本增速更快,这使其成本迅速超过土机。与此同时,改良木机的利润呈现下降趋势,土机利润则逐渐胜过改良木机。正
36、因于此,边区人们选择了较为落后的纯土纱织布。页。1这里指国产机纱。由于资料中一般写为洋纱,故文中把国产机纱称为洋纱。2中共晋西区党委:抗战中的晋西北纺织业 (1941 年 12 月) ,刘欣:工业编 ,第 163 页。3中共晋西区党委:抗战中的晋西北纺织业 (1941 年 12 月) ,刘欣:工业编 ,第 164 页。01020304050601937 1940 1941( 春 ) 1941( 夏 ) 1941( 秋 ) 1941( 冬 )单位:元年 份土 机 成 本 改 良 木 机 成 本 土 机 利 润 改 良 木 机 利 润9不过从长期来看,依旧是改良木机织布更受群众欢迎。原因在于,使用
37、改良木机纺织方式的年产量高、总成本低、布的质量好。表 2 展示的是 1941 年土洋结合与纯土纱织布两种方法的成本与利润。表 2 1941 年边区两种织布方法的成本、利润表成本(元)织布方法 使用织机 类型价格(元/匹) 洋纱 土纱 需工折合 间接成本 合计利润(元/匹) 年产量(匹) 年利润(元)土洋结合 改良木机 65 30 17.6 2.4 7.2 57.7 7.3 300 2100纯土纱 土机 60 0 35 8 4.3 47.3 12.7 90 1143注:土洋结合织布一般使用改良木机,而纯土纱织布使用传统土机。资料来源:根据中共晋西区党委:抗战中的晋西北纺织业 (1941 年 12
38、 月) ,载刘欣:工业编 ,第 169、172 页计算。由表 2 可看 出,改良机节省劳力,需 工少,是土机的 30%,但洋纱价格高,故而原料费是土机的 1.6 倍,每匹布利润 7.3 元。土机需工多,但不需要洋纱,原料费用低,每匹布利润 12.7 元。从全年看,情况则有很大不同。改良机产量高,一般一人一架年产 300 匹(每天按 10 小时算,下同) ,一年可获利 2100 元。土机产量小,年产仅 90 匹,一年利润 1143 元。 1很显然,由于改良机织布产量高,其年利润高于土机。田野访谈中,边区妇女对土纱和洋纱是这样讲的:“洋纱做经线、土纱做纬线织的布又细又密,用纯土纱织的布比较粗,窟窿
39、较大。后来都土洋结合织布了。 ”2因此,抗战时期尽管洋纱价格高昂,西安大华纱厂出品的洋纱仍通过商人走私运输经过遥远的路进入边区。 3这说明, 边区农民不偏爱土纱,懂得选择产量大、利润高的洋纱。只是由于洋纱难得才选择土纱。这是一种被迫的应变措施。边区手工纺织以传统为主的原料情况不仅进一步证明传统手工业与机器工业的相互依存性,而且说明传统因素对工业化有着长远而深入的影响。关于手工业与机器工业的关系,学界一直存在争论。 4但目前较多学者肯定二者的相互依存关系。李金铮在分析抗战前定县手工业时批判了曾经流行的传统与现代完全对立的“二元经济论” ,并指出机器工业与手工业、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不是彼此排斥,而是
40、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5彭南生把机器大工业后农村手工业发展的现象称为“半工业化” 。 6欧洲经济史的经验表明,工业革命后,手工业是机器工业的重要补充和附属。马克思通过对服饰业的调查说明过这一点。 7因此,在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乡村手工业并非一定成为近代工业发展的阻碍。 8费孝通曾指出乡村工1中共晋西区党委:抗战中的晋西北纺织业 (1941 年 12 月) ,刘欣:工业编 ,第 170 页。2访谈对象:张双鱼,女,85 岁,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访谈时间:2014 年 8 月 12 日。3中共晋西区党委:抗战中的晋西北纺织业 (1941 年 12 月) ,刘欣:工业编 ,第 163 页。4参见彭南
41、生:近 50 余年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述评 , 史学月刊2005 年第 11 期。5李金铮:传统与现代的主辅合力:从冀中定县看近代中国家庭手工业之存续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 年第 4 期。6彭南生:半工业化: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进程的一种描述 , 史学月刊2003 年第 7 期。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16 页。8不少学者(如严中平、黄宗智、陈庆德等)认为乡村手工业阻碍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参见彭南生:近50 余年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述评 , 史学月刊2005 年第 11 期。 )日本学者森时彦亦指出传统部门的图 2 1937-1941 年改良木机与土机织
42、一匹布的成本、利润变动趋势数据来源:工业编 ,第 170、171页。10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将来工业化的过程,若是在民主方式中去决定,我相信乡村工业的发展很可能成为一个主流。 ”1吴承明一再强调手工业对于经济近代化、现代化的贡献。 2 林刚也指出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不可能脱离传统和国情。 3 史建云亦提出近代农村手工业促进机器工业发展的观点。 4 进一步看,其实何止是近代,即便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棉布统购统销政策下,农村的土纺土织亦是禁而不止;一旦政策松动,土纺土织便又发展起来。 5 不容讳言,传统对于工业化的作用是巨大而深刻的。因此,从历史连续性的角度审视,抗战时期手工纺织业的发
43、展开辟了边区通往工业化的新道路,无疑构成近代中国农村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被日本侵华战争中断的近代农村工业化得以延续,而且证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不可逾越的阶梯。荣维木提出, “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日本侵华战争而中止,但全面抗战的兴起又逐渐地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而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成为现代化因素的间接积累。 ”6无疑,边区手工纺织业的发展是抗战时期新的现代化因素积累的重要表现。四、有增长无发展:纺织工具与技术改进生产工具和纺织技术是手工纺织业的又一重要要素。从西方国家工业化历史来看,纺织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及技术变革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抗战
44、时期,边区手工纺织业工具主要是传统工具。事实上,即便是近代手工纺织业较为发达的河北定县,其生产工具也以传统为主。 7据兴县、临县、临南、离石、方山调查,1941 年 5 县共 4195 架织布机,其中铁机 15 架,改良机 855 架,土机 3325 架。 8铁机仅占 0.4%。就连晋西北纺一厂织土经布亦未试用过铁轮机,只使用木机(俗称快机) 。 9晋西北纺织业最发达的临南县,其纺织工具依然全部是土机和快机,用铁机纺线织布非常罕见。 10在妇女纺织中,土机和快机更受欢迎。兴县妇女纺织工具的基本情况反映出这一特征,见表 3。李金铮对近代定县纺织业的研究亦表明“一般妇女多不愿用铁机而喜用木机。 ”
45、11表 3 1940-1944 年兴县妇女家用织布机基本情况土布生产随着近代工业化发展而不断衰退。 (参见森时彦: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史研究 ,袁广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384 页。 )1费孝通:内地农村 , 费孝通文集第 4 卷,群言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86 页。2 吴承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 文史哲1991 年第 6 期;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 年第 2 期。3 林刚:传统、变革与国情对鸦片战争后至抗战前中国手工业的一个分析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 年第 4 期。4 史建云:从市场看农村手工业与近代民族工业之关系 ,
46、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 年第 1 期。5 徐建青:棉花统购、棉布统购统销政策与手工棉纺织业 ,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 年第 2 期。6荣维木:从抗日战争看中共现代化历程的顿挫与嬗变 ,近代中国研究网: http:/ /Item/31450.aspx ,2015 年 8 月 25 日。7李金铮:传统与现代的主辅合力:从冀中定县看近代中国家庭手工业之存续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 年第 4 期。8发动妇女纺纱织布 , 抗战日报1940 年 12 月 18 日。9晋西北纺一厂织土布的初步经验 , 解放日报1943 年 10 月 5 日。10临南县纺织工作总结 (1945 年 8 月 2 日) ,刘欣:工业编 ,第 253-256 页。11李金铮:传统与现代的主辅合力:从冀中定县看近代中国家庭手工业之存续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 年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