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中学生物协作区活动资料2018.11.9内容目录1、通讯报道2、活动通知3、活动方案4、活动内容5、 活动记录6、活动总结7、活动反思8、教学设计9、评课记录通讯报道为提升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能力,11 月 6 日,国际协作区生物组全体老师到国际中学生物组进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研讨课。本次协作区活动,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为主题,由国际学校的王丽老师执教,本节课通过资料分析、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拓展提升等环节,本在课堂操作细节的把握、深度的挖掘、课堂的实效等方面都让我们收获很大。授课结束后,在国际中学刘婷老师的组织下协作区与会教师分别进行了评课,在热烈的氛围中大家畅所欲言,进行了深入的研
2、讨,为今后的讲评课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思路。国际协作区研一节课听课活动通知根据 2018 年我区初中生物学科教研培训计划,定于 11 月 6 日(周三下午)举行国际协作区同研一节课听课活动。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安排时间 节次 教师 课题 地点第 3节王丽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初三六班教室11 月 6 日第 4节评课二、主要事宜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进行教研,提高今后课堂效率。参加讲课的教师请把教学设计整理好连同教学反思上传“同步教学”栏目。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本次活动的作用,建议各学区教研组长带领备课组与讲课教师共同备课,课后就本节课情况进行分析交流研讨。国际中学协作区生物组2018
3、.11.4活动方案主题: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研目的:1、加强协作区间学校的交流学习。2、促进青年教师讲评课的授课水平,打造讲评课高效课堂模式具体内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具体操作:1、 王丽老师讲课2、 协作区教师进行评价分析活动负责人:国际中学刘婷老师参与人员: 国际协作区全体教师2018、11、4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 2018 年 11 月 6 日活动地点 环翠国际中学活动主题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活动照片活动简要情况1.王丽老师执教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专题讲评课。2.课后分组评课,最后展示交流评课意见。3.来自协作区三所学校的备课组长针对每一具体环节展开了讨论,集思广益,找到最符合学生
4、特点和学习能力的课程设计流程4、在完善此节课的基础上,确定了初三新授课的思路,要以学生基础知识为重点,注重知识提升的基础上更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联系。活动评课记录优点:宣传海报导入、激发学生内在情感,事实与数据资料,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图片资料分析,帮助学生构建宏观思维体系,农业技术资料介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热点,回扣宣传海报资料,更高层次升华主题不足:课堂出现诸多问题,学生表达交流不到位,课程没有进行完毕,是因为教师在备课阶段没有立足学生实际,没有预设多种可行方案,因此教师在成长的道路需要不断实践与反思。建议:当课程上出现问题,教师应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设
5、计”,“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从而顺着学生的思维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有序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教师精心备课、反复斟酌,一节课结束后总还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究其原因,很多问题源于教师对学生能力预测不到位、设置问题不够严谨、提供资料不合理等,最终导致课堂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而科学有效的反思与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以确保下一次授课有序高效的进行。活动总结周二下午我校生物组与国际中学协作区的交流探讨活动进展顺利,收获颇丰。王丽老师执教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大家印象深刻。课后全组教师积极为授课老师进行评课,最让人敬佩的是国际中学全体老师的敬业精神,不仅从生物层面、知识层面及
6、教学设计层面对王老师的课进行多方位客观的评价,还激烈地讨论生物学科中的驱动性问题应该如何设置,单元整合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协作区的全体老师评课氛围极为热烈,收益颇丰,集体教研形式新颖独特,让每一位老师参与其中,享受乐趣,极大地提高了组内老师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使我们在教学上变得成熟、沉稳,也在不断激励我们的进步与发展。活动反思一、宣传海报导入、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热情。因此,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内在情感,课上教师首先出示两幅题为你的奢华源于我的生命保护野生动物,拒绝皮毛制品宣
7、传海报,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海报寓意,理解从人性与生命的角度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可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对人类或牲畜有极大危害例如狼等动物,我们也不能滥捕乱杀呢?”这一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应从生物圈角度评价每一种生物,而非以人类自身的利害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题。设计意图:海报内容为犀牛与貂等野生动物被人类残杀,它们的皮毛被制作成皮包、大衣等奢侈用品供人类享用,其目的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人类行为对动物造成的危害之大。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角度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二、事实与数据资料,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何采用有效
8、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物在生态平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出示两则资料并设置问题如下:1、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场,牧草却生长良好。2、20 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为了发展当地野生黑尾鹿种群. 在该州北部草原上进行了系统消灭鹿的天敌-狼和美洲狮的工作,破坏了生态平衡.随着狼和狮的减少,鹿群迅速增多,但不久却出现了大量鹿群死亡现象,请分析原因。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大家深刻感受到生物内部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设计意图:现实中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只看到事物的表面,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这两则资
9、料帮助学生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某一种生物数量的消长必然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从而形成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学生认识到生物之间的这种联系往往是人类所未知未闻的,因此人类不能随意干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三、图片资料分析,帮助学生构建宏观思维体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物质流与能量流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结构功能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自然界物质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从生物圈角度的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整体分析。教师出示图片,设置问题如下:1、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反复循环的,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植物通过光合
10、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变成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返回大自然?2、动物参与了物质循环吗?动物是以什么方式参与的?3、若没有动物,物质循环会受到影响吗?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教师组织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着重从图中指出思考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整交流,学生首先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有参与物质循环,而有机物的合成只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这唯一的途径,而有机物的分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完成。动物在有机物的分解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二是动物的粪便与死后的遗体又为细菌和真菌的分解提供原料。因此,若没有动物存在,物质循环依然进行,只是循环的速度会
11、减慢。四、农业技术资料介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热点生物学科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不仅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在农业、生产、医疗、制药等技术方面都有所体现。因此对“动物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这一问题,教师可适当增加难度,将学生思维向“科学技术”的角度纵向延伸。教师提供资料如下:在大棚草莓种植初期,很多农户为草莓提供合理的水分、温度、肥料等各种适宜的环境条件,可是结出的果实个头小,口感差、产量低、并且极容易凋落。后来,专家建议农户在大棚中放养蜜蜂,一段时间后,草莓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果子大而鲜亮,口感香甜。请分析原因。设计意图: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大棚种植为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蜜蜂在相对密闭